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玉剑玄天传> 第十一章 道高魔更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道高魔更高(2 / 2)

秦卓寒点头应允道:“龙老爷子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妹妹的!”

龙啸天这才收拾好东西离开。

入夜之后,许昌大牢之内突然飘散着一股奇异的香气,整个大牢里的人闻到这股香气,都变得昏昏欲睡起来,不一会,就倒下一大片人。一个蒙面黑衣人趁众人昏睡之时,悄悄潜入牢中,那人首先拿钥匙打开了关押丹阳教左护法风无极的牢房,从怀中取出一颗药丸塞入风无极口中,药力很快奏效,风无极一会便苏醒过来,睁开眼睛见一蒙面人背对着站在自己面前,而牢内关押众人全都昏睡过去,不由大吃一惊,问:“你是谁?”

那人转过身来取下蒙面的面巾,笑道:“我是你的救星!”

风无极看清了那人的脸,惊异道:“怎么是你……”

…………

秦卓寒从昏睡中醒来,迷迷糊糊竟然见到李皓贤穿着一身黑衣来到自己面前。秦卓寒闭目定了定神,再睁眼一看,真的是李皓贤,不由诧异道:“皓贤,真的是你,你怎么会来了?”

李皓贤没有马上回答她的问题。秦卓寒神智越来越清醒,见李皓贤一身黑衣打扮,以为他是来劫狱的,不由责备道:“你真的来劫狱啊?你真傻,我不是告诫过你不要干这种傻事吗?”

李皓贤微微笑道:“你放心!我才不会干那种傻事!你现在清醒了吗?我有几句重要的话要对你说!”

秦卓寒点点头道:“你说吧!我听着呢!”

李皓贤嘱咐道:“过两天薛仁清审理你们时,若是他问起谁在后面指使左宾臣刺杀朝廷大员,你可照实回答,但是我接手此案后,风无极说什么你就跟着他说什么!记住了吗?”

秦卓寒听得云里雾里,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李皓贤又重复一次:“过两天薛仁清审理你们时,若是他问起谁在后面指使左宾臣刺杀朝廷大员,你可照实回答,但是我接手此案后,风无极说什么你就跟着他说什么!记住了吗?”

秦卓寒满腹疑问,但是还是点头道:“记住了!但是我不明白你说的意思!”

李皓贤道:“你记住就行了!到时你就明白了!好了,我要走了!你歇息吧!”

说完,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管,对着秦卓寒一吹,顿时从竹管中喷出一股香气,秦卓寒正想问李皓贤刚才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一闻到那股香气,整个人又天旋地转,晕眩过去。

两天过后,许昌知府薛仁清张贴告示,公开审理此案。丹阳教在许昌一带独霸一方,干了不少欺民扰民的事,所以这此开审,引得了不少人来听审,当然也包括李皓贤。李皓贤又带着那两个同伴匆匆来到许昌知府衙门,只是跟着他们后面又跑进来十几个拿着刀剑的人。薛仁清见此,大皱眉头道:“你们这是来干什么?”

李皓贤笑着答道:“禀大人!我们三个是来听审的!至于这帮人我就不知道他们来干什么的了!”说着指了指后面那班拿着刀剑凶神恶刹的人。

那群人中一人出来拱手对薛仁清道:“禀大人!这李皓贤拿了我们的东西!我们是找他索要的!”原来这帮人又是图谋李皓贤手上的那本玄相秘笈,猜到李皓贤今天必来听审,特地守在衙门前的路口,刚才李皓贤他们强行经过,所以这班人就追了进来。

李皓贤听完冷笑道:“你们还真是无耻啊!我什么时候拿过你们的东西!只怕是你们这班匪人要谋夺我的东西吧!”

薛仁清拍案大怒道:“这里是知府衙门,不是竞技场,你们若是来听审,就老老实实的在一旁听着,若是来捣乱,休怪本府将你们轰出去!”

李皓贤拱手道:“禀大人,我们三人可是真心实意来听审的!”

那群人中一人发言道:“各位,这里是知府衙门,我们不便动手抓人!但是我就不信这小子一辈子都呆在这里,等他出了这个门,我们再与他计较!”于是,这班人总算安分了一些,不过个个都盯着李皓贤,生怕让他溜了。而李皓贤则丝毫没有畏惧,脸上洋溢着笑容。

公堂上,薛仁清一拍文案,正式升堂。衙役将丹阳教一干人等押上殿。薛仁清首先审问丹阳教左右护法风无极和雷烈如:“风无极,雷烈如,你们是丹阳教的左右护法,秦旻阳死后,丹阳教就属你们最大了,本官问你们,秦旻阳生前曾经派人告诉本官刺杀朝廷大员是丹阳教原开封分舵舵主左宾臣私下干的,秦旻阳并不知情,这可是事实?”

风雷两人答道:“回大人,却是如此!”

薛仁清又问:“那左宾臣现在在何处?”

“回大人,左宾臣叛教谋反,已经被我斩杀了!”风无极答。

“那你们可知那左宾臣背后到底是何人指使?”

风雷两人互相对视了一阵,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薛仁清斥责道:“你们为什么不回答,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雷烈如答道:“回大人!背后指使左宾臣的是庞太师!”

薛仁清早已经从秦旻阳那里知晓了此时是庞太师所为,所以并不感到惊异,他更关心的是能否找到有利的证据证明。

“风无极,雷烈如所说的是真的吗?”

风无极答道:“是的!”

“你们可有证据证明所言?”

“回大人,只有原许昌分舵的人方知晓此事,我们恐怕无法证明!”风无极言道。

薛仁清皱了皱眉头,又传令道:“带秦旻阳之女秦卓寒、秦俏欣!”

衙役很快将两人带上公堂。薛仁清问:“丹阳教左宾臣勾结朝臣一事,你们在秦旻阳生前有没听他提起过?”

秦卓寒回答:“禀大人,小女子听父亲提起过!”

“哦,那你父手上有没有左宾臣勾结朝臣的有利证据?”

秦卓寒道:“回大人!没有证据,我们只是听左宾臣等人说过!”

左宾臣已死,这件事等于断了线索,找不到证据,就不能证明此事,薛仁清不由发愁起来。在一旁的师爷见薛仁清遇到难题,进言道:“大人,刺杀朝廷大员一事证据不足,恐暂时难以审理,这班人大都与此事无关,先定他们其它的罪状吧!”

薛仁清点头赞同,又命令道:“将丹阳教一干人等全部押上来!”

一会儿,整个公堂之内都挤满了犯人,这些人都是被抓的丹阳教教众。薛仁清从台案上取了一卷纸,对着众犯道:“你们都是丹阳教的教众,丹阳教这十几年来在许昌一带横行霸道,本官这几天派人去搜罗你们的罪证,如今将你们丹阳教的恶行全都列在这张纸上,一共有十条,等下我就让衙役宣读一下,你们如果认为这些罪行有冤枉你们的地方,可以上述,本官可以传召证人与你们对质!如果没有,你们每个人就在上面签字画押!”说完,将那卷纸递给一个衙役,那衙役接过之后,大声嚷道:“你们可听清楚了,第一条……”

衙役念完之后,薛仁清问:“上面所述可是实情?”

众犯自知理亏,垂头丧气地答道:“回大人,皆是实情!”

薛仁清道:“好,那你们签字画押吧!”

众人一一画押。画押完毕之后,衙差递给薛仁清过目,薛仁清过目后宣判道:“丹阳教众人听判!由于刺杀朝廷大员一案证人和证据不足,无法审理!此案本官只有上报刑部,由刑部切查此事!经本官明察,你等众人皆与刺杀朝臣一案无关!而你等也对所列的十条罪状供认不悔,现本官宣判如下:凡丹阳教一般教众,各打五十大板,发回原籍,今后当自我反省,切莫再行为恶!丹阳教各堂主、舵主、左右护法,身为一教头目,不能约束下属,致使为害一方,今判你等发配充军,戴罪立功!风无极和雷烈如由于知道刺杀朝廷大员一案的细节,将此两人上押刑部,由刑部再行审理!”

龙啸天见薛仁清并没将明白他的孙女和秦卓寒应该怎么判,焦急道:“大人!秦旻阳的两个女儿并没有做过什么恶事,还望大人明察!”

薛仁清这才道:“秦卓寒、秦俏欣听判!你们虽然是秦旻阳的女儿,但是经本官查实你们并未做过什么恶事,念你们本性为善,故无罪释放!”

秦卓寒和龙俏欣连忙谢道:“多谢青天大老爷!”

审到这里,应该算是一个圆满的结束了,薛仁清正想退堂,谁知一人大喊道:“慢着!”

众人定眼望去,见叫喊竟然是李皓贤,不由觉得诧异。只见李皓贤走出听审的人群,径直走上公堂。薛仁清诧异道:“大胆!公堂重地,你怎能随便闯入?”

李皓贤站在堂前,丝毫不畏惧,言道:“薛大人,此案不能这样了结!”

薛仁清不满道:“本官断案,你一届草民在堂下听着就是了,何以上来干扰本官判案?”

那班衙差见有平民闹公堂,而且对知府大人不跪不拜,恶言恶语地喝道:“大胆叼民,竟敢来捣乱,还不跪下!”

李皓贤丝毫不理会这班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道:“此案尚有许多疑点没有查明,我斗胆请薛大人暂缓判案!”

薛仁清怒拍案台道:“大胆叼民,竟敢对本案指手画脚?你是不是存心来公堂捣乱来的?来人啊,将此人杖打二十,轰出公堂!”

李皓贤忙喝道:“慢着!薛大人好大的官威啊!你就算要打我,也要让我说完该说的话再打!”

薛仁清问:“好!你说说本官为何不能就此结案?”

“敢问薛大人,朝廷为什么要剿灭丹阳教?”

薛仁清笑道:“你倒来问我!丹阳教刺杀朝廷大员,举朝震惊!所以朝廷下了命令,剿灭各地的丹阳教教坛!”

“这么说,是因为丹阳教中有人无法无天,刺杀朝廷大员,故而朝廷下令追查此事是吧?”

“没错!”

“那大人你查到这个胆大包天的人是谁了没?”

薛仁清见一届草民敢用这种语气来质问自己,不由火冒三丈,不过还是如实答道:“经本官查证,是丹阳教的左宾臣!”

李皓贤又问:“那大人将此人抓拿归案没?”

薛仁清喝道:“此人已经死了!你叫本官如何抓拿归案?大胆叼民,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秦卓寒见李皓贤竟然不知好歹去惹知府大人,连忙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但是李皓贤似乎谁也不理会,仍是不知天高地厚地追问薛仁清:“那薛大人查出背后指使他的人没有?”

薛仁清黑口黑脸道:“你刚才不是一直在听本官审判吗?指使左宾臣的是庞太师!”

李皓贤质问道:“难道薛大人准备如此上报刑部?”

薛仁清答:“没错,有何不妥?”

“薛大人没有找到证据,又凭什么说此案涉及庞太师?”

薛仁清终于按奈不住火气,猛拍公案道:“大胆叼民,本案应该如何审理,自有本官和刑部诸位大人操心,你一届草民何以过问这么多?你咆哮公堂,该当何罪?来人,将这个叼民拿下!”

众衙役正要动手,李皓贤大声喝道:“慢着,薛仁清,你敢打我?你先问问你自己有多大本事再说?”

薛仁清冷笑道:“李皓贤,本官也听闻过你武功不弱,但是这是公堂之上,容不得你任意胡来!”

李皓贤同样冷笑着说:“我为什么要用武功?也罢,我也不跟你打哑谜了,是时候换个身份与你讲话了!你可以先看看这两样东西,看完之后你自会明白对我需要客气一点!”

说完,李皓贤从衣袋中取出一封信函和一个用布抱着的正正方方的小玩意。薛仁清不知道李皓贤在搞什么鬼,一时没有行动。李皓贤蔑视道:“怎么,薛大人不敢看么?”

薛仁清于是命人取过这两件物品查看。他首先看了看那封信函,当即变了脸色,在打开那块布一看,原来布里包着一枚印章,薛仁清又是吃一惊,不敢相信似的反复看着信函和印章,李皓贤见此,笑着说:“看来薛大人好像对这两样东西的真伪有所怀疑,也难怪,现今的世道有些弄虚作假的事也并不稀奇,不如请你旁边的师爷帮忙过目一下!”

薛仁清将叫师爷到身边,师爷疑惑的接过那两样东西,看过之后也大吃一惊,反复仔细的查看。堂下众人见此情景,都觉得很是奇怪。师爷经过反复查看后,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这两样东西的确是真的。

李皓贤得意地问:“怎么样,薛大人,你验清楚了吗,这两样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

薛仁清疑惑地点头道:“看来倒是不假,但是……”

李皓贤不耐烦地说:“不用什么但是了,薛大人,我问你,你做官已经做了多久了?”

薛仁清如实回答:“已有十五载!”

李皓贤猛然指着他喝道:“大胆薛仁清,你做官已经做了十五年,朝廷的礼数难道还不懂吗,吏部的文书你看过了,我的印洗你也验过了,既然你知道那都是真的,那么,你应该知道现在我是什么身份,难道你对待上级,向来都是如此无礼的吗?你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穿官服,你就可以肆意冷待我,你就不怕我向吏部参你一本吗?”

薛仁清听后万般无奈地走下案台,对李皓贤深深一鞠躬道:“下官见过监察使大人!”

这一变故在场众人无不震惊,谁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李皓贤竟然是朝廷命官,而且官级还要比许昌知府薛仁清还要大,人人都对此瞠目结舌。

李皓贤继续高傲地说:“我还以为薛大人忙于公务,已经把朝廷的礼数忘得一干二净了!也好,你总算对本官稍微客气了一点,这次本官先未言身份,所以也对你不予计较,不过我不得不提醒一下薛大人……”说着李皓贤伸手摸了摸薛仁清头上的官帽,继续道:“你下次眼睛最好把眼睛擦亮一点,否则碰到个脾气暴躁的上司,我担心薛大人头上的乌纱帽要不保了!”

薛仁清不卑不恭道:“下官会记住李大人的话的!不知李大人来到许昌所为何事?”

“丹阳教一案牵扯甚大,皇上担心在审理过程中有人会徇私枉法,所以吏部指派我来监审此案,我觉得丹阳教一案事关重大,若不仔细了解恐难以向朝廷回报,故便衣到处察访线索,由于事情匆忙,事先没有来得及支会薛大人,薛大人应该不会见怪吧?”

薛仁清牵强地笑道:“那里!大人细心办差,是朝廷之福!来人,为李大人看坐!”

衙役这回不敢再怠慢,迅速搬来一张椅子放在案台边,薛仁清恭敬道:“请李大人就座!”

李皓贤毫不客气,耀武扬威地走上前去坐下。薛仁清则返回案台,然后拱手问李皓贤道:“请问李大人,你刚才阻止下官结案,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李皓贤道:“此案尚有众多疑点未明,而且丹阳教到底跟朝廷何人勾结谋杀朝廷命官尚未查明,薛大人就此结案是否有些草率?”

薛仁清说:“本官也知道如今尚未查明暗中指使丹阳教杀害朝廷命官的幕后主使者,但是如今涉案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况且有些案犯并不在本官所辖之地,无法传召,故本官以为交由刑部审理此案比较合适,因此只得先行结案!”

李皓贤责备道:“既然还有未明之处,应该想办法查明,哪能如此就结案?如果各地方的官员都把案件推给刑部,那朝廷要你们这些地方官何用?”

薛仁清辩解道:“此案涉及面太大,况且涉及朝臣,本官没有如此大的权限彻底调查此案!况且此案若干犯人已经死去,以现在仅有的线索无从查起,难道一日查不到,本官就一直关押着这些犯人不成?现今堂下众人皆与刺杀一案无关,故无需再审。丹阳教在本地做恶已久,纵然除去这刺杀朝廷命官这一项罪名也足以对其进行判罪。”

李皓贤斥责道:“荒唐,丹阳教最大的罪状就是刺杀朝廷大员,你放着这宗大恶不审,只追究一些小恶,岂不是舍本逐末。”

“李大人,丹阳教这数十年来干尽了那些伤害官民的恶事,难道这些在李大人眼中只是小恶而已?”薛仁清严肃地说。

“我只知道替圣上分忧,圣上想知道的不是丹阳教做了多少坏事,而是刺杀朝廷大员的幕后指使者是谁。所以,薛大人今天不能查出幕后指使者,就无法令圣上满意!”李皓贤毫不退让。

薛仁清道:“下官自然知道查出幕后真凶方可解圣上之忧,可是如今人证物证皆已毁灭,无从查起,所以下官只能以目前丹阳教之罪定案!李大人,赎下官直言,吏部这次派你来只是监察而已,并非审案,李大人若有什么异议,可以如实向吏部反映,至于该怎么判案,仍然由下官决定!”

李皓贤问:“这么说,只要有了人证物证,薛大人就准备一查到底了?”

薛仁清答:“没错!”

李皓贤突然阴险地笑道:“那还不好办!虽然吏部只是要我来兼审此案,但是本官深知此案干系重大,故早已为薛大人找了一些重要的人证物证!”

薛仁清有些诧异道:“哦,不知李大人找到了什么人证物证!”

李皓贤吩咐同行的两个同伴道:“你们去把那些人押上来!”

两人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一大队官兵将七八个人押了上来。李皓贤对薛仁清道:“这些人都是原丹阳教许昌分舵的人,自从刺杀一案惊动朝廷之后,他们就藏匿起来,本官费了好大的劲,才帮薛大人将这些人等抓拿归案!”

薛仁清拱手道:“想不到李大人如此细心,下官在此谢过了!”

“那薛大人就继续审下去吧!”

薛仁清问堂下众犯:“你们可认识这些人?”

风无极和雷烈如回答:“禀大人,这些人小人认识!他们却是原左宾臣的手下!”

薛仁清看着满堂的案犯,不由皱了皱眉头,言道:“原丹阳教的一般教众先行退下!等待发落!”

众人领命退下公堂,原来拥挤的大堂这才变得宽敞了一些。

薛仁清开始审问原左宾臣手下的人道:“你们是否原许昌分舵舵主左宾臣手下?”

“是的,大人!”

“你们舵主暗中替人刺杀朝臣一事你们可知晓?”

“回大人,我等皆知晓!”

“好,本官问你们,是谁在背后指使左宾臣刺杀朝臣?”

众人的回答让薛仁清吃一惊:“回大人!是夏竦夏大人!”

薛仁清脸色突变:“什么?你们再说一次!”

“回大人,背后指使左舵主的是夏竦夏大人!”

薛仁清似乎不敢相信,追问道:“你们可有证据?”

一人答道:“有,事发之后左舵主曾经写了一封书信向夏大人求救,后来左舵主觉得先前这封信言辞上有不妥之处,所以另行写了一封!原信被舵主撕得粉碎,然而当时小人多长了个心眼,知道将来必有大难,于是暗中将这些碎屑拾起重新粘在一起!”说完,从怀中小心奕奕地取出一张纸,呈上道:“这就是我们舵主写给夏大人的信件!”

衙役将纸张递给薛仁清,薛仁清仔细查看了之后,又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你们还有什么证据证明此事与夏大人有关?”

又一人答道:“禀大人,还有!”说完掏出一个令牌道:“这是夏大人为了让左舵主能够方便出入夏府议事,特意给他的通行令牌!左舵主叛变在总舵图谋杀害秦教主之前,将此令牌交由我暂行看管!”

薛仁清又接过那令牌验了一验,然后接着问:“还有没有其它证物?”

“回大人!没有了!”

薛仁清猛然怒拍案台道:“大胆,你们两人竟然诬告朝廷命官,可知罪?”

那两人皆答:“草民所说皆是实情,何来诬告之说?更不知何罪?”

薛仁清斥责道:“还敢狡辩?风无极、雷烈如,你们告诉他,指使左宾臣刺杀朝臣的是谁?”

“回大人,是庞太师!”

“你们听到了吧!是庞太师,何以变成了夏大人?你们从实招来,是谁指使你们诬告夏大人?”

那两人仍一口咬定道:“禀大人,我们也不明白!明明是夏大人,何以风雷两位护法竟然说成了庞太师!薛大人大可问问我们这些弟兄,到底指使左舵主的是谁!”

薛仁清问:“你们从实招来,背后指使左宾臣的到底是谁?”

“回大人,是夏竦夏大人!”

薛仁清不由恼怒起来,喝道:“大胆!是何人指使你们串通一气,做此假证?还不从实招来?”

那班人依然嘴硬:“回大人,没有人指使,我们说的皆是实情啊!”

“大胆叼民,看来不用刑你们是不会从实招来的了,来啊!给我先打二十大板!”

“慢着!”众衙役正要用刑,李皓贤突然制止道:“薛大人,你何以就一口咬定他们说的是假话?没审两句就要用刑,难道薛大人要严刑逼供不成?薛大人为何听到指使左宾臣的是夏大人,竟然如此紧张,我听说薛大人是夏大人的门生是吧?”

薛仁清道:“禀大人!却是如此!夏竦夏大人是下官的恩师,故下官知晓恩师的为人,恩师一生忠君爱国,断然不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这些贼人明显是受了人指使,诬告夏大人,故下官对其用刑!”

李皓贤问:“那薛大人可有确实证据证明这些人在说谎?”

“风无极和雷烈如的话就是证言!”

李皓贤呵斥道:“大胆薛仁清,就凭这两人的言语,你竟放着这些证物而证言不顾,非要咬定这些人说的是假话,你到底是何用心?”

薛仁清坚持道:“李大人,下官自有下官的道理,请李大人不要干扰下官判案!下官刚才已经说了,吏部这次派大人来只是监察而已,并非审案,李大人若有什么异议,可以如实向吏部反映,至于该怎么判案,仍然由下官决定!”

李皓贤驳斥道:“大胆薛仁清,你这样严刑逼供,分明是有意偏袒夏竦,你难道就不怕本官向吏部参你一本!”

薛仁清一脸正气道:“下官行得正,坐得正,不怕被人参,李大人如果认为有这个必要,但参无妨,现在下官要审问此案的疑点,请李大人不要越俎代庖!”

李皓贤大声怒道:“薛仁清,本官最后再问你一次,你坚持要这样逼供是吧?”

薛仁清说:“是的!下官对这些人用刑,李大人何以如此在意?难道李大人怕下官问出点什么破绽?”

李皓贤听完,冷笑着起身走到堂中说:“好!薛大人,我听说有个外号叫‘犟驴’是吧?”

薛仁清道:“没错,那是官场上的同僚的抬爱!薛某办事讲求公证,所以经常得罪上司,故得此‘雅号’!”

李皓贤不屑道:“很好,本官今天就要领教一下你如何‘犟’法!看看本官有没本事让你这头‘犟驴’低头!”

薛仁清毫不退让道:“本官一向凭公义和良心判案,今天这件案疑点甚多,这些人明显在言辞狡辩,所以本官必须要用刑,如果李大人非要阻挠不可,那下官也决不退让!”

李皓贤冷笑道:“决不退让,哼哼!那要看你的本事大还是我的本事大了。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流眼泪,薛大人,看来你非要逼着我拿出最后的法宝不可!”

“李大人还有什么招式但请使出来无妨,下官也乐于领教!”薛仁清不惧道。

李皓贤怒不可遏,点点头道:“好,很好!”说着从衣袋中取出一卷黄色的文卷厉声道:“薛仁清接旨!”

薛仁清当即变了脸色,无奈地领众人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丹阳教刺杀朝臣一案,朕深感震惊!此事牵连甚大,恐有朝臣在背后指使,非严查此等逆贼不可!酌吏部监察使李皓贤,政绩卓著,深得朕心,特令其为办案钦差,全权查办丹阳教一案,各州各府之官员,皆受其节制,不得有误!钦此!”李皓贤将圣旨念完,得意地递给薛仁清道:“薛大人,你需不需要验一下圣旨的真伪?省得你有所怀疑!”

薛仁清虽然嘴上不说,但是还是接过圣旨细细查验,可惜无论他怎么验,真的就是真的,薛仁清心中好深疑惑,当今圣上为什么会委派一个如此年轻的官吏审理这样重大的案件。原来,李皓贤是得到景阳郡主的金印举荐,做了四品的吏部监察使,但是即使是监察使要想干涉此案也显得力量不足,景阳郡主请庞太师出面,向皇帝举荐李皓贤为办案钦差,庞太师于是对皇帝说丹阳教一案背后必定牵连朝中之臣,所以办案人选应当慎重,这朝臣大多都结成党羽,断起案来必然有所偏袒,如果选人不当,可能某些人会借此案来打击政敌,所以最好是选派一个没有什么朋党背景的人办理此案,这李皓贤刚入朝不久,况且是由景阳郡主选拔上来的,与朝中的众人没有利害关系,若是派他去办案,可以做到公正无私。全国大小官吏成千上万,皇上不可能人人都认识,既然景阳郡主和自己的宠臣庞太师都力推此人,就算不看僧面也看佛面,所以皇上没有怎么考虑就准奏了。

李皓贤一日之内从一个江湖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为圣上钦定的办案钦差,薛仁清尚且惊愕,就更别说是其他人了。李皓贤让薛仁清验完圣旨之后,轻蔑道:“薛大人,奉圣上意旨,本官现在要全权接管此案!就麻烦薛大人借公堂一用吧!”

李皓贤搬出圣旨,薛仁清无力抗拒,只得恭敬道:“大人请便!”

李皓贤吩咐冷影和狼牙道:“把我的官服拿上来!”

两人领命下去抬上来一个箱子,打开之后,取出李皓贤的官服官帽,李皓贤脱去身上的面衣,披上官服,戴上官帽,威风凛凛地坐到案台上,大喝一声:“升堂!”衙役们喊了一遍威武之后,李皓贤问风无极:“风无极,你们丹阳教建教已经有多久了?”

“已有二十余年!”

“哦,已有二十余年了,那这二十多年中你们一定干了不少恶事了,是吧?”

风无极推脱道:“大人明察,这多数是教主指使的,我等只是奉命而行!”

李皓贤安抚道:“你也不需要太担心,本官只是向你了解一下!”然后转头问薛仁清:“薛大人,你是何时任许昌知府的?”

薛仁清答道:“下官是十年之前任许昌知府的!”

“那也就是说,你已经与丹阳教共处了十年了是吗?”

“是的,这是下官的失职!”薛仁清听得出他话中有话,无非是指责他办事不利,十年了才铲平丹阳教。

李皓贤故作不解道:“那本官就不大明白了,既然你上任之初丹阳教已经为祸一方,那为何你要等到近日方将丹阳教一干人等抓拿审问?是什么原因令薛大人如此失职?”

薛仁清如实回答:“那是因为丹阳教势力太大,下官人手不够,故不敢轻举妄动!”

“既然人手不够,你为什么不上表请求朝廷派兵剿灭呢?”

“下官曾经多次上表请求朝廷调兵,然而朝廷认为这只是小事一桩,用不着大动干戈,所以一直没有批准下官的请求!”

“所以薛大人就放任他们为恶十年!那么,现今又是什么原因令薛大人敢于‘轻举妄动’了呢?”

“丹阳教刺杀朝廷大员一事令圣上震怒,朝廷终于批准了下官的调兵平乱的请求,故下官敢于下决心剿灭丹阳叛逆!”

李皓贤又问:“这次薛大人出了调来了兵,好像还请了一些人来帮忙是吧?”

“没错,这些都是下官在江湖上的朋友,下官请他们来助一臂之力!”

“既然已经有朝廷派兵,为何还要请这些人帮忙?”

薛仁清解释道:“丹阳教众人武功高强,本官为保万无一失,故请江湖友人助我一臂之力!”

李皓贤猛拍案台喝道:“大胆薛仁清,你可知罪?”

薛仁清问:“下官不知所犯何罪?”

“我大宋自开国以来,太祖皇帝为了防止重导五代割据之乱,明令文武分职,文官没有皇命不得私自招兵,而你在朝廷已经拨给你兵马平乱的情况下,还擅自召集江湖人马,这跟私自招兵买马有什么区别?”

薛仁清说:“下官也知道此事有所不妥,但下官也是为了确保能平定丹阳之乱才出此下策!”

李皓贤驳斥说:“荒唐!照你这样说,各州各府只要也拟个类似的借口也可以肆无忌惮的招兵了?”

薛仁清道:“李大人未免将此事的轻重夸大了吧?下官只是请些人帮忙剿匪而已!纵然下官在此事有不对的地方,我自会向朝廷请罪。李大人,这件事好像与此案无关啊,李大人为何一再在这样的事上钻空子?”

李皓贤逼问道:“真的没关系吗?薛大人,你为什么上任十年方剿灭丹阳教?”

“下官刚才已经说过,下官一直人手不足,无法剿灭!”

“是吗?我看这不是真正的原因吧?”

“以李大人之见,什么才是真正的原因?”

李皓贤言道:“我听说你的恩师夏大人当初被圣上罢免左丞相之职时,心里颇有微辞是吧?”

薛仁清为恩师辨白道:“绝无此事,恩师一心忠君爱国,虽然圣上罢了他的官职,但恩师对圣上的忠诚之心从未改变,怎会有微辞?”

李皓贤反驳道:“你当时又不在京中,又怎知道他没有怨言?”

“恩师对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鉴,勿庸置疑!李大人,你问的这些皆与本案无关,你何以一再提及?”

“怎么会与本案无关,薛大人为何一再惧怕本官问关于夏相爷的事,难道你心中有鬼?我听说当初夏相爷被罢免时,朝中有不少人为他向皇上求情,请求皇上收回成命,继续让他担当宰相,然而那些被丹阳教杀害的众朝臣,当时都是一致表态支持皇上的决定的,是吧?”李皓贤诱供道。

薛仁清听他这样说,似乎矛头直指吕相爷,于是问:“李大人此话是何意?”

“你心知肚明,现在就让本官来告诉你这件刺杀朝廷大员案的始末吧;当初夏相爷被罢左丞相之位,心生不满,遂将那些向皇上表示支持罢他的人视为仇敌,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夏相爷暗中勾结丹阳教左宾臣等人,指使他们帮自己出去这些眼中钉,肉中刺。岂料东窗事发,此事惊动皇上,下令严查,夏相爷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连忙派人将涉事之人全部清除,以毁灭证据。为了做到干净彻底,夏相爷想到将丹阳教扫平,这样就万无一失了。而你薛仁清,这个夏相爷的好学生,接到恩师的授意后,你那十年来都壮不大的‘胆子’立马壮了起来,连忙处心积虑的布置将丹阳教一网打尽,为你恩师除去后患。薛大人,你真是个好学生啊!”李皓贤所得有纹有路,似乎就是这么一回事。

薛仁清听完后怒道:“李大人,无凭无据的你怎可这样凭空猜测?你这样污蔑我的恩师到底是何居心?”

李皓贤胸有成竹的说:“好!本官就审到你心服口服为止!”说完,问风无极道:“风无极,你从实招来,到底指使左宾臣的是谁?”

风无极似乎有些犹豫,李皓贤厉声道:“大胆叼民,还不从实招来!”

风无极此时突然改了供词道:“回大人,是夏大人!”

薛仁清见此人突然变供,大吃一惊。李皓贤问:“哦!你刚才好像不是这么说的,为何现在突然又改了供词?”

风无极道:“回大人!刚才的供词是假的,有人事先教唆我说的!”

“哦!此人是谁?”

风无极血口喷人道:“就是薛仁清薛大人!”此话一出众人震惊,在风无极一旁的雷烈如似乎也不敢相信风无极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整个人呆呆地盯着风无极。此事雷烈如突然想起今早风无极神秘熙熙地对自己所说的话,他说要想保自己平安的话那等下他在堂上怎么说自己也就怎么说。雷烈如是个明白人,很快就看出风无极和李皓贤似乎早有串通,其矛头直指薛仁清,看来自己在这个时候还是保持沉默为好。

薛仁清受此不白之冤,哪会心平气和:“你胡说!本官何时有教唆过你?”

风无极反咬一口道:“薛大人,事到如今你怎可以这样说呢?诬陷朝臣是多大的罪啊!不是事先你给我打了包票,我也不会那样说啊!”

薛仁清激愤道:“本官与你无怨无仇,你为何要这样诬陷我?你有何证据说本官教唆你?”

李皓贤问:“对呀!风无极,你有何证据说薛大人事先教唆你造假供词?”

风无极答:“当时师爷也在场,大人可以问问师爷!”

李皓贤问一旁的师爷道:“师爷,风无极所说可是实情?”

那师爷也支支吾吾的,似乎有难言之隐。薛仁清急切道:“师爷,你倒是说话啊!本官从未有教唆风无极造假供词!”

哪知师爷答道:“回大人!风无极所言不虚,薛大人事先确有教唆风无极造假口供,小人当时也在场,可以作证!”

薛仁清听后如晴天霹雳,不敢相信道:“师爷!你……”

那师爷低着头道:“薛大人,对不起了,小人不得不说真话!”

李皓贤冷笑道:“薛大人,事到如今你还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还妄想逃避罪责?”

薛仁清似乎明白了什么,大笑道:“愈加之罪,何患无词?李大人,想不到你如此处心积虑,要置薛某于死地!只是你污蔑我也就算了,为何还要污蔑到下官的恩师夏相爷身上,你到底受何人指使!”

李皓贤喝道:“你反倒审起我来了!铁证如山,容不得你抵赖!来人,将薛仁清拿下!”

官大一级压死人,李皓贤现在官阶比薛仁清大,又有皇上的圣旨,众衙差不敢不从,刚刚还在堂上审案的薛仁清,这回却被当成犯人拿下,这样的变化真是让人不敢相信。薛仁清不服道:“李皓贤,你颠倒黑白,陷害忠良,休想有好下场!”

李皓贤笑道:“薛仁清,现在你还要装得正气凛然的样子?来呀,给我除去他身上的官服!”

众衙役奉命执行。薛仁清一边反抗一边又是破口大骂,李皓贤并不理会,待薛仁清的官服被扒了之后,李皓贤又吩咐道:“薛仁清身为知府,知法犯法,判案时暗中偏袒自己的恩师,更大胆妄为,竟然教唆犯人造假口供,其罪非轻,现将此人收监,由于此人还涉及到刺杀朝臣一案,择日押送大理寺再行审问!众衙差,先将此人关押起来!”

薛仁清蒙冤受屈,被衙差制住仍然猛烈挣扎反抗道:“李皓贤,你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更非进士出身,你有什么资格能坐上四品监察使的位置?你如今猖獗致此,还不就是朝中有人替你撑腰吗!你要把本官押送大理寺?好!本官到了京城,定在列位大人面前控诉你的滔天大罪,到时你和你的主子都吃不了,兜着走!”

李皓贤听完,笑着走下案台,来到薛仁清身边,薛仁清怒不可遏,猛然‘呸’的一声,朝李皓贤吐出一口痰,李皓贤闪身避过,朝薛仁清脸上就是一巴掌,然后‘正气凛然’道:“你要告就去告个够,你以为本官会怕你不成?你说的没错,我要是朝中没人替我撑腰,也坐不到四品监察使这个位置!我告诉你,为我撑腰的就是当今圣上,圣上知人善任,用贤不拘一格,故本官要誓死报答圣上天恩,你等这些逆臣,不思为圣上分忧,反而结党营私,弄得朝廷乌烟瘴气,不除不得以平民愤,正乾坤!给我押下去!”

数名衙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那又叫又喊的薛仁清押了下去。李皓贤发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言论之后,回到案台之上,继续判案。

“师爷,薛仁清谋逆,要上押大理寺受审,在这段期间,暂由你代理许昌知府之位,直至吏部委派新的知府到任为止!”

“原丹阳教许昌分舵众人听判,刺杀朝廷大员一案案情复杂,涉及朝廷重臣,你等是此案重要人证,现将你等暂行关押,择日与案犯薛仁清一起押送大理寺候审!”

“丹阳教众人听判,你等丹阳教建教十余载,不思为善,到处欺压百姓,弄得民怨沸腾,本官考虑到这主要皆是你们的教主秦旻阳管教不严所致,现秦旻阳已经伏法,你们经过这次围剿也死伤惨重,故不再对你们施重刑,丹阳教一般教众,无罪释放,丹阳教各堂主、舵主、左右护法,各打五十大板,以示惩戒!秦旻阳的两个女儿,与此案并无太大关联,故维持原判,无罪释放!”

李皓贤的判刑明显有利于丹阳教众人,打五十大板总比充军要好,故众人千恩万谢。李皓贤审完丹阳教众人,然后突然唤道:“龙啸天何在?”

龙啸天见李皓贤唤自己,心中不免感到奇怪,但是还是走上公堂行礼道:“大人,龙某在此!”

李皓贤问:“龙啸天,本官问你,你这次为何带领江湖中人参与朝廷围剿丹阳教一事?难道你不知道朝廷大事你等平民百姓不应该管吗?”

龙啸天解释道:“回大人!这次是许昌知府薛大人写信托下官召集这些江湖朋友助朝廷一臂之力,龙某一时也没有想到此事有不妥之处!”

“你跟薛仁清是什么交情?他为何会写信托你办事?”

“回大人!我与薛大人算是相交非浅了,所以薛大人才会托龙某为其办事!”

“但是,我听说你这次招来的人中,不少人与丹阳教有私怨是吧?”

“回大人,丹阳教在江湖中横行霸道,确实得罪了不少人!”

“所以你们就趁朝廷来剿灭丹阳教之际,来报你们的私仇是吧?”

“这……”龙啸天被李皓贤这一问,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李皓贤继续道:“龙啸天,我听说你们玄天剑派一向以武林群雄之首自居是吧?”

“回大人,没有此事!我玄天剑派何得何能,敢自认武林群雄之首!”

“你知道就好!这次本官看在你们是受了薛仁清的唆使,方介入此事,故也不与你们计较!但是,有几句话我也不得不提醒你们!”

“大人请讲!”

“朝廷的事,你们以后最好不要过问!还有,如果没有什么大事的话,你玄天剑派最好不要动不动就召集一般江湖武夫持械私斗,本官不管你们江湖上各派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一旦违反了朝廷的法令,一律严惩不怠!”

“多谢李大人提醒,龙某会谨记李大人的话的!”

“能记住当然最好!本官听说薛仁清亲自为你们玄天剑派题写了一块匾额是吧?”

“回大人,是的,此匾额就挂于本派门前!”

“哼!一个朝廷钦犯,有什么资格为别人题写牌匾,你玄天剑派这次妄自纠集一帮人干涉朝政,本官现就将你派门前的牌匾摘去,以示惩戒,此后的三年之内,你派门前不可悬挂牌匾!如此判罚你可心服?”

龙啸天道:“一切谨尊大人之令!”

作者:文政();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