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老农妇(2 / 2)

男孩记得爷爷死时,他的脸色也是变得如此的惨白。

于是他明白了,躺在小屋地板上的这位老妇人必定是死了。

死亡来得如此突然,她甚至没来得及躺到床上去。

他一想到在这如此黑暗的夜里,自己竟独自一人和死人做伴,不由得魂飞魄散。

他跌跌撞撞地走出屋子,冲下台阶,冲回牛棚。

他将自己在小屋中所见告诉了母牛,她于是停止了吃草。

“这么说,我的女主人过世了,”她哀叹道,“那么我的生命也快结束了。”

“总是会有人来照看你的。”

男孩安慰她说。

“唉!你不知道,”母牛说,“我的年龄已经是通常送到屠宰房的那些牛的年龄的两倍了。

然而,既然女主人再也无法照料我了,我活得再长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有好一阵子,她不再说话,不过男孩注意到,她既没有睡,也没有吃东西。

不久,她开始对男孩说话了。

“她是躺在光秃秃的地板上吗?”

她问。

“是的。”

男孩说。

“她养成了到牛棚来的习惯,”母牛继续说,“她将自己碰到的所有烦心事一股脑儿向我倾诉。

我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尽管我没有办法回答她。

最近几天来,她跟我说的最多的是,她担心自己死的时候,没有人在身边,害怕没有人为她合上眼睛,没有人将她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她一直为这些事而焦虑不安。

也许你可以进去为她做这些事?”

男孩犹豫不决。

他记得,爷爷过世后,母亲将后事打点得井井有条。

他知道这是一件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他又觉得,在这令人恐怖的夜晚,他实在没有胆量到死人的身边去。

他没有说不去,也没有迈出牛棚一步。

母牛沉默了半晌,似乎在等待他答复。

但当男孩什么也没说的时候,她并没有重复她的请求,而是对男孩讲起了她的女主人的故事。

关于她,有很多可以讲,但她首先讲起的,却是她拉扯大的全部孩子。

他们每一天都到牛棚来,夏天到了的时候,他们还赶牛到沼泽地和森林中的牧场去放牧,因此老母牛对他们都很熟悉。

他们全都很优秀,同时活泼开朗和勤勤恳恳。

对于照料她的主人是不是称职,母牛显然是很清楚的。

当然,这个农庄也大有可说之处。

此前它并不像现在这样显得寒酸,尽管它大部分是沼泽地和布满石子的树林。

耕地不算多,但到处都是优良的草料。

曾经有一段时间,牛棚里的每一个牛栏都有一头母牛,而现在已经空荡荡的公牛棚里,有一段时间也是公牛满棚的。

那时候,屋子里和牛棚中都充满生机和快活的气息。

女主人打开牛棚门的时候,她总是低声哼着歌,或者唱出来,所有的牛只要一听到她到来的声音,都会开心得哞哞大叫。

然而,在孩子们还很小、帮不上家里的忙的时候,男主人就死掉了,女主人不得不独自打理农庄,她要干所有的农庄的活,又要负起各种责任。

她曾经强壮如男人,从犁耙、耕种到收割样样亲力亲为。

晚上当她来到牛棚挤奶时,她常常由于太累而偷偷抹眼泪。

但她一想到孩子们,就会抹干眼泪,重新变得开心起来。

“不要紧的,只要孩子们长大了,好日子又会来临的。

没错,只要他们能长大成人。”

但当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心中却萌生了一种奇怪的渴望。

他们不想待在家里,于是他们都跑到异国他乡去了。

他们的母亲未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帮助。

她的几个孩子在离家前已经结了婚,但他们却将孩子丢在老家。

现在,这些孙儿辈跟随着女主人来牛棚,就像当年她的儿女那样。

他们照看牛群,是懂事的好孩子。

晚上,当女主人在挤奶的时候,由于太累,会一边挤奶一边打瞌睡,但是只要一想起这些孙儿辈,她又会重新振作起精神来。

“只要这些孙儿们长大了,”她说,努力驱赶身上的睡意,“我的好日子也就来到了。”

然而,当这些孙儿们长大后,他们步他们父母的后尘,移居到了异国他乡。

没有一个人回来,没有一个人留在老家。

老去的女主人孤零零地待在农庄。

也许她从来没有要求过他们留在她身边。

“想想看吧,大红牛,当他们可以去外面的世界闯荡,过上更舒适的生活,我能要求他们留在这里陪我吗?”

当她站在牛棚里时,她常常这样对老母牛倾诉。

“在斯莫兰这里,他们所能期待的唯有贫穷。”

但当最后一个孙儿离去时,女主人彻底崩溃了。

她的身体佝偻了,头发变灰白了,走路时步履蹒跚,似乎她已经没有行走的力气。

她不再干活了。

她也不再打理农庄,听任一切走向荒芜和破败。

房子破了,她不去修,还将母牛和公牛卖掉。

她唯一留下来的一头牛是眼下正跟大拇指小人儿聊天的老母牛。

她之所以还让老母牛留在这,是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曾照看过她。

她完全可以雇用女佣和农庄工人来为她干活,然而自从她的孩儿将她遗弃了之后,她实在受不了看到陌生人在自己家里转来转去。

既然在她身故之后,没有一个儿孙愿意回来照看农庄,任其荒芜破旧兴许能让她的心里更好受呢。

她并不介意自己变穷,因为她本就不重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然而她深感忧虑的是怕儿孙们知道她的日子过得很不好。

“但愿儿孙们不要听到这些事情!但愿儿孙们不要听到这些事情!”

当她踉踉跄跄地经过牛棚时,她经常发出这样的悲叹。

孩子们经常写信回来,恳求她离开老家和他们一起生活。

但这种生活不是她所期望的。

她不愿看到那块将他们从她身边夺走的陌生国土。

她对那些非常痛恨。

“也许我是一个愚蠢的人,我竟然不喜欢我的孩子们觉得好的国土,”她说,“但是,我不愿意看到它。”

她唯一想的是孩子们,以及他们何以必须离家的原因。

夏天来了,她将母牛拉到大沼泽地吃草。

一整天她都坐在沼泽地边上,双手放在膝盖上。

回家的路上,她会说:“大红牛啊,你看,如果这一带是广阔富饶的田地,而不是那些荒凉的沼泽地,孩子们兴许就没有必要离开这儿了。”

有时她会对面积如此巨大又如此没用的沼泽地愤愤不平。

她会坐下来,唠唠叨叨地抱怨孩子们之所以离开她,全都是沼泽地的错。

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个晚上,她的身体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颤抖得厉害,还要虚弱得厉害,甚至连挤奶的活儿都不能做。

她斜倚在牛栏边上说,两个陌生人曾经来见她,请求她将沼泽地卖给他们。

他们说,他们想要抽干沼泽地的水,然后在上面种养谷物。

这让她既忧又喜。

“你听说过吗,大红牛?”

她说,“你听说过沼泽地上可以长谷物吗?

现在,我要写信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回来。

他们不用在异国他乡长期生活下去了,因为现在,他们在家里就可以获得面包了。”

她回屋里就是为了写信——

男孩没有听老母牛再说下去。

他打开牛棚的门,穿过院子,进入了死去的老妇人所在的屋里,这个小屋他此前是那么的害怕。

屋子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样空荡荡的。

屋里陈设有很多美国式家具,那是有美国亲戚的人家里常有的陈设。

在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张美国摇椅,窗前的桌子上铺着织有花纹的长毛绒台布。

床上铺着很漂亮的床单。

墙壁上挂着雕花的木头镜框,里面放着已经离开家乡的儿孙们的相片。

柜橱上摆着高花瓶和一对烛台,烛台上面插着粗大的螺旋形的蜡烛。

男孩摸索着找到了火柴盒,然后点着了蜡烛,这并不是因为他需要更多的光亮——这屋子原本就是有亮光的——而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一种悼念过世的人的一种礼仪方式。

随后他走到老妇人身旁,合上了她的眼睛,将她的两只手交叉摆放在她的胸前,又将披散在她脸上的稀疏的灰白头发整理好。

他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害怕她了,而是为她深深地感到哀伤和难过,因为她不得不在对儿孙们的思念和孤独中度过风烛残年。

他,无论如何,会在这个夜晚为她的遗体守灵。

他找出圣歌集,坐下来,念了几段赞美诗。

但是念着念着,他突然停了下来,因为他突然开始想念起他的母亲和父亲来。

想想看吧,父母亲竟然会如此思念他们的孩子!这是他以前从来不知道的。

想想看吧,对父母亲而言,孩子一旦不在身边,他们似乎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想想看吧,假如家中的父母亲也像这位老妇人一样地想念他,他该怎么办?

这一想法让他感到很开心,但又不敢相信。

他从来就不是那种会有人思念的人。

不过,他过去不是这种人,兴许以后会变成这种人。

他看着四周挂满了的离开了老家到异国他乡居住的人的相片。

他们中有高大粗壮的男人,还有一脸严肃的女人。

有披着长长的婚纱的新娘和服饰考究的绅士。

还有长着卷曲的头发和穿着美丽的白色连衣裙的孩子们。

他觉得,他们全都盲目地凝视着一个空虚的地方,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什么。

“你们这些可怜的家伙啊!”

男孩对相片中的人说,“你们的母亲已经死去了。

你们再也无法报答母亲之恩了,因为你们已经将她遗弃了。

但是我的母亲还活着!”

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点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

“我的母亲还活着,”他说,“我的爸爸妈妈都还活着。”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