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异人录> 第六章 兄弟阋墙 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兄弟阋墙 中(1 / 1)

次日一早,赵盾就赶往随会的府邸,从成公继任晋侯之后,就恢复了三日一次朝会的旧制,而这一天刚好不逢朝会,而赵盾又不想让寄居自己府中的赵穿听到什么消息,所以就屈驾前往了。

随会正在府里收拾行装,得到门卫通报赵盾过府拜访的消息,十分惊讶。随会的身份乃是上大夫,位在公卿之下,而赵盾乃是晋国六位上卿之一,又是主政的正卿,地位尊崇。这次随会前往国都洛阳,是代表新晋位的晋侯朝见天子,是晋国新君继位的重要国政,回来后依例要向主政的首辅正卿汇报工作,然后还要一起觐见国君,才算交卸差事。可是眼下自己还没有前往相国府,这相国本人就过府拜访,岂不是主客颠倒,尊卑易位了?

随会心里暗自猜测,连忙赶到前堂,这时赵盾已经登堂入室,反客为主了。赵盾与随会交往多年,私交着实不错,不过两人都是谨守礼仪的人,赵盾从来就没有这样无礼地排门直入过。

见到这样的情形,随会挥手驱散两旁侍侯的下人,然后直接询问赵盾道:“相国,您如此失态,可是有什么疑难不能开解?”

赵盾也不问随会怎么猜测出来的,他们知交多年,相互知根知底,自己现在的表现失常,随会自然可以看出端倪,他直接开口道:“先生,我这次过来有两事不能决断,特地来听听你的意见。”

赵盾把朝里发生的争执详细地叙说了一遍,他难以决断的关键主要集中两件事上:其一是魏犨遗留下来的礼仪大臣的职位;其二是赵穿所表现出来的野心。

随会听完之后,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相国大人,这礼仪大臣的职位其实不难解决,我晋国朝中通晓礼仪的大有人在,你所顾虑的乃是魏绛的任命罢了。”

赵盾点头表示赞同,随会接着说道:“魏绛此人向来都就任武职,时人以为粗鲁不文,其实不然。”

“不然?”赵盾诧异道,“这魏绛向来都是这样,怎么会不然?”

“相国想岔了,”随会解释道,“魏绛出身尊贵,其父又是多年的礼仪大臣,他自己怎么可能不通礼仪?”

赵盾恍然:“对啊!他随在其父身旁,就算是看也看会了!”

“魏绛为人正直,统兵时候也不是无能之辈,看也不是个蠢笨之人,又有魏犨这样的父亲,怎能不懂礼仪?”随会笑道,“如果相国不放心,不妨给他安排一个有名望的副手就是了。”

赵盾多日来的焦虑心思被随会寥寥数语就解决了,情绪立刻放松了许多,他笑着说道:“看来人称你晋国第一智谋之士,果然是名下无虚啊!”

随会笑了:“此事放在以前,相国绝不会看不到其中的关键,只是您经过桃园一事后的心境有些不宁罢了。”

赵盾闻言一愣,他呆呆地端坐于座席上,半响后才陡然发出一阵大笑,笑得涕泪横流,毫无平日庄重的威严仪表。坐在他对面的随会微笑地注视着赵盾在发泄着自己的情绪,一言不发,过了好一阵子,赵盾才平静下来。

平静后的赵盾不管自己满脸的涕泪,直接起身对随会施了一礼,然后说道:“多谢先生点醒,不然赵盾还不知道会沉溺其中多久。”

随会也起身回礼道:“相国有功于社稷百姓,随会不过是稍稍提醒罢了,我们知交多年,也不必如此多礼!”

两人重新入座,赵盾接着开始的话题道:“这赵穿功劳极大,可是罪孽也极深,而其人又勇力过人,实在让我无法决断啊!”

随会微笑着接言道:“何况他还是相国的族弟,若处理过严,会有损家族内部的团结,而处理不严,则会让世人以为相国徇私,取舍之间确实让人难以决断。”

赵盾看着随会嘴角所带着的笑容说道:“看随大夫的样子就知道你一定胸有成竹了,还是快快说来听听吧。”

“相国所顾虑的不过是害怕家族内部不满于您惩处赵穿罢了,”随会坦然道,“赵穿这次可说是力挽狂澜,把赵氏从绝境中拯救出来,对于赵氏来说乃是不世的大功,可是他的手段过于激烈,虽然见功于旦夕之间,却留下了很大的后患。”

赵盾点头赞同,他一开始就不打算用赵穿那样的方法来自救,不然的话,当时身处国都的他也不会仓惶出逃了。随会见赵盾同意自己的看法,接着说道:“其实赵穿将军对于赵氏的忠诚那是没有什么可以置疑的,但是他自己没有长远的眼光,所以看不出来以后的危害罢了,现在他提出了要求,不过是觉得自己有功于国家社稷。对他来说,这乃是正常的要求,对别人来说,那就是非分之想了。”

“是啊!”赵盾无奈地叹息道,“赵穿忠勇过人,乃是国家的干臣,如果严惩于他,我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啊!”

随会深知赵盾的心理,知道赵盾舍不得赵穿这样难得的勇将,当然是他们赵氏家族自己的勇将,可又不放心于赵穿这次表现出来的野心,所以瞻前顾后,无法决断。随会却十分看不起赵穿,除了赵穿的出身较差以外,还因为赵穿过于莽撞,而且桀骜不逊,赵穿平时只服从赵盾的指挥,除此之外就连晋侯都无法调动自如。这次赵穿所作所为实在有些过分,随会准备借此良机好好给赵穿一个教训。随会善于揣摩人心,对赵穿的了解也很深刻,甚至比赵盾还了解赵穿,他先用寥寥几句话开解了赵盾的顾虑,然后接着说道:“赵穿现在所有的问题其实就是在于他不知道自己悍然弑君给相国您带来的危害,您只需要对他好好分析一下此事的厉害关系,以赵穿将军历来所表现出来的忠贞,自然不会让相国难做的。”

赵盾略微思考了一下,觉得随会所言极为有理,决定依言行事。不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一向信任的随会在言中对赵穿设下了一个致命的圈套。

几天之后,从赵盾府邸中传出了赵穿暴毙的消息。

随会得到消息之后十分诧异,虽然他的计谋会使赵穿受到一个难以忘怀的教训,可也不至于使赵穿毙命。大感意外的随会连忙赶往赵盾府邸探听详情。

原来,在赵盾得到了随会的指点之后,决定依计行事。次日,在赵穿再一次向赵盾请求任职上卿的时候,赵盾以随会所教授的言辞斥责了赵穿一番,在话里透出对赵穿弑君一事的厌恶之意,并且点明了他鲁莽行事给赵氏家族带来的危害,义正词严,毫不客气地把赵穿训斥了一顿。

随会十分了解赵穿,他知道赵穿性烈如火,表面上粗豪大气,内心里却充满自卑,而且赵穿对赵氏家族以及有知遇之恩的赵盾十分忠心,他一旦听到从赵盾嘴里讲出来的斥责埋怨之言,自然会羞愧难当,甚至会受到刺激从而大病一场。可是刚回到晋国的随会没有想到的是,赵穿本来就重病在身。

赵穿在炎热的夏季里因为操练士卒,劳累过度,背上生出了一个大痈,而且在绛州修养的时候又因为过于热衷于上卿的职位,没有好好调养休息,以至于痈疮越来越严重。本来以赵穿强健的体质,这样的病情不会使其丧命,最多就是多修养一段时间罢了。可是对他心有芥蒂的赵盾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直接用十分严厉的言辞对赵穿进行了不留余地地斥责,羞恼愧疚的赵穿当天夜里就病倒在床上了,背上的痈疮迸裂,陷入昏睡当中,短短两天,这位勇冠三军的猛将就撒手人寰了。

得知详情的随会懊恼非常,他在赵盾面前坦言了自己的打算,他追悔莫及地说道:“相国大人,我就是想给赵穿一个教训罢了,可造化弄人,怎么就如此凑巧,居然会使他亡故?唉!”

赵盾心里也很惋惜,毕竟这赵穿乃是难得的将才,可是他还是不住地安慰随会,他很清楚,随会并没有想害死赵穿,无奈地赵盾只能说:“此乃是命数,我们都没有想害死赵穿,可是他还是因此丧命,也许这是上天对他弑君的惩罚吧!”

两人在赵穿的灵堂上唏嘘叹息了一阵,也只能如此无奈地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数日后,赵穿依大夫之礼下葬,他本来不算上等贵族,也没有什么爵位遗传给自己的儿子赵旃。赵旃恳求赵盾,想继承父亲生前中大夫职位,也被担心他人议论的赵盾拒绝了,只是得到了一个应允待其立功后给予厚赏的承诺罢了。经此之后,曾经勇冠三军,为晋国带来过难以评价功过的赵穿就此湮灭了。

小屋里,少年点上了昏暗的油灯,豆大的灯火在屋外呼啸的狂风声里显得格外昏暗,在摇曳的灯光里,老人还在不紧不慢地述说这当年的往事。

“在那以后,成公在位的几年里,赵氏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老人慢慢地絮叨着,“赵盾依然担任着相国,主持晋国的朝政,他的儿子赵朔迎娶了成公的女儿,继续着赵氏与国君一族的联姻,而赵同、赵括还有最年幼的赵婴齐都被封为了大夫,赵同和赵括还被甄选成为了公族,一时间赵氏声威大振,家族昌盛到了极点。”

可是,盛极而衰乃是常理,成公在位七年后因病而薨,世子子繻继位,是为晋景公。成公薨后不久,赵盾卒于绛州,归葬平原。在赵盾之后,景公以赵朔年少,资历不足为由,任用三朝老臣荀林父为正卿,任相国,主持国政。赵朔继承乃父爵位,位列上卿。

景公继位第三年时,南方强国楚国以中原郑国干涉自己属国陈国国君继承为理由,由国君庄王亲率三军,战车千乘,大举围攻郑国国都荥阳。郑国国君遣人突出重围,向身为北方盟主的晋国求救。

景公此时正值壮年,一心谋求“方伯”霸业,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决定起兵救援郑国。此时晋国的国力较之灵公时候已经有所恢复,但是西边疆界缺少得力大将镇守,为防备秦国的突袭,所以可以抽调的军队只有三军,六百乘战车。

景公拜相国荀林父为主帅统领全军,随会为上军主将,赵朔为下军主将,赵同、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随军听用。

“唉!这荀林父虽然是多年老臣,曾经多次经历战阵,可是其人一生平庸,实在不是主帅之材啊!”老人有些感慨地叹息道,“这次大战,我为你父车右,曾经亲历其事,亲眼目睹了赵氏几个兄弟之间产生芥蒂,最终反目。”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