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了?”卫慕轻声问。
“没事。”乐无卢冷冷应。
卫慕知道他生气了,她突然不知所措,步伐也沉重了。
过了一会,乐无卢强势地冒出一句话:“我是你主父!你嫁人必须由我决定!”
这句话非常强势,强势得令人不得不遵从,但是话意又带有一层含蓄的话。
卫慕征了一会,乖巧回了一声:“好…”
这时候,相里勤从后方赶来了,看到两人走了三刻竟然还没到目的地,他呆呆问,“怎么走得这么慢?”
“主父太重,我背不动。”卫慕故意说。
“怎么会?乐兄太轻了,挑食不吃鱼肉。”相里勤素来说真话,但是真话比玩笑话更有趣。
乐无卢脸色一沉。
“我来背。我们赶快逃出这片树林。”
卫慕把乐无卢转给相里勤,相里勤有力没处出,一个劲地往前冲,犹如野马脱缰那般速度,颠得乐无卢上气不接下气。
被卫慕背着是一种享受,被相里勤背着是一种折磨!
卫慕说:“慢你点!主父的伤势太重,经不起你这种跑法。”
“我…恐怕没被赢疾撞死…倒被你颠死了。”乐无卢喘气说。
……………
赵兵认为还有中山细作潜伏在赵国,居然增援了上千人,使用地毯式的搜查。
三人为了逃避赵兵,继续往北。
就这样,一搜一避,三人的路线一直偏北,长达数百里。
乐无卢是彻底无奈了。
他们的原定路线是经过赵国,再南下魏国,被如影卫一搅,路线再度被打乱了。
三人商议了一番,最终决定先去前往燕国,一是避开赵兵,二是等候赵良瑜撤销通缉令。
代郡是赵国的北面边关,有大小城邑十余座,东北接连燕国,北连三胡,因此城邑居多是繁华的经商地。
三人进入代郡,开始思考过关的问题。
凡是进出关口者,必须接受查明身份,如官吏过关要出示符节,平民则要携带当地里正的文书,并且必须上缴过关税,无论任何身份亦不得例外。当然,君王可例外。
乐无卢和相里勤上次从赵国出去,是经过没有设防的边城,说白了就是偷渡…
赵国北方只有代郡,没有第二条路,意味着无法偷渡…
而乐无卢、相里勤、卫慕的身份通通有问题,哪里有文书?
但是,所谓的文书只是一卷竹简,造假不难,卫慕是如影卫,造假过军事文书对她而言也不难,何况是一卷里正的文书。
她花了一夜时间,便造出三份以假乱真的文书。
南门,两排门吏在检查进出的人。
……………
代郡南门,一批门吏屹立大门值守。
前方,有三人款款而来。
卫慕竟然是女子装扮,她梳了一个发髻,额头齐留一行发丝,柔黑长发收拢成两缕垂落肩前,即便身穿短褐,也掩饰不住她冷艳的气质。
乐无卢的目光不时瞄向她,笑容由始至终浮现在脸。
因为两人要扮成夫妻过关。
卫慕隐隐听见笑声,眼睛斜瞄乐无卢,见他笑不拢嘴,她瞪嗔说:“你再笑!”
“不笑。”乐无卢抿嘴忍笑。
这时候,相里勤率先走向城门。
他头戴儒帽,身穿深衣,一副呆然的模样,一手捧道德经,一手捧论语,目不转睛盯着竹简,边走边读,给人感觉是一位书呆子。
“文书!”门吏长拦住相里勤,按照规矩查询文书。
相里勤将文书递给门吏长,目注竹简,大声朗读:“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所有门吏满脸迷惑看着相里勤。
门吏长过目了文书,见没有异常便将文书还给相里勤,问:“你要去哪里?”
“我要去燕国找老师。”回完,相里勤又朗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说乎?”
门吏长异视相里勤:“过关税,十布币。”
相里勤取出十个布币呈给门吏长。
门吏长收了税钱,目带同情说:“过去吧,以后注意不要太用功读书了。”
相里勤点头,走出城门,不忘朗读:“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这人读书读傻了。”有一门吏嘲笑说。
“胡说!”门吏长喝斥门吏,感叹说:“赵国有这种士子,国家才能强大。”
在远处乐无卢和卫慕目睹此景,笑不拢嘴,随后两人以小夫妻的身份亲密登场。
乐无卢一手负背,一手搀她的手臂,卫慕面色腼腆,心里却高兴。
“文书。”门吏长拦住两人,索要文书。
乐无卢将文书呈给门吏长,而门吏长看了文书,发现没问题,还给乐了无卢,问:“你们是夫妻?”
“是!”乐无卢欣喜应。
卫慕脸红低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