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定世风云> 第一百一十七章 拜访公治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七章 拜访公治乾(1 / 2)

入夜,一家客栈的客房中,四人围绕着油灯而坐。孟昶问薛平:“那支笔的笔杆出自哪?”

“据伙计说,那样明显的‘鬼脸’特征是海南的黄花梨所制无疑。”孟昶一笑,他虽然不懂字画,但是四副字所写的都是关于风景的诗句,所以他想到了那支笔杆。如此看来他所想的到时没有错。

“孟安,你想一想,四副书法中,有没有关于描写海南风景的字句?”

孟安有些为难:“那些都是描写风景的诗句,我没见过海南,怎么知道海南是什么样?哪句诗是写海南的?”

“不打紧,你念出来就好。”

孟安思索片刻,对于过目不忘的他而言这些事情简单,张口便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见三人摇头,孟安又继续道:“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众人还是摇头不做声,孟安继续念:“半醉倚人落珥簪。天香不数海南沈。时倾秋水话春心。已觉吹箫归碧落,从今禊饮笑山阴。金杯休惜十分深。”

念完第三句时,薛平眼前一亮:“是了,就是这首,孟安你还记不记得这首诗的落款和提名是谁?”

“嗯,写的是,楚,盛隆十年十一月公治乾于小屋喜作。”盛隆十年?公治乾现在的虽然一字千金,但那是盛隆二十年以后的事了,盛隆二十年之前的书法和字可是一文不值。据说是突然一夜之间换了风格,不在走临摹路线,写的字自成一体,一时声名鹊起。

现在是长治十五年,一般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只有驾崩新帝即位的时候才会换年号。按照年龄推算,公治乾应该年过花甲了。

见没了下文,阿果道:“那我们现在就去找公治乾了?”

隐隐的,孟昶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你们谁了解公治乾吗?”

众人一愣,却不知道孟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公治乾是北方人,海南在南方,要去海南的话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里海盗多,战争频繁,还要穿过瘴气弥漫的南疆,试问公治乾会去那吗?既然没有去哪,为什么又会写海南的诗?”

薛平忽然觉得自己跟着孟昶真的是跟对了:“那你的意思是,这首诗不是公治乾写的,可是那是真迹啊。”

“我不是那个意思,公治乾出名之前,喜欢临摹,他善于写字,却不善于作诗,我的意思是也许我们要去找做这首诗的人。也许这首诗不是公治乾写的。”

“孟昶你是不是想多了?”和孟昶相处这么久,阿果到没发现这个背书不灵的家伙居然有这个本事?

“我哥才不会想多,你就听着好了。”

阿果本想顶几句,但一看气氛,觉的不合时宜,便瞪了孟安一眼,将凳子抽的远了些。

公治乾虽然没有为官,但是想要拜访他,还不是容易的事情,孟昶的眼睛在薛平身上打量片刻,薛平立刻便明白了。

“明日一早,我就去公治乾的府上送上拜帖。”

名人的宅邸向来好找,随便打听一下,便知道了。一入公治乾的府上扑鼻而来的就是淡淡的墨香,客厅里挂满了字画。下人们给孟昶他们斟好茶之后便退下来了,空荡的客厅里只留下他们四人,不由有些寂静的尴尬。今天拜访的主人是薛平,孟昶他们不好多话,在下座坐着,昨日要问的问题都已经告诉薛平了,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只见从**之中出现一个头发花白,柱着拐杖,双眼微眯的老者,一双几近瞎了的眼睛,探着脖子打量众人,薛平和孟昶一次向公治乾作揖行礼。

“不知薛公子找我有什么事?如果是求字的话,只怕我力不从心啊!”

“不,我来拜访公治瓮者不是为了求字,我是想问公治瓮者一些事情,您去过海南吗?”

“海南?我出生在北方,从未去过南方,也没有去过什么海南。”

果然,和孟昶猜的一样,薛平又道:“那日,一个巧合,我看见公治先生在盛隆十年十一月写的一首关于海南的事,不知道瓮者可否将写诗之人的名字告诉我们。”

公治乾听完薛平的话若有所思,脸上略有一丝歉色:“你们说的是那首诗啊!那是我哥哥做的,我只是那么一提,他就去南海找了黄花梨让能工巧匠做成笔杆送给我和他的一位好友。他将他所见的海南风光用一首诗表达出来,我便写了下来。倒没想到海南如此漂亮,我这一辈子倒是去不了了。”

“那么瓮者方不方便告诉您那位胞兄的姓名和现在的居所?”

“你们找他有什么事?”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