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北纬三十度游记> 第三章 第二节 2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第二节 212(1 / 1)

第二部第三章

第二节(212)

侏罗纪恐龙博物馆浏览

外星人曾放牧地球复原

王自治今年56岁,清华大学生物系硕士毕业后,考取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古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多年来由于对古生物的研究多有贡献,尤其对当今世界四大自然之谜之一的恐龙灭绝问题颇有见解,被中国科学院授予院士,并在中国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院兼职,这次又入选环球科考团,他感到无比荣光。

自4月28日从西昌出发,一路顺风,下午就到了自贡市。该市坐落在四川盆地南部,釜溪河畔。北纬28度55分~29度38分;东京104度2分~105度11分。海拔250米-50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一座充满传奇和富有神秘色彩的历史文化古城,是获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美誉的一座古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更吸引全世界人们目光的已不是古老的井盐,而是从这里发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恐龙化石,其藏量之丰富、种属之多样、保存之集中、分布之广泛都是举世闻名的。

驰名中外的自贡市大山鋪恐龙化石遗址,位于自贡市中心向东北9公里处。这一带的侏罗纪1.35亿年—2.1亿年的陆相地层相当发育,恐龙化石就埋藏在侏罗纪早、中期的底层里。而此时期的恐龙化石,正是世界恐龙研究的薄弱环节。如美国国立恐龙公园,都是侏罗纪晚期的恐龙化石。所以,自贡恐龙化石为全世界研究恐龙的演化,提供了丰富的关键性的原始资料。

1987年由国家投资,在大山鋪恐龙化时遗址现场,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恐龙自然博物馆。这是继美国犹他州东北部的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的阿尔伯达恐龙公园齐名,合称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被誉为‘东方龙宫’。

王自治教授对这些早已了如指掌。研究古脊椎动物的学者,国内凡有恐龙化石的地方,如新疆、西藏、云南、黑龙江、辽西等,他没有不去的,大山鋪他也记不清来几次了。所以,这次他带领科考队,一直把车开到自贡恐龙博物馆门前,让队员们首先浏览一下这里的恐龙化石。

这座博物馆以‘洪荒时代,一堆化石’为构思基调,赭黄色的庞大建筑物胜是天然沙石垒成的岩窟。俯视又恰如一具侧卧着的大恐龙,宁静而富有动感。除主馆外,其它配套设施都如主馆的巨石体造型,形成相互映衬,如众星捧月之势。气派大方,形象生动。这就是大山铺恐龙公墓,蜚声中外的自贡恐龙博物馆。

进了博物馆,仿佛到了远古侏罗纪的恐龙世界。博物馆按着恐龙世界、恐龙遗址、恐龙时代的植物珍品厅、恐龙再现的顺序展开。用拟人化组合,辅之以声、光、电及多媒体等展示手断,再现了恐龙和早已消失的物种,构成神秘多姿的侏罗纪时代。

据地质考察,在侏罗纪时代,这里是一片开阔的湖滨地带。气候炎热,水草丰茂,大树参天,是恐龙最理想的生存场所。在森林和沼泽地中,到处都有恐龙出没。有凶猛无比的霸王龙、顶盔戴甲的剑龙、身躯庞大的雷龙和梁龙、用两足行走的弯龙和鸭嘴龙、天上翼龙在展翅翱翔、水中鱼龙在穿游碧波。这里就是1.6亿年前的中侏罗纪恐龙动物群埋葬遗址。

当时这里地势平坦,河流湖泊广布,气候温暖湿润,裸子植物繁茂,恐龙生存条件极为优越。人说“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此话不假。而大山铺的化石点,是窝中之‘窝’。现已被联合国收入《全球地质及古生物遗址预选名录》。

接着是展览大厅,在石砌屏风上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恐龙群窟,世界奇观”,这是对这里恐龙化石的形象概括。知识厅,纯粹是一个恐龙知识的大课堂。从生命的摇篮海洋开始,生生不息的生命世界,一幕幕在人们的眼前掠过;重温生命演化的历史,困惑恐龙的灭绝,思索人类的未来,给人们留下了教训,也给人们带来了启示。来到标本陈列厅内,好像把人们一下子带到了远古时代,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这是1.6亿年前的恐龙时代,迎面走来了三条休闲漫步的蜀龙,恐龙爸爸在昂首取食,恐龙妈妈在低头饮水,小恐龙睁大眼睛紧跟其后,怕走丢了似的。这是由原始逐渐向进步过渡的蜥脚类恐龙,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价值。蜀龙的尾端有防御性武器—“尾锤”,在这里还是首次发现,从而改变了蜥脚恐龙毫无防御能力的认识。接着又迎来了大山鋪恐龙王国中的巨人—天府峨眉龙,它长20多米,重达40多吨。正伸着特长的脖子,在取食高大乔木顶端的鲜嫩枝叶,还睁着又大又圆的眼睛,在警惕周围的动静,因为他还带着个小宝宝。接着是背上长着许多骨板的剑龙,是身披剑板的太白华阳龙。其骨架太珍贵了,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生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剑龙标本。也为剑龙起源在亚洲的理论,提供了实务证据。

突然,随着旁边一声巨吼,一条建设气龙的食肉动物一跃而起,张开血盆大口,露出匕首状的牙齿,挥动带利爪的前肢,扑向毫无准备的太白华阳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太白华阳龙毫不示弱。竖起它那17对剑板和尾巴上两对锋利的尾刺,使出全身力量予以回击,一场殊死搏斗开始了。旁边一条1.4米长的多齿盐都龙也受到了威胁,它利用腿长善跑的优势,逃之夭夭。随着空中传来翼龙的吱叫声,有人抬头望去,那就是恐龙的近亲,正在展翅滑翔的长头狭鼻翼龙,为捕食而盘旋在水面上。突然湖面水花四溅,恐龙的远亲蛇颈龙正在扑杀着一米长的鳞齿鱼,岸上的乌龟正在爬来爬去。这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恐龙世界画面,都是生物化石真实存在的动物原体。这也是大山铺恐龙动物,无比珍贵和独特的魅力。

最后浏览了化石埋葬厅,凭栏俯视,大量化石交错横陈,重叠堆积,其场面蔚为壮观。这里的化石富集区面积达七万平方米,是真正的恐龙公墓,更是世界罕见的中侏罗世恐龙动物群化石宝库。

然而,奇怪的是这些称霸一时的巨型动物,为什么突然灭绝了呢?谁是杀死恐龙的刽子手呢?恐龙的灭绝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目前地球上还有活着的恐龙吗?虽然参观恐龙博物馆结束了,但带着这一系列的问号,好像都在无所适从。

王自治一转身,博物馆的馆长、副馆长,还有馆里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大群人跟在他们后面。好在王教授早就认识,打招呼后,副馆长说:“看完了,我们到旁边休息室休息一下。”待大家就座后,他说:“你们就住在博物馆里,一会儿晚上还为你们准备了接风宴。请你们多提宝贵意见。另外,你们的日程是怎么安排的?需要我们帮些什么忙?”王教授说:“明天早上想看看关于恐龙灭绝的资料。”副馆长说:“那好了,我们去准备。这样明天下午想开个座谈会,也是关于恐龙灭绝的问题,很想听听环球科考队员的意见。”

第二天下午,一个高水平的座谈会开始了。归纳起来共有三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博物馆的领导介绍了博物馆的发展和现在的规模,及发展远景。接着这里的专家、学者汇报了对恐龙灭绝所收集到的意见和看法。专家们说,恐龙灭绝是必然的,灾变是偶然的。无论灾变之说,还是渐变之说,都涉及到环境问题。当时自然环境的恶劣,为恐龙的灭亡敲响了丧钟。如白垩纪的造山运动,气候变冷,被子植物取代裸子植物,哺乳动物的兴起取而代之,还有本身的机能衰老,传染病,食物中毒,蛋生殖问题等等。渐变是需要过程的,而一场突变,才是杀死恐龙的真正的刽子手。

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含铱丰富的小行星,直径约十公里,重达12.7亿吨,运行到地球附近时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一头撞入了地球。一场空前的超级大爆炸发生了,地球表面被炸出一个大坑,直径足有100公里。其威力相当于1亿颗百万吨级的氢弹同时爆发。不但小行星被炸成了粉末,而且爆炸区周围岩石也化为灰烬。这些粉末随着巨大的气浪升到高空,形成了厚厚的尘埃黑云,环绕在地球四周,长达5年之久。

由此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挡住了阳光,失去了白天,使地球整整5年陷于黑暗之中。没有阳光,地球气温急剧下降。植物首先受害,大规模的死亡和枯萎。紧接着是以植物为食的恐龙,也成了受害者。而这时食肉恐龙也随之消亡。尘埃云渐渐落到地球上,变形成了含铱丰富的粘土层。从这里恐龙化石埋葬情况看,KT界限的粘土层有丰富的含铱证实。

当时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幕哇!由于这次天灾引起的火山爆发、地震、洪水和暴风骤雨的驱赶,恐龙的尸骨堆于湖的旋口处。经亿万年的堆积,沙土成岩石,骨骼成化石。

其次,日本外星人协会秘书长,考古学家藤仁教授也讲了话。他认为恐龙灭绝是外星人袭击了恐龙,才使其彻底灭绝。他说不是外星人带着武器逐个对恐龙杀戮,而是从整体上消灭这些霸占世界,统治长达一亿多万年的庞然大物。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是罪魁,可当时有谁能驾驭小行星呢?猜想,这颗蔚蓝色的地球,阳光充足,水草丰茂,生生不息,怎能让恐龙称霸上亿万年呢?于是外星人动了手脚,因势利导地铸就了这次大灾变。当然,这种说法没有根据,也永远找不出证据。但宇宙间有一条规律,即大灭绝必然要大换代,也必然要大飞跃、大发展。

另外,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他还认为任何物种的灭绝和发展,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今世界上仍有活着的恐龙存在:如1880年英国北部苏格兰大峡谷中的尼斯湖,突然掀起巨浪,水下伸出一个细长的脖子,顶着一个蛇形脑袋,怪物在飞速前进。一只泛舟的游船被顶翻,游客全部落水丧生。这难道不是劫后余生的恐龙吗?

1977年4月,我日本国一艘渔船,在新西兰附近捞到一具怪兽的尸体。当时船长拍了照,并取下几根鳍须。据专家分析,怪兽很像蛇颈龙,虽然蛇颈龙不是恐龙,但却是它的近亲,都属于中生代称雄一时的庞然大物。

在非洲刚果和扎伊尔交界处,有个风景秀丽的泰莱湖,也像这里的大山铺一样,四周被大片沼泽包围着,形成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居民们盛传有一种硕大无比的无名怪兽。1980年5月的一个夜晚,渔民捕鱼时发现了这个巨大怪物,它正在湖岸边吞食植物。在慌忙中他发出一点声响,怪兽听到后当即发出一阵尖厉的嚎叫,逃回湖中,把碗口粗的大树撞倒好几栋。从而,这里吸引了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来考察。

美国黑人科学家雷吉斯特兹来考察后,还带回一些重要的证据。如恐龙头骨、脊椎骨和完整的大腿骨,根据碳14同位素的测定,其头骨形成的年代仅十万年左右。这证明在十万年前,泰莱湖地区还有恐龙存在。这无疑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是个强烈的冲击。按着哈佛大学的罗伯特.T.巴肯和剑桥大学的高尔顿等人的理论,鸟类是恐龙的后裔。可惜,我们还没能找到这种活着的巨鸟存在。

最后,王自治教授做了科考队的总结性发言,他赞成藤仁教授外星人曾插手的说法,但他否认是有意识地制造灾变。他认为是6500万年之后,外星人做了手脚。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白垩纪地球人还没诞生时,宇宙外星人就在二十亿年前开始,频频关顾地球及太阳系的其它星球。

6500万年前发生小行星撞地球的天灾之后,外星人又来到地球上。见到处是光秃秃的山,裸露的岩石。草木枯竭,尸横遍野,绝无绿色的荒漠一片。尘埃尚未落定,天空仍是一片昏暗。像混沌初开,如死寂一般,满目凄凉,不堪入目。但它们熟谙大灾难必有大复苏的自然规律。于是,它们决定把死寂的地球,改造成它们的生物实验场。首要的任务是改造这里的自然环境。

当时地球上气候非常寒冷,暴雪肆虐,狂风残酷,冰川在日益扩大。地球上仅存的四分之一的生物物种,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于是,外星人在对地球的自然改造上动了手脚。为对付这种‘核冬天’,它们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制造出九颗能反射阳光的人造卫星。这样同天上的太阳共十个太阳。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可以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去诠释。如《山海经》记载的那样,“十日并出”一起普照着大地。至使冰川融化,大地温度上升,天空不再是混沌一片了。

为使地球生物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佛教经典《维摩经·观众生品》中记载“天女散花”的故事,这是改造地球的又一工程—飞播种草。由于十个太阳的照射,地球上的冰川进一步融化,使江河水位不断上涨。水患正步步威胁着地球上的生物,如不修坝筑堤后果将不堪设想。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精卫填海”的故事。但精卫修的筑坝只顾加高堤坝,拒洪水于堤坝之外,地球上仍是一片汪洋。《史记·夏本纪》中记载“鳏禹治水”的故事。洪水虽然被疏通入海,冰川还在融化,海水的水位也在上涨,海水将会倒灌,更大的水灾还在威胁着地球上的生命。看来九个人造太阳已经完成了使命。

《山海经·海北经》这样记载了“夸父追日”的故事。这里的‘日’就是外星人造的那九颗‘太阳’。当时人们常说‘太阳要落了’,夸父是个忠于天国的英雄,乘飞船接近人造太阳时,因无水冷却而坠毁在邓林。虽然他没有成功,但精神却激励着后人们去征服宇宙。

九颗太阳的危害太严重了,火箭专家后羿临危受命,去完成夸父未尽的事业,《淮南子》记载了“后羿射日”的故事。可能外星人制造九个太阳时没有安装自爆装置,所以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射掉了九颗人造太阳,地球上的温度,基本上保持像现在的变化范围,山野又披上了绿装。

后羿的妻子嫦娥因留意天国,即外星人原来生活的星球,便偷偷启动一艘小型飞船,不辞而别奔向月球,都知道月球是外星人来地球的中转站,她到月球又换了另一艘飞船去了她们的星球。在《山海经》里关于“嫦娥奔月”反复有记载。始料不及的流星雨,仿佛天上漏个大窟窿,《淮南子》记载了“女娲补天”的故事。

外星人又开始了对新物种的试验。接着开始了动物基因重组工程。首先,建立了原始动物保护区,在观察进化和新物种试验。女娲还是外星人生物工程的专家,负责动物基因工程。据《太平御览》记载,“女娲造人”,说:“女娲攥黄土做人”,实际是试管婴儿的造人实验。试想,远古人类怎么能知道什么是试管婴儿呢?怎么能了解什么是遗传基因呢?也不能懂什么是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明明看到这些外星人在插手,可又能怎么向后人交待呢?

神话和传说,是史前人们对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一种幼稚的主观的解释,是把自然加以形象化的产物。在没有文字之前,想让下一代人理解他们的过去,就把这些传说的故事,刻在甲骨或画出象形文字的记载上。

当然,这些故事中有神的一面,但绝不能彻底否定其真实性的一面。如开天辟地、神灵造人、洪水泛滥等等,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大同小异。我们宁可相信有,切不可走入误区,那样,将对研究史前文明,定会带来重大损失。

外星人继续对地球新物种所做的实验,将让人们拭目以待。

(第二部第三章第二节结束待续)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