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是战国的新兴学说,创始人王诩,即是鬼谷子。
鬼谷子通晓百家学说,堪称全才,一直隐居深山,世人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纵横家主要用计策游说诸侯,从事朝政与外交活动,因此其人多谋多智。
而鬼谷子门下弟子所学纵横之术的目前只有张仪一人,其余的纵横家全是自学成才,公孙衍便是其一。
公孙衍的死对手便是提倡连横的张仪,两人互相较量,结怨甚深。
公孙衍年轻曾在秦国为相,后来遭到张仪排斥,地位也被张仪替代,他一怒之下转投魏国。到了魏国,公孙衍被封相国,开始实行合纵计划,说服诸国对抗秦国。
四年前,楚王为纵长,公孙衍佩五国相印,率领魏、赵、韩、燕、楚五国盟军攻秦,可是五国盟军到了秦国函谷关,却被张仪使了离间计,五国盟军退的退,散的散,败的败,第一次合纵攻秦以失败告终。
五国攻秦失败之后,公孙衍在魏国受到排挤,又去了韩国,如今的身份是韩国相国。
在场不缺乏各国贵族高官,公孙衍前来稷下学宫的目的便是合纵,联合他们对抗秦国。
公孙衍容光焕发,高昂说:“如今天下战争不断,治国安民何谈容易?因此天下应当合纵,弱国先联合起来对抗强国的侵略!”
“犀首,今日辩论不论政事。”淳于髡立即制止公孙衍,生怕各国人士争执,引发各国交战。
公孙衍由于担任过合纵的领头者,因此被人誉为犀首。
“淳于大人,衍今日必须一谈,请见谅!”
公孙衍向淳于髡拱手致歉,随后继续说:“如今天下纷乱,西有秦国;中有赵国﹑魏国﹑韩国﹑周国﹑中山国﹑东有齐国﹑宋国﹑卫国﹑鲁国;南有楚国﹑越国;北有燕国,周边部落不计其数。”
说了天下各国地势,公孙衍缓了一口气,继续说:“衍认为统一天下必需具备其三,其一,甲士百万;其二,囤粮十年;其三,国强民顺。诸国之中以秦齐楚三国为强,齐国重文轻武,,楚国内政混乱,秦国受各国怨恨,三者不足统一天下。”
分析了各国情况后,公孙衍袖子一挥,气势汹汹问:“因此天下未到统一之时,应当合纵!在场不缺乏各国大才,可有合纵人士?”
没等合纵人士出声,提倡连横的张仪猛地立起,面显不屑说:“合纵?各国各为利益,合纵只不过是你公孙衍要从中获利,令各国攻打秦国罢了。”
合纵联盟的具体意思是,秦国位于西方,楚、齐、赵、魏、韩、燕位于东方,六国之间联盟称为合纵,而秦国与六国之间联盟则称为连横。
“张仪!”
“公孙衍!”
各国的士子目睹合纵连横的两位提倡者在较量,纷纷拥呼。
乐无卢见此,义愤填膺说:“凡有战争,黎民百姓朝迁夕搬,痛失家园,亲人分散,家眷伤亡!士子应当在国家危险之际保家卫国,在战争之时弘扬和平!反观汝等士子不敬弘扬和平的圣贤,反倒崇拜为利挑战的人,莫非士子到了不分是非的地步?
士子们黯然无声,陷入了沉思。乐无卢是反战者,反对不义之战,这种思想也源于墨家。
“天下欲歇战事,黎民欲得安居,诸国必先合纵!”
话音一落,一位合纵人士长身而起,头立黑冠,身着深衣,相貌文质彬彬,颇具士子气质。
他名为陈诉,遭遇的公孙衍差不多,也是曾经在秦国为官,受到张仪排挤,后来转向楚国,如今担任客卿,也是张仪的对手之一。
陈轸的才智不在张仪和公孙衍之下,然而他的名声不如二人,原因是他的为人不喜张扬,对名利持有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
屈原义愤填膺说:“秦乃虎狼之国!凡战,杀敌尽之,不留战俘,杀戮过甚!诸国若得自保,必要合纵抗秦!”
屈原官居楚国左徒,有强国远志,提倡亲齐抗秦的合纵政治,也是合纵派之一。
“对!合纵!”又一道声音扬出,只见那人是燕国相国苏代。
“老夫力赞合纵!”惠施响应一声。
乐无卢目睹合纵人士一一而起,心中被一股热血带动,激起了合纵念头,一个长身而起,大喝一声:“合纵!!!”
合纵两个字铿锵有力,回荡学宫,吸引来了所有人的目光。
“请问乐先生,你代表何国?”淳于髡问。
“赵国!”乐无卢扬声回。
“你是赵官?”淳于髡惊讶问。
乐无卢被问住了,轮望合纵人士,认真问:“你们都是官?”
“老夫乃韩国相国。”公孙衍回。
“陈轸乃是楚国客卿。”陈轸回。
“屈原乃楚国左徒。”屈原回。
“苏代,燕国相国。”苏代回。
“老夫是魏国上卿。”惠施回。
乐无卢深深怔住,才知道他们全是官,而且是有权有势的大官,就自己是民,而且是无依无靠的草民,草民啊…
乐无卢很尴尬,想了又想,却慷慨激昂说:“国家兴衰,匹夫有责!我是赵人,我代表赵国!”
宫楼木栏处,赵良瑜微微蹙眉,一双美眸注视乐无卢,双手互握,青葱的十指轻轻按动。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