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只要辅佐我,行使上天对夏桀的惩罚,我将大大的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决不会不守信用。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让你们去当奴隶,以示惩罚,没有谁会得到赦免。”。
商汤绝对算得上是出色的演说家,这份演讲稿自问自答,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感,这最容易激起听众的共鸣。而那句“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则更有巨大的穿透力,可以算得上是个千古名句。
商汤的演说技巧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先摆出一副谦和的姿态赢得印象分;然后直截了当提出最过硬的理由,表明目的;接着又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消除听众的顾虑,进一步说服和打动听众;最后表明自己决心已定,义无返顾,并以严辞威胁加上利诱民众服从于他。在印象、心理、权威性诸方面,商汤都得了高分。
商汤这篇檄文,成了模板,此后每一次王朝更替,新王朝都会以奉天讨伐作为演讲的开场白。
誓师后,商汤率兵采取迂回包抄战略,绕道夏都以西发动突袭。这多亏了妺喜,是她泄露了夏桀军事秘密,让伊尹进攻夏朝最薄弱处的防守。
夏军仓促应战,先与商军战于蒲州(今山西省运城)一带,后退守鸣条(今河南封丘附近)。商汤与伊尹率领商部落士兵不容夏桀喘息,如猎犬般尾随而至,历史上著名的鸣条决战就此展开。
双方军队进行了一场恶战,正战得难解难分之时,老天也来助兴,降起大雨,而此时的夏桀正在一个小山坡上观战,躲也没法躲,藏也没法藏,便在随从簇拥下一阵小跑,下山避雨。原本夏军连败,便已信心不足,忽见山上大乱,国王一伙正向山下疾奔,便以为是夏桀打算逃跑,于是便纷纷后退。
商汤军队乘势掩杀,夏军兵败如山倒,夏桀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窜,先逃到了三朡(今山东定陶北),后又渡江向南逃窜,但最终被俘,流放于在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的亭山。
古代所谓的“放”,也就是将被俘者安置在某地,派人看管起来,行动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自由,待遇与今天的野生动物园中的动物类似。由国王变成野生动物,落差确实不小。此时的夏桀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唉,天亡大夏,都是避雨惹的祸!
据说,在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桀就忧愤病死在巢县亭山。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夏桀是因不会劳作,无粮可食而被饿死的。其实,他如何死去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舞台已经更换了主角。
不过有一点却很值得一提,也很奇怪,因为和他一同赴死的竟然还有妹喜,而且只有妹喜。
有很多人,倒是希望伊尹能和妹喜修成正果,然而结局确实出人意料。也许对于妹喜的感情,伊尹本来就不是出自真心,只是利用而已。而妹喜作为亡国之后,在时人看来,是个不吉利的女人,伊尹也不便收留,因为这会影响他的锦绣前程。
当然,也有可能在最后兵败时刻,夏桀想到了妹喜,派人接回妹喜,而这更让妹喜感到内疚,让她想到了夏桀曾经对她的好,想到了她曾和夏桀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
总之,妹喜,这位历史上第一位亡国之后,能和丈夫夏桀一同赴死,其心仍是可嘉。可惜,历史是无情的,为了显示商族灭夏是正义之举,死后的妹喜,被她曾经的情人——伊尹打上了“女人祸国”的烙印。伊尹是无情的。
大夏灭亡了,而灭夏之战的首功当属伊尹,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伊尹贡献巨大。
首先,他将人心向背的政治因素用于指导战争。故此,伊尹建议商汤以薄赋来争取民心,并联合诸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其次,他力荐“上智为间”的谋略。间谍情报战,在现代战争中已不新鲜,但在中国古代早期战争或者说在伊尹之前则是未曾有过的。伊尹赴夏不仅刺探情报,还联络夏臣和当时已失宠于夏桀的妹嬉,从而扩大敌人内部的矛盾,以削弱其实力,为后来灭夏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其三,他善于根据敌我力量变化选择有利战机。根据形势的变化决定行止进退,是谋事成事的关键。对于战争而言,能否正确认识判断形势并选择有利战机显得尤为重要。
鸣条之战后,为了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商汤和伊尹又率军西进,很快就占领了夏都斟寻。在斟寻,商汤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夏桀,夏后氏的“历数”已终,从而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
自公元前2070大禹传位于儿子姒启始,自前1600年夏桀失国终,大夏,共传14代,共17帝王,延续约471年。
汤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亳。此时,商汤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部纷纷携带土特产、贡品到毫祝贺,表示臣服于汤。
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逸周书·殷祝》)。在这“三千诸侯”的拥护下,商汤召开了“景亳之命”大会,告祭于天,作了天子,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
经过近二十年的征伐战争,商汤最后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就连远居西方地区的氐人和羌人部落也都前来朝见。
后世认为,商汤以武力灭夏,意义非凡,因为他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即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而商汤领导的这次推翻夏王朝的革命,更被历代学者赞颂,认为这不仅属于天命所归,更符合人民的愿望。
其实,还是那句话,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试想,后羿和寒浞都曾取代了天子,只是因为个人能力不够,没有将王位传于子孙,这为什么不算革命?
至于商汤推翻夏王朝是顺应民意这个说法,更让人觉得可笑。何为民意?老百姓的意愿。即使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民意还经常会被可敬可爱的代表们代表了,而在3000年前,所谓的民意,难道真是平民和奴隶自己的意愿?
事实上,从大禹建立大夏王朝开始,华夏便已坠入了一个黑暗的深渊。历朝历代,所谓的民意,只是贵族化的东西,所谓的多数人的声音未必就是最真实的声音。掌握了发声渠道,你就可能代表“民意”;掌握意识形态,你就可以把控“民意”;掌握了“枪杆子”,你就可以**“民意”。
建立商朝后,商汤在位13年病死,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
商汤死了,然而,他的右相——伊尹的故事还未结束,对于新生的商朝的巩固与发展,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