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尊> 第二十回 云动潇湘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回 云动潇湘 二(1 / 1)



和钟子昂迫不及待想回到明教大本营的心情一样,军机院也正急切地盼望着他们归来,因为——齐天病了。

联合起事、推举教主、由军机院统一指挥荆楚江西行动步骤这三件大事谈定后,齐天带王宗石走访了军机院、统兵院、转运院这地位日益凸现的“内三院”,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根据现代军事体系整理出来的思路进行了详细解说。在这过程中,齐天对王宗石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位江西明教领袖和他笑嘻嘻的外表不一样,其实性格非常沉稳内殓,和他在一起让人有种非常踏实的感觉。从他说出的几条建议来看,齐天暗思:“这个大胖子恐怕智谋也不在夏诚之下,稳重更在夏诚之上,怪不得能和钟相并为当初方腊手下五大光明使之一。”

同样,王宗石虽然口中没有多说什么,但齐天从他眼里看得出——王宗石也对自己越来越尊敬,毕竟自己多掌握了近千年的知识,就算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士也绝想不出来。参观结束后,王宗石提出一个要求:在江西建立“内三院”的江西分部,同时要求从“内三院”各派几个人随他回江西,协助建立这套机构。

对于这点,齐天没有答应,他倒不是有意藏私,实在是有心无力。一来荆楚这里已经人手非常紧张,二来现在这些人员包括杨幺,离他心目中一个合格参谋人员的标准还有距离。双方约定,等一旦荆楚方面腾出手来,就尽快派人去江西协助王宗石。

王宗石走后不久,太原在九月初三陷落的消息,隔了一个多月传到了洞庭湖一带。

太原陷落意味着汴梁失守已迫在眉睫,齐天夏诚为首的军机院决定不用再掩饰实力了。

于是“钟相民兵”在飞狐岗上、洞庭湖边竖起了“招兵”的大旗,按照军机院的暗中调配,钟相直属各堂和夏诚持世院下辖各堂的青壮教众以“投军”的名义纷纷聚集起来。飞狐岗上原来有明教各堂精选的好手和小头目两千多人,现在人数陡然扩大到八千多人。

此时,各堂好手和后来调到飞狐岗的各堂小头目们已经大体完成了简单的操练,在军机院将韬堂学习的那些堂主、长老使者们也匆忙结束了短期培训,回到了飞狐岗听从统兵院的调遣。除了一些好手和小头目被派回原属本院充实力量外,剩下的小头目和精锐在他们带领下开始操练新聚集的教众。

将韬堂也开始进行第二期培训,这次培训的人员是在统兵院操练过程中发现的可造之材,大部分是从小头目中挑选的。

“钟相民兵”声势日大,搞得宋朝的地方官员和那些一贯欺压乡民的财主们惴惴不安。于是,催“钟相民兵”早日起程北上的宋朝地方官员开始越来越频繁地造访钟家庄。钟相按照军机院定下的计策,今日要拨发军器粮草,明天又要冬装军马,后个儿又说训练不足,总之一句话——“要钟相民兵现在开拔,恕难从命。”

齐天现在呆的钟家庄归“荆湖北路”的鼎州武陵县管辖:宋朝把天下按“路”来划分,相当于汉朝时的“州”、唐朝的“道”;“路”下一级的单位是“州”,相当于秦汉时候的“郡”、唐朝时候的“州”,地位重要的州被称为“府”,处在军事要害的州则被称为“军”;名称虽然不同,实际上是一回事。

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地域广大,包括现今的湖北大部分地区和湖南部分地区,辖二府十州二军五十六县,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横跨长江两岸。江陵府、德安府、鄂州、鼎州、澧州、岳州这六个州府构成了荆湖北路辖下广大地区的统治支架,它们的治所也都是十万居民以上的大城市。由于荆湖北路首府在江陵府,统治重心在长江北岸,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主要由鼎州、澧州作为管理中心,鼎州治所武陵城实际上相当于荆湖北路南部地区的首府。

荆楚明教主要活动区域正好在荆湖北路长江以南地区,鼎州城里的荆湖北路的上下官员们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由于严齐前期保密工作做的好,他们这时才陡然发现自己身边居然出现了一支人数已达八千之众的农民武装,这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不过他们也毫无办法,一来“钟相民兵”有盖了李纲大印的文书,有合法身份,而且李纲手谕里明令地方官吏不得掣肘;二来他们的部队大都李纲带到中原给汴梁解围去了,本来和荆湖北路南部地区唇齿相依的荆湖南路部队不少,不过主力也被李纲带走了,剩下的自保有余,援助则不足。商议之下他们只好给了“钟相民兵”一些战马武器,希望早日送走这些瘟神。

没想到,收了“上路钱”的“钟相民兵”胃口越来越大,索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态度也越来越生硬。在平时,他们这些官老爷哪把这些的土农民放在眼里,现在也只好咽下这口气,军需装备是不敢再给了,只能不停派人来软磨硬泡,更给了钟相不能开拔的借口。

在这种状态下,齐天的工作越来越繁忙,现在的他一改在现代社会时的懒散习惯,利用过去学过的一些企划知识,把明教指挥机构当作一个运营团队来整合。他的现代管理理念让夏诚等人大为叹服——先明确要达到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设置好架构,接着完善工作步骤,并制定各项规章等等。由于军机院已经大体有了模样,他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协助钟相和王佐整顿统兵院和转运院上。

由于对冷兵器时代的作战和训练和装备等不是很熟悉,齐天没有对统兵院的工作过多指手画脚,只是建议钟相在龙骧堂、虎贲堂、神臂堂、水蛟堂这统兵院四堂外,再添加三个堂,一个堂负责侦察军事谍报;一个堂负责执行军法、监督将领;还有一个堂齐天打算来让它组建特种部队军官。

新三堂中负责军事谍报被叫做“天蝎堂”;负责执行军法被叫做“鹰视堂”;负责组建特种部队的叫“豹击堂”;统兵院诸堂都以动物做名字代表,依齐天的意思,起个什么“军法堂”“军情堂”之类的名字既简洁又好记,没想到那些统兵院的好汉们纷纷要求起个威风的名字,齐天暗自好笑,看来这个年代的人都喜欢搞这个,也就一笑作罢,随他们去了。

这三堂只是粗粗搭了架子,堂主人选都还没确定,现在明教最缺的就是有军事经验的人才,所以军机院迫切期待钟子昂他们这支在中原有过实战经验的小部队回来,他们的实战经验对未来的明教军来说是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除了搭建了这三院,齐天还根据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给“钟相民兵“拟定了三大军规八项军法。

三大军规是:(一)一切行动听军令;(二)不许拿百姓一针一线;(三)一切俘获要归公。

八项军法则是:(一)未有军令不得乱杀一人;(二)言语要和气;(三)要公买平卖;(四)借百姓东西要还,损坏百姓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钟相自是对齐天的话一一遵从,在调整了统兵院后,齐天把更多时间花在了协助王佐整顿转运院上。

转运院里面多是些参加了明教的落魄乡间知识分子,那些明教安插在各地衙门里充当衙役书办之类的教众,对这方面更有经验,只是他们暂时还不能抽身来参与,因此转运院本分的多,各堂也没起什么花哨的名字,具体分为:“银库堂”、“兵库堂”“粮草堂”、“军器堂”、“甲仗堂”、“弓弩堂”和“军马堂”。顾名思义前三堂负责征集储运,后四堂负责打造军事装备和搜集战马。

就这样统兵院、转运院各有七堂,加上军机院的军谋、多目、广闻、将韬四堂,明教内三院共有十八个堂,

齐天整天忙着理顺这十八个堂的机构、规章和工作程序,他一想到什么就马上提出来,恨不得一天就能按自己想法把内三院整理好,老是好象有千头万绪的思路应该办,不免有手忙脚乱之感。他在忙的时候也没忘了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除了和钟相夏诚以及负责照料保护自己的周伦外,和其他人很少再嘻嘻哈哈的了,刻意在明教群豪面前保持种神秘威严的感觉。

也许是身体单薄的缘故,也许是吃东西没注意,这样重的工作量没持续多久。一天齐天正在和夏诚研讨将来明教军队怎么编制的时候,突然脸色苍白,随即忍不住呕吐起来——他的胃病犯了。

齐天一下子躺倒了。这要在过去好办——两片胃复安或者吗丁琳,很快就搞定了。夏诚手忙脚乱地请来鼎州城里“医局”的医士,又请了几个武陵有名的儒医,诊脉后医生们说齐天是劳累过度,饮食又没有节制,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嘱咐齐天不得再操劳后,他们开了几副药方,这些药方讲究调养,对补养身体元气大有好处,但见效就慢了些。

平时不觉得,齐天这一病倒,内三院立刻显得有些混乱,军机院还好些,毕竟齐天前一段花了很多心思,架构也差不多了,其他两院不少堂都在等他的安排,这时候大家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对齐天养成了种依赖心理,什么事情都懒得动脑筋了。反正齐天说出的东西旁人想个一两年也不见得想的出来,一切按齐天的设计去办就是了。因此,齐天隐隐和钟相夏诚同处在了荆楚明教三大首领的地位。

齐天病倒后,全部担子又压在了夏诚身上,这时他才深刻体会到:齐天实在是少不得的!他更加想念陪钟子昂北上的澧州堂堂主邬天美了,邬天美智勇双全,智谋不在王佐严奇之下,夏诚眼巴巴盼着他早一天回来,好助自己一臂之力。

齐天在病榻上见到了闻名已久的钟子昂和邬天美。

————————————————————

非常感谢“玄柔剑圣”、“ppmm5”两位的提醒,你们说的我有的已经注意到了,有的没想到,现在正在做修改,争取写的更有趣些。

“waipo1”,由于修改的原因,加上前一段有个事情比较忙,最近身体也不大好,所以更新慢了点。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和建议。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