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向天再借五百年> 第二章 勤王之师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勤王之师 二(1 / 2)

昨日马信下去后,便吩咐属下把左右布政使和按察使找来,说要商议起兵勤王之事。虽然三司按说当是各有统属,互不相辖,但一来马信官阶较高,都指挥使乃是正二品,布政使从二品,按察使正三品,品级都低于他,马信一直以来都有些嚣张跋扈,甚至有时还直接干预其他二司之事,早让他们有所不满,曾上书朝廷陈述,但朝廷早是自顾不暇,那里顾得上这些。如今燕王和朝廷争雄,天下已初露乱象,象马信这样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就算朝廷也拿他没有什么办法。

三人闻得此言都吃了一惊,他们也接到了诏书,正聚在一起商议。三个人都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人物,一番权衡下来,觉得如今的形势朝廷恐怕有些无力回天了,准备先看看其他各地有何动静,再作打算。谁料马信如此性急,上午刚收到诏书下午便说准备起兵勤王了,实在让他们捉摸不透,一时都有些迟疑。但马信官职高他们一级,且手握兵权,他们不得不来,只是言词间有些闪烁,尽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无非是勤王当然是要的,但得作好万全之策。

马信怒斥道,“诸位与我都是天子之臣,如今天子有难,诸位不思报效反而瞻前顾后,岂是人臣之道。”

几人心下暗骂平日没见你对朝廷有多恭顺,如今倒当自己是大忠臣来了。

左布政使黄森道,“大人的一片丹心真是可鉴日月,下官并非贪生怕死,只是下官等不喑军事,还请大人指教。”

“正是正是。”右布政使薛裕和按察使徐钦附和道。

“好,三位大人既然这么说了,那本官就不推辞了。依本官之见,无论于公于私我们都必须起兵勤王,于公,我等皆是天子之臣,护卫圣驾义不容辞。至于于私嘛,诸位想必还记得两年前湘王朱柏叛乱,正是吾等所平,后朱柏只身逃脱,投靠了燕逆,听说如今颇得燕逆倚重,要是等他将来得势,恐怕吾等……”马信道。

几人连声称是,心里却道,“平朱柏皆是你马信所为,于我等何干。”

“这领兵之事本官是当仁不让,不过还有一难事得依赖几位。”

“大人请讲,我等自当从命。”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我军既然起兵勤王,就得告知天下燕逆的种种罪恶。但我马信乃一介武夫,这讨伐燕逆的檄文还得靠三位来写。”

几人听得此言都是冷汗淋漓,如果他们写了这讨逆檄文,那就和马信绑在一起了,要是燕王得胜,马信自不待言,写这讨逆檄文的人恐怕也难逃干系。

“怎么,诸位不愿意?还是早就想好了准备投靠燕逆。”马信猛地一拍桌子道。

“不不,下官正在考虑,薛大人乃是进士出身,文采出众,此事非你莫属啊。”黄森道。

“就是就是,还是薛大人写合适。”徐钦也道。

“不不,黄大人你过谦了,谁不知道你是妙笔生花啊。”薛裕急道。

看着几人如烫手山芋吧推来推去,马信自在一旁冷笑,谁都不愿当这个出头鸟,可马某就偏不让你们如意。

“三位就不要推辞了,我看还是你们一起写吧。”

“啊,这……”

“就这样吧,来人,笔墨伺候。”

“这檄文怎么写,你们三人商议吧,本官稍候再来。你们好好伺候几位大人,不可怠慢。”马信特意地加重了语气。

马信看着檄文皱起了眉头,这檄文虽然对燕王有所抨击,但语气并不特别严厉,看来还是得自己出马了。

“哼。”

“大人,你意下如何。”黄森道。

“这太含糊了,本官说,你们写。”马信道。

一篇檄文下来,三人是大汗淋漓,苦不堪言,这檄文不但直称燕王谋逆大罪,且列举到燕王的十大罪状,甚至还对燕王的出身进行了含沙射影地攻击,说他乃是元顺帝妃子之子,甚至可能就是顺帝之子,自小便有谋逆之念云云……

檄文写完,各自署名后,马信即刻命人抄誊几十份发往全国各地。

“诸位,刚才多有得罪,马某已命人摆下了宴席,给各位压惊,还望一定赏脸。”马信见目的已经达到,脸上又换上了笑脸。

几人知道自己被绑上了马信的船上了,再无退路了,反而心安了下来。

第二日天刚明,武昌城中便热闹了起来,堆积如山的粮秣在役夫和骡马的搬运下,源源不断地从仓库中搬了出来,装到了粮车之上,人人脸上都是一派既热切,又庄肃的神色,是的,整个武昌都司,都在为起兵勤王做着积极的准备。

校场之上,旌旗林立,马信在左右的簇拥之下缓缓地走到了台上,除了都司的人外,他身后还跟着湖广布政司和提刑按察司的一干大小官员,但他们的表情又各不相同,左布政使黄森是一脸严肃,右布政使薛裕则在打量校场之上的士卒,而按察使徐钦则一脸的无奈。

马信慷慨誓师,发布讨燕檄文,略云:“武昌都司、湖广布政司、提刑按察司谨以大义布告天下:大明肇造以来,已历三十余年……逆贼朱棣向有不臣之心,今趁机而起,欲行逆谋。灭绝人道,而残杀大臣;弁髦祖训,而枉自兴兵。近腹盛暑兴师,蹂躏直隶,以兵胁京师。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校场上诸军齐呼,“起兵勤王,起兵勤王……”

誓师之后,马信宣布了命令,由大将杨玄率军五万星夜兼程,赶往京师。

骠骑营被编入了后军之中,掉在队尾,让所属的将士们大有被小觑之感,只是刘斌向来治军严格,所以都敢怒而不敢言。

当夜大军在外宿营,而骠骑营却又被告知需返回城中押运粮草,让他们更是不满,参将辛戈受了众人之托,跑来询问刘斌,刘斌却笑而不答,让他听命行事就是。

离开大营走了几里,刘斌突然下令改道向东,星夜兼程赶往黄州,更让众将大为不解。

骠骑营走了半夜,到了黄州城外十里的长江边上的一个河堤处,此时天已经亮了。这里早搭建起了一个临时的码头,江上还一字的摆放在几十条大船,一人正在指挥着工人们干这干那。

刘斌等人刚刚下马,那人便迎了上来,此人正是赵亮,当年刘斌见他聪明灵巧,便关照王朴提携于他,如今已经是王朴手下的一名管事了。

“公子,一切都准备好了。”赵亮道,因为他尚是白衣,所以还是象以前一般叫刘斌公子。

“哦,是赵亮啊,看你现在干得不错嘛,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对了,子常呢?他怎么没来。”刘斌问道。

“刚才罗公把他叫到一旁问话去了。”赵亮答道。

“那好,你带我去见他。”因为罗贯中已年过古稀,骑不得马,就没有随军前来,而是先行坐着马车到了这里。

“辛戈,你先招呼军士们就地稍微休息,伙头军即刻造饭,我随后就来。”

“是。”辛戈道。

王朴远远地望见了刘斌和黄宇,忙和罗贯中一同走了过来。

“王朴见过主公。”

“子常,你辛苦了,一切都准备好了么?”

“大小船只近百艘都已准备就绪,一路上大小官员也都打过招呼了,就等主公下令了。”

“好,子常,这次你居功至伟。”

“还是主公深谋远虑啊。“罗贯中感叹道。

这几年,王朴除了做其他生意之外,还不时地从其它地方运些粮食马匹等等到京师,缓解了京师战略物质紧张的情况,并因为这个多次受到了朝廷的褒奖,还赐了他个五品的散阶。朱棣对他是深恨之,王朴在北方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