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向天再借五百年> 第一章 勤王之师一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勤王之师一 下(1 / 2)

马信正想下去准备,却想起一事,眉头紧锁,道,“主公,我们此战关键就在于出奇不意,就这样大张旗鼓地前去,恐怕难以瞒过朱棣的耳目啊。”

罗贯中微微一笑道,“此事极易,你可通令全军,命你手下大将杨玄率军五万誓师勤王,而将膘骑营混杂其中,外间皆知杨玄乃是武昌都司驾前头号猛将,由他率军前去勤王也是理所当然,让他不必掩饰,就由陆路大张旗鼓地领军前去,慢慢到京师和我们会合便是。然后膘骑营在半途潜出乘王朴的商船走水路前去,依旧如以往装作向朝廷支援军事给养,直逼南京,杀朱棣一个措手不及。”

“不错,我让子常的商船都在黄州府等候,我们先沿陆路进发,到半途我再分兵折向黄州,杨玄依旧按陆路进发。”刘斌接口道。

见他们早已胸有成竹,马信放下了心,自下去准备去了。

看着马信的背影,刘斌心里叹了口气,“马信勇则勇也,然用兵过于拘礼,总想着打一场堂堂正正的决战,为将尚可,为帅实在有些勉为其难。”想到这里刘斌又有些好笑,“如果马信是帅才的话,当年他已官拜指挥使,大可独自起事报仇,又何必来投靠自己一介白衣呢。这世上的事真是难料,当日自己是希望他蠢点,现在却又希望他更精明强干些。”

“按说这马信倒还颇有几分骑士精神,此时西方正是中世纪,要是把他弄到那里去说不定也能混个骑士什么的……”刘斌开始了胡思乱想。

见刘斌低头沉思,脸色数变,罗贯中猜想他又有了什么打算,不敢打扰,只好目视黄宇相询。

黄宇看看刘斌,心里有些好笑,虽然他装出一幅沉思的模样,但目光涣散,嘴角还不时露出几分笑容,分明是在发呆,虽然不知道他现在想到什么好笑的,但此时不是发呆的好时机,轻咳一声,打断了刘斌的思绪。

刘斌回过神来,见罗贯中正看着自己,似乎还有几分忧虑,忙道,“罗公觉得还有什么不妥么?”

罗贯中问道,“不知主公方才在考虑何事?”

“没什么,只是我一直对我军的甲胄不甚满意,虽厚重而效果不佳,我想起了少时的旧事,西方英吉利、法兰西等国颇精于甲胄制造,其重骑兵威力十分巨大。我在想将来我们也建立一支重骑兵,用来冲锋陷阵,效果必佳。”刘斌略一思索,胡诌道。

罗贯中大为愕然,没想到刘斌又想到远处去了。这几年相处下来,刘斌每每都有出人意表之事,比如说让王朴早作准备,抽调人马组膘骑营,诸如此类等等,往往自己刚刚想到,一提出来,他很快就能做出一个计划来,除了有时还略显经验不足外,真可谓是天纵之才。自己真可谓得明主了,可惜未免有些晚了,自己已年过七旬,虽然还算健康,但最近略一劳累便困顿不堪,真是廉颇老矣。

罗贯中脑中念头数转,道,“主公深谋远虑,老夫佩服,不过此刻考虑这个似乎有些为时尚早,倒是老夫对我们这次的计划还有些担忧,特别是那个火器到底靠不靠得住……”

刘斌知道此时虽已出现火器,但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特别此时方是明初,根本就没有专门的火器部队,也难怪罗贯中有此疑虑。

“来人,把黎澄给我找来。”刘斌知道这种事情说说是没用的,一切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吩咐道。

“主公,找我何事。”一人匆匆赶来,这人身材瘦削,身着长衫,满脸胡须,衣服上还沾满了烟尘,狼狈不堪,口音也有些古怪。

这人正是黎澄,乃是安南太上皇黎季犛长子,安南国王黎苍之长兄,曾经高居安南大虞朝左相国之职,至于他如何到了这里,那自是刘斌的功劳了。

刘斌以前也对明史也知道不少,知道明朝的火器传自安南,其中居功至伟者便是这黎澄。来到明朝后,刘斌一直念念不忘的便是要把军队由冷兵器时代转向热兵器时代,但这绝非能一蹴而就之事,而且仅凭他个人之力是万万不能。他虽然熟悉弹药枪械的原理和构造,但以此时的工业水平要想造出现代的枪械那是痴人说梦,所以他便打起了黎澄的主意。反正越南他知道的也就两个人,黎澄和阮安,黎澄是火器专家,而且在安南声名赫赫,虽然刘斌有心把两人都找来,但阮安是建筑专家,此刻没什么名气,找寻不易而且暂时还没什么用,刘斌决定先把黎澄弄过来。

不过此事谈何容易,黎澄在安南位高权重,怎么会来中土,刘斌找来罗贯中和王朴商议。罗贯中对此虽有些不以为然,不知道刘斌为何对一个安南人如此感兴趣,但还是精心地为刘斌谋划,他一出马果真不同凡响,几个离间计加上王朴的大笔金银,这样一来,安南各地谣言四起,不时传出黎澄有逆谋的消息,黎季犛对自己这个大儿子本来就有些不喜,所以才立了黎苍为帝,早就听说黎澄心怀怨望,此刻猜忌更甚。黎澄迫于无奈,为求避祸,只好带了几个贴身侍从前往大明,岂料祸不单行,到了中土不久,便遇上了劫匪,侍卫全数战死,正在万分危急之际,又恰巧遇上了王朴的商队,被救了下来。

黎澄就这样来到了刘斌的手下,刘斌对他是礼遇有加,不过他在安南本就地位尊崇,这倒没什么,真正打动他的还是刘斌对于火器的精妙见解,不少黎澄都是闻所未闻,大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才诚心奉刘斌为主,担任军械司之主事,现在一直忙于火器研究,就算赶恐怕都赶不走他了。

“孟源,你这模样也太狼狈了不是。”刘斌看着黎澄,笑道。

黎澄面露尴尬之色,道,“主公你有所不知,属下一直在研究主公当日给我的火器初解,这几日遇有疑难之处,这才顾不上梳洗,望主公见谅。”

刘斌对此是颇为赞赏,看来哪个时代的科学家都是这个模样,这黎澄如此醉心于火器研究,真不知道他当年到底是怎么当左相的。

“哦,这没什么,不过你还是得注意身体,不要过于劳累了,对了,今天找你来是给罗公演示一下火yao枪的用法。”

“是,主公请随我来。”黎澄躬身答道。

刘斌等几人出门上了马车,朝城东方向驶去。

出得东门,又走了好一阵,来到了一处僻静的所在,进了这里,便立刻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路旁警卫林立,戒备森严,道旁林荫处还不时有人影闪过,且每到一个转角处便有人上来盘查,向前走了不远便看见了一处关卡,军士把马车拦了下来。

这便是军械司所在了,目前这尚是秘密机构,军中除了他们几个高层人员外无人知晓它的存在,而且这里的所有工匠和军士都是自进不出,来后便严禁外出,待得最久的已经在这里呆了两年了,但刘斌给了军士和工匠极高的俸禄,军士每月钱五贯,工匠从五贯到一百贯不等,大家也没有多少怨言。

刘斌对罗贯中道,“罗公,到了,下车吧。”他们一行人刚刚下去,一个小校模样的人便迎了上来,对刘斌道,“请您出示你的信物。”

这自然又是刘斌训练的结果了,他要求任何人来到这里必须要出示信物,以免有人假冒。所谓的信物便是效法古代的虎符,将一块玉分作两半,一半自己持着,一半卫兵持有,合上了便可通过,否则不予放行。这玉符一共发放了五块,他和黄宇、罗贯中、黎澄、马信各持一块,他的命令是除了他们五人外其他人一律不得入内。

这些在刘斌势力中算是最高机密了,除了他和黄宇、罗贯中还有黎澄等参与的人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内中的详情,就连马信也只是略知一二,更不用说其他人了,这样自然是为了保密,以便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刘斌尴尬的看了看黎澄,心里暗骂自己是作茧自缚,以前觉得让卫兵严格执行挺酷的,所以才下了那个命令,不过以往来时卫兵见是自己也都立刻放行了,所以自己也从未带过玉符,谁想到今天这卫兵看上去挺面生的,居然真的要自己也接受检查。

“我忘带了,孟源,用你的吧。”

黎澄一愣,接着笑了起来,道,“主公严于律己,属下佩服。”说的时候给小校递过去了自己的玉符。

那小校看见黎澄,先是一愣,接着才取出和黎澄玉符标号相同的另一半玉符,一丝不苟地检查了一番,这才道,“放行。”招呼了几个人把拦路的横杆移开。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