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新一战风云> 第五十二章 黑色巨人的诞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 黑色巨人的诞生(2 / 2)

“此话当真?”

“我骗你干什么,殿下说那条输油管给你折算成100万马克。剩下的经营性资产以评估值为准,公司现有的现金和负债则全部由你自己解决。”

“100万马克,这个……我可是花了1500万马克才建成的呀!”

“别这个那个了,我都打听过了,那些管道即便按照成品收购,重新安装到有用的地方一样卖不了多少钱,把它们从土里面挖出来,这么巨大的土方量足以抵消其本身的价值。如果卖给废品回收公司,估计白给人家,人家都要考虑一下是否划得来。”

“呵呵,这个倒是。”莫扎诺夫看赫森比自己还明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后以揣测的语气问:“不过,殿下收购这条管道不会有什么其他用处吧?”

“他是想碰碰运气,也许将来加利西亚石油的油质会变得好起来,产量也会增加一些。这样的话,那条管道就还有点用处。”

“但愿会这样吧。”莫扎诺夫在确定没被人算计后,感激地望了望赫森。“我得再一次好好地谢谢你,我的朋友。十年之前,你曾挽救了我的事业;现在你又给了我重整旗鼓的机会。”

“好了,你回头还是亲自去沃林岛向殿下道谢吧。”

“等这件事办理完毕我一定会去。”莫扎诺夫有些动容地说。

一个月后,赫森总共动用240万马克,收购了莫扎诺夫属下的全部经营性资产。想当年这位从加利西亚油井中淘到第一桶金的幸运儿,也曾谈笑间用百万马克解救阿道夫于危难,更是那个年代柏林少有的千万级别的富翁。可如今,如果不是威廉主动收购了他的公司,他就铁定成为“负翁”了,商场风云当真是变幻无常。

经此打击之后,莫扎诺夫对石油的热情一落千丈,他宁可投资股票和房产,也再也不愿继续“玩石油”了。赫森纵是有三寸不烂之舌,任他把巴统铁路的前景说得再辉煌,莫札诺夫也丝毫提不起兴趣,用他的话说,“玩石油”遭遇的不可抗力太多了。

也难怪,现在的莫札诺夫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敢闯敢拼、勇于冒险的俄罗斯小伙子了。他娶妻生子,并真正融入了柏林的上流社会,经此打击,他开始懂得了害怕,生怕失去已经到手的一切。

赫森见自己无法说服他,于是只能让威廉亲自出面了。

手续办妥后,莫扎诺夫跟随赫森前往沃林岛向威廉道谢。期间威廉主动提起了巴统石油铁路的事情。

“莫扎诺夫先生,我能理解您现在的心情和感受。赫森当初是希望您入股和我们一起进行收购,既然您觉得有困难,那不如我出全部的资金,您只负责出面和俄方谈判,新公司由您全权负责,并且我再给让出一成的干股来,您看如何?”莫扎诺夫不入股倒是让威廉更高兴了,至于那一成的干股,该舍就要舍,要想在俄国长久的干下去,离了他这个人才还真是玩不转。威廉想。

这样诱人的条件,莫扎诺夫再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了,自己没有半点风险,而且还凭空捞了个公司老板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一旦公司运转良好,他还有得红利可分。

面对刚刚帮助过自己的大恩人,莫扎诺夫即便心里真不愿意,也鼓不起勇气从自己的嘴里说出一个“不”字。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下来。莫扎诺夫回到柏林听取了详细情况后,在斯德丁美洲银行前期调查人员的陪同下前往高加索。

莫扎诺夫到底是俄国贵族出身,深谙俄国社会的办事规则。去之前,他花了10万马克在柏林采购了一批贵重礼品。到达第比利斯后,直奔总督府,递上礼单,说明来意,高加索总督顿时狂喜。

原来莫诺夫和这位高加索总督竟然还是老乡,两人均出生在黑海之滨的敖德萨,是俄罗斯的土著贵族。两家的庄园相距才不到30俄里。

此时,高加索总督已然受到了彼得堡方面的压力,要求他为罗斯柴尔德银行的收购行动开绿灯。可是泼出去的水,说出去的话,如果不算数那不是打自己耳光吗?

莫扎诺夫的到来恰到好处。只要俄国人自己能解决这件事,不管何方神圣来了也只能说一个“好”字。总督大喜之下,当场向莫扎诺夫打下了包票。

三天后,总督府内。

巴库石油商人邦奇和巴拉什科夫斯基应邀赴宴,这两人来自都来自克里米亚半岛的斯拉唯扬斯克,距离敖德萨不算远。和罗斯柴尔德银行以及冷血的犹太人比起来,莫扎诺夫显然多了一份老乡的情分。再加上有总督的支持,几瓶伏特加下肚,事情便谈得八九不离十了。

这条铁路预算总投资1200万银卢布,差不多就是3000万马克的样子。现在工程进度刚刚完成三分之一,距离完工至少还需要2000万马克的资金。

莫扎诺夫提出的条件是由他个人出资2000万马克,占铁路股权的三分之二。

莫扎诺夫在巴库也算名人,一个俄国人在加利西亚和罗马尼亚通过开采石油而跻身千万富翁的行列早就在石油工人中传为美谈了。因此他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来倒也没人怀疑。

既然外国人进不来,本国人有实力、够资格、感兴趣的只有莫扎诺夫一人,邦奇和巴拉什科夫斯基再难待价而沽,于是双方很快便达成了正式协议。

消息传回柏林,威廉非常兴奋,可接下来筹集2000万马克资金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两个月前,亚当斯又为威廉拍卖了一批古斯塔夫宝藏里的文物,获得了2500万马克。虽然看似不少,可刨除移民咨询公司1877和1878年度的1500万马克的基本支出,以及“无忧基金”和最近收购莫扎诺夫的产业所花费的资金,当前可供使用的只有500万马克。

怎么办?当真是不买房不知道工资低,不修路不知道钱太少啊!

继续拍卖文物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今之计也只有依靠银行贷款这个老办法了。好在依靠赫森和席克勒尔的人脉从德国各大银行拆借出1500万马克还不算太难。

资金到位后,由莫扎诺夫担任总办的黑海—巴统石油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历史上,本该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巴库-巴统”铁路硬是被威廉阴差阳错抢了过来,甚至连“黑海—巴统”这个公司名号也被威廉盗用了。那个后世名声赫赫的壳牌石油公司再也不会出现了。

莫扎诺夫的罗马尼亚石油公司被威廉接手后依然处于半停产状态,赫森忙于打理银行、无忧基金和移民公司的业务,已经够忙了。再让他去管理一家地处外国的石油公司显然不合时宜。

要说罗马尼亚的石油,其对德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历史上两场战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战中由法尔金汉策划,马肯森挂帅的罗马尼亚战役就是以获得该地区石油为主要作战目标之一;二战中罗马尼亚为第三帝国提供了半数的汽油和大部分的柴油和重油。可以说,如果没有罗马尼亚的石油,或者说罗马尼亚没有石油,那么第三帝国的军舰只有全部趴窝的份。

那么,如此重要的位置该让谁去呢?

想来想去,威廉最终确定了一个在他看来各方面都比较适合的人选——法尔贝格。

法尔贝格是和威廉、席克勒尔同期的波恩大学兄弟会五成员之一,大学专业的是经济管理。他出身于黑森大公国的伯爵家庭,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性格坚毅,处事果敢,没有不良嗜好,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他和席克勒尔有着相同的恶趣味——熟女控。

由于法尔贝格和威廉是同期的波恩大学兄弟会成员,那座希腊式的神秘阁楼是他们共同“战斗”过的地方。因此它们的关系除了同学、兄弟之外,还应该加上一个“战友”或者“同嫖”,虽然不雅但却很能说明问题。

罗马尼亚石油在未来的战争中必将关系到帝国的命脉,而且这家公司所担负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开采石油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经济把政治联系起来,确保在关键时刻罗马尼亚能和德国站在一边。法尔贝格的贵族兼天主教徒的身份使他十分适合这个职位。

1878年6月,在接到威廉的一封长信后,正在家帮父亲打理农机公司的法尔贝格匆匆赶到沃林。威廉和他在一起交谈了三天,之所以花了那么长时间,除了交流感情之外,主要是威廉反复强调了这个职务的重要性,并对法尔贝格在未来三年的工作提出一个整体要求。

“三年内,你一定要将我那位天主教的堂兄和罗马尼亚政府的政要们彻底绑到这家公司上来。”这是三天时间里威廉对法尔贝格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当东普鲁士的马铃薯花又一次盛开的时候,威廉也又一次徜徉在成功的喜悦里。

在他的全部计划中,控制“巴库-巴统”铁路只是控制全部高加索石油输出的第一步。而控制高加索和罗马尼亚的石油又是威廉建立世界石油帝国的第一步。

黑色巨人已经诞生,那个时代的唯一强者——标准石油公司——的老板洛克菲勒先生此时正在新泽西的总部大厦1400号房间认真倾听着他手下经理们的汇报。

在他的对面挂着一副世界石油地图,这张地图上,除了俄罗斯外的几乎整个欧洲都被标准公司的蓝色旗帜所覆盖,这表示他们是这个地区石油市场的领导者,而且并没有遭遇竞争。

不过三年之后,他的这张地图将被彻底改变。

………………………………

七千字一章,求各种票票。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