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化成院> 五六、李大爷之死和陆游文化基地的无果而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六、李大爷之死和陆游文化基地的无果而终(1 / 2)



一觉醒来,厨师服务员高总都已到大明寺上班了。去李大爷的房间,空无一人。他厢房的门锁和钥匙都放在桌上,高总说李大爷早已下山去了。

我将我房间的东西搬到了他的那室厢房,然后召开了大明寺员工的会议。布置了今后一段时间,大明寺夜晚值班的事宜:厨师、高总、我三个男人每个月在大明寺夜晚轮流值班二十天。虽然厨师和高总都不情愿在这越来越冷的季节,晚上呆在这荒山野岭。但在制度面前,也只好同意。

下班送高总回怀源古镇后,返回大明寺时,我顺道去了李大爷家里,他的家在化成村的一个角落里,离公路大约有五、六十米距离。我已提前告诉了我要来,他的门开着,进得院子,见厅堂中已摆好饭菜,屋子内摆设简单但干净整洁。但却没见他人在何处,我高声叫他,从屋后的一块菜地传来了他的应声。穿过院子,来到了那块菜地,却见他正在两座不大的坟茔旁边烧着纸钱。

“这是你儿子和妻子的墓吧?”

“嗯,我归西后也会和他们葬在一起的。”说完这话,他用恳切的眼神看着我道:

“当作我儿子的面,兴涛,你能不能答应我昨晚给你说的那两件事,你说过,你视承诺如生命。”

我想我今后肯定会写《化成院》,但是否带走陆游真迹我的确没有想好。不过看着老人家那无限期待的眼神,再想到昨晚他儿子那悲伤且叫人愤怒的故事,此时,我决定在他儿子的坟前答应他,就算是善意的欺骗,也不能让他们这可悲可叹的一家人失望。我蹲下身,拿起他放在一侧的纸钱,先在他妻子的坟前烧了一些,然后在他儿子的坟前继续烧着,纸钱的灰随风飘散,自古以来的中国人都喜欢在坟前许诺,伴着这飞旋四散的纸钱灰,我发誓道:

“我会写《化成院》,也会带走《陆游赠化成院七诗》。”

他听我做了这个承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你这样承诺,今后我走了,也会走得很安心。去写吧,要么让天下人都知道《陆游赠化成院七诗》这件国宝,要么这世上就只有你一人知道。”

“还有你呢,你也知道。”

“我这身体,活不了多长时间,我死后就你一人知道了。如果你不写,就不要将他告诉任何人,这是你的承诺。你只能在你的中告诉世人这个秘密。”

我俩回到厅堂用餐,以往在大明寺的夜晚我俩总爱聊三国水浒陆游,但今天,他的口中只有他的儿子,他不停地讲着他儿子小时候的故事,我不想打扰他,静静地听着。我也乐于听他儿子天朝的故事,因为那是个13岁就能写得好文章的天才少年。

天已经黑了。我还想在他家多坐一会儿。但手机响了,是厨师打来的,今晚照安排是我和他两人在大明寺值班。

“曾哥,你快回来吧,我一个人在大明寺害怕,我现在想上厕所了,可是连门都不敢出。快回来吧,拯救下我。”

我不由得笑出声来,答应他马上回去,然后将厨师的话复述给了李大爷,他也开心地笑了。

回到大明寺,陪着这年轻小伙子上了厕所后,他便回到自己房间同女朋友打电话聊天去了。我打开了办公室的电脑,枯坐在那儿,思考着如何写这部已经命名的。我的思绪紊乱,一时不知应当从何处下手。足足坐了一两个小时,明白也许今夜还没有灵感。只好处理了一些文件,便回到我的厢房,趟在床上看去了,而我的眼神却也时不时望着那道木梁。今后很多个在大明寺的夜晚,都是这样。

接下来的几天,因要做“一品山河”楼盘的文案内容,我回到了唐安市同张虎、沈怡以及销售部魏经理商量具体方案,大明寺交给了高总管理。我的文案完成后宋君又通知我到集团和他一起处理下《玉盆地杂志》的事。在一起工作的间隙,宋君说:

“我给陶董建议,在大明寺安排几个大的房间建立一个‘陆游文化研究基地’,准备请上次在‘龙行天下’你见过的施老师具体负责。”

“陶董会同意吗,这种没有产出的东西,估计他不会同意的。”

“他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叫施老师先提交方案。一会儿我们去见见施老师,看看他的方案怎么样了,”

“宋哥,估计是白费工夫。”我泼冷水道。

“先把他的方案提交到陶董那儿再说吧。”

在宋君的带领下,我俩开着车,在唐安市的一条偏僻小巷子找到了施老师。他住在一处简陋的出租屋平房内,六十来岁的他看上去和普通的老大爷没什么区别。道是墙壁上四处挂满有他落款的书法作品透露着他是一个文化人。

相互礼貌地寒暄后,施老师拿出了他的《方案》。《方案》非常细致具体,我们彼此就大明寺提了一些建议。告别他后,我边开车边问宋君:

“这个施老师,好歹也算在唐安市文化圈子有点小名气,怎么这么穷呢。”

“搞文化的,穷人很多。况且他以前在文管所上班。接触历史类的东西要多一些,比如类似陆游的古诗古词,但现在这些都过时了。”

“他怎么一个人呢,没孩子老婆。”

“他离婚了。”

“离婚道也是挺容易让一个男人穷的。”我结合自己的情况开玩笑。

“我和他时常打交道,根据他的特点叫他组建这个‘陆游文化研究基地’,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想帮下他。”

“陶董也是你朋友,如果他真有心做这个,也算是帮陶董,不过,估计陶董现在不会做这种投入周期很长又没有效果的事情。”

“先试试吧,大明寺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如果不打好文化牌,那么就对不起大明寺的前世今生了。”

“如果没有碰上地震,如果陶董的企业经营状况顺风顺水,可能陶董会花精力花钱做这件事,但现在估计比较难。”

“小曾,看来你对大明寺没有当初的激情了。”

“这道不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是老板,不管什么样的想法和决定,都得看老板的意思,都得搞懂老板的真实想法。当然,从我的角度来讲,我希望你的建议能得到施行。你说现在大明寺像一个什么?说他是旅游境点吧,他不太像。我看他越来越像一个以内部接待为主的特色农家乐了。你说我作为项目负责人,每天呆在那儿心里是什么滋味,长期这样,我想我会辞职离开的。”

“你说得对,我们只有试试。”

“对大明寺,我是有激情的,最近晚上住在大明寺,夜深人静时,甚至都在想是不是应当以《化成院》为题写部。”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