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你提供的《》(正文)正文,敬请欣赏!
练习一段“槐虫步”突然会觉得脚下行步如“行犁”一般,整个身体的重心都调低了,走路再也不会昂首阔步气宇轩昂,而是另一种内家的沉稳气象。
腰这时候尾椎以上,尤其是下端的脊椎渐渐的变得灵活,脊椎渐渐的有了些改变。人的xìng格沉稳且谦和,走路再踢到石头或者突然变故时,脚下就会突然做出反应,不至于摔倒且身体倾斜幅度很小。这时候再行崩拳感觉一新也。
在老师严格的教导下,吾是练拳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开始加练“槐虫步”,两三个月既有进境。人人感觉不同,再行崩拳似乎如鱼得水也。
奉劝初学诸君,出去练拳的时候,可以定时,不必定量。
开始时练劈拳吾自认为最佳,在路上可缓缓前行伸展四肢百骸调整呼吸。然后静气凝神在劈拳之后,想练什么练什么。
佛经有云:“心安乐处,即是身安乐处!”
今天我就喜欢练这个式子,那么好我们就练这个,今天行拳不想停顿,练的身心安乐,那么我们就继续练下去,不必停顿也。
同理今天我就想打这个拳,那么好!我们今天就jīng熟它。
“随遇而安”我自小喜欢“跟着感觉走!”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当中是真意!”
呵呵!说个笑话,我不jīng熟的东西,喜欢rì思夜想慢慢吃透,我jīng熟的套路,呵呵,我喜欢藏拙,再也不会拿出来了。
用家里的话说,练的好也有是非,还是藏拙为妙也。
崩拳在行拳的时候,两臂不要一直只是“直杵”。练过一段时间了,再出拳的时候两臂也要翻转,崩拳似箭,可不是真箭。古人说的是枪,形意是枪拳,出枪如放箭,是这个意思,只想着“飞箭”就会失去了脚下的根底。
我又纠正了一个行拳中的错误思想。
“拧、滚、钻、翻”是形意拳的则,这是“纲”,记住了形意拳发力没有直的。
崩拳练深了,照样有“拧、滚、钻、翻”。
你见过十二大形象中的动物哪个的动作是直的?你见过这样的老虎吗?
行拳的时候,前手崩出完了,向外小翻一下再扣手,再出后手崩。两只手要在一条中线上交错,后手出拳前也要翻转,二力合一身体拧转。
记住了“生命和螺旋的意义是密不可分的!”
这样很容易练出整劲。脚下似从一条缝隙当中一挤而过。
我当年可是穿过门帘子的,这个用整布的帘子不好,必须是条条的那种,父亲当时是教的眼神,门帘子在晃动,你想从哪两根布条当中穿过,提前要找好目标,迈步要大一击而就。
我今天回忆,父亲为了儿子那些自创的小训练,今天看来是个“宝”也。
也只有自己的父亲为了儿子的提高才不惜千方百计。
师父——我这既是“师“又是”父“,独得不少隐秘。
“只是当时已惘然!”
年少不知“拳贵”!。
我将在今后的文章中,步步提及这个家中自创的练法。给初学诸君增加些习拳之乐也,这些东西当年只为我一人设计,未必适合全员之普及,练的不好请勿找我也。呵呵!
为了点题,再说几句崩拳吧,崩拳如在外练习,地域宽广不受“拳打卧牛之地”的限制,那么尽量练的长些,在缓崩之后,突然加2个快崩。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