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活曹操> 第27章 兵痞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兵痞子(1 / 1)

听樊明善等三人愿意投笔从戎参加步兵司,杨展颇为高兴,自己虽然是武探花出身,过去也一直被文官压制,何曾像今天这样快意过?

指着摊在桌上的地图,杨展说道:“各位,土暴子祸害乡里,让民众流离失所,不得安宁。参政大人令我等攻取蓬州,大家说说,当如何是好呢?”

顺庆府左守备谯应瑞笑道:“将军,直接下令吧,我们两部合在一起足足有六千多人,可以说兵强马壮的,土暴子能有多少人?

将军,我等可以沿着嘉陵江而上支取蓬州治所相如县,然后再分兵攻打旁边的仪陇、营山两县。”

杨展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蓬州在南充的上面,若是逆流而上恐怕我等会吃亏。

土暴子在占据蓬州之后,为了防备官军进剿,争天王黄龙亲率水军驻防龙角山渡口以作接应,令二哨子杨三驻防嘉陵江西岸的蓬州治所相如县城,令整齐王张显防嘉陵江东岸的运山古城,如此形成掎角之势。

再说了土暴子中有很多地痞无赖流氓,他们熟悉地形,本地作战,而我们劳师远征,如此若不详尽计划,恐怕为对方所趁啊。”

顺庆兵备右使冯有庆笑道:“参将大人太过小心了吧,我们现在合并一起有六千余人,兵强马壮,对方很多还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户,两相比较,强弱早已经高下立判。

参将大人,这次不如两路进军,将军率领水师、与本部兵马沿江而上直取相如县城,而我们顺庆兵马则攻打更难以攻打的云山古城。”

杨展大惊,看着谯应瑞、冯有庆两人问道:“两位将军万勿托大,土暴子作恶已非一日,官军也多番进剿无功,各种行为还需要小心谨慎为上啊。”

谯应瑞看了看杨展,笑道:“土暴子作恶多端,但我顺庆军也不是吃素的,参将大人,我们两路进军,看到时候谁先夺下要的?”

杨展无法约束谯冯二人,只得应谯应瑞、冯有庆所请,率领本部兵马沿嘉陵江而上,杀向百余里的相如县城。

由于连年天灾不断,再加上朝廷在征收正赋的基础上还增加辽饷、练饷、剿饷以支撑财政,很多民众揭竿而起,抗捐抗税的甚多,再加上土暴子挑拨官府与民众的关系,当地民众对官军到来显得十分冷漠。

一路之上土暴子利用当地民众做掩护,不断袭扰军营,每天行军速度还不到三十里,行动异常迟缓。

而当地土暴子破坏甚大,每占领一个地方更是强迫民众交出粮食,稍稍迟缓就打人杀人,经过一番搜刮之后大军根本不能就地筹集粮食,不得不从顺庆城押运粮食。

为了保证大军粮饷供应,杨展派出各司轮番押运粮食,如此还稍稍保证粮草供应稳定。

看到大军行动如此迟缓,将士们叫苦不已,左部千总余朝宗更是抱怨粮草供应不及,如此怎么打仗?

这天杨昌带领步兵司押运粮食,刚走没有几步,就看到前方两一里处房子燃起一团大火。

杨昌内心一怔,难道是土暴子出来作恶?但看样子不像啊,由于土暴子劫掠豪强大户家的牲畜,劫掠民众家里的口粮,在一些族长、乡绅号召下,大家常常聚在一起,只要看到土暴子出来为非作歹的,大家常常拿着锄头,钢钎与对方拼命,如此土暴子作乱声势非常之大,一两个土暴子根本不敢出来作乱的。

与众人交换了一下眼色,杨昌一面让大家准备,一面让郭崇烈带领一个总旗前往打探消息,让人感觉惊讶的是左部千总余朝宗部下的四五个兵痞子正在行恶。

户主是单门独户,正如大家想象那样若是大院落四五个兵痞根本不敢前往作乱。

看得出户主过去应该比较殷实,房子柱子有一尺多大,是五柱四挂的瓦房,一字排开有四五间房子,在院落前面的土坝前面站满四五十个手执锄头、钢钎、斧头的农夫,另外一边则是四五个兵痞子。

看到郭崇烈等人赶到之后,周围民众一阵惊慌,若是这三十多个兵丁加入战团的话那么力量相差悬殊,农民根本不占优势。

看到是本营兵马,郭崇烈连忙调解,希望大家能够罢解纠纷,而农户们看到一下聚拢了这样多兵丁,现在兵荒马乱的,也不敢强求正准备收拾农具离开。

但杨昌则不这么看,看到放火烧房的是本营兵马,不由分说让卫兵将这几个兵丁捆了。

想不到杨昌如此不通情理,一个精瘦的汉子嚷道:“大人,我是余天,是余千总部的老乡。

你凭什么抓我,兄弟们这几天嘴里淡出鸟来,让村民杀几只鸡,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旁边几个穿着短棉袄的村民听说杨昌是一个武官,一把泪一把泪的哭诉,这几只鸡可以说是大家的命根子,大家恨不得每天将鸡肚子里面的鸡蛋抠出来,到时候换一点油盐。

人吃差点没什么,但不能不吃盐啊,每斤盐要300文铜钱,这可需要三十多个鸡蛋啊。”

今天可好,一大早来了四五个壮汉抓鸡抓鸭的,民众稍稍不从,就挥舞着武器暴打,这次不但打伤了两个村民,还准备玷污王大嫂家的大闺女。”

看到杨昌面色铁青,几欲发作,余天胆战心惊的说道:“大人,可不要听这几个人瞎说,这几年连年天灾不断,民众抗捐抗税,不要说他们,就说说我们这些当兵的,又有那个活的安逸呢?

在洪武年间,不打仗的时候朝廷每月还补助兵丁一担粮食,大家生活得有滋有味的。

我们这些都是募兵,虽然包吃包住,但每月月俸也不过八钱银子,而且还不按时发放,大人,你不是不知道,兄弟们生活也非常清苦啊。

我们生活清苦,谁叫我们没田没地,只有给地主老财大唱功打短工,或者当兵卖命呢?

他们这些农户则完全不同,自耕农那个没有一二十亩田地,每年能收到二三十担粮食,上缴的赋税也不过一担两担,生活过得那才叫安逸哦。”(土改时笔者家是中农,有三四十亩土地,自己种地,每年能够收上百余担粮食。

解放前四川人口是明末的五倍,当时尚且如此,三百年前明末户均耕地面积超过十余亩完全可能。

资料显示,在1953年人均粮食为280公斤,约为560斤,相当于5担半。在清朝民国期间中国农业没有什么大的改进,再说粮食产量也没有包括从美洲引进的红薯、玉米这些高产作物。

因此,若是风调雨顺,在明朝末年四川人均粮食产量完全可以达道六七担。)

想不到余天如此无耻,竟然口口声声别人生活安逸而去劫掠,正在杨昌准备发火的时候,旁边一个农夫叹息道:“大人,这位兵大哥说得不错,但那是在万历年间,听我家太爷说那时候生活才叫安逸,粮食不但够吃,吃不完的还能够酿酒什么的,还有一点余粮应付饥荒年。

但现在不同了,万历末年连年天灾不断,朝廷不但征收正赋,而且还要收三饷,再加上土暴子横行乡里,劫掠民众,兵连祸结的,再加上连年粮食歉收(小冰河时期),民众根本没有活法啊。

大人,别的不说,就拿我家来说,有四五个壮劳力,种了百来亩地,丰收年景能够收上两百多担粮食,家里还有一点余粮。

但现在是灾荒年,再加上土暴子横行,官府横征暴敛,日子过得苦巴巴的。

大人,我们老百姓到底遭什么罪过,前几个月刚刚遭到土暴子劫掠,现在官军又能劫掠我们,如此我们活着有什么意思啊。”

看到民众哭死苦活的,有的更是要上吊什么的,杨昌大怒,当即令人将余天等兵丁架过来,不由分说各自打了二十多鞭子。

妈鞭打下去皮开肉裂的,余天等人更是痛得鬼哭狼嚎的,看到背上一道道伤口,众人胆战心惊的。

乡亲们本来要的只是一个态度,看到余天等人被打得如此惨,到最后竟然跪下为余天等人求情。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