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了出色的成绩,中央特科这个初创的情报保卫组织还是相当幼稚。很快,国共双方的情报保卫机构就有了直接交锋的机会。
没人想到,这两间无人问津的办公室,日后化身为叱咤风云的国民党中统。位于南京丁家桥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在民国初年曾是江苏省议会。每天进出中央党部大楼的都是一些身着黑色中山装、头戴礼帽,或布履长衫的党棍和政客。这些人物在楼梯或走廊上相遇,彼此点头哈腰、笑容可掬,然后匆匆而去。他们各怀心事、各有目的,到这里来无非是钻营仕途、追逐名利。
在1928年,这些匆匆出入于中央党部大楼的人们,很少有人注意到大楼西南角二楼的两间并不起眼的办公室,不知什么时候在门口钉上了一块‘调查科’的牌子。党部大楼二楼是中央组织部的办公区。组织部是掌管人事大权的地方,到这里烧香拜神的人特别多,各个办公室常常是门庭若市,香火旺盛。只有调查科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相形之下这里似乎成了冷坛破庙。
然而人们没有想到,后来国民党最大的两个特务系统之一的‘中统’,最初就是从这两间无人问津的办公室中发起的。30年代初期,中央特科最凶恶的对手,就在这间办公室内悄然诞生。当初,即使在中央党部内,也很少有人知道这调查科的来头不小。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也有调查科。那时的调查科只是收集党内各种资料,如党员成分、经历、动态之类,有时也作一些一般性的社会调查。
总之,在人们心目中,在组织部内部,比起那些可以直接任免干部、决定仕途进退的部门,调查科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无关痛痒的清水衙门而已。但自从陈力夫于1928年亲自担任调查科主任之后,调查科的地位就今非昔比了。‘蒋家天下陈家党’,这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颇为流行的一句话。所谓‘
陈家党’就是指二陈兄弟对国民党中央党部的控制。二陈就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的陈国夫、陈力夫兄弟是也。
陈国夫生于1892年,陈力夫生于1900年,两兄弟相差8岁。二陈是浙江吴兴县人。吴兴县在清代为湖州府。‘苏湖熟,天下足’,苏指苏州,湖即湖州,皆为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膏腴之地。湖州地处东南,得风气之先。辛亥革命前夕,这里也是革命党人特别活跃的地区之一。陈国夫、陈力夫还在童年时期,其父的两个兄弟就已经参加了同盟会的反清活动。特别是二叔陈旗美,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风云人物。
而陈旗美的经历对于他的两个侄儿陈国夫、陈力夫后来的政治生涯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并且构成了二陈兄弟在国民党内飞黄腾达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陈旗美青年时代正值中国甲午战败,清廷对日割地赔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陈旗美放弃原来商业救国的思想,加入了哥老会,开始秘密的反清活动,并逐渐成为上海青帮的大头目。后来,他东渡日本,先入警监学堂,后改入东斌学校学习军事。在日本期间,他见到了孙忠山,很快就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的中坚分子,并且成了孙忠山的得力助手之一。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旗美结识了一位刚刚来自浙江的小青年,此人就是蒋戒石。陈旗美和蒋戒石是浙江同乡,加之二人意气相投,因此一见如故,大有相识恨晚之慨,于是很快就结为拜把兄弟。陈旗美比蒋戒石大9岁,被蒋戒石尊为大哥。此时的陈旗美在革命党人中尤其是在会党中,已经是响当当的头面人物,而年纪还不满20岁的蒋戒石不过是初出茅庐的黄口小儿而已。
小兄弟要靠老大哥提携,在陈旗美的介绍之下,蒋戒石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陈旗美手下的主要亲信。随后,他又介绍蒋戒石加入青帮。1913年,经陈旗美引荐,蒋戒石在日本第一次受到孙忠山的单独召见。与陈旗美的结识,奠定了蒋戒石政治生涯的基础。日后蒋戒石受孙忠山之命入主黄埔,进而总揽军权,在上海靠青帮头目黄金荣、杜月笙相助发展势力,追本溯源都靠把兄陈旗美当初的引荐之恩。因此,蒋戒石一生都把陈旗美奉为恩人。
武昌起义爆发后,陈旗美在上海联络会党、防军举兵响应,攻克清军的主要据点江南制造总局,随即占领上海。陈旗美在上海的起义直接推动了浙江、江苏两省的独立,给武汉的革命以强有力的支持。上海光复后,陈旗美就任沪军都督府都督,立刻任命小兄弟蒋戒石为沪军第5团团长。
在南京,辛亥革命成果被袁氏凯篡夺。袁氏凯称帝的野心很快就暴露无遗。陈旗美奉孙忠山之命在上海起兵讨袁,失败后,随孙忠山流亡日本。不久陈旗美返回上海筹划起义。蒋戒石协助陈旗美刺杀了袁氏凯的湘沪镇守使郑汝成,并发动’肇和”号军舰起义。不料就在这时,袁氏凯派遣的杀手溜进了陈旗美寄宿的法租界萨坡赛路日本侨民山田纯三郎的寓所。两颗子弹洞穿了陈旗美的头颅,陈旗美顿时丧命黄泉。
蒋戒石闻讯,痛哭失声,立即赶到出事地点,将陈旗美的尸体载回自己在上海的秘密寓所入殓,并撰写祭文悼念。陈旗美死后,孙忠山失去了一个重要助手,于是对陈旗美的亲信蒋戒石信任有加,逐渐委以重任,蒋戒石遂得以发迹。蒋戒石则把对陈旗美的感念之情移注于陈的两个侄儿陈国夫、陈力夫身上。陈国夫、陈力夫兄弟二人,不仅年龄相差较大,而且从小志趣各异。老大陈国夫很早就表现出从政的热情:老二陈力夫最初却不问政治,一心想当一名采矿工程师。然而,陈氏兄弟最后却殊途同归,携手从政,同为国民党党魁。
陈力夫堪称国民党特务的开山祖师。当陈力夫于1928年草创特务机构时,戴立当时是黄埔六期学生,毛仁凤则是一个县政府内终日伏案抄抄写写的小秘书。这两个后来著名的国民党特务头子此时还是无名小卒而已。而这个对候,陈力夫已经在着手建立国民党的第一个特务组织了。陈力夫亲自主持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之后,对调查科的职能作了新的规定:调查科除了调查党员的思想及派系隶属之外,主要的任务是搜集共产党及其它党派的情报,配合国民党警宪机关破坏共产党及其它党派的秘密组织。
这样一来,组织部调查科由原来的党务部门,变成了一个专门镇压共产党以及国民党内异己力量的特务机构。调查科就是后来国min两大特务系统之一的中统局的前身。建立特务机构,这正是蒋戒石的意图。‘七一五’之后,共产党的组织销声匿迹,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但各地的起义和城市暴动却此起彼伏连续不断,足见共产党的组织仍在有效地活动,并且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机关在进行指挥。
共产党无处不在,但又无处可寻。面对共产党严密的地下组织,国民党的警察和宪兵几乎是两眼一抹黑,不知从何着手。尤其是共产党首脑机关隐藏在上海租界之内,又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保卫机构中央特科加以保卫,就更加难以破坏。而在租界这个洋人统治的‘
国中之国’内,国民党公开的警宪机关不便公开进行侦破和搜捕,因此,要对付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必须依靠秘密的特务机关。在蒋戒石看来,特务活动的成败,关系党国存亡。因此他对于陈力夫草创的特务机构,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全力加以扶植。
最初作为党务部门的调查科只设采访、整理两个股,有总干事、助理干事共十来个人,几张写字台,仅此而已。自从陈力夫入主调查科之后,调查科的机构迅速膨胀,陆续增设了特务组和言文股、文书股等机构。陈力夫特地从中央党务党校和黄埔六期精心挑选了近30名受过政治警察训练的毕业生,充实到调查科。在调查科内,新成立的特务组又是其中最要害的部门。调查科一般的特务活动由采访股等部门担任,而所有针对共产党的重大谍报活动、密谋策划以及被认为属于最机密的情报搜集、破坏指导等都由特务组负责。
特务组的办公室,不但中央党部其它部门的人员禁止入内,即使调查科内部人员也不能随便进入。过去冷冷清情的调查科,只因成了‘特’字号,很快就身价百倍,成了中央组织部内机构最庞大、最为要害的部门。陈力夫将调查科改造为特务机构之后,就将调查科交给他的亲信去具体负责。担任调查科主任的都是CC系骨干,这些人在调查科干不了多久很快就可以升官晋级。调查科成了登龙门的捷径。
继陈力夫担任调查科主任的是张到藩。张是贵州盘县人,20年代初期留学法国学习油画。这位学艺术的留学生的志趣并不在形体和色彩,而是醉心于政治。张到藩因为是CC系的高级骨干,被陈力夫选中当了调查科主任。张到藩在调查科只干了几个月,就升任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侍从室秘书,后来历任中央宣传部长、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期间曾随蒋戒石参加开罗会议。
张到藩的后任吴大军是浙江人,曾留学美国,与陈力夫私交甚笃。吴大军当了半年调查科主任,就升为中央统计处处长,同时又负责筹备开办中正书局。调查科主任一职交给了叶秀锋。叶秀锋是江苏扬州人,与陈力夫是北洋大学的同班同学,后来又和陈力夫一起赴美留学,二人私交极深,互相称兄道弟。叶秀锋在调查科干的时间也不长,到1929年底就升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委员,以后历任南京市党部组织部部长、西康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中统局局长、国父实业计划研究会总干事。
担任调查科主任时间最长的是徐恩增。徐恩增,号可均,浙江吴兴人,与陈国夫、陈力夫是小同乡,并与二陈有表亲关系;毕业于南洋公学(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电机工程。徐恩增特别受陈力夫的信任,主持中统的时间长达15年之久。在徐恩增任职期间,调查科逐渐演变定型为后来的中统局。
1932年,按照蒋戒石的指示,陈国夫、陈力夫在调查科基础上秘密建立了特务工作总部。这个特务组织即使在国民党内也是极端保密的,除了CC系核心圈子,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特务组织的存在。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或其它任何机关的组织条例中都找不到‘特工总部’这个名称。特工总部在南京和上海设有行动区,在各省市党部设有特务室。这些行动区和特务室都是秘密的,从不公开活动。行动区和特务室的负责人通常是以‘特派员’、‘
督查员’或‘肃反专员’之类的身份出现。
特工总部与各地下属机构之间往来电报都是用代号,从不称‘总部’或’‘
行动区’,并且代号一年一换,显得极其诡秘。直到1938年特工总部撤消,改为中统局之前,这个幽灵似的秘密特务组织始终是借用公开的行政机关作为它的躯壳,犹如幽灵附体一般。
特工总部所用的行政机关的名义,一个是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处,这是由调查科扩大而来的;另一个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表面上看,一个是党务机关,一个是政府机关,似乎互相独立,实际上不过是特工总部的两张画皮而己。
特工总部的矛头主要对准共产党地下组织。尤其是上海行动区更是将破坏党中央机关作为首要任务。然而,无论特工总部行动如何诡秘,其保密措施如何严密,但陈力夫和他的亲信徐恩增做梦也没有想到,特务机构刚刚成立,内部就已经有党中央特科的人员打入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