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第十三章
第三节(264)
失落的姆大陆远古文明之摇篮
恐怖的龙三角悍与百慕大逞凶
在深深的太平洋底,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秘密。其中,最为异想天开的,莫过于对一块古大陆的猜测,它的名子被称作姆大陆。这是一个传说中存在的陆地。姆大陆土地辽阔,东起夏威夷群岛,西至马里亚纳群岛,南边是斐济、大溪地群岛和复活节岛,全大陆东西长8000公里,南北宽5000公里,总面积约为3500平方公里,这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
最早提出太平洋曾有古大陆的,是英国人种科学家麦克米兰.布朗。20世纪初,他在《太平洋之谜》一书中,首次提出在远古时期,太平洋曾有过一个高度文明发达的大陆。此后,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屡见不鲜,以英国学者詹姆斯.乔治瓦特的研究成果最具影响力。同时,也奠定了太平洋古大陆学说的基石。关于消失的姆大陆,他是这样描述的:
在远古时期,太平洋中曾经存在过一个古大陆,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鼎盛时期的人口约6400万,生活在这个古大陆上的居民有黄、黑、白各种肤色的人种,他们无贵贱之分,和睦相处。古大陆中的首领名叫拉.姆,他既是古大陆的最高统治者,又是这里居民信奉单一宗教的神圣领袖。古大陆的居民拥有高度的文化,在建筑和航海方面尤为出类拔萃。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港口中船舶云集,商旅不绝,世界各地都拥有它的殖民地。
这块古大陆没有险峻的高山,只有一望无际的绿草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土地肥沃,连年丰收,终年植物繁茂,四季花果飘香。莲花是古大陆的国花,在水滨尽情地绽放;树荫下彩蝶飞舞,蜂雀呢喃,蝉鸣幽幽;原始森林中野象成群漫游,双耳怕打着骚扰的飞虫;到处是一派宁静祥和的气氛……。
可是,在1.2万年前的某一天,古大陆发生了可怕的轰鸣,刹那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古大陆的居民与辽阔的国土在一夜间沉入汪洋大海之中。仅有几处高地露出海面,侥幸生存下来的居民被隔离在一座座小岛上。古大陆的辉煌瞬间灰飞烟灭,再也没有人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古大陆,更没有人知道这里曾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乔治瓦特将一个时期太平洋中姆大陆的情形,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至于姆大陆消失后遗留下来的城市遗物,乔治瓦特认为在太平洋诸岛上比比皆是。正向王自治、藤仁新野等人去波纳佩岛所看的,以“神庙岛”为中心,其余90余座人工岛上,每座岛上均有约10米高的玄武岩石城墙,岛上还有防波提、牢狱等,据说也是姆大陆的遗物;塔西堤岛上有一种类似中美洲金字塔式的建筑物,也是姆大陆的遗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但从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来看,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居住的历史,至多不超过3000年。如何解释一万二千年前消失的姆大陆,与太平洋诸岛之间的时间差异呢?乔治瓦特据《拉萨记录》中提到姆大陆的沉没是发生在写该书之前8062年,而《拉萨记录》是距今4000年前的作品。据此可以推知,姆大陆沉没是在距今12000年前,恰好与亚特兰蒂斯大陆沉没的时间相当。乔治瓦特认为这两个古大陆是由于同一个原因而沉没于汪洋大海之中的。
科考队员们想起了在大西洋寻踪大西洲时,就是在一万多年前,由于一颗小行星A突然脱离了运行星团,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内,以成千上万亿吨坠入大西洋,撞出了两个窟窿,形成了多波黎各海沟,引起了一场惨不忍睹的大劫难,使亚特兰蒂斯大陆在24小时后消失了。这颗小行星A坠毁所带来的灾难不仅如此,在地球的另一面的太平洋海底,也随之火山岩浆不停地喷发和引发剧烈的地震,也是一昼夜之间,随同亚特兰蒂斯大陆的沉没,姆大陆也同时沉入汪洋大海之中,古大陆的辉煌也随之灰飞烟灭。
一场大灾难不仅使两个大陆同时消失,接着又出现了世界性的大洪水。人类大约经过6000多年的时间,才从这场灾难中恢复过来。当人们重建文明的时候,对姆大陆就像亚特兰蒂斯岛一样,变成了虚无缥缈的名字,同时也变成了历史的哑谜。因此,正是这一诱因,解释了太平洋诸岛居民的居住史仅3000年,与姆大陆在12000年之间的时间差异。
另外,关于姆大陆居民的移民路线,乔治瓦特描绘是:人类文明发源于姆大陆,继而传播到美洲大陆,然后又从美洲大陆传播到大西洋上的大西洲,最后才从那里传播到埃及、欧洲和非洲。因此,姆大陆是地球上人类文明的摇篮,毋庸置疑。
大西洋的亚特兰蒂斯岛沉没后,塌陷在百慕大三角而形成了百慕大魔鬼三角区;从中华民族文化之魂的《易经》来看,“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图的黑白鱼眼是阴、阳的交汇点,也是地球上的阴、阳太极点。在黑鱼和白鱼同一时间轴上不同的空间,代表东方与西方。地球随宇宙磁力旋转时,东西方处于相反(空间的反向对称)相成(同根于太极)。所以,在百慕大的对面,姆大陆沉没后,便塌陷在相对应的太平洋中,同样形成了悍如百慕大的魔鬼区的东亚龙三角。即中国台湾省东北部的太平洋上,有一个与百慕大‘魔鬼三角’齐名的海区,面积大约为10万平方千米。位于日本的东京湾、小笠原群岛、关岛和台湾东部的雅浦岛之间,与百慕大三角遥遥相对。
舰队决定调整科考团西行的路线,想沿着龙三角的范围周游一圈。所以,他们从马里亚纳群岛的关岛出发,一路北上,经过小笠原群岛,直插进东京湾,再绕到日本海南部的琉球群岛抵达台湾东北部海区,在北纬三十度附近完成横渡太平洋的任务,登陆中国大陆。
科考船队路径小笠原群岛,又继续驶向西北,穿过北纬三十度线,直奔日本的东京湾。一路来,科考队员们在舰船上主要谈论的就是太平洋龙三角的事。张翰东为大家提出的讨论题目是“龙三角与百慕大对比谁更凶?”
藤仁新野首先发言:“自从1955年开始,日本人就把这片海域视为‘魔鬼海域’,为什么呢?原因是在风平浪静的晴日里,该海区发生了数起百吨以上的大型船只,不留痕迹地神秘消失事件。仅1963年~1972年的九年间,就有161艘大小船只突然失踪!在这片海域的上空失踪的众多飞机中,如HK—8日本侦察机在硫磺岛附近失踪。飞行员传回的电讯内容十分惊人:‘天空发生了怪事,……天空打开了……’说到这里电讯突然断了。此后。飞机失去了联系,机上全部人员也随之消失无踪。”
艾晶问:“当时的人们遇难是什么情景呢?”
他又继续讲了下去:“当时同百慕大魔鬼三角一样,飞机和船只进入龙三角水域时,经常是罗盘失灵,通讯故障或中断;水面也会碰到突然出现巨浪、海雾、狂风、漩涡及浓雾涌来;其结果也同百慕大相差无几,使众多船舰和飞机失踪,也同样隐匿着未知的神秘性。”
他又接着说:“如1957年日本轮船‘吉川丸’由南太平洋归国途中,人们突然清楚地看到‘两个闪着银光、没有机翼、直径十多米长、呈原盘形的金属飞行物从天而降,一下子钻入离船不远的水中’。1981年日本‘多喜丸’航行在日本海岸,忽然一个闪出蓝光的圆盘状物体从海中冒出来,掀起大浪差点把船打翻。此时,船上无线电失灵,船上仪表指针也乱成一团,疯狂地快速旋转,它又重新回到海中,把船壳打坏。船长记下了当时的位置:北纬31度15分、东京142度30分。”
王自治说:“中国的‘成都’号船长对我说,他这一带也曾见到过一种乳白色雾状波浪,以每秒钟起伏2次的节律从船下穿过。船下的两个巨轮旋转运行,每秒钟放射5~6次光,其闪光照亮了80%的海面,在船上都能看清书上的字,想起来真让人恐惧。”
藤仁新野继续说到:“更令人不安的是带有核武器的潜艇及飞机的失踪。”
赖斯德接着说:“我国著名学者查.伯尔兹当时曾指出,截至目前,可能至少有一百二十六枚核弹头在龙三角神秘失踪。他又说‘是否龙三角海底有一股神秘力量,把这些核武器收集起来?”
布特说:“我国研究者琼.查瓦德曾经对姆大陆、龙三角进行过十多年的详尽调查,认定南太平洋在1.2万年前存在过一块辽阔的姆大陆,但由于一场史无前例的天灾人祸,给姆大陆带来了灭顶之灾,文明的创造连同故土一并沉入茫茫的深海之中。依我看姆大陆上的祖先们会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灾变,躲避到龙三角的大洋底部,把核弹头收集起来呢?只有法艾东人心里明白。”
说来也巧,这时张翰东身上佩挂的宝石项链在熠熠发光,意念电脑也在蜂鸣欢叫。赵晓敏打开电脑,并随手递给队长。张翰东一看,原来是西昌航天中心法艾东人小溪发来的信息:
“张翰东队长,你们辛苦了。百慕大有我们的深海基地你们都已经参观过了,龙三角水下的基地也就不用再看了。关于日本过去失踪的核弹头早已被我们收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法艾东星球被炸毁他们可以忘却;但日本广岛、长崎被人类原子弹所炸,曾几何时?难道不发人深思吗?人类切记啊!小溪谨上。”
偌大的讨论场面,人人心知肚明,却哑口无言。
舰队进入了东京湾,又忙忙去了横滨、大阪几个沿海城市。当人们来到了大阪,却蹇滞了一番。原因是大阪的一个海滩上发生了惨不忍睹的血案,凶手竟是深海中的杀人蟹!
原来日本大阪的西部是一个海湾,这一天从名古屋来避暑的山木夫妇,中午带着女儿芳子到这里的海滨避暑,芳子趁父母不备,悄悄溜到海滩。这时已开始退潮,未曾想浅水滩上有一对正在交配的杀人蟹,由于芳子打扰了它们的好事,被激怒了的雄蟹,突然举起令人生畏的大鳌,凶狠地扑向芳子,芳子大叫着转身就跑。哪知道才跑出十几步,就被杀人蟹追上,雄蟹的大鳌凶残地钳住芳子细嫩的小腿,痛得芳子发出阵阵的惨叫。
周围的渔民们闻讯赶来,只见杀人蟹拖住一个小女孩,正使劲儿地往海里拖,他们虽然拿着铁钩、木棒,却不敢下手,生怕伤及女孩,只得依仗人多势众,吆三喝四、赤手空拳地与杀人蟹展开肉搏。杀人蟹面对众人的进攻,反抗愈发强悍凶猛。它仗着八条利爪和两只大蟹鳌不仅拖住女孩不放,还多次向接近它的渔民猛攻,渔民们多有受伤。芳子的父母也闻声赶到了。在渔民和众人的齐心协力和助威下,硬是从蟹爪下抢出了这位可怜的女孩。但人们却发现芳子已经皮开肉绽,血流如注。山木夫妇捧起芳子一看,才发现女儿早已气绝多时了。藤仁新野犹如一口气讲完了他听说的情况。
李大刚问道:“这里的杀人蟹有多大,长得什么样?”
藤仁回答:“据说这是一种特大海蟹,体长十多米,呈尖棱形,它有八条腿和一对强大有力的蟹鳌,蟹爪伸展开时,可达三米以上。”
于渙生说:“杀人蟹其实是一种体型庞大的蜘蛛蟹,它的大鳌绝对是应用自如,也是最凶猛的武器。不过蜘蛛蟹平常个头并不大,体长只有0.5米,通常是生活在3600米以下的深海里,现在怎么变得如此庞大、如此凶恶呢?”
张翰东说:“《易经》讲得好,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杀人蟹也不例外,我想可能是受到深海中核废料刺激的结果吧!就像百慕大群岛上,希特勒用化学原料喂养的巨鼠一样,这些杀人蟹体态急剧变异,才得以身材如此的巨大、性情如此的残忍。”
舰队直接南下,沿着琉球群岛来到了冲绳群岛。曾多次来过这里的藤仁教授,是必然的向导。他带领大家来到了附近的名护海域,这里有多处看起来像墙壁的结构,以及被珊瑚所包裹的成直角的石块。另外一处紧挨着日本最南端的岛屿——庆良间列岛的南端,这里有一个不规则形状的5层平台,看起来非常像古代举行各种仪式用的多级平台。这一带共发现8处反常的水下构造。
藤仁教授说:“琉球大学的海域地质学家木村教授,在这一带研究了多年了,他坚信这些水下的纪念碑是由人造的,很可能是一个未知的古代文明所遗留下的,或许是来自最古老文明的亚洲大陆。尤其是那环绕着石头城堡的道路,也显然是人类所留下的,据他判断建造这些水下的构造,是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有一定机械手段的辅助,如果不是出自人类之手,单靠大自然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科考队员们决定深入水下看个究竟。冲绳海域颇为凶险,遗址距离岸边很近,遗址静静地躺卧在冲绳岛附近海域20~30米深的水下。只见上下涌动的浪流非常强烈,同时伴随着大家潜水中,还有快速的潜流和不时造访的鲨鱼之类。好在这一带是世界最清澈海水排名第三的水域,能见度可达60多米。这里有异常美丽的珊瑚,而且附近海域水下,很容易发现一些神秘的石头建筑。难道这些酷似纪念碑的结构真是远古文明遗留的?水下构造又是什么年代建成的呢?
大多数科考队员没有潜过水,多亏美国船上的水手们带头深入水下,再是日本又派来了几名专家,大家也很快就适应了。经过东京大学的地质专家石井教授认为,这片遗址部分是由人工制造的,它的年代约为公元8000年~12000年前。
美国潜水员阿布斯诺特认为名护附近像城堡的围墙,可以从附近岛屿具有相似建筑风格的城堡找到有力的支持;而庆良间的水下平台确实是举行仪式用的平台。
在《狮身人面像之谜》这部纪录片中的地质专家,约翰.斯科克曾经对庆良间遗址提出过自己独特的观点:附着在水下岩石上的珊瑚,让岩石看起来更光滑,从而会误导人们。但这里的水面以上,还残留着一些古代的坟墓,它们可以肯定是人类修造的,而且其设计显然是由水下的神秘结构演变来的。可见这些神秘结构同狮身人面像一样,人工建筑是在8000年~10000年前建的,而后的自然灾害又使其沉入海底的。
从冲绳水下奇观发现十多年来直到今天,人们关心它的来历仍然莫衷一是。学术界一直就这些构造是天然形成,还是人类建造,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近年来,大多数公认的观点则更倾向于它是人类建造的。埃及考古学家约翰维斯特确信,沿着太平洋沿岸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个古老的文明——姆大陆。
从外星人小溪的信息分析,姆大陆沉没后的水下,势必有一个悍如百慕大逞凶的龙三角。
(第九部第十三章第四节结束待续)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