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的蜀汉诸将闻言错愕及哗然,怎都想不到对方怀疑的对象,赫然是刚从鄱阳赶回来的赵云。
静默片晌后,庞统失笑道:“岳元帅,看来贵我两方都被耍了!”
岳飞肃容问道:“此话怎讲?”
诸葛亮微笑答道:“子龙,你自己说吧!”
有机会洗刷自己的嫌疑,赵云当然要好好把握,于是钜细靡遗地述说个人在桑林村遭伏袭的状况;由于过程曲折离奇,确实让岳飞、岳云、杨再兴三人听得直摇头,甚至于感到不可思议。
诸葛亮留意岳飞的神色变化,昂然道:“孔明愿以自己的信誉、人格作担保,证明将军所言,句句属实。”
庞统点头附和道:“个人亦愿作担保!岳元帅来的时候,我们正在桑林村四处察探,所以未及相迎,才会发生一些小插曲。”
从赵云说话的神态,再加上有诸葛亮与庞统两位智者的担保,不容岳飞不信;乃摇头笑道:“两位先生言重了!在下当然相信赵将军的讲法;既然贵方已去现场察探过,定当有所发现才对,在下很想知道原因。”
显然岳飞已将蜀汉排除在暗杀事件之外,其心中认为可能性最高者,莫过于有地缘关系的东吴,才会有此一问。
诸葛亮欣然回应道:“实不相瞒,虽然我方已详查多时,仍没有充分证据足以证明是谁所为;不过,根据各种迹象研判,应该与某个势力有关联。”
岳飞闻言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而神情愉悦地道:“愿闻其详!”
获得诸葛亮示意的赵云,坦然答道:“末将驻守鄱阳一带,曾到各处巡视,无意中发现一些秦末遗民,而间接知道他们也像谋圣张良先生、战神韩信一样地来到这个时空,且有‘楚帮’的组织存在。”
乍闻“楚帮”之名,岳飞、岳云、杨再兴三人均露出难以置信及恍然大悟的复杂表情,似有掌握到问题关键的意味。
西山,桑林村桑树林内。
已取得和谈共识的蜀汉与南宋两国,为了更增进彼此间的认知,且在诸葛亮的力邀下,岳飞、岳云与杨再兴三人特别来到赵云遇袭的桑树林走走,双方狻有尽释前嫌的意思。
走在桑树林内,触目所及皆是断树残枝,刀痕剑迹到处可见,几乎看不到几棵完好如初的桑树;尤其甚者,在泥地上、树干上、石头上均可清晰见到已经干涸的血迹,可以想像当时战斗之惨烈。
岳云蹲下去看着肢离破碎的桑叶,不禁摇头叹道:“连一片小小的桑叶都碎裂成这个样子,可见得刀气是多么的猛烈,用刀者的功力当在个人之上。”
站在岳云左手边的杨再兴,则是站在一棵断树前面,先露出凝重的神情,旋即双眼闪烁着精芒,一瞬不瞬地盯着平滑顺手的切口,喃喃自语地道:“好俊的身手,好猛的劲道。”
接着,豪气万丈地道:“从树干的切口看来,虽然这棵桑树是在瞬息之间遭锐器砍断,却需有精妙的招式及浑厚的功力配合才能达成;好啊!如此厉害的高手确是少见,教在下很想会一会他。”
单从断树的状况,杨再兴即能判断出对手的能力,令赵云不得不对前者另眼相看,乃竖起大拇指地赞道:“杨将军果然不凡,眼力如此高明,难怪乎可以与东吴猛将甘兴霸一较长短。”
得到名将赵云的夸赞,让杨再兴感到狻为不好意思,乃谦逊道:“在众多高手的袭击下,赵将军犹可镇定应付,让属下安然逃离险境,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气势,教晚辈敬佩不已。”
与诸葛亮并肩而行的岳飞,亦点头赞誉道:“不愧是单骑救主的常山赵子龙,镇定从容、临危不乱,确实名不虚传,在下自愧不如。”
接着话锋一转,沉声问道:“从断枝残叶看来,昨夜的埋伏者,似乎个个身手不凡,均有以一敌十,甚至以一撼百的惊世绝艺;对此,本帅感到很好奇,不知赵将军对那些神秘高手的评价为何?”
此话一出,迅即引起陪同而来的诸人注意,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不例外。
虽然事情是发生在前一晚,且在一个时辰前赵云更回来原地重新勘察过,却因为战斗过程异常激烈,让他沉思片晌后,才缓缓地道:“从遇伏到脱离险境,虽然前后仅约一刻钟左右,唯自己却好像历经数个时辰之久;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身形相当◇梧,手持一把巨斧的敌人,其实力犹胜邓将军数筹,与个人仅是一线之隔而已,他就是一招劈断桑树的高手。”
略为停顿后,接着语气坚定地续道:“除此之外,尚有两名持刀的敌人,他们应该具有严将军级数的实力,而其馀的敌人尽是身手不弱的高手,没有半个是平庸之辈;所幸,埋伏地点是在茂密的桑数林里面,横生的枝桠刚好可以迟延或挡住敌人的攻势,个人才能够全身而退。”
岳飞、岳云与杨再兴三人,先前在营区外听过赵云轻描淡写地述说,犹未能感受出战斗的惊险;然而在出事现场再听到后者述说当时的情形时,则有亲历其境、历历在目的感受,方真正体会出战斗的凶险。
听完赵云的评价,岳飞有感而发地道:“在秦始皇驾崩后,旧楚地就出现不少英雄豪杰,风起云涌,却始终成不了气候;直到西楚霸王项羽掘起后,终于出现足以撼动秦王朝政权的势力;假若赵将军的评价正确的话,那么有能力同时袭击贵方,及谋刺本帅的帮派,当非只是一般江湖帮派而已;换句话说,‘楚帮’很有可能就是亡秦的楚国旧势力。”
事实上,诸葛亮早在赵云遇袭后,就与后者、庞统一齐察看现场时,三人已有共同的看法,咸认为“楚帮”里面或背后当有高人主持,才能够将一群乌合之众,组成实力强大的江湖帮派。
因此,当岳飞说出个人感想后,赵云与诸葛亮两人均生出异样的感觉,莫非前者已推测出楚帮主持人是谁?
赵云虚心问道:“岳元帅,末将听下话中之意,似已认定楚帮的领导人是何方神圣;既然如此,下何不说出来供大家参详呢?”
岳云与杨再兴两小辈闻言则是竖起双耳,并停止手中的动作,且不约而同地转身望着岳飞;显然二者极想知道是谁有此能耐,可以在蜀汉及己方之间装神弄鬼、挑拨离间。
岳飞凝神注视着诸葛亮与赵云两人,以二者的才智岂会看不出楚帮是由谁暗中主持,显然他们是故意考验自己的才智而已,乃昂然答道:“秦末时期,楚地最强的豪杰非项梁叔侄莫属;若个人的感应力正确的话,能够散发出强若赵将军气势的神秘高手,大有可能就是名留千古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的名气实在太响亮了,教岳云与杨再兴两人闻言恍然大悟。
英雄所见略同,诸葛亮点头道:“岳元帅所言甚是,楚帮极有可能是由项梁叔侄及范增诸人所组成的;以他们具有覆亡秦朝的实力来看,难怪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搅得我们相互猜忌,差点兵戎相见;幸好,贵方与我方皆能理智面对,发能得早,而没有正中其下怀。”
找出事情缘由后,不管是岳飞还是诸葛亮任何一人,并没有因真相大白而感到欣喜,反而是觉得事情更为复杂棘手。
洛阳城,前喧伊阙之口,后依邙山之塞,东出水之东,西逾涧水之西,洛水贯乎其中,驾天津桥于其上,城周长达五十二里,户逾二十万馀;规模雄壮,不愧九代名都之首。
逾十万唐军驻扎在伊水畔的太谷,与驻守在孟津、伊阙一带的李绩大军,恰成犄角之势,对东都洛阳构成极大的威胁。
李靖与长孙无忌两人站在高处眺望着东都洛阳,洛水从山脚下蜿蜒向北而流,伊水则是依地势朝着东北方流去。
青山绿水依旧,洛阳城亦改变不大,唯人事已非。
遥望着旧东都洛阳,让长孙无忌心生感触,不禁皱眉道:“我们来此已逾半个月了,曹魏半点动静都没有,实在教人猜不透,讳莫如深!”
李靖没有回应长孙无忌的话,而是自言自语地道:“仁贵到许昌察看敌人虚实,若没有意外的话,似该回来了。”
值此非常时期,正当用人之际,元帅李靖居然会同意副将薛仁贵的意见,让他深入曹操虎穴许昌去察探敌情一事,感到狻为纳闷及不快;因此,闻言即藉机问道:“元帅,何以会同意此事呢?”
长孙无忌的个性谨慎沉稳,鲜少有大胆冒进的行为模式,所以李靖闻言只能会心一笑,语气轻松地答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虽然晚于三国时代,理当了解曹魏的状况;然而,在时空异变后,已非我们单纯与曹魏为敌的态势,还要加入实力莫测高深的南宋及来自其他朝代的人物;因为有上述种种顾虑,本帅认为仁贵的建议狻有建设性且具可行性,当然同意他放胆而为罗!”
既然薛仁贵深入虎穴之事,早已成定局了,对或错都不再是重点;因此,长孙无忌并不在意李靖的解释,而是关心即将爆发的东都大战,乃淡淡地回应道:“韩信素有战神尊称,不管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是背水一战,都能够奇兵突出,获得最后的胜利。”
显然战绩辉煌的长孙无忌,似乎对战神韩信狻为忌惮,才会如此忧心忡忡,随时不忘提醒李靖要注意对手的厉害。
接着话锋一转,神情肃穆地道:“自从懋功在孟津附近首尝败绩,而让曹魏取得对战相对优势以来,洛阳反而显得格外的平静,连零星的战斗都不再发生;长此下去,在师劳兵疲的处境下,对我军会有负面影响。”
的确,整个中原地区,除了伊阙以西、太谷以南的山区、及太原一带是在大唐的有效控制外,黄河两岸的大部份富庶地区,仍然掌握在曹魏手里;也就是说,交战中的洛阳并不是一座孤城,即曹魏不仅zhan有地利之便,更没有补给方面的问题;反观唐军算是远征军,所有的补给均需仰赖关中支援,实在不利于长久作战,难怪长孙无忌会有此认知。
听完长孙无忌几近“唠叨”的长篇大论后,李靖神情洒脱地道:“辅机,你的看法很透彻!韩信之所以没有乘胜追击,将懋功逐退到关内,就是不愿耗损战力,以免合肥告急时无法两面兼顾。”
接着,豪气干云地道:“他想以逸待劳,一举击垮我方,解除西边的威胁,本帅岂能让他称心如意!”
长孙无忌闻言愕然,莫非元帅李靖想要对东都洛阳发动大规模攻击。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