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大明杀破狼> 第053章 拥立新君(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53章 拥立新君(五)(1 / 1)

【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本站】

第053章 拥立新君(五)

“臣黄道周参加懿安皇太后、参见太子殿下”胡须花白的黄道周的声音中甚至还带着一丝颤抖,估计是真的有些激动了,

监国太子朱慈烺也是这几天身子骨好一些,所以在懿安皇太后的陪伴下召见了黄道周,

随着一句爱卿平身,黄道周一起身就看见两个宦官搬着椅子过來了,这是自己和阮大铖一人一张了,

黄道周到不急着坐,他大声道:“臣启奏,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外夷犯我,社稷存亡则更需要有太子这样的明君,还请太子殿下速登大宝,”

朱慈烺点了点头,虽然他才十七岁,但是很多事情他都懂了,所以他沒有直接回答黄道周,而是把目光投降了阮大铖,

由于太子体弱,所以今日召见的地点放在了上书房,而且还可以遮住了阳光,点起了蜡烛,室内的光线并不好,但是阮大铖依然感觉到了太子问询的眼光,他立刻起身道:“臣附议,不仅臣附议,威国公以及前线数十万将士均拥戴太子殿下速登大宝,”

懿安太后听出这话里的意思了,她插言打断了这次短暂的会晤:“二位大人都是千里迢迢过來,今日还请好生休息,至于太子这里,还需要诸位好生辅佐,你们且先退下吧,太子也该用药休息了,”

听到这话,黄道周和阮大铖立时告退,

黄道周的职务虽然沒安排好,但是住处却安排好了,家人也在路上了,黄道周前脚一进门,后脚黄宗羲等忠君社的成员就到了,

密议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日,由广西布政使黄宗羲牵头,各地官员士子联名,第一份劝进书上表给太子,拉开了拥立新君的大幕,,,

在武昌,张振岳陆续收到了关于江南地区反抗“剃头令”的信息,哦,根据秦浩的回禀了,为了更好的在南京潜伏,秦浩如今也被剃头了,标准的金钱鼠尾,

这其实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題,张振岳已经感受到了建奴的险恶用心,一句话,一旦剃头,那么这些人就等于站到大明的对立面了,要想活命,就只能是支持建奴了,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传销,明明知道是谎言,可是为了让自己的损失得到弥补,甚至大赚一笔,受害者往往会选择帮助骗子去欺骗更多的人,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弥补,更多是心里上的弥补,一个事情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上当,那么可能会难过到死,可如果上当的人多了,那么自己也就能坦然面对了,这种心理严格來说是一种病态,但却是社会发展中的常态,,,

张振岳沒打算在这个炎热的季节发动军事进攻,那样做风险太大,虽然自己麾下的士兵已经适应这样的气候了,夏季战争最容易出现的问題是尸体快速腐烂从而引起的瘟疫,这个张振岳还真的是束手无策,

所以张振岳在给秦浩的命令中就包括组织江南地区士绅抗粮抗捐,组织民间义勇等等,至于出征的时间定在十月,他到不担心洪承畴收了粮食坚守城池,就凭手下的那些大炮,就算是南京他也敢轰一轰,

真正的问題还是这个剃头令的问題,张振岳已经写了奏折让人送往昆明,等到新帝登基就下一道诏书,剃头者若不在汉八旗者,一律不究,降敌之大明武官,降敌前游击以下官兵,一律不究,降敌之大明文官,自本诏书所下三月内反正者,一律不究,

至于太子朱慈烺登基为帝,其实张振岳并不是很赞成,到不是他想谋朝篡位,而是这位太子爷的身体状况自己再清楚不过了,按照太医院最早的预估,应该是不会晚于今年,但是现在看來调养的还不错,一直维持着,这样的皇帝能不能裁断军政是小事,关键是一旦驾崩,这个皇陵的修筑就得耗费不少银子,

张振岳自筹划北伐以來,这银子就花得跟流水似的,光是湖广驿路的改建就是一大笔银子,这还不算军队作战的物资储备和消耗,最要命的是一旦北伐失败,或者说沒能收复江南地区,那么明年的东西方贸易的利润就会立刻减少七成,到时候自己拿什么去维持麾下的这几十万虎狼之师,

所以年内必须收复江南,而且还不能把江南打残了,收复之后还要快速恢复生产,

归根到底,都是钱的问題,钱的问題或许还真不是问題,问題只是沒钱而已,

所以张振岳的如意算盘是让那个在历史上活到八十多岁、儿孙满堂的五皇子朱慈焕当皇帝,而且他还有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就是这个大明以后要走君主立宪的道路,皇权就被限制,皇室将成为一种象征,

但是这个想法显然是太激进了,估计就是那帮子拥护内阁制的家伙也不会答应的,人家现在倒腾内阁制的目的就是针对自己这个独裁者了,

沒办法在把西北托付给孙传庭,把东南托付给萧严之后,八月五日,张振岳不得不亲自回到昆明坐镇,,,

张振岳抵达昆明已经是八月二十九日了,这个时候,第三次劝进表已经准备上了,就等着威国公本人來署名了,不仅仅是威国公,包括在昆明的四位辅政大臣和全体上书房大臣都已经在上面署名,

而黄道周和阮大铖主持的“甲申之变讨论会”也如期举办了十多天了,如今已经是渐渐取代拥立新皇,成为昆明城中最盛大的一场政治活动,

活动的地点被放在完全西式风格的大明皇家政治学院,参与讨论的人员包括各级官员,南下士子以及学院的一千三百名教习和学员,总计人数达到了三千多人,声势十分浩大,

最为奇特的是,在这次会议中起主导作用的东林复社诸人,围绕甲申之变这个问題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比如说黄宗羲和顾炎武就有了不同的观点,然后双方以辩论的方式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每天晚上,不同观点者还会组织小会,宣扬自己的观点,很是热闹,,,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