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历310年7月25日相当于阿拉密斯中央区上午的时候,乔治·伊南二级上将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正在创造历史。随着交战双方的巡洋舰纷纷投入战斗之后,他麾下三万六千艘战舰组成的舰队群正逐渐取得战场上的优势。与之对阵是被誉为地龙新一代将领中的翘楚——詹姆斯·福特上将,他所指挥的将近三万艘战舰此时已经呈现出了颓势,阵脚也有些动摇了。
假如能够消灭,哪怕仅仅是击溃这支地龙星际舰队的主力,乔治·伊南的名字也将会成为一座丰碑被镌刻在名人堂的高墙之上,而他本人则很可能成为战后第一位元帅。这是何等的荣耀?恐怕很少有军人能够推辞这份厚礼。
英·布里奇、兰米·希尔、蒙特·格列维奇三名中将也感受到了地龙舰队的战列正在发生动摇,但是身处第一线也使他们发现了对方的不同寻常之处。
“敌舰队巡洋舰的数量严重不足……战前情报部门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报告吗?侦察舰有没有更新报告送来?”这是英·布里奇对这个发现的反应。
“只要击溃当面之敌,即便福特有后续兵力加入战斗也不足为惧了。”兰米·希尔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似乎并不在意。
“就目前的局面来看,纠结于敌军部分巡洋舰的位置而延缓攻势无疑是下下策。”蒙特·格列维奇也偏向于优先击溃当面之敌,然后再讨论其他。
应该说,这三个人是目前各方公认的国派舰队司令官的最强阵容了。相比较而言,布里奇的性格可能更谨慎一些,事实上另外两人平时也比较乐意听取布里奇的意见。但是,就当下的态势来看,即便是最谨慎的布里奇也不可能去劝说全舰队停止进攻直到找到地龙的两千多艘巡洋舰,除非有其他人也产生强烈怀疑并提出同样的观点。
的确有人也产生了同样的怀疑,并认为应该按照出发前“小打小闹”的设想“见好就收”,不过这个人此时并不在一线。那个人就是仍然作为预备兵力的法兰格尔·F·西庇阿准将。
福特此时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他只有一次机会,需要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出现——国派舰队全部投入一线战斗。到了那个时候,他预留的杀手锏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可是,在这个窗口打开之前,他的舰队必须顶住国派舰队优势兵力的打击。
对面的三个家伙绝非善类,个个攻防兼备。即便是罗兰·克斯上将,或者阿布元帅也不敢保证能够在交战中取得优势。福特必须掌握好时机,他现就好似在解一道二次函数的数学题,要抓住那个顶点,那个最佳的位置,实在不行的话,也要把握住靠近顶点的那一个区间。
“报告!前线总指挥部命令我舰队现在加入战斗扩大优势。”通讯参谋的声音打断了看似无所事事正在发呆的法兰格尔的思路,使得他脸上露出了非常痛苦的表情。
“看来,我们多少还能分到一些残羹剩饭呐。伊南总指挥的人品似乎还不算坏……”路易听完通讯参谋的话笑着打趣道。不过当他回头看见法兰格尔的脸上挂着与高登同样严峻的表情时,自己的笑容也僵硬了。
法兰格尔看了看通讯参谋,又看了看路易和高登,板着脸不说话,面部神经似乎瘫痪了。一种审判日马上降临的感觉盘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司令官阁下,既然是前线指挥部的命令,下官以为还是立刻执行吧。第四舰队假如错过了这次会战,恐怕方方面面都无法交待。”高登见法兰格尔还在犹豫,感到有些难以理解。他对法兰格尔还是比较了解的,两人共事多次了,虽然不会相信这个经历过生死的年轻人会畏惧战斗,但还是忍不住履行了一下自己副参谋长的“职责”。
照例来讲,向司令官提供建议的首先应该说参谋长。但是,第四舰队自从上一次战斗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以至于连司令部都严重缺编——几个重要的岗位负责人都是法兰格尔上任后四处挖来的,即便如此,参谋长和副官的职位仍然空缺。外界也有人猜测可能是法兰格尔仍没有找到满意的人选。当然,事实的真相其实是他并没有去关心这件事,因为他自己的身份也不过是个司令官代理。
“通讯参谋,麻烦你向司令部回复,就说由于通信干扰要求重新确认命令,具体怎么措辞你自己斟酌。”
“司令官阁下!这种行为是故意抗命!万一延误了战机谁也担待不起啊!”高登听完法兰格尔的话立刻提高语调表示反对。
法兰格尔示意通讯参谋马上去办,然后看着高登的眼睛平静地解释道:“从战场态势来分析,我舰队现在是否加入战斗其实并非关键。数据统计显示地龙舰队有差不多两千艘巡洋舰行踪不明,这部分兵力是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的。”
“法兰格尔,我知道你在军校时就曾利用巡洋舰奇袭打赢了模拟战……”
“我不相信地龙连星球都肯弃守却会在我军撤退时仓促追击。假如不是因为援军,那肯定是留了一支奇兵。”法兰格尔打断了高登的话,但自己说了两句也停了下来,眼睛则朝身旁的那片雷区望去。
通讯参谋磨蹭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然后才慢吞吞地回到了舰桥。不过这一次,他的表情似乎很尴尬。
“前线指挥部严令第四舰队马上出击。假如不能立即行动,将就地免去阁下的职务由副司令官莱顿·拉法耶准将代理……”
法兰格尔看了看眉头紧皱的高登,苦笑着不说话。指挥部的措辞如此严厉,现在即便服从命令战斗结束后也会遭到追责,舰队司令官算是当到头了。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与伊南八字不合,碰到一起就矛盾不断。
就在法兰格尔黯然神伤的时候,战场的形势发生了突变。诺瑞德号监视器屏幕上表示战舰左舷的画面突然变成了一片雪白,这意味着靠近战舰左舷较近的位置发生了爆炸。
“怎么回事?!”高登第一个向马杜卡舰长质问,语气相当严厉,似乎打算将之前的不满全都发泄在了这个疑问句上。
马杜卡也被爆炸搞得一头雾水,支支吾吾地回答:“似乎是雷区的外缘发生了爆炸……额……应该是连锁爆炸……”
“是哪艘战舰误入雷区触发的吗?”对于条例中提到过的突发事件,高登的反应绝对不辱“训练有素”这个形容。
“不是……似乎是飘雷在自爆……”马杜卡说着说着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雷区内发现有大量能源反应……”
“全舰九点钟方向转向!展开防护力场!快!”法兰格尔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立刻下达了战斗命令。对于条例之外的突发情况,法兰格尔的反应就要比高登快许多了。
“探测器发现地龙舰队!数量不详!”情报官的话音刚落,监视器上就显示舰队遭到了敌军粒子炮的攻击,几艘对紧急命令反应比较迟缓的战舰被击中并受创。
“敌舰队正在高速脱离雷区!”
“快向前线指挥部通报敌情!全舰炮击拦阻敌舰队!”
地龙特遣舰队通过遥控的方式引爆了雷区末端的飘雷,打开了一个可以通航的缺口,并从这个缺口脱离了雷区。第四舰队的拦阻射击则因为缺口两侧飘雷的干扰,命中率下降了很多,这无疑是地龙方面事先就精心策划好的。
“追击!他们的目标是我军主力,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指挥部很快也发现了来自背后的敌人,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伊南二级上将大感意外、颇受冲击(乔治·伊南的战斗素养并不低,但这并不表示他可以做到凡事都处变不惊,这恐怕就是区分名将与否的一条看不见的标准了)。舰队的总指挥尚且如此,普通官兵的心态可想而知。好在三个舰队司令官素质过硬、遇事不慌,才没有乱了阵脚。
当指挥部无法回应实战部队的疑惑时,英·布里奇与兰米·希尔连续下达了多条临时性的命令维持局面,蒙特则以前线指挥部参谋长的身份代替伊南严厉叱责了多位不停地向指挥部提出毫无意义的问题的军官。不过与此同时,鲁格指挥的特遣舰队仍在高速逼近,已经将位于后方的补给舰队纳入了射程。
经过短暂的大脑空白期,伊南也逐渐冷静了下来。仔细研究了敌我态势图之后,他一面下令补给舰队自行疏散;一面严令第四舰队追击地龙的特遣舰队。
蒙特对于伊南的命令并不认同:“敌舰队全部由巡洋舰构成,仅靠第四舰队追击肯定不行,必须立刻抽调战舰阻击!”
从正面抽调战舰的必要性伊南并非不明白。但他还必须考虑是否继续保持对福特主力的攻势,毕竟优势暂时还在自己这边。如果能够再坚持一下,只要击溃了地龙的主力,那背后的奇兵也就失去了意义。另外,即便抽调兵力,也不能集中于某一处,这样会给敌军抓住突然变得薄弱的环节。但是,分散抽调兵力阻击敌军又很可能被各个击破。
“前有狼后有虎”与“前怕狼后怕虎”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含义截然不同。很遗憾的是,伊南面临的是前者的局面,又由于后者的那种心态而犹豫不决。
“总指挥阁下!正面向敌是舰队战的规则!我们的后背现在正面临危机!这很可能导致全舰队的崩溃!”蒙特的意思是应该马上放弃与正面敌人的纠缠转入防御,这样总好过后背遭到敌舰毁灭性地打击。
“命令从各舰队抽调巡洋舰和驱逐舰阻击地龙的特遣舰队,其余兵力继续致力于击破正面敌军主力。”
事后有人评价伊南,假如他足够冷血,那么可以利用补给舰队作为障碍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假如他足够坚定,那么可以利用现有优势保持对地龙主力的攻势。法兰格尔不欣赏这种“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的批评家,但并没有否认批评内容的正确性。分兵前没能做到的事情,分兵后更不可能达成,最后只能使自己陷入困境。
鲁格·西弗尔少将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他和部下们在雷区布置完毕后就隐蔽在其中等待时机。福特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两个,鲁格则还要再增加一个国派工兵部队的因素。选择这个时间发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再不采取行动国派的扫雷舰就该发现他的特遣舰队了。
就特遣舰队所处的位置来看,其实并不理想——位于国派两支兵力的中间,面前是正在与福特舰队激战的国派主力,背后则是尾随追击的第四舰队。原先制定的前后夹击的计划已经不能用了,鲁格必须立刻带领舰队完成中央突破并与友军会合,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大量杀伤敌军。加上之前的隐蔽潜伏,这次任务的难度系数绝对是偏高的。
对于挑战高难度动作这种事情鲁格的内心是比较反感的。当时,当福特点名由他担任特遣舰队的司令官时,别人都羡慕不已,唯独自己感觉犹如吃了一只苍蝇似的。责任重大姑且不论,他与福特的私交其实并不好,而且正在调查福特的虐杀战俘行为。此时却被任命负责战役最关键的环节,难免被人误解为“是福特的亲信”。
“我打算选择这个位置实施突破行动。”鲁格此时正在旗舰“萨图努斯”号上通过屏幕与副司令官确定计划。他挑选的突破口是第三和第七舰队之间的结合部,那个位置正好将这两个舰队的旗舰纳入了打击范围。
“下官对此没有异议,不过后面的追兵来得很急哦。他们的指挥官似乎是阁下的朋友西庇阿先生呢。”
鲁格听完部下的答复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不过他心里其实是五味杂陈。“到底还是战场上见了啊,这可真不是个朋友见面的好地方呢。”虽然这么想,但是鲁格也有种想要较量一番的愿望,这恐怕就是军人特有的那种不可救药的秉性吧。
“挡道的补给舰队散开了,是否要攻击?”作战参谋的报告打断了鲁格的思绪。
“不用了,补给舰体积太大,即便打烂了挡住去路也是件很麻烦的事。”话虽如此,其实鲁格的真实想法是此时攻击缺乏抵抗能力的补给舰完全没有意义,他现在有更重要的目标需要解决。当然,这并不是说鲁格·西弗尔不重视攻击敌人的补给线。
四散逃窜的补给舰可以放过,但赶来阻击的国派战舰就没那么好商量了。好在阻击舰队的规模都不大,若干艘巡洋舰搭配一些驱逐舰,总数不超过五百艘。鲁格命令部下不用考虑敌拦截舰队来袭的方向,所有战舰“锁死”航向往前冲。他的旗舰则一马当先冲在最靠前的位置。
巡洋舰的火炮的威力虽然不及战列舰,但当距离缩短之后同样可以给对方造成致命的伤害,尤其是打中没有防护能力的推进器喷口。这也就是为什么舰队战时必须做到“正面向敌”的原因。
很快,鲁格的特遣舰队将国派舰队的主力也纳入了射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很久以前某位伟人的名言,气概非凡,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绪。不过,此时战场上的“燎原之火”在乔治·伊南的眼中简直就是炙烤自己的地狱烈焰。地龙特遣舰队的炮击精准且猛烈,随着距离不断拉近,造成的破坏也不断增加。与被爆炸的火光映红的战场相反,伊南脸上的血色越来越淡了。
“阁下!阻击行动已经失败了!看样子敌舰队是打算突破我军战列,现在恐怕只能收缩兵力组织防御,让出通道放他们过去然后再组织攻击!”蒙特对于战场态势的理解还是比较敏锐和准确的,他的描述与事实基本符合。
当然,中央突破并非福特与鲁格的本意。如果第四舰队早一步投入战斗,那么特遣舰队的任务就可以列阵于国派舰队后方,与福特的主力形成前后夹击的绝对优势了。
总指挥部的决策犹豫不决,敌人的炮击却很果断。第三和第七舰队的结合部很快就被猛烈的炮火打得七零八落了,本来整齐的战列现在东倒西歪横亘着许多重伤或者损毁的战舰(以两千艘巡洋舰为准,共有一万六千门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轨道炮,相同数量的二百零三毫米口径的粒子炮,以及大量难以计算准确数字的导弹参与攻击)。
哈伦·黑格少校的战列舰此时的位置也非常不幸地属于鲁格的攻击范围之内,不幸中的万幸,背后一堆巡洋舰的残骸暂时替他挡住了敌人几次攻击。
“司令部仍然没有下达新的命令吗?”哈伦·黑格所期待的新命令是指“停止与正面敌舰交火,转入防御状态”之类。得到“没有新命令”的答复后,哈伦气得将拳头捏得咯吱直响。他的肤色很黑,所以部下们感觉不到他的面部表情有明显地变化,但看着身边友军不断被击中、击毁,哈伦的内心早已是万马奔腾了。
“旗舰!快看!”不知是谁在大吼,循声望去,只见大屏幕上显示辛迪号的侧舷被击中了,打中它的似乎是一发一百二十毫米(也可能是一百五十毫米)轨道炮的炮弹。
“该死的!”哈伦紧握的拳头还是砸到了指挥席前的台面上,“将本舰移动到旗舰附近进行掩护,速度要快!”
与此同时,辛迪号上的官兵也正面临着生死考验。炮弹以一个非常刁钻和诡异的角度击穿了旗舰的侧舷装甲,擦着动力舱的舱壁打烂了超空间跳跃设备并导致主发电机停止运转。幸亏现代战舰在建造时充分考虑了各种战损状况,留有大量冗余设计,包括发电设备。即使主发电机损坏了还有备份装置,此外关键舱室还配备有(依靠燃料电池的)分散供电设备。不过,旗舰的指挥、通信和情报分析中心的机能还是遭到了严重影响。当然,这并不关键,关键是能被打中一次就意味着能被打中第二次、第三次。
“将军阁下,辛迪号已经不适合担任旗舰了,请立刻转移!”蒙特与舰长进行了一番短暂沟通之后向伊南阐述了这么一个结论。
乔治·伊南脸上最后那点血色在刚才的爆炸中全部消失了,他惨白着脸看了看脸色同样很难看的蒙特无奈地点了点头,“不过,请参谋长与我一同转移。”
“辛迪号是第三舰队的旗舰,下官既然是舰队司令官还是打算坚守本舰。放心吧,我不会自取灭亡的,留着命还要报仇呢!”
伊南听完蒙特的说辞便不再勉强,临走前下达了“收缩防御”的命令,然后便带着一众随员离开了舰桥。
就在伊南的穿梭机脱离不久,又一轮攻击朝辛迪号袭来,幸好哈伦的战列舰及时赶到避免了一场悲剧。蒙特看着远去的穿梭机,抹了抹额头沁出的汗珠,只是不知道他是在为自己还是在为伊南庆幸。
“收缩防御”的命令几经波折才传递到整个舰队,这个时候鲁格已经完成了中央突破。他在穿过国派舰队战列时还非常不厚道地放飞舰载机,对突破口两侧仍具备作战能力的敌舰实施追加打击。
“该死的东西……”眼睁睁看着将本方战列搅得一团糟的敌舰队扬长而去,英·布里奇非常少见地讲了粗话。虽然声音很轻,但还是令他的副官感到很意外。布里奇的旗舰没有在这轮突袭中遭到伤害,倒不是“该死的东西”放了他一马,而是诸如黄色考拉号之类的友军反应敏捷为它挡住了攻击。
“会战的形势突然间就恶化到需要僚舰为旗舰挡枪了,希望旗舰的诸位同僚能够认真操作啊!否则我们会感到很难堪!”特意与旗舰取得联系表达讽刺情绪的是黄色考拉号的舰长,出色的防护性能刚助其逃过一劫。
“还有这工夫开玩笑,看来贵舰伤势不重嘛!”两个舰长相互调侃了一番,也算是给自己和部下们减轻些压力。
第七舰队目前的形势相当严峻,由于地龙特遣舰队成功实现了中央突破,第七舰队被从战列中孤立了出来。福特出色战场感知能力在这次会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在指挥舰队主力配合特遣舰队行动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整个战局的把握。福特自知依靠劣势兵力翻盘的机会只有这一次,因此必须牢牢抓住对手哪怕极细微的破绽。当鲁格完成突破的同时,他发现了这个破绽,并确定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击第七舰队的新策略。
布里奇很快就发现自己舰队所受的压力骤然增加了许多。假如现在从战场上方鸟瞰全局,就能看到如此的画面:一侧,无数个光点分成大小两块,中间的空隙被另一侧射来的一条条密集光束填充。同时,另一侧也有无数个相同的光点,不过它们是连成一片的,只是有一部分比较稀薄,另一部分则逐渐稠密起来。
“啧啧……看来把狼群引来了。没想到地龙的新生代临场应变的速度还挺快……”
布里奇一方面为第七舰队的前景感到担忧;另一方面也为福特麾下舰队的强大战斗力感慨。参谋长非常熟悉自己长官的性格,第二次银河战争时他俩就曾共事于一个单位。这个人即便遭遇倍数于己的敌军,也能悠哉游哉地喝咖啡、与下属开玩笑。
当然,作为一名将领,盲目乐观只能说明其精神不太正常的。布里奇能够保持心态平和,除了性格的因素之外,还在于他知道有一支可以缓解自己舰队压力的后备兵力——那就是一路尾随追击鲁格特遣舰队的第四舰队。
不出英·布里奇所料,法兰格尔果然率领第四舰队冒着猛烈的炮火朝着战列的缺口顶了上来。当然,推进过程中的还击也毫不手软。虽然此时全军的士气都比较低落,但第四舰队无疑是例外。
在一个多月前的那次惨遭重创的战斗之后,“报仇”就成为第四舰队全体官兵耿耿于怀的头等大事,即便是新兵也在耳濡目染之中种下了类似念头。比如补充兵员比例将近半数,此时正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的斯芬克斯号。
舰长林山少校一直都在期待类似现在的这种大干一场的机会,在他的指挥下,重获新生的斯芬克斯号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新换装的舰炮不断地吐出复仇的火焰,射速竟然比平均值高了十个百分点(战斗结束后统计得出)。新的装甲和防护力场也表现不俗,挡住了多次由巡洋舰发出的攻击。
“炮术官!射速还要再快一点!这种距离不用考虑命中的问题,与友军的炮击形成弹幕就可以了!”
“是!”炮术官应了一声后又忙开了。斯芬克斯号的炮术官是这次作战任务开始前不久才从其他单位调来的,前任炮术官的光荣事迹虽然没有人对他反复灌输,但无疑已经被他牢记在心中了。
配属的驱逐舰也紧跟在斯芬克斯号的后面往前推进,其中有一艘是在上次的战斗时就与斯芬克斯号并肩作战的。这一回他们也显得很勇敢,多次冒着被击中的危险探出头为战列舰提供掩护,拦截飞来的导弹和炮弹。
“舰长!刚才收到一条前线总指挥部的命令,要求全舰队收缩防御!”
“别去管它,除非是诺瑞德号发来的命令,其余的统统不用理会!”已经杀红了眼的林山没有丝毫犹豫就这样答复了通讯官,倒把通讯官看得心里直发毛,应了一声之后就赶紧躲到了旁边。
“弹幕呐?防空射击啊!怎么搞的!?”舰桥上又响起了林山的咆哮声。
旗舰诺瑞德号在几分钟之前也收到了这条命令,不过法兰格尔仍不准备遵令行事。他坚信堵住战列的缺口才是当下最优先的事情,而“收缩防御”这条命令的适用范围应该局限于自己前方的三个舰队。对于这个判断,高登也没有表示反对,他虽然拘泥于条令和规范,但也具备对形势的判断力。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公正的人,这种公正包括对自己和旁人的能力、判断力的评价。
联合历310年7月25日十九时,第四舰队成功堵住了缺口,使得被分割的战列又重新恢复了完整。
“命令各舰坚守现在位置,不要冒进。”
“看来到这个份上也差不多了,再打下去恐怕要失分了……”
面对战场的新变化,福特略显无奈地放弃了之前的围攻计划,转而命令麾下舰队拉开双方之间的距离专注于炮战。虽然他的部下们现在士气高昂,但作为总司令官他很清楚要想打赢这一仗仅靠士气远远不够。
面对福特比较保守的战术,麾下两位助手的态度各不相同。巴里德对此非常认同,并严格执行了命令;佩里则似乎有些不甘心,阵形调整故意很拖沓。对于这种不听话的表现,福特的处理也比较激进——直接派自己的副官登临佩里的旗舰督战。
应该说福特的判断很正确,就目前的态势来看,国派仍占有数量上的优势,虽然差距已经缩小了许多——经过近二十个小时的激战,国派方面损、毁战舰超过八千艘(其中超过半数是鲁格造成的)。地龙方面的损失仅三千艘左右。双方的差距从开战时一个标准舰队的规模缩小到了不足一个分舰队。需要强调的是,八千艘损毁的战舰中被彻底破坏的不多,大部分是因部分系统遭到破坏而失去了战斗力(比如,动力系统),回收之后还是可以修复和重新使用的。即便不能修复,也可以作为资源拆解利用。
对于局势,伊南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数量上的些微差距已经不足以左右这次会战的最终结果。官兵们的士气也很低落。不过,真正困扰着他的问题并不是这些而是补给。7月25日二十一时,激烈的炮火略有缓和——双方的弹药与能源储备都见底了。这时,伊南才意识到补给舰队早就乱了套。
“只能立足于现有的条件,将补给物资平均分配给各个舰队了。现在再怎么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发出无奈地感叹的是蒙特·格列维奇中将。
补给舰队根据命令,为躲避之前的突袭而“四处逃窜”,导致他们现在散布得到处都是。一些跑得比较快的由于没有得到新的指示,已经穿过雷区朝哈德尔的方向返航了。相比之下,只有第三舰队巴拉克少将指挥的补给舰队情况稍好一些——他们好歹还聚集在一起,还能基本做到上令下达。
“巴拉克少将似乎搞不定现在的局面啊。简直乱了套……”
“路易,去帮帮忙吧。补给跟不上,我们真有可能回不去咯。”
“法兰格尔,这可是加班勤务哦!加班费回去后再跟你算总账。”
“等等!路易,这次要以大局为重哦。”临走时法兰格尔还是不放心地补充了一句。路易没有回答,笑着冲他撇了撇嘴。
“如果说这一轮的人事调动有什么值得赞许的地方,那就是把路易从阿拉密斯送到了前线。没有他在场的话,阿斯兰省会战究竟要输多少很难想象。”事后,里宾·加布里总司令官私下曾如此感叹。
趁着双方都因补充物资而减弱攻势的间隙,伊南召集了四个舰队的司令官举行视频会议,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根据现在的情况来判断,无论是士气还是补给,都不适合继续作战了。”
“我同意兰米·希尔的意见,是时候寻找机会撤退了。如果有必要,下官可以率领第七舰队负责断后。”
……
经过一番争论,伊南最终同意了撤退的方案,但必须等修理舰完成对受损的战舰回收。关于这一点,几位舰队司令官也没有异议。不过,对于另一个问题,与会的长官们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请求援兵并不是为了扩大战斗的规模!如果我们的后方没有足够的兵力承担阻击任务,地龙舰队的追击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本官认为现在不是考虑体面或者个人得失的时候。阁下不会真的打算抛弃某个舰队以顾全所谓的大局吧?”兰米·希尔觉得仗打得窝囊,说话的语气也冲得很。虽然召开的是视频会议,但仍能把人呛到。福卡的身份虽然只是副官,但也觉得这些话过于刺耳了,他故意干咳了几声表示不满。但出人意料的是,矛头所指的伊南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的情绪。
经过一阵冷场之后,最后决定用民主的方式举手表决来得出结论。表决的结果是三对二,投反对票的两个人是伊南与法兰格尔。
“那就这样吧。艾齐那哈上尉,马上以前线指挥部的名义向总司令部请求增援。但愿首都还有援军可以派出来……”伊南最后说的那句话并非故意做作,事实上星际舰队司令部的确没有机动舰队可以使用了。
会议结束后蒙特保留了与法兰格尔之间的连线,他有一事没想明白:“法兰格尔,你为什么反对请求援兵?”
“学生认为求援并没有必要,反而会弄得人心惶惶。”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