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黄须儿> 第十八章 江东孙策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江东孙策起(1 / 1)

袁术病死在建安四年八月初的盛夏之时,等到朱灵和路昭带着一万多人马回到了许昌,那已经是九月中的事情了,两人到了许昌之后,连忙前去参见主公曹操,并且在第一时间将刘备一行事情的经过以及刘备写给曹操的都跟曹操交代了,听完了两人报告以及看了刘备的书信之后,曹操是气的怒目圆睁,不停地在咒骂刘备,气到怒极了,指着朱灵和路昭二人叫道:“来人,给我把这两个人推出去,斩了!”

朱灵和路昭二人听了大惊失色,就在此时,一边的荀彧开口说话了:“明公!且慢!明公将此次行军军权交给了刘备,两位将军亦无办法,再加之彼有关张二人,两位将军确是奈何不得刘备啊!”荀彧明着是在为二人求情,实际上是在提醒曹操,是他自己把刘备放跑了的,不能把过错推在这两个手下身上。

曹操一听,马上压下了心中的火气,也知道此事是自己没有听从郭嘉与程立的话,惹出的麻烦,于是挥了挥手,屏退了几名军士,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曹操对这朱灵和路昭二人说道:“算了,此事也不能全怪你们,你们先下去休息去吧!”

二人闻言,连忙向着曹操谢恩,并且谢过了荀彧后就下去了,但是曹操怎么也咽不下心中的这口气,打算亲自出兵去再次攻打徐州刘备去,怎奈何,此时传令兵来报,说是驻守黄河防线的曹仁发现河北方面的袁绍军势有所异动,曹操只有压下了心中的怒气,准备亲自去一趟延津等黄河渡口的重要防线。

不过,对于刘备,显然曹操还是不肯放过,他知道了现在的刘备手中也不过两万左右的军力,于是曹操下令,命部将王忠、刘岱(非是原兖州刺史刘岱,同名武将而已!)带上由朱灵和路昭带回来的一万多人马,以及刚刚在秋收之后集齐的三万屯田兵,总共四万人马前去攻打徐州刘备,为了提高王忠、刘岱军的士气,曹操特别将自己的旗号给予王忠刘岱二人,以装声势。

为什么会派王忠、刘岱二人?因为曹操手下实在是没有人了,夏侯惇要驻守许昌,曹仁负责黄河防线,臧霸负责青州攻略、夏侯渊负责押运粮草,徐晃于禁等人均驻守各个关隘,脱不开身,许褚、曹彭等人冲阵可以,但是领兵实在是难以胜任,张辽高顺二人又是降将且与关羽有旧,曹操不敢轻用(虽然,老曹面子上还是很信任张、高二将,但是疑心病甚重的他,在心里面还是有些防备二人的),所以,目前为止只有王忠、刘岱二将可用了。

王忠;少为亭长,在关中乱时,他因饥饿以人为食,南往武关逃难;并率死党袭击了为刘表招纳人士的娄子伯,得兵千人,投奔了曹操。此后每从征伐,都用冢间骷髅悬挂马鞍,以为欢笑。在曹操麾下也算是一员能带兵的勇将。

刘岱乃是原兖州刺史刘岱的族弟(同名同姓),兖州刺史刘岱死后,鲍信转投了曹操,这个刘岱也跟着鲍信投奔了曹操,而自从鲍信死后之后,刘岱就直接跟随了曹操,也算是东征西讨了多年,虽然没有什么大才,但是行军打仗还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也算是曹操的半个亲信吧;

因此,曹操才会指派王忠、刘岱二人率领大军前去徐州,曹彰在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也没有去跟曹操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曹操是个火yao桶,一点就炸,所以,就算是知道了这王忠、刘岱二人会打败而归的,曹彰也不敢去跟曹操说,万一曹操以扰乱军心罪来怪罪自己,那自己在曹府可就难过了,历史上田丰的“前车之鉴”,可是值得深思的!

不过,曹彰也不是不作为,他又再次偷偷的跑到了郭嘉府上,去找郭嘉了;两人再次来到了郭嘉府上的花园内落座了,郭嘉也再次为曹彰煮起了茶;

曹彰看着熟悉的这一幕,也就不兜圈子了,直接问郭嘉道:“先生!此次,王忠、刘岱征讨徐州之行!先生认为有几成胜算?”

郭嘉看都不看曹彰一眼,嘿嘿笑了一下,继续拨弄着手上的茶具,说道:“我心中所想与二公子一般无二啊!”

曹彰一听就知道,郭嘉也认为老爹曹操此次派王忠、刘岱二人前去徐州是很不明智的,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了!

但是,曹彰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曹彰说道:“先生,父亲大人被刘备欺骗了他的怒火冲昏了头脑,他忘记了刘备在徐州的名望,忘记了刘备手下关张二人都是百战无敌之将,仅凭王忠、刘岱之流,就算是兵力过于刘备五倍也未必是其对手!现在去和父亲说这事,无异于火中取栗,彰所想的是,如何让我军在徐州的损失达到最小!”

郭嘉早就知道曹彰这个二公子不是什么普通人了,小小年纪想的事情比之大人都要超前,于是郭嘉颔首示意曹彰说下去,曹彰见状就接着说了起来:“这徐州才初定不久,但是因为刘备之前在徐州的名望,肯定会有不少郡县投向刘备的怀抱,但是,刘备根基不稳,也不是很难对付,只要父亲大人帅大军一到,刘备必定能指日可忘,只不过因为河北袁绍一直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所以,父亲大人不敢冒险亲离许昌,而去征讨徐州;这也是刘备算准了的事情,现在既然父亲正在火头上,无法听进谏言,故而,我们只能尽可能的去保住这支征讨许昌的大军,兖州、豫州原本人口就比不上北方诸州,所以,我们现在要尽量保住军队的人数,如若不然,被刘备灭了这支大军之后,那可是此消彼长啊!”

郭嘉此时又有些惊讶的看着曹彰,这件事情也正是荀彧在离开了曹府之后,前往郭嘉府上与郭嘉密议了不少时间的一件事情;没想到老于政务的荀彧能看出的事情,这个二公子居然也看出了其中的问题!之前对于曹彰关于战术、战略上的“天赋”,郭嘉已经是觉得很不可思议了,更何况现在曹彰所说的将“军”、“政”、“民”三大要素出发而考虑的问题,这可不是一般少年思考问题能想到的,因此,对于曹彰能力上的认识,郭嘉又加深了一些。

于是,郭嘉颔首对曹彰说道:“若是二公子,你有什么办法呢?”

曹彰默默的说道:“王、刘二将自持父亲的亲信,且头脑简单,善言也未必能听进,故而,我们只能求其次,对于此次率兵的都尉、校尉等次级军官进行事先的预备,如果此战能胜,那就是最好了,若是不能,得要他们尽快召集部众,快速返回,不能让刘备的实力平白无故的得到增强!”

曹彰此言就有些不太合实际了,在这个时代中的“内战”中,一般的小兵们都不是把忠义看的很重的,谁强就投降谁,曹彰自以为是的认为只要控制住下级军官,就能够保住自己的实力,这就是完全不合当时的情况了,因为一般情况而言,最早投降的就是这些个小头头们!

郭嘉一听,自然是觉得曹彰的主意是好的,但是可行性不大,原本还对曹彰的主意抱有的很高期待的郭嘉,现在想来,这二公子毕竟还是个孩子,考虑事情也有不周之处,不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想到主意来应对问题,总算也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于是,郭嘉也不愿意打击曹彰,就对着曹彰点了点头,郭嘉也是个聪明人,他除了知道在曹操火头上的时候,只要不是事关生死存亡的事情,就由着曹操去发泄去,按照曹操过必自省的性格,事后他也会自己“检讨”的;对于曹彰的问题,他却不清清楚楚的给曹彰指出来,而是希望曹彰能够自己从事情的发展中自己看出问题的所在,这也算是一种锻炼吧,用士兵的生命以及一场战斗的胜负,来帮助曹彰,这也是郭嘉认为能够使得这位二公子成长起来的一种方式,非常人行非常事;所以,郭嘉也不多说什么废话了,直接就把曹彰送了出去。

曹彰觉得很纳闷,怎么这个郭嘉这次会变得这么怪怪的!难道自己所说的有什么问题吗?曹彰也开始思考起来自己的想法来,但是左想右想就是想不出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问题,对于一个现代人的思维就是,既然现在想不出办法,那就放一放,等到有主意了它就会自己“跑出来的”!

于是乎,曹彰也就不再去管这些个事情了,反正不管怎么样,这历史还是应该朝着他自己原有的轨迹去发展的,自己到这个时代所带来的影响现在应该还不足以引起很大的风暴!心里没有什么事的曹彰就专心的去练他的刀法武功去了,说到刀法,曹彰除了学着用绣春刀去雕木雕之外,还找到了一种练刀的新方法,就是音乐!

没错,身为大儒郑老夫子的学生,儒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可都是要学得;不过,数,可是曹彰在这个时代里面最强的一门(原来世界里面,曹彰学得最差的一门,在这里已经可以做所有人的老师了!),射、御两项对于这位日后身为“猛将兄”的曹彰来说,也是小意思,所以,这三艺,郑老夫子只看过曹彰的第一次课,就跟曹彰说了,今后这三门课,曹彰自己练习就可以了,不用再来他的府上学习了。因此,曹彰现在在郑老夫子那里主要学得就是:礼、乐、书这三艺,礼、书两项,曹彰凭借着在以前世界中学习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以及中华文化传承了几千年的一些礼仪,相对来说还能应付,而且又是十分感兴趣,所以对曹彰来说可以说是最喜欢上的课;但是说到“乐”,曹彰就是一头的雾水了;以前的世界中,关于音乐,最多就是听听流行乐,到钱柜、好乐迪去吼上几嗓子,而在这里,音乐就是全部的古代乐器,什么埙、编钟、竽、鼓、缶等等,而儒家所学的主要是琴,七弦琴!

在以前的世界中,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的曹彰学起来可以说是异常的辛苦,可是,郑老夫子好像是专门要跟曹彰过不去似的,总是有空没空的盯着曹彰去学琴,宫、商、角、徵、羽、少宫、少商每次都是弄得曹彰头都非常的大了,跟郑老夫子提出能不能不学琴了,老夫子却总是说,圣人传六艺,儒家的弟子要是不会六艺,还叫什么儒家弟子?所以,总是硬逼着曹彰学琴,曹彰心里一直在怀疑,是不是自己在其他方面太优秀了,这老夫子丫的就捡着自己最不熟悉的这门来显摆自己?

不过,曹彰学起古琴来,也还是有些动力的,为啥?不为别的,他那个阴险的大哥曹丕就弹得一手好琴,最近更是连老三曹植都能很优雅的弹上一曲了,好面子的曹彰也是趁着练习完武艺、刀法之后的调节时间来联系古琴,也算得上是一种另类的修身养性吧,谁知道,练琴练得居然又跟武学联系起来了,这一天,曹彰练完武艺之后,又去练琴了,弹着弹着,忽然突发奇想,想到以前看了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给忘记了,好像就有人一边在弹琴,另一个人就在一边练武,是不是这古琴的音韵跟武学上有一些关联呢?

于是,曹彰就在第二天,把曹植给拉到了自己的小花园,叫曹植弹上一曲,自己在院中练习刀法,这么一曲弹下来,曹彰也从中领悟到了不少,琴音的曲调有快有慢,有悠扬,有激荡,这跟武学中的路数以及关羽所教授的刀法中收发自如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此后的曹彰也就每每拉曹植过来给自己弹琴“伴武”,虽说曹植一直不知道曹彰拉自己给他弹琴的真意,还以为这是曹彰喜欢听自己弹的琴,因此,对于曹彰这位平时就一直给自己买好东西、一直带着自己出去玩的二哥,更加的喜欢与尊重,日后跟这位二哥之间的感情也是异常深厚,这倒也是曹彰所始料不及的!

回过头来,再说说司马懿跟胡孔明了,胡孔明倒没什么,在许昌待了十几天之后,怕耽误了自己学生们的课业,就跟郑老夫子告辞回去了,只不过临别之前,两人还定下了定期通信相互交流儒家所学的心得的约定;而这司马懿原本就是一个韬光养晦的人物,除了一开始为了要接近曹彰而显得有些勤快之外,他在郑老夫子的学堂中向来就是默不作声的,就算是别人请教他问题,他回答出来的答案也是平平淡淡的,因此,对于这个胡孔明的学生来说,别人一般都以为是个气量狭小又没有什么能力的人(郑老夫子接胡昭之时,与曹彰对话了一番,之后就没有什么为人知的话语或者是才艺了),而且自从知道了曹彰是司空曹操的次子之后,这个司马懿就开始躲着曹彰了,甚至好几次都是称病不来学堂了,直到胡昭准备回去了,这个司马懿才开始好好的到了学堂几次,不过,司马懿此次却并没有随着胡孔明一起回去,据说是他已经出师了,因为他的兄长司马朗正在老爹曹操麾下效命,全家老小都在许昌,再加上此时的河内郡温县也已经是在老爹曹操的麾下了,所以,现在的许昌就是他的家了!想到要跟这么个阴险的家伙共同生活在一座城市里面,曹彰也不由的心生恶寒,不过好在熟知司马懿生平历史的曹彰知道,接下来这只“小乌龟”恐怕就是要准备他的十年“龟息”了!虽说一时半会这个司马懿还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只不过被人暗中盯着的感觉总是不太好受罢了!

时间一转眼就又过去了两个多月了,此时已经是将近年末了,老爹曹操也已经从黄河防线回来了,看着老爹愁眉苦脸的样子,曹彰是猜都不用猜就知道了肯定是河北袁绍又增兵黎阳等地了,看来历史上的这场大战真是一触即发了,曹彰心里有着一丝的害怕、一丝的兴奋还有一丝的期盼!

不过,这个时侯,又传来了两个坏消息,一个就是东征徐州刘备的王忠、刘岱二人大败而归,四万兵马只带回来了三千,再加上逃散了之后又赶回到许昌的人马也不过就一万左右,平白无故的给刘备又增添了两万左右的兵马;还有一件事就是江东猛虎孙坚的儿子孙策动了;短短两个月内,他就在周瑜等人的相助下,以引蛇出洞(趁着刘勋缺粮,对刘勋书信道,上缭这个地方十分富饶,您出兵攻占的话,我孙策愿意做您的外援;引诱刘勋出兵)、声东击西(以进攻江夏黄祖为由出征的大军猛然回军,击败了庐江刘勋进攻)、连消带打(趁着大胜刘勋、黄祖的声势,紧逼豫章,迫降豫章太守华歆)等连环计谋,再加上孙策本人的勇武,可以说是一战而定江东,他在上表给朝廷的表奏中写到:“臣身跨马才乐阵,手击急鼓,以齐战势。吏士奋激,踊跃百倍。心精意果,各竞用命。越渡重堑,迅疾若飞。火飞上风,兵激烟下,弓弩齐发,流矢雨集。”

老爹曹操在看完了孙策的奏章以及听完了细作对于孙策战绩的描述之后,再看看手下王忠、刘岱这两个败将不由感慨的叹息道:“狮儿难与争锋也!”

各位实在是不好意思!周三临下班被老板拉着去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出差,连个网吧都找不到,今早上刚刚回来!马上就来更新了!!实在是抱歉,连事前跟各位打个招呼都没有机会!!多多见谅!!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