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本身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兼之其少年成名,弱冠出师等等,之前的经历可谓是一帆风顺,再加上他原来就是有些心高气傲的人,出师之后更是目空一切;但是祢衡其实也是个有些官迷的人,他学成了之后一心想要投靠一个所谓的“明主”干一番事业,怎奈何他一介寒门子弟出身,又不擅于钻营、与人沟通和表现自己的才华,只会利用口舌之辩来攻击他人,以彰显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袁绍、袁术等世家大族出身的诸侯当然都是看他不上,只有曹操这里有“唯才是举”的纳士之途,才是略对祢衡的胃口,而且袁绍这几个“主”也不是什么好料,所以,祢衡也甚是看不上他们,久而久之更是形成了祢衡偏激以及好攻击的性格,只有在与跟自己性格有些相似的人(比如同样是有才有傲气的孔融、杨修等人)相交往时,他才能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学,不然孔融这样的“正直君子”也不会在曹操面前保举他的。
此时的祢衡听到了曹彰的话了,自己也在心里做着激烈的斗争,从小到大,自己在学识上、辩论上从来没有输过,都是他自己赢的,没想到原本以为自己今日能说得满堂皆惊,令得这个自己还看得过去的“诸侯”曹操对自己刮目相看的,没想到冒出这么一个小孩子“曹彰”,利用自己的话,把自己给批得一个体无完肤,自己居然没有还口之力,祢衡自己也想不通了;曹彰是深谙后世辩论方法的人,什么摆事实讲道理,没理都能挣出三分理来的,更何况是抓对手的病语、病句!这样一来,祢衡就自己思考了起来,究竟自己输在了什么地方……是不是马上就要答应曹操出任一任县官?往往许多人输了之后,不会去思考自己错在了哪里,而是一味的指责别人,祢衡知道思考自己输在什么地方了,就至少证明了他并不是无可救药的了。
大家都看着祢衡,就看见祢衡跪倒在地上,紧锁着眉头,一语不发的沉思着,孔融怕祢衡想不通,上了前去,悄悄地拉了一下祢衡,低声叫道:“正平!正平!”
祢衡抬起头来,看到孔融眼中注视着自己的那道关切的目光,忽然心中一痛,往日一幕幕又重复的出现在了脑海中,他想到了自己来到许昌之后,因为没钱,就慕名去找了孔融,之后因为两人性格相投,他就一直住在孔融府上,生活衣食全都是由孔融照顾自己的,而自己从孔融举荐自己给曹操之后,就一直想着出人头地,一点都没有为这位友人考虑过什么,他这一生,由于性格关系,一个朋友都没有,直到到了许昌之后,才遇见了孔融与杨修,算是体会到了所谓的“友情”,而反观自己的种种行为,却是一点都没有考虑过这位朋友的处境,现在回想起来,祢衡忽然感到一阵后怕,自己孤身一人,就算是被问罪入狱倒也罢了,万一孔融受到自己的牵连,他可是拖家带口的,家中一大家子人靠他的俸禄养着的,他要是有些什么事,岂不是自己害了他一家了?
一点通,点点通,祢衡这人因为没有朋友,家中父母又早亡,所以从来不曾为别人着想过,但是他的确算是一个聪明人,一旦开了窍,开始为别人着想了,也会举一反三的,就像是佛教中所谓的醍醐灌顶一样,越想他越明白,为什么至今他没有什么朋友,为什么别人都不喜欢他,为什么人人见到他都会“退避三舍”……
祢衡想了很多很多,直到孔融再次拉扯了他一下,呼唤了祢衡的字之后,祢衡这才醒悟了过来,他也知道自己的脾气是多年养成的,要一朝一夕的改变自己是做不到了,以自己现在的脾气去任职,那就真的是去自取其辱了,祢衡想明白后,向着孔融拜了下去,说道:“文举兄,多谢兄长抬爱举荐,正平所为实在是愧对兄长!还请兄长多多原谅正平往日种种不羁!”
随后,不待惊讶的孔融发话,他又转向拜了拜曹操以及曹彰,说道:“吾向来自认才智过人,天下没有能出我右者,谁知今日公子区区数语就能说得祢衡哑口无言,正平甘拜下风,此时再去做什么官,那正平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正平狂悖,愿意再去学习三年,三年之后,当再来!告辞了!”
说完,他也是一拂袖,拜辞出了曹府,虽然行事还是有些狂悖,但是言语之中,曹操、曹彰、郭嘉等人听了,就知道了这个祢衡知道自己的缺点了,只不过一时半会还不能全都改了过来,他需要时间,见到祢衡走了出去,几人都是不由的点了点头,只有孔融有些摸不着头脑,向着曹操告辞了一下,急急忙忙的追赶了过去。筵席到了这里又变得乏味了,只有曹操、郭嘉等几人心情不错,而曹彰也因为那一曲鼓曲,被曹操留在了厅中,一起跟那些个叔伯、先生们瞎混了一会。
酒宴结束后,大家伙相继都走了,曹彰被老爹曹操委派前去送人,在把曹洪、夏侯惇等人都走了之后,最后一个出来的是郭嘉,曹彰正要拜别郭嘉,却听得郭嘉说了句:“祢正平此人,狂虽狂了些,但是胸中确是有些墨水,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啊!受些挫折,好好磨练一下,定能大用!这小子跟我年少时颇为相像啊!二公子好眼力!告辞!”
曹彰一听愣了一下,心中也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想必是瞒不过这位“鬼才”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瞒得过那个老鬼父亲,他知道了之后会怎么样呢?哎……这个问题有些头痛了,不过还好,祢衡能得到郭嘉的赞许就证明这家伙是个有真材实料的家伙,就算是被老爹猜忌,能救回他一条命也值了!下次就是等他回来怎么收服他了!
却说建安四年的十二月,也算得上是“国际大事”比较多的一个月了,首先是被江东孙策击败了的庐江太守刘勋,带领着几千残兵败将来投奔了曹操,曹操大喜,加上又是与他有故交,所以,当即封了他为列侯,让他在散伍议中(闲散官员),不管这个刘勋是不是人才,他的投奔对于曹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宛城张绣了!
由于宛城与豫州交接,所以,当刘晔奉命前往宛城“招安”的时候,也不过就走了七八天就到了,这刘晔也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知道直接见张绣,这事十有八九会黄,因为张绣也是个混人,不是讲道理就能讲得通的,唯有通过他最最信服的军师贾诩才有可能说服张绣投降,所以,刘晔并没有象一般的使者那样到了宛城就大模大样的直接进张绣府中找张绣去了,而是偷偷的先跑到了贾诩的府上拜见去了。
贾诩又是什么人呢?被易中天老师认为是三国时代真正的第一智者!他怎么会不知道刘晔的来意,于是他先将刘晔引进府中,问明了一些曹操的想法,以及若是投降了曹操之后,他(贾诩是个极其会自保的人,所以他一定会先问及自己的安置方式再去问张绣的)以及张绣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安置等等具体细节,在得到了刘晔满意的答复后,贾诩当即答应了刘晔,明天一早就去说服张绣去。
第二天一早,贾诩就来到了张绣府上,还没有张口说事呢,门下就报,说是河北大将军袁绍遣使求见,张绣看了看贾诩(“请教”一下),贾诩点头示意让他先将来使叫进来再说,于是,张绣就命人将来使带入了。
使者进入大堂,呈上袁绍的书信给了张绣,张绣看了看之后,就递给了贾诩,这贾诩一看,嚯,好家伙,也是来招安的,意思是叫张绣趁着他袁绍攻打黄河沿线的时候,叫张绣趁机兵发许昌,事成之后,当重重封赏张绣。
贾诩想了想之后,又对着袁绍来使问道:“闻得前些日子袁公兴兵破曹,胜负如何?”
那来使不知道贾诩此问何意,于是就有些讨好的说道:“隆冬寒月,袁公权且罢兵。今以将军与荆州刘表俱有国士之风,故来相请耳。”
贾诩闻言大笑道:“汝可便回见那袁本初,道汝兄弟尚不能容,何能容天下国士乎!”说完,当着来使的面将袁绍的书信撕扯了,并且命人将来使给打了出去。
张绣向来敬服贾诩,所以,贾诩所作所为他均没有出声阻止,待得闲人都出去了,他才上前对着贾诩说道:“先生,方今袁强曹弱;今我等毁书叱使,袁绍若至,当如之何?”
贾诩嘿嘿一笑道:“不如去从曹操!”
张绣闻言大惊失色,说道:“吾先前与操有仇,彼安得相容?”
贾诩很是正色的对着张绣说道:“从曹操有三便:夫曹操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操虽弱,得我必喜,锦上添花可比不上雪中送炭啊!其宜从二也;曹操有大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再说现在袁强曹弱,所以,我特意问了问来使,现在北方战况如何?彼曰:‘暂且休兵’,殊不知己强敌弱,当趁天寒不备之时,一鼓作气,可定中原,但袁绍却休兵以御寒,已然失去了先机;曹操用兵用将之能想必将军也多有领教,吕布、袁术哪个实力不比公孙瓒差?袁绍灭一个公孙瓒尚且要用个几年,而曹操几年灭了数人??孰能孰弱,已然明了!愿将军无疑焉。”
张绣对于贾诩的言语接近于盲从了,听了贾诩的分析之后,点头趁是,居然对自己跟曹操有杀子夺婶之恨都忘记了,叫来了使者刘晔与其相见,刘晔也是趁机向张绣说了许多曹操的好话,称:“曹公若记旧怨,安肯使某来结好将军乎?”说得好像曹操对于杀子一事根本就不在乎似得,听得张绣更是心情放松,再加上此时刘勋投靠了曹操被封为列侯一事也已经传来了宛城,张绣听了以后更是没有了后顾之忧,当下决定就带着军师贾诩、爱将胡车儿,儿子张泉还有家小等(准备好了做人质的)跟随着使者刘晔前去许昌向曹操投降了。
曹操在许昌闻得宛城张绣真的来降了之后,大喜过望,自己在司空府门外亲自迎接张绣一行人等;张绣来到了许昌原本心里还略微有些紧张与不安,见到曹操亲自到门口来迎接自己的时候,登时什么疑虑都没有了,连忙下马拜见了曹操,口中连称:“不敢,不敢!怎敢远老司空大人大驾来迎,末将罪过,罪过!”
此时,曹操王霸之气大作,哈哈大笑上前拉起张绣后,携着他的手一起往府中走去,一边走一边还在跟张绣说道:“有小过失,勿记于心。”
来到了大堂之上,早已是筵席满座,就等张绣、贾诩人等了;两人一落座,就举杯碰盏了起来,曹操本人也频频向张绣、贾诩二人敬酒!
席后曹操分别单独会见了张绣与贾诩,张绣被曹操当即就封为了扬武将军、列侯,还是驻扎宛城,不过现在从防备曹操南下,变成了防备刘表北上了,为了彻底消除张绣的疑心,曹操还特意将自己的一个小儿子曹均与张绣的女儿定了亲,算是成了儿女亲家了;
而“毒士”贾诩呢,则被曹操立马封为了执金吾、都亭侯,迁冀州牧,不管是职位还是侯爵都高出了张绣不少,期间曹操还执着贾诩的手说道:“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其实贾诩心里明白,这是曹操故意而为的,就是为了分开自己跟张绣,就算是自己还愿意在张绣手下效力,他这么做也会使得张绣心中起疑心,若是张绣是个明主倒还没什么问题,可偏偏张绣就是一个武夫,没什么脑子,他曹操这么做一定会引起张绣的疑心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张绣也不过是个过渡的主公角色,你曹操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我贾诩都看在眼里,做为主公来说,你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至少现在看来能强的过你的人还没有!
张绣与贾诩二人都一起出了曹府,正准备各自回去,忽然在曹府的大门外见到了大大小小的一群孩子!张绣和贾诩正有些意外呢,只见一边一个仆人模样的人低头跟其中一个穿着讲究的少年说起了话;张绣就问了身边送他出府的曹府下人这些个孩子是什么人?给张绣带路的那个下人就说了:“那是我家大公子曹丕!”
刚说完,那个穿着讲究的曹丕就站了出来,指着张绣的叫喊道:“你就是张绣!我大哥曹昂就是你害死的!我今天就是来认清楚你这张脸的,你给我记住了;总有一天,小爷我会让你偿命的!哼!”
曹丕骂完就气呼呼的带着他手下的一群人走了,留下了满脸冷汗的张绣等人;说实话,这也真是异数,这个曹丕对别人就是不服,单单就是喜欢曹昂这个大哥,这感情还是真深,或许是曹丕是曹昂第一个弟弟,所以,曹昂对曹丕也是特别的疼爱与呵护,因此,同样是兄弟,对于别的兄弟,曹丕就是不觉得怎么的,但是就是对这个大哥曹丕是异常的喜欢与佩服,曹昂死了之后,曹丕是难过了好几个月,也因此对张绣算是留下了深刻的仇恨,历史上张绣与其子张泉的死都是不清不楚的与曹丕有些个关系。
张绣虽然不是聪明人,但是他也知道若是曹操死了以后,他曹家会对自己怎么样?就像曹丕这个小子一样,保不准会对自己来个“秋后算账”啊!想到这里,再想着贾诩得到的官职爵位都比自己高,自己似乎有些被贾诩卖了的感觉了,此时的张绣不禁对于贾诩也心生了一些怨念。
这时,张绣身边的胡车儿忽然“咦”了一声,张绣听到了,顺口就问道:“胡车儿!怎么了?”
只见胡车儿指着前面口中吱吱呜呜的说着:“那…那…真象…象……”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