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时空错乱> 第五章 劳师动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劳师动众(1 / 2)

由於双方人数差距太大了,正面交锋的话,唐军绝非敌手,这个道理,作战经验丰富的秦琼当然明白。

此刻,「踏踏!」跑步声、「杀杀!」喊杀声此起彼落,交互穿错,甚嚣尘上,教人闻声胆战心惊。

一看到秦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冲过来,秦琼为了弥补己方人数上的落差,以取得对战的机会,立刻指挥属下退入树林内埋伏,等敌人攻进来后,再利用树木遮掩的特性,予以迎头痛击。

秦军人多势众,个个凶猛剽悍,确有所向无敌的气势;纵使敌人强横至此,令人望而生畏,然而除了秦琼在第一时间先回到林内指挥唐军重新布阵外,张良、赵云、太史慈与甘宁四人仍是站在原处,不为秦军声势所动。

当秦军快速接近,距离只剩下十步左右,九步、八步、七步,一步步接近的时刻,四人身影同时移动,终於拉起了战斗的序幕。

照理说,在敌人气势最强、战意最高之际,赵云他们应该先避其锋锐,再伺机反击才对;然而,四人毕竟实力非凡、艺高胆大、见识与众不同,居然想要趁双方短兵相接之前,先来个下马威,挫一挫秦军前锋的锐气。

「锵!」

倏地,“龙泉剑”、“青剑”分别飞鞘而出,却只发出一声极轻微的响音,足见张良与赵云两人出剑之速;转眼间,白色剑光和青色剑芒大盛,已将数名秦军前锋笼罩进去,剑锋所及之处,就有敌人遭殃,顿时哀号声四起。

几乎同时,甘宁和太史慈两人亦不落同伴之后,刀光枪影不让双色剑芒专美於前,不消片刻,就闯进敌军阵营,斩获颇多。

看到前辈们优异的表现,凌天忘情地鼓掌叫好。

前后不到数鼻息的光景,四人就击杀了十数名秦军,战绩算是相当辉煌;纵使如此,四人却毫不恋战,在完成挫减敌人的士气后,即趁着敌营阵脚混乱之际,转身退回树林里面。

由於树林面宽达百丈以上,纵深超过五十丈;因此,张良他们只能够迟滞中间部份的攻势,左右两翼的推进速度完全不受影响,已兵临树下。

敌军攻势一波强过一波,纵使有树林阻碍,守卫的唐军还是挡得很辛苦。

刀来剑往、枪矛争锋,交击声响、不绝於耳;短短一盏热茶的战斗,秦军已有数百人阵亡,唐军约有百名精锐丧命,双方死伤不可谓不大。

在人数居於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无论是带队的秦琼、还是张良诸人,眼见兵士一个个倒下时,均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凝重的神色;因为,敌人伤亡的速度即使是倍数增加,唯双方的差距却是愈拉愈大,所以他们心中的忧虑可想而知。

看到同伴奋战不懈,将士们为了保护自己而挂彩、受伤、甚至於死亡,教凌天怎能不感到心痛,又如何能置身事外、视若无睹呢?

只是,四名终极飞鹰在凌天内心深处留下的恐怖阴影,一直让他挥之不去;因为如此,使得凌天自信心尽失,空有一身好武艺、握有一把神兵利器,却胆怯、惧怕地躲在兵士的后面,完全没有勇气去杀敌。

凌天软弱地靠在树干上休息,张良诸人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只是际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们可是既无力且无暇去招呼他,唯有将希望寄托在“灵犀剑”上,希望宝剑能够再次发挥保护主人的神通。

敌军攻势未停,纵使护在凌天四周的每位兵士,能够奋力地击退数名秦兵,已属难能可贵的表现;唯在敌众我寡的劣势里,在敌人前仆后继的攻势下,还是让军士们应接不暇、疲於奔命;所以,在全力抵抗、奋不顾身去杀敌的同时,也不免遭到敌军的反扑,不是力竭而亡,就是措手不及被杀,最后一个个倒下去。

当八名军士陆续战死后,残暴凶恶的秦兵当然不会放过呆在一旁的凌天,即以恶狼扑羊的姿态,要将猎物吞噬。

就在敌人枪矛刀戟即将砍中凌天之前,“灵犀剑”再次发挥护主的异能,剑身又开始剧烈抖动着,及时引导主人挥剑挡格。

「当!」……

千钧一发之际,凌天随着宝剑飞速移动,先险象环生地避过拦腰而至的大刀,接着有惊无险地格开迎面而来的铁枪及长戈;瞬间,爆发出连串的交击声响,终於让他获得喘息的片晌。

或许是“灵犀剑”在主导一切,或许是凌天的自信心逐渐回复;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就在这个时候,举世无双、光芒万丈的金色剑芒再现,立刻成为树林内众所瞩目的焦点。

就算是秦兵个个悍勇无比,就算是敌人数量成千上万,就算是秦军斗志高人一等,却是首次遭遇到凌天,尤其是潜意识完全发挥的凌天;说来可惜,秦兵还没有弄清楚状况,就受到璀璨耀眼的剑芒影响,在目不能视的情况下,已有数十人不明所以地遭到无形剑气所伤,惨叫声四起。

由於来得突然,使得敌人为了闪避剑击而相互推挤,形成混乱局面。

这个时候,处於相对劣势的唐军将士,当然把握良机,马上趁着敌人阵脚大乱之际,井然有序地后退。

这次凌天超水准的表现,可说是威风八面、霸气十足,不仅解除自身的危机,还为己方争取到一线生机。

十丈距离,虽然不长,但是对防守的一方来说,则是相当重要,只要可以保持这个距离或拖延时间,仍有机会扳回劣势。

事实上,两军交战的地点颇为特殊,已偏离大唐与铁鹰堡双方交战的区域;虽然如此,在两军正面交锋的前夕,此处免不了有双方的探子活动着,交战的消息极有可能很快地就传回各自阵营了;也就是说,zhan有绝对优势的一方,若不能速战速决,则到手的胜利可能会不翼而飞,等於空忙一场。

秦军不愧是横扫六国的超级劲旅,且司马欣亦非庸将,在他的指挥下,没有多久时间,秦军就回复先前的阵势,再度展开攻击,对唐军穷追猛打。

幸好附近的地形不是平坦的野地,亦非广大无际的树林,而是乱石嶙峋、迂回曲折的山区,让人多势众的秦军难以有效发挥大面积的接触战,甚至因为人数太多了,反而减慢追击的速度。

凌天在解除危机后,即展开身法追上部队,改由实力更强的赵云、太史慈两人断后,秦琼、张良与甘宁叁人负责接应。

山路崎岖不平,山坡杂草丛生且坡度变化颇大,确实不易行走,正好可以看出每个人的脚力;所以,最先追上唐军者不是别人,就是实力最强的司马欣。

看到秦将司马欣威风凛凛地杀过来,太史慈当仁不让地迎上去,至於随后赶到一二十名秦兵,则交给赵云应付了。

由於山径宽度顶多五丈,大部份路面还不到叁丈宽,使得大部份的秦军需辛苦地爬坡而行,速度上当然落后许多;因为如此,赵云能够再度发挥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威势,尽将陆续赶到敌人挡在山路一端。

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兵器,与矛、枪有些类似,差别在於有叁个矛锋,杀伤力更盛於矛及枪,极为适合冲锋陷阵时使用,可让持者发挥难以想像的威力,轻易地击退对手。

枪正面交锋,互争长短,溅起耀眼的火花,朝着四方激射而去,看似壮观美丽,实则惊险万分;同时,如雷的撞击声响起,教人闻声丧胆。

两人身影快速移动,交叉穿错,倏合乍分;转眼间,双方已交手十回合了,仍是旗鼓相当、平分秋色的局面;然而,这样的战果,不管是太史慈、还是司马欣,都感到惊讶且不满意。

对东吴第一战将太史慈来说,是不满意多於讶异,认为是很不可思议的现象;因为,他曾面对过各式各样的兵器,每次都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将长枪的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唯独司马欣的长是例外者,好像是自己长枪的克星一样,教他施展不开,处处受到掣肘,使得枪击威力大减,形成战况胶着状态。

相对於太史慈的感受,司马欣可是惊讶大於不满意;对他来说,除了章邯、鹰王黑涯少数几人外,馀子他都不看在眼里,甚至於唐将秦琼亦然;因此,在兵器优於对手的情况下,仅能勉强战成平手的战局,太史慈实力之强远在他预料之外,岂能不教司马欣感到惊讶,不禁怀疑起对手的身份。

部份秦兵闯过赵云那一关,就群起围攻太史慈,分摊司马欣的压力,让他获得短暂的休息时间,重新调整攻击节奏。

趁着回气之际,司马欣朗声问道:「阁下身手不凡,当非默默无闻之辈,可是李靖麾下的将领?」

虽然秦兵个个骁勇善战、凶悍无比,且彼此默契十足,能够发挥出战阵强大的威力;但是,太史慈可非浪得虚名、有勇无谋之辈,而是一位临敌经验丰富、功力超凡入圣的名将;因此,他仍可气定神闲地挥舞着长枪,将蜂拥而至的秦兵逼退,从容不迫地答道:「实不相瞒,本人就是太史慈,请记住!」

听到「太史慈」叁个字,司马欣神色骤变,在高喊一声「好!」后,马上挥舞着长,再次卯上太史慈。

战况瞬息万变,教人分身乏术。

以赵云之能,也无法完全拦下自山路蜂拥而来的秦军;因此,在不到一盏热茶的光景,先后有数十名秦兵追上来了,且人数有快速增加的趋势。

在任务安排上,张良、秦琼与甘宁叁人算是第二道拦阻线,不仅可以截住秦军的攻势,还可以在赵云与太史慈两人完成迟滞秦军攻击行动、抽身退回己方阵营的时候,负责接应他们;只是,秦兵个别战斗力之凶猛,还是超过众人的预期。

眼见秦军快速冲过来,离己方愈来愈近时,迫使张良他们不得不改变计画,纷纷驱前出手拦截敌人。

就在这个时候,直接爬坡而上的秦兵也陆续赶到了,照此速度来看,极有可能在一盏热茶之内,再度威胁到唐军的安危。

其实,当同伴陆续加入战斗后,凌天早已心动,跃跃欲试,只是张良的叮咛言犹在耳,教他不敢妄自行动;现在,敌人已来到身后,等於直接危害到所有人的安全,让凌天生出本能的反应,认为自己不该再迟疑了。

说时迟,那时快,当第一名秦兵登上山路的时候,凌天立刻挺身而出,扮起守护神的角色;转眼间,光华夺目的金色剑芒乍现,“灵犀剑”再展雄姿,以肉眼莫辨之速招呼敌人。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