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时空错乱> 第叁章 洛阳生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叁章 洛阳生变(1 / 2)

在联军的攻击计画里,是采取叁路大军分进合击的战术,乃左右两路在中路大军发动猛烈攻击后,即配合着进攻,以扩大攻击面,期能达到牵制敌人主力部队、分散防御力的效果。

由於铁鹰堡大本营四周不是高山,就是崖壁,对进攻一方极为不便;因此,除了负责主攻的中路大军犹可顺着山路推进、勉强运送攻城设备外,左右两路大军则是轻车简从,穿林越岭,颇为辛苦;换句话说,若是鹰王黑涯死守山寨不出,则联军要顺利攻下,除了强攻还是强攻,结果肯定是伤亡惨重,得不偿失。

左路大军的进攻路线是由「识途老马」赵云所制定,亦是该路军前锋的不二人选,他以一马当先之姿,率先抵达铁鹰堡大本营的左侧偏门前叁十丈处,即之前夜探敌营由扁连宋带路、堂而皇之走进贼巢的山门。

面对着似曾相识的门墙,赵云可是感触良深;因为,上一次他与凌天等六位同伴在此,是冒着生命危险,当然要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了;然而,这次旧地重游,他则是威风凛凛地带领着前锋部队兵临寨前,与之前的境遇不可同日而语。

放眼望去,无论是墙上、高台上,还是寨门前、附近树林,竟然看不到半个敌人踪影,遑论是四处巡逻的警卫队;由此可见,当李靖率领的中路大军发动全面攻势后,铁鹰堡就进入备战状态,采取坚守岗位不出的消极战术。

看不到敌人的影子,并不代表门墙后面没有铁鹰堡战士或剽悍的秦军守着;因此,作战经验丰富的赵云见状,直觉认为对方应该是故意示弱而不敢心存大意,乃以手势要前锋部队暂时停在原地观望。

「轰!」……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部队刚停下来不久,隆隆的破空声响起;突然间,自门墙后方飞出数不清石块,如骤雨般蜂涌而至。

飞石来势汹汹,既多且快,显见铁鹰堡早已准备充足,想要利用地形地物的优势,先攻得联军措手不及,再予以迎头攻击,而非坐以待毙;的确,只要联军掉以轻心,极有可能因此而伤亡惨重,甚至於要吃败战了。

所幸,赵云警觉性高,没有低估对手的能耐,於是命令部队停在离寨门五十步左右的地方,方能及时躲避飞石的袭击,将伤亡人数降到最低。

只是,铁鹰堡的攻击除了飞石之外,还有杀伤力强大、速度极快、次数密集的弩箭;结果,就在两种长距离武器的威胁下,迫使联军的前锋部队不得不就地找掩护,或略为后退,以躲避对方的箭石攻击。

由於敌人在地利方面zhan有绝对优势,且是躲在门墙之后、居高临下地攻击,让联军一时之间难以发挥攻势,成为一面倒的挨打局面。

同样的处境亦出现在右路大军身上,只是战斗规模较小而已。

缘於秦琼一开始即采取被动的佯攻战术,等於是布阵候敌,反而处处受制於主动进击的秦军,战事当然进展得不是很顺利;因此,联军在遭逢铁鹰堡的猛烈抵抗时,战斗暂时形成胶着状态。

眼看着门墙已破损、毁坏,应是挥军长驱直入的最佳时刻,然而早已蓄势已待的铁鹰堡当然不会让唐军如愿以偿;转瞬间,隐藏在秘道内的战士纷纷现身,马上拦截住向前推进的冲车部队,双方形成短兵相接的局面。

「嘎啦!」

「踏!」……

未几,山寨大门开始左右移动,在巨大开门声响的掩盖下,一队队骑兵以猛虎出柙之姿,旋风般地冲出来,蹄声震天价响;由於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可与秘道冲出的战士会合,成为叁面夹击唐军的态势。

事实上,在开战前夕的军棋沙盘推演中,李靖及众唐将就已预料到今日铁鹰堡可能会采取的战术;因此,当前锋部队面对着敌人排山倒海的攻势时,并不意外,仍可维持队形整齐,从容不迫地应战。

当冲车部队遇阻时,其后的前军主力作战部队骑兵及弓箭手当然要挺身而出,以扫除车队前进的碍;登时,马蹄声伴着喊杀声响起,之间更夹杂着无数的破空声响,宛若奏出死亡的乐章般,颇有令敌人闻声丧胆的威效。

「咻!」……

劲箭呼啸而过,纵然不能完全阻止敌人前进,却可造成对方战士的伤亡,因而达到延缓对方前进速度的目的。

当下,敌我双方正在进行着一场残绘的肉搏战,让身处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环境里的战士们,几乎成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完全失去了人性。

既然战争的本质是以暴制暴,为了击败对手,根本毫无道理可言,当然不会讲求公平、合理、仁慈,而是尽其可能地耍诈、设局、用谋,甚至於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去陷害敌人,直到取得最后胜利为止。

不消片刻,以冲车部队为核心的战场,触目所及,尽是敌我双方阵亡战士的尸骸,令人不忍卒睹;然而,际此生死存亡、你争我夺的时刻,无论是守方的铁鹰堡战士、还是攻方的唐军精锐,不仅没有时间对伤亡的同伴伸出援手,还要故意装成没有看见的样子,甚至於要麻木不仁地踏着尸体向前推进。

虽然唐军攻势受阻,且兵员伤亡惨重,唯前锋部队的战意并未受到影响而产生动摇,仍然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地冲向敌阵;只不过,子弟兵英勇的表现,李靖看在眼哩,心中却是感叹万千,相当难过及不忍。

其实,李靖之所以会心生感叹,是有原因的。

话说回来,联军在没有掌握铁鹰堡虚实之前,以李靖、诸葛亮、张良等人的个性,理当不会做出贸然对铁鹰堡发动全面性攻击的决定;然而,当他们接获伊阙传来的紧急军情后,莫不感到事态严重,因而不得不采取速战速决的作战计画。

原来,就在诸葛亮亲自拜访唐军的次日午后,李靖即接到圣旨谕知,要他尽速解决铁鹰堡,回师支援洛阳;由於来得突然,以李靖的沉着冷静,在浏览圣旨的时候,亦神色为之数变,因为他实在很难相信短短不到两个月的光景,居然发生了叁件大事,而使得洛阳局势变得错综复杂。

第一件大事,本在合肥摆出重兵相互对峙的曹魏与南宋,则在元帅韩世忠的努力斡旋下,竟然促成双方达到停战的协议;因此,在解除东面战线的威胁后,张辽立即率领数万大军西进,准备投入随时会爆发的洛阳争夺战,让战事极为吃紧的曹魏获得喘息的机会;这样的结局,当然让李靖感到震惊、意外。

第二件大事,亦是李靖始料未及;想当初,大唐天子李世民为能顺利攻下东都洛阳,可是精锐尽出,几乎调集了关内、关外、太原、汉中、河北等地的军队,结合成一支兵员超过四十万的大军,因而使得长城边防的军力大减;因此,当太原留守得知长城之外的外族有蠢蠢欲动的迹象时,迅即快马飞报皇帝;所以,李世民在与房玄龄、李绩、长孙无忌、魏徵、柴绍诸臣商议后,立刻下旨屯兵在大河北岸的庞玉、屈突通、杜伏威等将领率兵回防长城沿线诸镇。

一件事情是敌方自合肥增兵洛阳,一件事情是己方调兵遣将回长城布防,就这样一来一往、己消彼长的情况下,使得唐军原本的战力优势为之消失,当然让李靖看得面色凝重;只不过,真正让他感到震惊的却非这两件事情,而是令他完全想像不到的第叁件事情,迫使李靖不得不仓卒决定攻打铁鹰堡。

此次,大唐天子李世民御驾亲征东都洛阳,麾下猛将如云,皆是一时之选,像李靖、李绩、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唐俭、长孙顺德、柴绍、庞玉、屈突通、杜伏威等将领,不是随侍在侧,就是成为率领重兵的要角之一,独独车骑将军侯君集是唯一例外者,被安排留在关中练兵。

不知是凑巧,还是侯君集早有二心,他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心中不满的情绪益增,终於决定另投名主;於是,他趁着押送新兵、粮草、箭矢及辎重前往洛阳补给之便,竟然带着自己的心腹部将投靠曹操去了。

侯君集的叛逃,对唐军来说,表面上是少了一名战将而已,损失不大,然实际上却非如此;由於侯君集熟知唐军的虚实、清楚主将的习性、了解将士的能耐,使得他投靠敌方阵营后,会产生多大的破坏力,连李靖也不敢轻忽。

在唐营中,李靖的人际关系不错,与大部分的将领交情匪浅;其中,一齐并肩作战的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人更是形同莫逆、情若兄弟;至於叛逃的侯君集,算是李靖较少往来的唐将之一,且彼此之间常有意见相左的情况发生,看来二者摆脱不了宿命,最后还是处於敌对立场。

还好,在获悉叁件坏消息之隔日,李靖就接获一件好消息,让他心里的阴霾及忧虑得到适度的减缓;原来虬髯客与前者话别后,就想要暗助兄弟一辈之力,却因「仙事」缠身而没空帮忙;所以,他在忙完个人的私事后,且得知战争尚未开始,即马不停蹄地赶来,「自告奋勇」地深入铁鹰堡总部查探,

虬髯客乃奇人异士,一身修为自不在话下,要当个神出鬼没的探子,绝对绰绰有馀;因此,他仅在铁鹰堡大本营「停留」半天左右的时间里,就对堡内的地形地物了然於胸,不但摸清楚敌人的虚实及部署,更暗中破坏堡内的部份机关、阵法及陷阱,此行算是满载而归。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