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新一战风云> 第五十七章 全场九折,多买多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 全场九折,多买多送(1 / 2)

1880年元月6日,威廉所属部队接到上级通知,说两天后海军大臣要来斯德丁参加一艘军舰的下水仪式,海防部队司令长官以下10名主要军官都要陪同前往。

要说这海军大臣不是别人,正是威尔泽尔的父亲——斯托恩侯爵。他不仅是普鲁士御前大臣,同时还身兼帝国海军大臣的职务。

威廉所在的波美拉尼亚海防部队其实是属于陆军部系统的,但毕竟和海军多少有点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位海军大臣面子足够大。斯托恩侯爵在当海军大臣之前一直是帝国陆军的高级将领,他本人还是普法战争中仅次于“铁王子”卡尔和德斯坦恩伯爵的大英雄。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海防部队机关里的头头脑脑们才要集体出动,为这位侯爵大人捧场。

不过,威廉倒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这个仪式他横竖都是要参加。——下水的军舰正是建造于伏尔铿船厂的“萨克森”级第三舰“威森伯格”号。李凤苞所要出席的就是这艘船的下水典礼。

“萨克森”级铁甲舰是德国在1890年代以前最重要的一型铁甲舰,一共建造了四艘。该级舰排水量7677吨,主机功率50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13节。武备包括6门260毫米克虏伯后膛炮、6门87毫米炮和8门37毫米炮。整体来看该舰的战斗力在那个年代颇为不俗。

李凤苞和使馆二等参赞、近代中国著名武器专家徐建寅一同前来,他们提前一天抵达了伏尔铿船厂。第二天一大早,李凤苞和徐建寅起床后,仔细地梳洗整理一翻,然后便按照日程安排前往船台参加典礼。

此时,厂主伏尔铿不顾年迈正亲自在通往船台的要道上迎接,在他看来,中国政府是他们重要的潜在客户。而公使李凤苞则是决定买卖成与不成的关键人物。

下水仪式上,随着来自威森伯格地方议会的代表开启香槟酒,庞然大物的钢铁巨舰缓缓滑下船台,巍峨的舰身、厚重的装甲给李凤苞和徐建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下水仪式后的酒会上,威廉主动引领斯托恩侯爵向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一一见面敬酒。厂主伏尔铿先生对于威廉的到来本来就感到喜出望外,此时突然知道了王子和公使竟然是师徒的关系,更是欣喜异常。

毕竟生意谈成之前,双方的关系每拉近一分,成功的机率就能增加一分。

威廉殷勤的跑前跑后,海军大臣与伏尔铿厂主热情洋溢地敬酒致辞,使两位中国客人恍若产生了宾至如归的美好感受。

威廉知道,到此为止,中国在伏尔铿船厂订购铁甲舰的事情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所差的那临门一脚不是来自德国,也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英国的最终答复。

鉴于中俄两国伊犁交涉不断升级,清廷中枢依然在争取购买到那两艘英国建造,原本属于土耳其海军的二等铁甲舰。

不过最后时刻,英国政府担心军舰如果卖给了中国,有可能在不可预测的将来落入俄国人手中,因此拒绝出售。

1880年5月,中国驻德公使李凤苞在确认了英国拒绝出售两艘土耳其铁甲舰的消息后,迅速以电报的形式发回国内。清廷中枢在短时间内便做出反应,发五百里密谕通知李鸿章:“当此筹办海防之际,不能因前议无成,遽尔中止,著照李鸿章所议,查照新式,在英厂定造铁甲二只”,命令另起炉灶定购两艘新式铁甲舰,并特别饬令在德国具体承办寻购事项的李凤苞“速行定议,早日造成,不可耽延时日”,着重强调“尤当悉心酌度,认真经理,以期适用,毋为洋人所绐,虚靡巨款。”

自从开始着手选购铁甲舰以来,两年时间,李凤苞和徐建寅几乎走遍了欧洲的各大造船厂。法国、意大利和英国船厂的冷漠态度更加坚定了他们在德国订造的决心。此外,他们两人还参观了英国最新入役的“不屈”号万吨级铁甲舰,结合“萨克森”级舰的特点和长处,一型优秀的铁甲舰设计已然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

6月中旬,威廉收到一封他的老师李凤苞的来信,信的内容除了回答威廉关于在研习《公羊传》中碰到的疑惑外,还提到了计划在伏尔铿订造铁甲舰的想法。

威廉在复信中,除了对在德国订造舰只表示赞赏和感激外,同时提出了一条忠告:订造军舰花项巨大,非寻常小事可比,按照泰西各国海军的通常法则,在正式下订单之前,要向三家以上有实力的船厂发出设计邀请。在收到各船厂的设计和报价后择优采用。

同时他还表示,德国的劳工价格要比英国和法国低一些,如果采用“萨克森”级的样式设计,那么可以保证伏尔铿船厂拥有最低廉的成本,从而在竞标中稳操胜券。

正在犹豫中的李凤苞接到威廉的信后大喜过望。

原来,李鸿章为了不在英国购舰,彻底摆脱英国人的束缚,在给李凤苞的秘信中特别提到“宜在德国订造”的话。原本打算向英、法、德三个国家的最主要船厂发出竞标要约的李凤苞收到信后犹豫了。这万一英国船厂报出了比伏尔铿船厂更低的价格,更优的设计,岂不是更难办?

尽管伏尔铿厂主保证他们的报价一定比对方低,李凤苞还是觉得商人的话不能全信。正在此时他收到威廉的来信,看到自己的学生有根有据地说明伏尔铿船厂造价一定最低的原因后,这才放心向欧洲三大船厂发去竞标要约。只不过,他哪里知道,威廉的一片苦心全都是为了挽救他的政治生命。

这三家公司分别是阿姆斯特朗公司、法国的地中海船厂和德国的伏尔铿船厂。

阿姆斯特朗公司当时还没有自己的船厂,先前从中国接下的“蚊子船”以及在建的“超勇”和“扬威”两艘撞击巡洋舰的船体均是外包给其他公司建造的。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像“蚊子船”这样的军舰,主要成本来自于炮和炮架而不是船体。阿姆斯特朗公司——英国最著名的火炮供应商以总包商的身份全盘接下订单并无不妥。

这次的铁甲舰可不一样了,虽然武备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但船体的成本显然占了大头。如果采用相同的设计,那么阿姆斯特朗公司这个没有自己船厂的大号“皮包公司”在成本上肯定要高出伏尔铿不少。

由徐建寅拟出的竞标要约主要规定了船体的大概吨位和尺寸,并以“萨克森”为蓝本对军舰的装甲和武备提出建议性要求。除此之外,特别声明了一点,那就是吃水不得超过6米,以适应当时中国的港口条件。

阿姆斯特朗公司收到要约后委托著名的米切尔船厂进行设计,三个月后,一艘排水量8000吨,以正在设计中的英国“海军上将”级为母型的铁甲舰呈现在李凤苞和徐建寅的面前,只不过该方案的造价高达令人乍舌的45万英镑,折合白银164万两。

法国地中海船厂的设计采用了法国特有的菱形火炮布置的方案,吨位略少,为7500吨;造价也相对便宜,为925万法郎,折合白银135万两。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