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不顾下列公子东强的忐忐,魏侯又继续问道,“听闻当初齐人攻城时,濮阳西边城墙因大雨倒塌了几丈,但却在一夜之间被修补完毕,此事是如何为之?”
看来魏侯也是好奇宝宝,不过这件事若是放在后世水泥工地上,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而在这个时代,的确有些令人感到震惊了,因为大雨过后,泥巴什么的都太湿了,夯土绝对不可能,用砖砌石灰和粘土一时又干不了。
所以听见魏侯发问,周扁也好奇的集中注意力起来。
只见卫君先是一愣,然后拱手答道,“回侯爷,用的是稻米。”
此话一出,魏侯是一愣,而周扁却是一惊,魏侯不知道,周扁难道也不知道么,在后面一些封建王朝,经常有用糯米或者糯米汁拌着石灰一起砌城墙的,这样的城墙据说坚固堪比水泥,只是这费用实在是太高了。却没想这个时代,也有人想到了。
眼见魏侯表情不佳,卫君慌忙又补充道,“用煮熟的稻米,搅成糊后,砌在烘烤过后的城砖之中,一夜之间,便可修补好那几丈城墙,使其坚固如初。”
听到此魏侯点头似有所思,而周扁却是恍然,果然还是借用了稻米中含有的丰富淀粉,不过这普通的未经过改良的稻米中,淀粉含量毕竟没有后世的糯米要高,所以齐军一阵猛攻之下,这几丈城墙最后还是倒塌了。
不过由此却是可见,战国时期,能存活下来,谁也不容忽视,哪怕是小小的卫国,只剩濮阳一城,竟也有如此能人,能想出如此高招。
魏侯似乎还是将信将疑,“卫君,让人取些煮熟的稻米和稻米糊来,与寡人一观吧。”
“遵命!”卫君立即就吩咐了下去。
“不知是何人想到这招?怎么寡人以前从未听过此法。”魏侯追问道。
“是子东强,最近方才想出,所以侯爷以前未曾听闻。”卫君老实答道。
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位悍勇的公子,魏侯皱眉向子东强看去,周扁也好奇的看了过去。
“东强,你是怎么想到的?”魏侯显然并没有怀疑卫君会欺骗自己,所以没有废话,直接开口问道。
闻声,周扁也将目光投向了子东强。
“回侯爷,是东强在食用稻米饭时,不慎漏了一点,用手去拣时,却发现这稻米煮熟之后,与其他的黍米和稷米等大为不同,轻轻一捏,就粘在了手指头之上,东强当时就暗暗记在心中。”
“当前些日子,我濮阳西城被大雨冲垮了几丈之后,想到夯土来不及,砌砖恐不结实,东强当时便提出用煮熟的稻米糊在墙砖之间,一试果然结实,请示过君父之后,东强便下令先煮熟稻米做成糊糊,将城墙外侧先用墙砖砌好,再在中层垫土,果然一夜功夫,那几丈城墙便恢复如初,只是稻米尚未干透,又或者干后粘性不大,所以被齐军攻打之后,这一段城墙竟又塌了。”
公子东强恭敬答道,这番话说的不仅魏侯连连点头,就连周扁也在心中默默称赞,这倒是个人才,观察力极强,联想力也很丰富,只可惜是个卫国公子。
魏侯也开口称赞,“若果真如此,东强倒是不错。卫君,你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不敢,不敢!”卫君慌忙摆手,也不知这不敢是说儿子好不敢,还是说自己生的好而不敢,又或者两者皆有。
殿中正说着话,殿外便有脚步声响起,很快一名卫宫小内侍跑了进来,捧着一个陶碗。很快,这个陶碗便被魏侯亲信接过,摆在了魏侯面前。
望着面前碗中这白乎乎的一块,魏侯疑惑的伸出一个手指沾了沾,然后食指和拇指相互捏了捏,果然有些粘手,于是魏侯不禁叹道,“寡人也曾用过稻米饭,却从未发现稻米糊竟如此粘性,可叹啊!”
“取两块城砖来!”
随着魏侯一声令下,立即便有卫宫侍卫飞快的跑了出去。
片刻后,还在魏侯饶有兴趣的研究着手中的米糊时,又有卫宫内侍跑了进来,递来了几块城砖。
魏侯从亲信手中先接过一块,亲自用手舀了一大坨米糊,糊在了城砖的一面,然后再接过另一块城砖扣在了上面,使劲按了按,感觉差不多了的时候,魏侯单提了一块砖,停在了半空之中,果然另一块转牢牢的粘在了上面,好一会都没有掉下来。
“果然是个好法子!”魏侯不由啧啧称赞。
“却只是太浪费粮食了,稻米产量本来就很低。”殿下坐着的司马王错开了口。
“不过终归是个好法子,可以令匠作再研究一下,坚硬结实的城墙,远比一点点粮食重要!”魏侯扫了司马错一眼,正色说道。
“诺,臣下记下了,待回安邑之后,臣下便安排人去尝试。”司马错拱手答道。
“嗯。”点点头后,魏侯虎目扫向了殿下低头躬身站着的公子东强。
“东强是吧,的确不错!”
得到了魏侯的夸奖,子东强慌忙道谢,连说不敢。
不料魏侯的下一句话却让子东强梗在了那里。
只听魏侯淡淡说道,“大梁之南尚还有个小邑城池未修建好,以寡人观之,公子东强善于建城,可胜任大梁司土一职,不知东强可愿否为寡人效力!”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