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陵旁边的徐辉皱眉道:“恐怕不能一概而论,有很多仁人志士,还是坚持着的。”
彭季连摇头道:“有多少呢?其实少得可怜!我们需要更多,我们需要主体甚至是全部。这并不是说一味否定其他文化的优点,学中不学西不行,学西不学中更不行,学贯中西当然好,但必须要让自己的文化占到主导地位,然后才能博采众长。”
“注意到了吗?近代大学者就有许多学贯中西的人,他们深知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所以主动接受并从别人的文化里找到优点以弥补自己的短处,比如借鉴西方的自由思想以消除国人的奴性。这有何不美?”
“现在的学者也讲究学贯中西,但他们竟不知道学贯中西要做什么,这些文化的先锋,骨子把学贯中西当做炫耀的资本,以此高人一等。在经济意识浪潮的冲击下,他们已经引领不了国人的思想前进方向,却沾沾自喜这又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而传统文化呢,则被冠以国学的高帽却又束之高阁,还有多少人愿意研究它,愿意从它那里汲取营养,冶炼本身呢?中国人把自己的武器忘啦!”
讲到这里,注视着徐刘二人,深深的道:“现在你们知道‘江湖’诞生的原因和目的了吧?”
徐刘二人点头受教,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二老也是颔首,心道孺子可教也。彭季连意尤未尽,却不再多说,转而道:“说了这么多,有一些隐情要告诉你们,以便你们行事顺利一点。”谓然道:“做这个游戏,其实是中科院长久以来的一个项目,但项目运行以后,才发现所需资金过于庞大,这点小辉是知道的。”
徐辉起身为二老各倒了一杯水,坐回来才点头道:“至今为止,累计资金已经投入一百三十四亿了。”
彭季连道:“当初批下来只有五个亿,后来由于我和老刘的坚持,才由主席和总理签名,续拨了九十五亿。但这件事情震动很大,且这些钱并不是由国库拨出,所以只好把这个项目剥离出来独立经营,以便缓解压力。”
“钱拿出来了,希望能尽快填回去,不过你们不用急,我们和国务院签定的归还期是六年,相信以你们的能力,不难办到。”
刘陵初来乍到,自然不敢轻易应诺,扭头看着徐辉,徐辉却考虑起来,眼中神光闪烁,看得出来思维正在飞速运转,只一会儿,已开口许诺:“四年吧。”
刘维汉道:“不用急,季连刚才说了那么多,就是怕你们只顾着钱,须知这并不是纯粹的商业公司,要更多的为最终目的着想。”
徐辉点头道:“我知道了。”
刘陵本想问怎样才算达到目的,但想一想这根本不能列出具体的标准来,只好止住不问,只想着尽力一些才好。
彭季连微笑起来道:“天下熙熙,天下攘攘,不能让你们白白费力的。我们也和国务院签定了另外一份和约,当你们完成归还款以后,博大将不再和政府有任何联系,而你们俩,将各得到博大股权的的百分之二十六。”
这一句太过震撼,犹如九天惊雷,任凭刘陵不动如山,也被惊得浑身剧震。天!百分之二十六是多少?以徐辉说的那个数字,也有好几十亿了。这还不计博大蒸蒸日上的现状。十多个零呵,对一个穷小子来说,等于突然抱了一座金山放在你面前,然后对你说:“你的了!”
徐辉的反应稍好一点,因为他本身也有显赫的世家,并不是没见过大钱,但此刻仍是惊得一阵剧烈气喘,深吸两口气,才稍微平复过来。
二老都不言语,场面一时沉默,良久,刘陵才干涩的道:“太多了!”
刘维汉哑然道:“你不是希望有以孝敬父母吗?”
刘陵摇头,默然道:“我心里不安。”
彭季连道:“钱本身只是价值体现,因为分配不同产生好与坏的结果。以你们的人品,总不至于拿钱去做坏事吧?不知道当仁不让的道理吗?”
二人再次点头受教.
刘维汉的脸色趋于凝重,嘱咐道:“你们明白博大是挂名在中科院的名下,很多技术难题你们都可以向两院求助。但博大是由国家出资的事大多人都不知道,我们也不希望你们公布出去,撇开中央那边不说,政治上的事始终有许多避忌,远不如纯商业手法可用的幅度大。这也是我们离开博大的原因之一,以后你们可以放开手脚,不用过多顾及。最后再提醒你们,据国安局的情报,博大的事美、日也是知道的,他们想必不愿意看到博大顺利发展,而我怕的是他们出横手,所以你们要多注意安全。”
彭季连也道:“中央已经同意小张、小骆、小高和小孟他们任你们的专职保镖,以他们的专长,会令你们省却许多麻烦。”
徐辉再次露出震动的神色,外面四位是什么角色他清楚,可说是活生生的护身符,通常只有国家元首级的人才有权配备,一般人有钱都请不到的;同时也惊醒到未来的凶险。他还没开口,刘陵急道:“我会武术,我不需要保镖,还是……”
刘维汉伸手制止了他,轻轻道:“小心点总是好的,我和季连已经是垂暮之年,这些上好人才浪费在我们身上岂不可惜?何况以我们的身份,谁又敢轻易打我们的主意?”刘陵还要说话,彭季连已经站了起来,拍拍他的肩膀道:“不用多说啦,时间还早,去买点衣服吧.虽说外相虚妄,但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裳马靠鞍,明天你们是公众人物,要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才是。”
刘陵知道多说无用,心中涌起无限的仰慕之情,二老不光智慧博聚,也是仁厚长者,教人由心崇敬,可惜相聚乏时,平添惆怅。
心中想着,就站起来跟二老向外走去,不想后面的徐辉突然道:“院长,我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您。”
三人停下来,彭季连回头道:“呵呵,问吧。”
徐辉走到和刘陵并肩,便道:“虽然我可以一相情愿的相信中国人才是最优秀的民族,但做为一个理智的人,我又想到另外一个辉煌的民族。”
彭季连微笑道:“你说的是犹太人吧?”
徐辉仰首道:“是。”
彭季连笑道:“问得好。”沉呤片刻,缓缓的道:“犹太人,智慧的民族.以这个民族今时今日的成绩看,其实四个字就可以盖棺。”
刘陵一时好奇,犹太人的成绩,千言万语都说不清,怎能四字总结?便禁不住想问,可是徐辉比他更好奇,抢先道:“那四个字?”
彭季连道:“多难兴邦!”
徐刘二人一惊,再仔细一想,尽皆叹服,这四个字果然点到要害了。
犹太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其实种因于二战时纳粹对其的大屠杀,这种民族大灾难,同样成为民族奋发图强的契机,所谓知耻而后勇,就是这种情况。
他又谓然道:“只可惜祸福无门,太过耀眼的表现只会引起其他有野心的民族的警惕,而针对性的采取分解吸纳,为我所用的策略。最为重要的是,这个民族找不到理想的根据地,就像无根浮萍,难以变成参天大树。”
刘维汉见徐辉脸上仍有些不认同的样子,知道他在想什么。温和一笑道:“傻小子,以色列虽然可以算作犹太人的大本营,可是弊病太多了。你看巴以交锋,以色列占尽上风,似乎还游刃有余,国内也有发展,军工技术更是世界一流。你却不知道以色列的背后,全球的犹太人都在明里暗里的支持它,犹太人已经拼尽全力哩,可是以色列在中东得到多少实际利益?如果是在地区文明的时代,众志成城,犹太人或者有办法改变中东形势,但现在不是了,他们聪明,别族岂无智者?于是美国人牵头的欧美文明抓住机会,暗中挑拨离间,明处有装好人,设定界限让犹太人和中东世界一年一年的互耗精力,无暇他顾。由此可见,统一的中国多么可贵!”
茅塞顿开,徐辉啧啧的叹息,不由得为犹太人惋惜道:“我以炎黄和犹太人之间的文化最为接近,两族还有旧谊,可是……”
刘维汉叹道:“只看美国逼迫以色列放弃对华军售,可知犹太人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沾到政治上的事,哪有情面可讲?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管好自己再说吧。”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