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天寒当即小心将铁盒里面的东西拿出来,那竟是三本薄薄的书册,书名分别是《基础灵纹详解》、《千斤印解析》、《封灵咒解析》。
看着手中的三本书册,北冥天寒的目光最后落在《封灵咒解析》上,脸上的神情竟有些激动起来。
片刻后,他才深吸一口气道:“这就是先祖给我们第九分族留下解决‘红莲血咒’的办法了,到底能不能成功,就看下一步了。”
北冥天寒口中所说的‘红莲血咒’,就是第九分族的遗传诅咒,也是阻碍第九分族子弟修炼的最大障碍。
原来每个第九分族子弟,从出生开始,在靠近心脏的胸口位置上,都有一块拳头大小的红色印记。
那红色印记外表鲜红如血,状似含苞待放的血色莲花,又似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焰,它就是‘红莲血咒’。
关于那个红莲血咒的由来,一直是个谜。
曾传闻是第九分族第一代先祖因误闯了某处禁地,而被中了诅咒,并遗传给子孙后代,从那以后就给第九分族带来了噩梦。
可事后,北冥家老祖和第九分族先祖都再三嘱咐第九分族后代子孙,关于那红莲血咒的事,禁止告知外人,也绝对不能告知其他十二分族子弟,以免引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
对于先祖那奇怪的遗言嘱咐,第九分族子弟虽然不明白是为什么,但都严格遵守,从不敢向外人透露。
其实,红莲血咒之所以会影响第九分族子弟的修炼天赋,那是因为每当第九分族子弟运转周天展开修炼时,红莲血咒就会自动激活,并将他们修炼所获得真气的九成以上都强行吸走了。
正因为如此,第九分族子弟想要突破一个境界,至少要修炼出常人十倍以上的真气量,那才有可能突破,这就造成第九分族修炼天赋差的表象。
想到这里,北冥天寒就自语道:“当年北冥家老祖和第九分族先祖为解决‘红莲血咒’的问题,费尽了心力,才找到这‘封灵咒’可以封印‘红莲血咒’的方法。可这封灵咒属于灵纹术,而灵纹术是凝气十一层强者才能掌握的手段,不知道我能不能学会?或许...还是试试再说吧!”
当下,他就翻开那本《基础灵纹详解》认真地起来。
原来要学会灵纹术,就要先学习入门的六十四种基础灵纹。
片刻后,北冥天寒就将《基础灵纹详解》上记载的第一道灵纹的结构和纹路都熟记了下来,然后合上书,表情凝重地伸出食指,神情略微有些紧张。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排除杂念,意念一集中,一股念力就从他指尖涌出。
接下来,又一股真气之力也从他的指尖涌出。
当那念力和真气之力融合为一后,便在北冥天寒的指尖上形成一个肉眼难见的光点。
北冥天寒隐约感觉到,那光点中蕴含了一种神秘的力量。
可他不敢有丝毫分心,当即集中精神,按照脑中默记的纹路,指尖带着光点,在空中勾画出那第一道灵纹。
那空中当即形成了一道,只有北冥天寒的念力才能扫描到,肉眼却看不见的灵纹路线。
可当他将那灵纹勾画到三分之二时,空中的灵纹开始出现溃散的迹象。
北冥天寒大急,念力更加集中,手中的动作速度也再次加快。
而就在那灵纹要溃散的最后一刻,北冥天寒的灵纹终于完成,指尖勾画出最后一笔。
那灵纹一完成,原本的溃散之象当即消失,一道完整的灵纹在空中浮现,随即空中异变突生。
只见四周的天地灵气突然发生震荡,整个房间的灵气就疯狂地汇聚在灵符之上,那灵纹也立即爆发出连肉眼能看到的灵光。
可随后,那光团没有北冥天寒的操控,又随之溃散,一股巨大的能量就排山倒海地向四周散去,空中的异象也随之消失。
这样的异变,让北冥天寒当场震惊了。
可随后,他就狂喜大笑起来。
“哈哈!!成功了,没想到第一次就成功了,看来我的设想是正确的,只要拥有念力,就算凝气十一层以下的武者也能学习灵纹术。”
原来北冥天寒曾费尽心力查过一些资料,灵纹术之所以只有凝气十一层以上的强者能掌握,那是因为施展灵纹术需要‘精气合一’,那‘精’就是指念力,‘气’是指灵气之力。
凝气十一层以下的武者,基本不可能拥有念力的,那自然不可能会灵纹术了。
可北冥天寒不同,他已经有了念力,虽然没有灵气之力,但拥有真气之力。
按照北冥天寒的推测,无论是真气之力,还是灵气之力,那都是一种能量,只是灵气之力比真气之力的能量档次高几个等级而已,但真气与念力融合后,那也是一种‘精气合一’,未必就不能施展‘灵纹术’,最多也就是效果上要差许多。
带着这种推测,北冥天寒才一开始大胆地炼化了那颗‘开灵丹’,他的目的就是想先拥有念力,然后再去学习灵纹术,解决自身的诅咒问题,而他最终成功了。
“既然我可以学习基础灵纹,那封印血咒都是早晚的事了!”
想到这里,北冥天寒就兴奋地打开《基础灵纹详解》,继续学习第二道灵纹。
其实,他并不清楚,学习灵纹术,虽然关键的是需要念力,但也需要天赋的。
就算很多凝气十一层的绝世强者,在初次学习第一道灵纹时,一般都会失败十来次才成功,天赋好的也要二三次才成功。
可北冥天寒只一次就成功了,那就代表他在学习灵纹术方面有天才般的绝世天赋,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就这样,北冥天寒开始沉浸于基础灵纹的学习中。
可没多久,他就发现体内的真气已经耗尽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