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着跑着,他们慌不择路闯入了一处围帐,那里面竟然是赵兵招募处。
两侧是持戈的赵兵,中间是排队的平民,正上方是一名千夫长持笔伏案正在登记入伍士兵的资料。
那千夫长见有三人进来,向他们招手、“排队等候!”
三人一怔,即刻调头跑出围帐,却见如影卫追过来,无奈之下又跑入围帐。
千夫长长看见三人来了又出,出了又来,气愤问:“你们是不是从军!”
“是!”乐无卢大声回,相里勤、卫慕呆呆点头。
赢付连同七名如影卫闯入围帐,一看里面的情况,深深怔住,跟乐无卢﹑卫慕﹑相里勤互相对望。
双方目光相交,紧张的气氛弥散一种危险气息。
卫慕给赢仲摇头使眼色,示意他不要乱来。
“回来…”仅仅两字,赢仲表达出了一种深深的恳求之意。
卫慕摇头。
赢仲目光转向乐无卢,两人一对视,紧张的气息笼罩四周,让人看在眼里,提心吊胆。
相里勤右手握在剑柄,有瞬间出鞘之势。而如影卫也进入了待战状态。
一方是秦国刺客,乐无卢一方是通缉犯,双方的身份都不能公开,
只要有人揭发对方的身份,下一刻要面对的不是对方,而是数不胜数的赵兵。正因如此,双方心中清楚,只要谁先揭发双方身份,结果会是同归于尽!
“你们排队等候!”千夫长大喝一声。
众人同时吓了一跳。
“大人,我们走错了。”赢仲抱拳说,然后带人退出围帐。
三人呼了一口气,顾及如影卫在外,暂时不敢出去,只好先假装在中间排队。
战国时期,从军入伍并无太多要求,一般只要身体健康,年满十五即可。而从军者的身世需要查问清楚,而且要有当地里正的文书。
另外,士子不可从军,因为士子是国家的栋梁,代表国家的未来,不能牺牲在战场。
随着前面的排队者渐走渐留,很快轮到了三人。三人一没有文书,二身份不宜暴露,处境是前有狼后有虎。
“报人氏,职务。”千夫长问。
“乐三年,赵人,樵夫。”乐无卢随口说。
千夫长见乐无卢身穿短褐,却掩饰不住有文雅士子的气质,他质疑问:“你生得这般文质,是樵夫?”
“是。”乐无卢点头回。
“你有力气?”
乐无卢见旁边有一堆沙袋,即刻走过去,双手揽起两包沙袋扛上肩膀,两个沙包重量有二百斤。
“很好很好。”千夫长满意地点头,伸手说:“文书。”
“长官…”乐无卢支支吾吾,拿不出文书。
却在这时,一位将军领跑入围帐。
千夫长立即起身,携同士兵向将领抱拳行礼:“拜见将军。”
“前线告急,相国传令,调军一万即刻前往前线,不得耽误!”将军神色慌张,声音更显着急。
“诺!”千夫长扬声领命,然后向部下传达命令。
“这段时间,你招募了多少新兵了?”将军问。
“差不多有三千。”千夫长回。
“新兵随军一起前往前线,见识战场。”将军说。
一般情况下,新兵入伍需要经过两个阶段才可正式上战场杀敌,一是训练,二是在安全区见识战场的情况,考验胆量以及心理。当然,如果战事紧张,也会用最快的速度招兵,然后直接派上战场。
千夫长端起竹简一看,人数有九百九十五,少三人即可编成一支千队,千夫长也不看文书了,直接对乐无卢说:“你通过了,正好担任伍长,即刻准备前往战场。”
乐无卢听到自己通过入伍,又要前往战场,登时怔住。卫慕和相里勤也是怔住。
“下一个,快!”千夫长说。
乐无卢退到一旁,相里勤排了上来,相里勤的长相在赵国虽然是熟面孔,但在军营则是生面孔,没人认识他。
“报人氏,职务。”
相里勤说:“乐勤…”
“过。”
千夫长在赶时间,匆匆记录在简,又问下一个排队而来的卫慕:“下一个。”
卫慕不知所措,因为她一说话就会暴露女子身份。
“大人,她是哑巴,也是我亲戚,名叫小卫。”乐无卢说。
换了平时,千夫长见卫慕这种小体形并且哑巴,肯定不给入伍,可是此刻情况紧急,只好将她充当人数。
“好吧,算你通过。你跟乐三年一伍。”千夫长说。
就这样,三人成了新兵,各领了一套装备,一件红蓝交间的军服、一柄一丈长戈、一块竹质军牌,
所有新兵兴奋地穿上军服,三人不得已披上军服。乐无卢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刚刚从军,许多事还没弄明白,就要派上战场。
千夫长领着新兵们出了围帐,前往军营。
路过街道时,三人一致低头掩面,在街道两侧潜伏的如影卫没发现三人成了新兵。
军队一直走到军营。
此刻,军营场地已经集合了上万士兵,而招募的新兵排在后方,三人也在其中。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