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萍已经到了九江镇了,本来说好在这里见面的,结果等了半天也没个人影。正好边上有一小摊子上卖着烧烤,摊主是一个面目清秀的小姑娘和一位中年女子,关键是收拾得也挺干净的,闻着也香就点了几串。又闲聊了几句,还是没见人来,吃着烧烤给李华打了个电话:“你们人上哪里去了,我都这等半天了。”李华说:“我已经到了,你在哪儿。”
“车站边上的烧烤摊,哦,我看到你过,马路对面。”
李华见对面在王晓萍正拿着肉串招手便走了过去。王晓萍见就他个一人便问:“老袁呢,他不来吗?”
李华:“刚才老袁一听到有汪疙瘩的线索,就跑出去,想是不来了。”
晓萍说:“先不管他,我们自己查就是,他是听到一风声都会亲自去查一趟的。”
“你上次说是汽车撞人案子虽说女朋友跑了,怎么他就这么上心呢。”
王晓萍压低声音,就像袁建国就在边一样,说:“我悄悄和你说,你见到他当做不知道。”
“行,我保证不说。”
“当年老袁刚毕业在县里当警察,第一个月发工资,他就带着他女朋友和女友的弟弟一起去玩,之后买点东西准备第一次上门,走着走走不知道怎么说到买点水果去,他女朋友就去买,然后他就带那孩子,站着无聊想抽烟没带打火机,就去边上买,结果一没看住,人就被撞了。”
李华又小声的问:“然后呢?”
“然后,然后听说当时老袁也蒙,他女朋友跑过来抱着她弟弟哭,喊着送医院,结果老袁看见那司机下车要跑,他就
去追了那司机。我现在都想不明白老袁当时为什么会先想抓人,如果抱着孩子去医院也许还有救。”
“路上的人没有帮忙的吗。”
“那个时候出租车又少,见到这样的又不愿意拉。”
“那不是没救活。”
“对,到医院时已经死了,当时还有一个大一点的孩子也被撞了,不过救了过来。那天我们在陈家录笔录,老袁对着那人说话很冲的陆角,救活的孩子就那个家伙的堂哥。那司机就是汪疙瘩,当然没抓着,因为这件事情他也没脸去见他女朋友了,所以老袁现在还单着。”
李华感慨道:“那他女朋友现在呢。”
“早嫁人了,就在幽川县里,将来有机会你会见到的。”
晓萍见李华有些惆怅,
“你也别为这个难过,人嘛,谁不遇着点什么,那司机我当年也有机会抓住。有点失败的是,当初刚当警察所以没经验没技术所以让他跑了,不过总有一天会帮老袁抓着他的。”
李华说:“我也要抓住这家伙。”
“好了,不说这个了,我们怎么查这个杨雨晴呢,那些人把她说得这么厉害,可是一问又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李华想了想,:“我在陈家也看了,发生异常的事情感觉是挺多,我们还是学校看看吧。”
两人来到了九江,找到教务处说明原因,学校的主任知道警察来查案子,就安排了当年教过杨雨晴的一名老师协助。现在在档案室里的冯老师,王晓萍说:“我们是县警察局的,我想看看当年杨雨晴的档案,你可以随便给我们说说。”冯老师已经快是退休的年龄了,身体又不太好,学校只是把他安排在这里混到退休就行了,他慢悠悠的盯着王晓萍和李华说:“证件。”两人掏出证件,冯老师看了一会说:“还是县公安局的啊,哦行,还以为你们是镇里的,我去给你们拿,你先等等。”说着冯老师钻到里面,从布满灰尘的架子上拿出了一叠,李华说了声谢谢,王晓萍把上面的灰尘吹开,从里面翻开,冯老师又帮他们找到了杨雨晴的档案。
这是5年级的档案,杨雨晴,11岁,苗族,家住九江镇河西2组,聪明好学,按时完成作业,乐于助人。。。。。。。。
然后又问了问冯老师:”这杨雨晴你有印象吗。”
冯老师:“她们家这地方还是比较有名的,所以还是记得。”
“你说说她”
“他们家是少数民族,开始家里在教她习武什么的,不让她来读书。后来教育局的说我们对少数民族同胞不负责,没有一视同仁,所以叫经常去做思想工作,让他们家把孩子送来。其实是因为学校其他家长不想这孩子来的学校,因为说他们家养蛊,后来见我们不停的磨嘴皮子才勉强同意。”
“那她在学校期间的表现怎么样。”
“有点孤傲,不喜欢和人来往,但是挺爱帮别人,不过不会主动,只有陈家有个孩子倒还和他关系好。”冯老师又拿出一本相册说:
“你看这是他们班在儿童节照的相。”又指了指旁边的女孩说,这是陈沐琳,就是这孩子和杨雨晴最要好,不过可惜当年就死了的。
看这他们两姐妹还长像,我现在也分不清那个是谁了,反正其中一个。”
李华那起来看了看,说:“长得真是一个样子的,她们两姐妹怎么样。”
“这两个人样子倒是像,但是性格却差别大了,她妹妹倒也还是个温柔的乖乖孩子。”冯老师又说:“这沐琳脾气很怪,本来小孩子吵嘴是常有的,但是曾经他把两名同学弄得,手脚都骨折了。几乎没学期都要惹出几件事情,她妹妹却要代替她去给人道歉。杨雨晴和他有时候像两仇人,有时好得蜜在一堆分不开。”
王晓萍小声的对李华说:“我们可是来问杨雨晴的哦。”然后又问道:“听外面的人说,杨雨晴好打抱不平,是真的?”
“爱打抱不平,我不太清楚,外面的那些传闻都是她读中学的时候了。”
“那她读时身上有没有奇怪的事情。”
“杨雨晴曾经失踪过。”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