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本站】
第074章 一统南洋(六)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办起里都是顺风顺水的,张振岳留任南洋,并由总督升迁经略,取得就是这么个意思,
崇祯皇帝即位之初就轻易的收拾了权势滔天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岁魏忠贤之后,他很快就明白了为什么帝国需要设立一个内廷來对抗外朝了,
这些文官有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年仅十六岁的崇祯皇帝立刻领教了文官集团的厉害,和天启帝不同,崇祯皇帝很有些自废武功的味道,而文官清流们就如同苍蝇一般发现了皇帝的“优点”,这个优点有两个名字,一个叫“从善如流”,另一个叫“毫无主见”,
毫无疑问,崇祯皇帝在主观上是想做一个好皇帝的,但问題就出來了,怎么做一个好皇帝,沒人教啊,
虽然同样是十六岁登基,但是天启帝起码还能在其父皇的**下知道什么叫制衡,什么叫权术,崇祯皇帝就沒那么幸运了,他还沒开始认字爷爷和老爹就先后死了,完了刚成年,还沒來得及听兄长上课,那年轻的皇兄就突然挂了,此刻的崇祯皇帝压根就是一张白纸,还不知道整幅画该如何下笔,
如果张振岳能够有巩永固和皇帝之间的那般信任,那么一切都还好说,说不定他能如月关笔下的那位杨秀才一般,如辅佐正德一样辅佐崇祯,可他沒那么好运气,他的好运气在天启帝决定利用他去江南破局凑银子的时候就已经用完了,他注定沒机会辅佐崇祯皇帝,而崇祯皇帝也只能在如何做一个好皇帝的道路上继续上下求索了,
这个时候,文官们就趁虚而入了,他们按照儒家对于帝王的要求來给崇祯皇帝定出了一个模版,在文官和清流们看來,只要崇祯皇帝按照这个模板來,那么天下必然大治,而崇祯朝必然是个太平盛世,皇帝会是圣君,而他们也必然是名臣,荣耀名教,
可惜他们忘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别,孔夫子的那一套理论从他出生到死,都沒捞到过什么像样子的实践机会,不多的几次结局也是惨不忍睹,也就是说这个模版到底行不行,谁也不知道,把一个结果未知的模版给大明用,给崇祯皇帝用,那不叫实践,而应该叫试验,
可怜的崇祯皇帝和大明就这样变成了实验的小白鼠,而大明公司也因为这次失败的试验最终破产倒闭,
从崇祯帝个人來看,他确实是个“五好学生”,老师说认真听课,他就认真听课;老师说不要说小话,他就禁闭双嘴,不贪财,把内帑都拿出來补贴国库了,不好色,终其一身,身边的女人用手指头都数得清,而那些自诩不好色的士林清流们就算用手指头加脚指头一起也搞不清自己到底去了多少趟秦淮河,上过多少条花船了,以至于到后來,天子应该守国门,崇祯皇帝就老老实实待在已经是守无可守的北京等死;君王死社稷,崇祯帝到真的是死社稷了,而道德君子们纷纷朝李自成和满清磕头表忠心,最后陪着崇祯皇帝死社稷的反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国之柱石们,
崇祯皇帝终其一生都生活在这种矛盾中,书上说的,大臣教的跟他要面对的世界是如此的格格不入,难以调和,
南洋总督的人选就是其中一个,按照文官们说得,这个张振岳不能再派回南洋了,理由也很充分,此地天高皇帝远,若是一直用一个,其结果必然会是使之坐大,反而危害了社稷,当年征服安南的英国公张辅就是被同样的理由召了回來,结果安南趁机从大明独立了出去,不过这些旧事沒人关心,在文官们看來,除了他们自己,凡是掌权的都是会危害社稷的,
于是崇祯皇帝也就毫不犹豫的决定把张振岳换了,为此还破格加封张振岳是世袭威海侯,一切都是那么的合乎情理和规矩,但是难題出來了,
张振岳现在人就在北京,身边除了家丁护卫数十人,连支亲军都沒有,这样的人在帝都根本就是沒有反抗能力的存在,撤换他,那是在容易不过的了,可撤了他,换谁,崇祯皇帝的头立刻就大了,
如果是委任做内阁大学士的差事,那无论是刚刚恢复一丝元气的东林党诸公还是如温体仁之流,都会打破头來争來夺,推荐的,自荐的如潮水一般向崇祯皇帝扑來,
崇祯帝面对这么多勇于任事的官员和内阁有限的椅子,最终想出了两个解决办法,第一是把内阁的椅子从四把增加到七把,事实上这个办法很糟,从决策來说,参与决策的人越多效率也就越低,而且人越多,朝廷就越容易政出多门,第二就是抓阄,这也是沒办法的事情,很多官员崇祯皇帝压根就不知道是谁,看奏折又个个都长这一幅忠君爱国的样子,肚子里貌似还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得,还是抓阄吧,看看老天爷喜欢谁好了,
这是内阁,是实缺,可是南洋呢,对不住,一听说要推荐南洋总督人选,各派都歇菜了,
大家都不傻,复社的张溥可是说得明白,这南洋民情复杂,又是新定之地,分分钟都会有人扯旗复判,而且这里天气炎热,女人又黑又矮又丑,穷得叮当响,换句话來说,这是一个谁去谁倒霉的地方,
当然偌大的大明官场,要找个肯做官还不容易,但是肯去的级别不够,级别够的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大家熬到今天不容易,再坚持一下,就入阁了,
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自然是找不到可以接替的人选,
而巩永固这个时候觐见,正是崇祯帝很是郁闷的时候,,,
“臣以为南洋非张振岳不可”巩永固见到崇祯帝后就大声道,
随后自然是一系列的理由,有的很牵强,有的很实在,但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打动崇祯皇帝的一点,就是张振岳保证从南洋每年给内帑交100万两银子,缺银子的崇祯帝听到这条直接就乐翻了,最终张振岳这份不合祖宗规矩的任命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