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本站】
杨天启跟着几人人來到山洞的后面,才发现别有洞天,山的后面竟然是一个巨大的演武场,
密密麻麻的冷兵器排了一排又一排,有刀、棍、剑、枪,辅助练习体能有石锁、磨盘、沙袋,其不远处更有一些现代化辅助设备,单杠、双杠、梯墙等等
“嘿,”
“呀,”
“叮,”
一群穿着白色道士服的男子或者女子两两进行对攻,太极,形意、八卦、拳剑齐装上阵,目测一下,大约有几百人,
“地乙真人,你们武当真是人才济济,广纳门徒啊”
地乙真人很少露面,他一心修道,很少关注门派之事,此次若不是听闻外面也出了个归元高手,恐怕还在闭关修炼之中,
武尚尊倒是解释道:“杨前辈,现在不如以往了啊,现在來学的大部分是临时弟子,并沒有多人肯下力气,学习了啊”,
玄丁真人接着道:“哼,一群扶不上墙的烂泥巴”,
杨天启倒是点点头,现在社会一些人大部分去学舶來品的功夫,真正去学华夏博大精深武学的人,那是越來越少,也许高节奏的生活,让人浮躁了不少,
一行人边边谈,來到一处断崖,疾风刮得衣襟猎猎作响,
地乙真人这些年很少露面,或许由于杨天启的到來,破天荒说起道家和武当发展史,其中一些内容,武尚尊竟然也沒听过,
“这里是你们老祖当年修道的地方”一个打磨光滑的石台,立于崖边,向下望去,群山烟雾缭绕,若隐若现,
地乙真人继续道:“明洪武二十二年,老祖他老人家离开武当山,不知去向,当年湘王朱柏朝谒武当山,寻不得,还写过《赞张真仙诗》一首,诗云:“张玄玄,爱神仙,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烟,好山劫來知几载,不与景物同推迁,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孤庐空寂大松里,独有老弥松下眠”,
说到这里,地乙真人前凝重道:“师傅仙逝时曾说,老祖他老人家并沒有死,而是去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有更多的修炼资源,更容易进阶”,
武尚尊恭敬问道:“师祖,老祖当年沒有留下任何线索吗,”,
杨天启远眺群山,静静听着,并沒有说话,或许这种传言是真的,既然他本人都拥有一个小世界,那么会不会武当师祖也拥有一个小世界或者去往小世界的钥匙呢,
一想到这里,杨天启内心激动起來,
任何关于修真的东西,他都不想放过,
特别那个山洞里,竟然存在他都看不懂的阵法,而且是用阵法封存灵气外放,这种本事,就是以他现在的修为,也不能做到,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此言不差,
地乙真人,捋了捋花白的胡子,闭幕沉思,其他几人望着杨天启,杨天启见状,连忙道:“我去别处转转”,
地乙真人,睁开眼睛,摆摆手道:“杨真人不用回避,此事说來也沒什么,或许好需要杨真人掌眼一番”,杨天启闻言听下脚步,其实他哪里是想走,巴不得听着呢,
好不容易遇到关于修真之事,错过那还沒有天理了,
只听地乙真人道:“线索当然有,老祖离开时,曾留下一封信和一个木簪子,信上写着一首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杨天启大奇,这首诗他上学时还学过,而且记得那时因为不会背诵这首诗还被老师罚站过,后來,回到家,又吃了老爸一顿“竹笋炒肉”,所以记忆特深,
这首诗出自唐朝开元年间进士崔颢之手,大概的意思,他还是明白的,
最让他大为惊奇的,因为这是七言律诗,却为何沒有写完全,下面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难道当初老祖因为纸张不够或者沒墨水了?这不是扯淡嘛,
几人听罢,一个个闭目品琢,几分钟后,一个个摇头,都不明白其中所代表的言外之意,
难道老祖他老人家,已经驾着仙鹤西游了,一想到这里,几人摇头不信,因为他们别说仙鹤了,连仙鸡都沒看着,若是,那离他们太远了,
不过,话又说回來,一旦老祖还在,那么他的修为,将会达到何种的地步,是不是上天遁地,一日千里,
一时间,几人无限遐想,
这些人,也只有杨天启对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持有谨慎的态度,因为世间最不可能的的东西,已经在他的身上存在,而且他还不止一次遇到修真之人,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