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封山撼海> 第二章 幕须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幕须山(1 / 2)

贝光成和道人一起来到了偏房,道人打揖道:“贝施主,刚才贫道匆忙中还未告之贫道道号,贫道空思,一直来云游四方,居无定所,刚才有失礼之处还望贝施主海涵。”贝光成道:“空思道长何出此言,贝某并无怪罪之意啊?”

空思道:“这最好,敢问施主,知不知道,那妖怪刚才在人群中专挑施主您呢?”贝光成摇摇头道:“贝某不知,还望道长明示。”

空思道:“那我就从头说起,今日你所见的怪物,却是他偷去你家少爷的,这怪物名‘夜魈’,本是怕见光的,想来他许是食了什么奇果异品便不怎惧着光线了,才敢来你府上盗走孩儿,后来你孩儿却被那玻璃球所救,那怪物恼羞成怒来你府中生事,至于他为什么一来便认准了你嘛?

“这孩儿是父骨母肉,加之精血才初成雏形,孩儿的骨血与父母虽有差异,但终究是父母所生,那妖怪当然认得。”

空思见贝光成听到那颗玻璃球救了自己的孩子时皱了皱眉,笑道:“我也想到贝施主不信那玻璃球能救人命,贫道道行虽然不高,可是对这奇珍异宝还是略知一二,可这珠子,唉!枉我修道数百年,却看不出这珠子的来历,不过我倒是有一点可以保证,这珠子必是仙家法宝,若不是它,令郎就性命堪忧了。”

贝光成见空思说的郑重,也有些相信,其实空思说的虽然不对,却也差的不多。

那妖怪虽然曾经吞下过奇物,可是法力不够,只能在清晨黄昏时分外出,他清晨偷出贝远宁回自己的洞穴,正要吃了去,却不知怎的自己许久前偷的得一颗珠子忽然华光大现,他本就惧光,况且这光也太过刺眼,吓的他狼狈逃出山洞,后来心有不甘,又在黄昏又再次到了贝家,不想这次却命丧黄泉,这下以后倒可永不见天日,不知对他是好是坏。

贝光成见他说了半天也未说到他所愁之事,以为他是故意搪塞,这时空思道:“不知贝施主可否将您新出生的小少爷请来?”贝光成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自己也不好推脱,便让丫鬟抱来少爷。

丫鬟将贝远宁抱来后,空思指着贝远宁的额头道:“贝施主请看令郎的额头。”

贝光成依言看去,谁知半晌了也没什么动静,贝光成正在纳闷,却见孩儿额头之上有一团黑气笼罩,孩子的脸色也变的十分难看,孩子这时也闷声喘气,想是很难呼吸一般,贝光成顿时手足无措,空思从怀中将那玻璃球取出放于孩子的脸上,黑气立即散去不少,贝光成这才相信这珠子却是法宝。贝光成见孩子脸上黑气不一刻散尽,忙向空思道谢。

可空思还是一脸的难看喃喃自语道:“想不到还是来不及了,想不到还是来不及了。”一连说了几遍,贝光成道:“道长,什么来不及,什么来不及了?”

空思道:“事到如今,我也不得不说了,令郎在被那妖怪擒去时已被那妖怪掌中的毒液侵入心肺,若不是这灵珠以自身灵力护住令郎,令郎早已魂归九天了。”贝光成听他这么一说,不觉头重脚轻,忙问:“不知道长可有解救之法?”

空思摇头道:“贫道刚才与那妖怪相斗时并未粘身,倒是无碍,可要救令郎,并非是贫道藏私,贫道法力确实低微,否则怎会见死不救呢?”

贝光成本以为他是想看到自家殷实想以此留在此地,故有此一问,可见空思不似作伪,自己也没了法子。空思半晌开口道:“不过,贫道倒有一法,却不知贝施主是否愿意?”

贝光成急道:“什么方法?”空思道:“修道。”贝光成道:“修道?”

空思道:“对,修道。贫道法力低微自是不行,而且这修道也不是随随便便找个道观庙宇就行的,所去之处本身一定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贝光成问道:“那道长可否推荐一处。”空思沉吟道:“幕、须、山。”

※※※

“幕须山?那么远地方!怎么能让宁儿去那么远的地方,他还不到一岁啊!?说不准那道人是个骗子呢?”柳氏听说贝光成要将贝远宁送到离自家有百余里的幕须山便急忙反对。“人家道长现在已经走了,他连一文钱都没拿走,他骗什么了?”贝光成对妻子说道。“可是孩子还那么小,怎么能…………”

说的此处,柳氏看着怀中的孩儿,贝远宁正甜甜的睡着,怎会知道父母正为自己争吵呢?柳氏看着看着,眼泪“扑嗒,扑嗒”的落了下来。贝光成看在心里也不好受,柔声道:“可你要不送孩子的,孩子的性命就难保了啊!”

柳氏道:“我们何不把幕须山的仙人请来家里,让他住在咱们家里。”贝光成道:“胡闹!幕须山所居住的都是有道之士,怎可住在咱们家影响清修。”

※※※

正当贝光成和柳氏争吵时,空思早已离开了他的府第,空思朝着幕须山方向看去,脸上的慈色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阴鸷的神情,远出看去还有些狰狞,却听他阴恻恻的道:“嘿嘿,幕须山,幕须山,幕须山…………”渐渐的自己的身影隐匿在昏暗的夜色之中。

※※※

“好了,不用说了。”贝光成看了看妻子,咬牙道:“我与岳父大人商量过了,为了宁儿,去,一定要去。”

※※※

“不去,我死也不去!”一个声音从幕须山的一个山脉传了出来。说话的是一个少年,看上去有十六七岁,眼睛清澈明亮,笑时脸上露出浅浅的酒窝,不过此时他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你说不去就去了,你不去也得去!”一个苍老的声音吼道。这老者想来是有七八十岁,这时正气的满脸铁青。

“小师弟,你怎么又气师傅生气啊!?把师傅气出的好歹可怎么办啊?”说话的是一个看来二十出头美貌女子。这声音说起话来柔媚甜腻,让人听后顿时觉的浑身酥麻,马上瘫在地上也非不可能。

少年这时却没这种感觉,他苦笑道:“师姐,你,你不知道,师傅他,师傅他!”“师傅他怎么了,师傅不过是让你参加修业大会,你看你,整日松松垮垮,东游西荡的,咱们崇阳一脉就你的功课缺的多,也不用心学,师傅还把不多的名额让给你一个,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少年听她这么一说,笑着接道:“是是是,我整日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师傅他老人家还对我如此器重,我,我真是感到无地自容,可是我法力不高,去了只能给本门抹黑,师傅,你还是把我的名额,让给其他师兄弟们吧!”他这话说的意正言辞,真是闻者掉泪,见者伤心!

老者看看少年道:“远宁啊!为师当初就看出你根骨奇佳,是一块练武的好料子,唉!看来我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

老者一阵感叹后,便离开了大殿。走到了殿门口转身对那个女子道:“伊侬,你来我屋里一下,改一改这修业大会的名单。”

贝远宁一听,脸上的喜色难以掩住,道:“远宁多谢师傅成全。”那老者“哼”了一声,便离去了。伊侬笑道:“小师弟好运气啊!”说着也跟出了去,贝远宁连连称是,当下喜滋滋的回自己的房间了。

这贝远宁正是常陵城中贝光成之子,当日空思离去后,贝光成为大局找想,还是要把孩子送往了幕须山,柳氏也跟了去,众人找到幕须山仙家之所才知道幕须山浩大,共分为十一座山脉,他们只是来到了其中一脉,名曰崇阳山。

崇阳山的首座师衡胜问清他们的情况,见那孩儿却是中了兽蛊,却不用到此修炼。若是以门下弟子的功力的话不一刻便能治好,可他见着孩儿生的可爱,骨骼精奇,若不修道实是可惜了。

可他幕须山在修道之列中以正道自居,名气也是非凡,若是此事让人知道了对人对己均不太好,他正犹豫不决时,贝光成却暗暗求见,希望师衡胜收下自己的孩子,师衡胜虽然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不过这种送上门的好事不做白不做。

第二日便对柳氏说治是能治,不过却要在五岁后方能医治,要他在五岁后修炼本门道术以自身功力医治,师衡胜说了半天,柳氏似懂非懂,但知道孩儿一定还是要送走的,自己也无可奈何,只望在孩儿五岁前对他多多照顾了。

众位定不明白这贝光成为何对自己的孩儿如此狠心,这还要从头说起,贝家在贝光成太爷爷一辈时药材生意做的遍布整个大陆,一时贝家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惜贝光成爷爷一辈兄弟众多,老太爷撒手人寰后,几兄弟为家产争的是你死我活,最后还是贝光成的爷爷计高一筹,夺的家主之位。

可他上任之后族人却不大配合,整日明争暗斗的,贝家整日的内讧,家业以大不如前,另有几家,趁机做大,贝光成的爷爷终于坐稳坐牢家主宝座之时,贝家的气数也已耗尽,可他却不知进退,明明外省的生意家家亏损,可还是不肯关门,死撑面子,最后郁郁而终。

贝光成的父亲接任家主后家底不如前,倒是没人来与他争这位子,贝光成父亲上任第一天便把外省的店铺统统关闭,只省下离自己近的几家,他苦心经营才稳住家业,可不过十余载却因自己积劳成病,最终还是死了。

贝光成的父亲看着好不容易保住的家业又要重新不复存在,到死心中也是难以释怀,贝光成明白这一点,他不想看着几代人千辛万苦的家业在重蹈上辈的覆辙,所以对孩子也并不上心,所以他也想趁次机会,送走贝远宁,省得他两兄弟为家产拼命,也许数十年过去了贝远宁对家产也不会像上辈如此疯狂。

虽说贝光成想是这么想,可终究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忍心看着他受苦,不过注意已定,又为了家族照想,自己也不在更改,转眼孩儿已经五岁,父母虽然不舍,也只能送往崇阳山了。

师衡胜的师门名为“幕须山”幕须山乃是十一座山脉相连而成,群山起伏相连,山势宏阔广大,相传当初一位云游四方的名士来到此地,适时正置清晨,名士远观大山之上云雾缭绕,气象缥缈,而山高直入云丛,远远望去犹如一幅巨大的屏障,故取名“幕须山。”

幕须山开山老祖“铁须散人”途中路径幕须山,“铁须散人”也早对此山有所耳闻,自己亲眼看后,大叹江山之大,美景无穷,便与自己的两位至交好友和几个弟子在此开宗立派,千年过去后,幕须山俨然成了修道之中的大门大派。

“铁须散人”立派时只占六脉,他告戒弟子不可逾过六脉,弟子们只当是师傅怕后辈抢了自己的威风,却不知“铁须散人”诗词歌赋,三教九流无所不通,他一生游戏人间。自夸踏遍大河山川,天下尽为自己所看。

却不料这幕须山之景让他们师兄弟三人大开眼界,“铁须散人”此时方知天下之大远非自己所能想象,他此举只是让门人明白高山虽大却不能尽览,奇景虽多却不能尽观之道理。他门下后来之人也有不信者,游离与其他六山不能尽归者也不在少数,自此再无人敢对铁须散人的话提出异议,幕须山的地位也在他们兄弟三人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幕须山虽然势强,但帮中也有强弱之分,幕须山共占六脉,师衡胜自己这一脉却是幕须山上下最不愿向外人说起的,这倒不说是他门下人丁稀少,也非并无能用之人,只是崇阳山一脉的门主与开山掌门一样,向来懒散。

师衡胜虽取名衡胜,却没几分求胜之心,想自己幼时听“铁须散人”开坛讲法,众人神情严肃,气氛紧张,自己只听个开头便心不在焉的昏昏睡去,后来却被“铁须散人”在千余人中发现,众人以为掌门必发雷霆之怒。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