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新一战风云> 第五十二章 黑色巨人的诞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 黑色巨人的诞生(1 / 2)

过去100年的历史,是为攫取和控制世界石油储备而战斗的历史,任何其他因素都不能与此相提并论。首先是英国,后来是美国,主要受这两个国家的利益影响,围绕着原材料、石油,形成了世界政治与经济的权力版图,但人们对此却了解甚少。

——威廉·恩道尔

……

早在1876年毕业的那一年,威廉就曾经和赫森探讨过组建石油公司的事宜。赫森在与好友莫扎诺夫的交往中,已经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石油所蕴含的财富。

只是该从何入手呢?组建新的勘探公司的话,投资周期长、风险巨大;建设炼油厂和输油管的话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困难重重。赫森对于由自己牵头组建一家石油公司没有任何信心,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

那段时间,莫扎诺夫的事业正处在关键时期,前景一片大好。他在罗马尼亚建立的石油公司已经成功打出第一口油井,柏林至加利西亚的长途输油管线也即将建成。

威廉有意向莫扎诺夫的公司进行投资,可问题是对方不差钱。

不过,赫森并没有放弃努力。1877年,赫森在精心打理“无忧基金”和移民咨询公司的同时,派人前往俄国高加索地区的巴库考察,因为那里已经成为一座真正的石油之城。一口口疯狂的自喷井带来了数不清的金卢布,也向人们昭示着巨大的商机。

早在十三世纪的时候,马可·波罗报告说巴库附近有一口泉听说生产石油,这种油虽然“不能食用”,却能用于治疗骆驼身上的疥癣。巴库被拜火教徒视为神圣的“永恒的火柱”发祥地。那些火柱实际上是通过石灰石的缝隙泄漏上来的可燃气体。

巴库在十九世纪初并入俄罗斯帝国。当时,原始的石油工业已经有所发展,到了1829年的时候那里已经有八十二座人工挖的油井,但是产量极少。石油工业的发展受到边远落后和腐化、愚笨、无能的沙皇当局的制约,政府当局把规模极小的石油工业作为国家垄断企业来经营。后来,俄国政府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废除了国家垄断,向竞争性的私营企业开放。结果是私营企业获得了爆炸性的发展,手工掘井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第一架钻井于1871-1872年间开工,到1873年时,投产经营的小型炼油厂已有二十多家。

过了不久,一位名叫罗伯特·诺贝尔的化学家来到巴库,虽然巴库是东西方之间一个四方交会语言混杂的巨大贸易中心,但从很大程度上说它仍然是亚洲的一部分,拥有许多波斯国王建造的古老的清真寺,寺院的尖塔到处可见,居民有鞑靼人、波斯人和亚美尼亚人。近年来石油工业的发展开始给它带来很大的变化,罗伯特一到巴库就感染到了这种气氛。

在罗伯特的劝说下,他最有经营头脑的二弟路德维格开始投资于巴库石油工业,并在短短的不到4年时间里,成为“巴库石油大王”。(罗伯特的三弟阿尔弗雷德就是大家熟悉的死后设立诺贝尔奖的那个“zha药大王”)

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的标志在帝国到处可见:油井、输油管、炼油厂、油船、驳船、储油库、专用铁路、零售网——还有一支多民族的劳动大军,他们的待遇比俄国任何一个企业集团都高,因此他们自豪地称呼自己为“诺贝尔人”。

诺贝尔兄弟公司支配了俄罗斯帝国境内的石油销售,但出了边境俄国石油就成不了气候。地理条件把俄国石油封锁在帝国境内。把石油运到波罗的海港口就意味着“穿越俄罗斯西部行程二千英里的水陆运输”。冬天的严寒使情况更加恶化,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里海上运输停顿,结果是许多炼油厂干脆停工半年。即使是帝国境内,有些地方石油也去不了;在第比里斯城,从八千英里之外的美国进口石油要比巴库来的石油便宜,而第比里斯离巴库只有三百四十一英里。

俄国国内的市场也受到限制;对广大的农民来说照明远不是必需品,也不是他们随时随地都买得起的东西。不停地生产迫使巴库的油商垂涎于帝国边境以外的市场。为了在诺贝尔公司控制的北线以外另找一条运输线,邦奇和巴拉什科夫斯基两位石油生产商得到政府的许可,开始建造一条从巴库往西经过高加索到黑海港口巴统的铁路。但是当建造工程进入中期的时候,石油价格下跌,邦奇和巴拉什科夫斯基经费告尽,陷入绝望的境地。

这个重要的消息恰巧被赫森派往巴库的工作人员捕捉到,不过同时捕捉到这个机会的还有巴黎罗斯柴尔德家的阿方索男爵。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男人从来都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远见的人之一,他们早在几年前便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里耶卡设立了一家炼油厂,此时为了能给炼油厂觅得廉价的原油,他们对这条铁路同样垂涎三尺。

1878年初,当铁路建设因为严寒和资金短缺而陷入停工的时候,俄国石油商人、德国斯德丁美洲银行代表、法国罗斯柴尔德家族三方却正在第比利斯城的谈判桌上唇枪舌剑打得热火朝天。

本来已经陷入绝望的俄国人此时发现自己突然成了香饽饽,于是开始漫天要价,法国人和德国人却难以坐地还钱。

此事发展到后来竟引起了俄国高加索总督的注意。这位总督极端仇视犹太人,为了不让世界上最知名的犹太人家族在他眼皮子低下发财致富,总督大人援引出帝国“重要铁路线不受外资控制”的法律条文,明确禁止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这条铁路。于是同为“外资”的斯德丁美洲银行也跟着倒霉,眼看着一块肥肉吃不到口。

事情一直拖到了1878年的夏天,阿方索男爵开始着手在彼得堡打通关节,迫使这位总督就范。而赫森则前往沃林岛向威廉汇报近段时间以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殿下,一个坏消息是巴统的铁路收购计划基本没戏了。高加索的总督大人把这条单纯运油的铁路硬说成防御土耳其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按照俄国法律,我们和法国人都无法为这条铁路提供贷款。”

“哦,那有什么好消息吗?”威廉道。

“好消息是,莫扎诺夫终于碰到大麻烦了。他的加利西亚石油管线刚刚正式投入运营不到两年,可当地的石油却完蛋了。具体说石油产量越来越少,而且品质低劣,特别容易爆炸。半年来,柏林已经发生了最少三起因为使用莫扎诺夫炼油厂的煤油而炸死人的事件。现在柏林人宁可多花点钱也要选用标准石油公司的产品了。”

“呵呵,还有这么有趣的事?”威廉笑道,他知道历史上加利西亚的石油开采时间不长就停止了,但却并不知道停采的原因是由于其煤油质量太差。要知道,汽车时代到来之前,煤油几乎是石油蒸馏后唯一的值钱产品。

“此外,莫扎诺夫近一年来连续在罗马尼亚打了六口井均没有出油,他现在财务状况已经恶化到被迫卖房子的地步了。三个月前,我和席克勒尔先生一起为他提供了200万马克的贷款,可他现在的摊子太大,200马克估计也很难度过难关。最近油价暴跌更是让他雪上加霜,以现在的情况看,即便罗马尼亚打出新的油井,也不会为他带来太多的利润。而且对他来说还有一件更可怕的事情:俄国军队在去年的第十次俄土战争期间在罗马尼亚境内洗劫了他公司驻地附近的一个村庄,现在俄国人撤走了,当地人把愤怒都撒在了莫扎诺夫公司的头上,公司的日常经营都受到很大影响。”赫森一五一十地把莫扎诺夫惨况说了出来。

威廉听后暗暗高兴,对方越惨,自己就越是有机可乘。

“莫扎诺夫是你的好朋友,我在柏林也和他见过一面印象不错,这个忙我们一定要帮。既然加利西亚石油已经完了,那么他花费巨资铺设的那条输油管线已经形同废品,而且看样子他在罗马尼亚的公司也到了非卖不可的地步。”威廉皱皱眉头道。

此刻他悲天悯人的外表下按的却是一颗无比邪恶的心。“我有一个想法你看行不行,就是由我们出钱全盘接收他在德国和罗马尼亚的现有资产,然后由他出面,我们两家共同出资完成对巴统铁路的收购。”

“殿下这个想法真是一举两得,莫扎诺夫听后一定会对您感激万分的。不过那条废弃的管线我们收购过来有用吗?”

“也许真的没用,不过可以赌一赌,万一明年加利西亚打出了一口出好油的井呢?”威廉有些自言自语地说道。其实威廉哪里真的是把希望寄托在对加利西亚石油幻想上!他真实的想法是把这条管线一直向东延伸,直达黑海之滨。未来,高加索的石油通过黑海海运然后经由这条输油管可以十分便捷经济地被运往柏林,再从柏林转运到泛波罗的海的各个港口。现在买下这条现成的管线,可以使将来的工程量最少节省三分之一。

“那价钱方面怎么定,虽然那条输油管现在一钱不值,可当初莫札诺夫是花费了1500万马克才建成的。”赫森对莫札诺夫的情况了如指掌。

“你觉得多少钱合适?”威廉反问。

“如果殿下真打算买下的话,我觉得100万马克是个公道的价格。”

“可以,那条管道就按100万马克,罗马尼亚石油公司按照实际评估的资产收购。这些办妥之后,你再和莫扎诺夫好好谈谈巴统铁路的事,看他有没有兴趣。”

“好的殿下,我回柏林后马上去办。”

……

三天后,柏林,莫扎诺夫办公室。

“你好吗,我亲爱的大熊!”大熊是赫森给莫扎诺夫取的外号。

“赫森!”正坐在办公室考虑问题的莫扎诺夫看到赫森到来,喜出望外的叫道:“你来的正好。我打算找你去呢。”

“找我?不要告诉我那200万马克已经用光了,我现在可再没钱借给你了。”

“别提了,都是那该死的罗马尼亚人!”莫札诺夫咬牙切齿地道:“上星期一伙罗马尼亚农民冲进了我的新钻井工地,把能拿的东西都拿走了不说,还打死打伤好几名来自德国的工程师,害得我向员工家属赔偿了20万马克。”

“新井打出油来了吗?”

“还没有,我打算再往深处打上200米,可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再没有人愿意去那儿干活了。”莫扎诺夫满脸的沮丧。

“好了我的朋友,打起精神来!我刚去过殿下那儿,给你带来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好消息。”赫森狡黠地笑道。

“殿下是想借钱给我吗?”

“借钱,就算借给你钱又有什么用。你在罗马尼亚的事业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那些被俄军抢劫的村民才不管你是否加入了德国国籍,更不会管什么民族大义,只要知道你是俄罗斯人就足够了。”

“那殿下是打算收购我在罗马尼亚的公司吗?”

“是的,不过不仅是罗马尼亚的公司,你在柏林的炼油厂还有通往加利西亚的输油管,殿下一起买下了。”

“输油管?那个输油管即将被废弃了,你没告诉殿下吗?”莫扎诺夫虽然和威廉只见过一面,可他和赫森聊天时,经常听赫森提起,所以潜意识里对威廉非常熟悉。

“他知道,可他念在咱俩是铁哥们的份上,大手一挥,于是你就得救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