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行到达君子国朝堂之后,门口侍卫看到救国公黑云突然到来,十分惊讶,万分慌张,一时竟呆立在那里,不知该当如何是好。
对于眼前的这救国公黑云,他应该向他行礼还是不行礼,脸上犹疑不决,便一脸尴尬地转身向朝堂内跑去,去禀报救国公黑云已经到来。
救国公黑云见此,知道朝堂里面定是有大事正在商议。于是,他便带着众人二话不说,直接就闯了进去。
进去以后,他发现通道两旁摆满了仪式用具,似乎这里即将举行什么盛大的仪式,迎接什么重大人物。
救国公黑云看在眼里,惊在心里,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那么,这里即将要举行什么仪式?又是迎接什么大人物呢?
原来,顾命大臣见云听了儿子晴云禀报的紧急军情后,心里立下凉了一大截。
他知道,现在的情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口,那逆贼黑云利用卑鄙的手段,已经掌控了君子国的整个军队,在他的妖言的蛊惑下,军中将士已经死心塌地效忠于他!
那些身陷敌国的军中诸将们,受到奸人蛊惑,变得是非不分,忠奸不辩。
他们不但保护国君不力,竟然使君子国一国之主,眼睁睁地在军营旁边被敌国伏兵所杀,而且为逃脱这一灭族之罪的惩罚,居然意欲拥立那机关算尽、居心叵测,玩弄他们于股掌之间的救国公黑云,做君子国的新君!
如果任由情势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一旦手握重兵的逆贼黑云归国,届时这君子国国君之位,必定真的就会落入这奸佞小人的手中!
届时,奸人当道,则贤良者危矣,君子国危矣!
作为君子国顾命大臣,作为君子国的托孤之臣,他见云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于是,他与另外几位顾命大臣密集商议一番后,决定拼死一搏。哪怕是赌上全部身家性命,他也绝不能让黑云这个逆贼得逞!为君子国,抛头颅洒热血,他死而无憾。
顾命大臣见云经过仔细考虑后,做出如下部署:第一,命令晴云带上一队轻兵,乔装打扮潜入黑齿国,尽快把国君明云的尸体运回来;第二,立刻召集国君明云族中宗亲长老,明告他们,国君明云已在阵前被逆贼黑云暗害,在拥兵自重的逆贼黑云赶来夺取君子国国君之位以前,他们必须尽快确立国君之位的继任者人选;第三,命令无京全城戒备,收押逆贼黑云的全部党羽,以防他们内外串通,坏了军国大事。
为了不致打草惊蛇,不致令那些不明真相,尚未看清楚逆贼黑云真面目的无知国民反弹,进而激起民变,这一切都是在暗地里秘密进行。
但就算如此,还是有一些风声不可避免地,多多少少地泄漏了一些出来。君临城内的街头巷议里,民众于是开始议论纷纷。
国君明云已死在黑齿国的消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胫而走,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所以,当救国公黑云一早赶往朝堂时,街道两边的君子国民众不但不像往前会向他行礼,而且对他怒目相视,愤恨不已,让他一时心里感觉很不舒服。
小主明云被害的细节,在街头巷议里更是被传得情节离奇,惊险刺激。
顾命大臣见云乃是国君一族的大族长,又是老国君沉云的托孤之臣,既然以前的一切都是黑云那个恶贼故意算计他,他的清白已经恢复,他的威信,他说话的份量在族中无人能及。
基于眼前危急的情势,既然他要求尽速确立国君之位的接任者人选,列位朝廷重臣及族中长老合计一番后,除了对小国君之死认为还有些真相需要厘清以外,认为他的此项要求在情在理,所以很快便定下了国君之位的接任人选。
对族中长老选出的,君子国国君之位的这位接任者,见云也觉得十分合适。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
按照君子国历代惯例,又经过朝堂廷议,由朝中群臣廷议通过之后,大事底定。如此,小国君明云已死的消息,顾命大臣见云方才放心大胆地命令有司通报全城。
同时,民众还被告知,接任国君明云之位的新国君,已经选出,十日之后即举行新君登基大典;待新君上任之后,再由新君为死去的小国君明云举行国葬大礼,进而找出谋害他的黑手,将其碎尸万段,报仇雪恨。
然而,君临城内的民众所得到的通告里,并未明说谁才是害死国君明云的那个黑手。
这或许是因为顾命大臣见云用心良苦,或许是因为他考虑到如今君临城内形势负责,民心不稳,绝大多数民众仍然还受着黑云那个逆贼假象的迷惑,一时半会还难以转变过来;或许是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先保新君顺利上位,待大局已定,然后再惩国贼,为防节外生枝,为了争取大多数人对新君的拥护,所以并未与黑云一派摊牌,并未向黑云宣战。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