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补天仙路> 第2章 禀假告归 欲脱奴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禀假告归 欲脱奴身(1 / 1)

自穿越来,成云帆就每日卯时破晓来这后山修习那《紫阳一气经》,吸食朝阳紫气。

此地距白云观管理普通弟子、杂役弟子的外事堂也不过里许,片刻就到了外事堂,向值班的执事弟子禀明因由,那弟子言说外事堂刘管事现坐镇内堂,要想告假要到内堂去。

“喏,这是通行令牌。”值班弟子懒洋洋丢过一块牌子,成云帆双手借过揣进袖内,施礼道谢,径自往内堂而去。

原来半月前的天狗食日,惊动了东闽国主,皇家司天台也说不清主何吉凶,一时间朝堂之上流言四起,闹得人心惶惶。民间更是恐慌不已。以免事态恶化。东闽国主下旨召三大观观主进宫,共商国是。

白云观半山道长得旨后就带着三大殿主及内务堂执事一起进宫。观内大小事务由亲传大弟子打理,各殿一时错不开人手,只好抽调外事堂管事前去帮衬。

一路上成云帆还在嘀咕,不就是个日全食嘛,能有什么吉凶,这些古人真是大惊小怪。看来真应了那句“没文化,真可怕”的潮语。

白云观分内外之门,普通弟子与杂役弟子居外门,观主、三大殿主及亲传弟子居内门,外门之人无事不得擅入内门,有事须持令牌方能通行。

到内门把守处,验牌无误,成云帆终进得内门。

这是他三年多来第二次来内门。第一次自是当年卖身为奴,签字画押。内门为白云观核心所在,依次为四极殿、三圣殿和祖师堂,再往后就是观主、殿主及其亲传弟子起居、习武求道的后院,三大殿左右是内门执事们起居之所。

成云帆在四极殿殿前站定,一边等着值班的刘管事,一边打量着四极殿内的神像。当初来白云观,签字画押后,也有师兄带着他遍看白云观各殿各堂,因当时年纪尚小,记忆模糊,加之草草了事,自然对各殿供奉没有多少印象。

如今以一个异世界之人眼光看四极殿内的供奉,自是别有感触。原来这世界的玄门道家竟没三清之说,更没上八仙、四大天师之流。最为世人孰知,并为道门供奉的就是三圣、四帝以及每一地域本命神灵。

像这白云观,最里面的白云观供奉的就是岭南域的神明离火真君。三圣殿则供奉有鸿蒙道祖、菩提祖师、以及人族之母娲皇,这三圣自然都没真身塑像,供奉的仅是一个牌位。四极殿则不一样,这里供奉有北极紫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西极勾陈大帝、东极青木大帝。相对于三圣,四极大帝在岭南三国更被世人详知,且都有真身塑像、道场传承,如此看上去,更为真实可信。

据信,北极紫薇大帝道场在北方紫薇山北辰洞,司掌周天星辰;南极长生大帝道场在南方南天门山长生洞,司掌周天万灵;西极勾陈大帝居西华山咸池宫,司掌周天万雷,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东极青木大帝居东皇山长春洞,司掌周天万木,并主持人间福祸。

依成云帆看来,这四极大帝的神像面目,紫薇大帝最为深邃,有遥不可及之感;长生大帝老成持重,有敬仰之姿;勾陈大帝则威严凛肃,不容靠近;青木大帝面目和善,有亲人之感。至于他们是不是真是如此,那就不得而知,毕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东西,以讹传讹之说多不胜数。

想到此,成云帆不由微微摇了摇头。

正在这时,一个身着华服长袍,面容清瘦的中年道人走了过来,微微咳嗽两声。

成云帆连忙回神,见是刘管事,恭敬施礼后将来意道明。

话毕,恭敬站在一边。只见那刘管事兀自在执事台上坐定,略微沉吟了一番,开口道:“也罢,虽说我等修道,讲求清心寡欲,远离世俗,但你毕竟上山日短,又未真正入道,且准了你的假,以尽尘俗孝道,了全心愿,半月后归观,不得迟误。”

听到自己的假期被准,成云帆心下自觉事成一半,连忙告谢。

刘管事不为所动,又吩咐身旁领事弟子,赐纹银十两,以作行资。

领银告谢,成云帆没作停留,回到自己所居的简易木房,看看这个只有五六平的小屋,不由长出了一口气。

只是在这里待了半月就深觉不自在,也不知那原主三年多又是怎么熬过,看来习惯成自然了。

遂不由慨叹:习惯可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

既然拿定出逃决心,他就开始收拾包裹,东西不多,无非是两身换洗衣服,一个装杂物的小褡裢,里面有自己的道籍凭证,一本辨识草药的书册,一本简略介绍白云观的小册子,以前积攒的十余两碎银子,再加上刚才赐发的,总计也就二十余两,也算是小有资财,够自己用一段时日。

带足干粮和水,整整衣冠,四下看看,方觉无有差池,就欲直接下山。

未待出门,忽听到有人在外面唤他:“成师弟,成师弟,你今日没去采药?”

话音未落,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闯进木屋,这少年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眉清目朗,身量颇高,腰携一三尺青锋,周身裹挟着久习武学之人的豪气。

见成云帆整理包裹,少年有些诧异地问:“成师弟,你。。。这是。。。要去哪?”

成云帆转过身,对少年扯了个笑。脑海里浮现出原主对着少年的记忆来,这叫南宫无忌的少年虽晚原主半年才进的白云观,但已经白云观预备亲传弟子,据说今秋八月,弟子大比后就会被半山观主收为亲传。

他算是原主在白云观唯一的朋友,对于一个白云观预备亲传弟子为何屈尊结交一个杂役弟子。这就要从一年前原主救了练功岔气的南宫无忌说起,那时南宫无忌练习白云观的白云十三剑时,一心追求速成,不料险些走火入魔。

危急关头,原主用自己无意采到的一株清灵草救下了南宫无忌一命,自此两人就有了交往。南宫无忌出身没落的将门世家,虽然平时寡言少语,一张脸冷冰冰入面瘫,但为人也算直爽,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对有救命之恩的原主自是好上几分。

成云帆的吐纳术以及粗浅拳脚功夫,都是南宫无忌私下传授,最近他一直打算教成云帆练白云十三剑,但成云帆却忌讳身份,一直拖着没学,想等着南宫无忌成为亲传弟子后,身份更加稳固后再修习就更加保险,不会被人说三道四。

想到今番离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到这唯一“朋友”,成云帆内心深处竟也生出了一丝不舍,故而言语上有些伤感与沉闷,开口道:“南宫师兄,我已向刘管事禀假告归,家里有一些事,我们。。。到时候。。。再见。”

成云帆咬咬牙,还是说出暗含告别之意的话。

南宫无忌看出成云帆有些奇怪,以为他几年没有回家,有些心事也难免,未再多言,只是拍着他的肩说:“那好,你路上注意安全,等你回来就跟我学剑,可不要再拖了!习武之事,慢上一日,修为也就拉下了一个档次。”

“嗯!”成云帆带着浓浓的鼻音点头应下,而后竟鬼使神差的抱住眼前少年,成云帆内心明白这是身躯原主灵魂深处的一丝执念所为,遂未阻挠,顺势听从。

南宫无忌被抱住的刹那,身子稍愣一下,很快回过神,安慰地拍拍成云帆的后背说:“放心,等我成了亲传弟子,定会求观主,赐还你自由身,以后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习武修道了。”

这话说出,成云帆的身子不由打了一个哆嗦,从灵魂深处升起一阵悸动。

他自己都差点控制不住要哭出来,努力压抑着那心魂深处莫名的悸动。

“这个,你拿着,路上防身用。”南宫无忌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黝黑的小弩,只有巴掌大小,但很是精巧。

如此精巧之物,必然是南宫无忌的心头之爱,看起来也价值不菲,成云帆本想推托,南宫无忌看出来了他的意思,二话不说,直接将小弩塞进他的怀中。

成云帆见此只好收下礼物,背起包袱,告别站在院门口的朋友,一步步往山下而去。

白云观所在观日山高约数百丈,白云观就坐落在半山腰处,大约一刻脚程,他就来到观日山山脚的白云观山门处,向旁边凉亭处的守山弟子递交了事假牌,换了一份白云观制作的临时路引,成云帆回头朝半山腰白云观看了看,径直而去。

再走了约莫有十几里山路,已是到了正午时分。

成云帆也有些乏累,寻了一处山溪,洗了把脸,坐在溪涧青石上,掏出干粮,以作午餐,按照脚程,他要在天黑前赶到三十里外的白云镇,那里有马车直通望海城。

白云观所在的观日山地处望海州,是东闽国最接近岭南大山的地方,几算是东闽国的东北疆界。仔细分的话,白云观的后山,已经是岭南大山的外缘了。而这白云观之所以择如此偏僻之地,据说是为了镇压岭南凶地邪气,以佑国泰民安。

除此之外,东闽国在国境西南边,与南越国接壤的海岛上还有镇海观,加之京城所在地的龙虎观,并尊为东闽国三大观,在东闽朝野极有声望。

至于白云观,是否真能镇压岭南凶地邪气,成云帆就不得而知了。他如今唯一的念头就是早点走出望海州,脱离白云观辖地,求得自由身。按照他的打算,到了白云镇乘坐去往望海城的马车,中途下车往西而去,尽早出了东闽国境,前往南越,甚至西桂才是求生图存之上策。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