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又在小桌子上比画道:“杨玄感挥军西进,到达陕县(今河南陕县)时,想围攻弘农宫,我劝阻他说:“明公如今是瞒住部下和敌人西进关中,军事上讲求兵贵神速,况且,敌军在后面紧紧追来,即将到达,怎么能够随意停留?如果我军在前不能占据关隘,后退又没有可据守的地方,遇到敌人攻击时,大家一哄而散,那时候依仗什么来保存自己呢?”杨玄感不听,命令围攻弘农宫,一连三天,无法攻克,才带兵继续西进,但当他们到达阌乡(今河南灵宝县西)时,追兵赶到,杨玄感一再不听我言,几次贻误战机,终于全军覆没,他走投无路,吩咐弟弟杨积善杀死自己。我只得从小路奔逃,与杨玄感的堂叔杨询一同逃往关中!”
道童大感敬佩道:“你的计谋高的很啊,可惜无人肯听啊!”
那人道:“不错!我空有满腹谋略,却天下无人能识。就如同那墨子,空有智慧,却不得用了国家!天下既无明君,我就是明君!”那人说到“我空有满腹谋略,却天下无人能识”时还遇含无奈,但到说道“天下既无明君,我就是明君!”时,站了起来,竟是激越高亢,大有睥睨天下的气势。
道童见了忍不住赞道:“好英雄!好汉子!”
老道人道:“施主有大志,必定能成大事!”
那人道:“小子狂言,失态失态!还请先生指教!”
老道人道:“不敢不敢!
墨子《经说上》云:"志行,为也。"又云:"行,所为不
善名。行也,所为善名。巧也,若为盗。"《经上35》云:‘功,利民也,’’功,不待时,若衣裘。‘”
道童道:“师父,这是什么意思啊?”
老道人道:“’行,所为不
善名。行也,所为善名。巧也,若为盗。‘意即意与行结合起来,才能完成一番事业。做事
的动机不应求名声;苦求名声,就是投机取巧,象盗贼一样。"功,利民也。"就
是说,行为的效果只要对于人们有利就行。"功,不待时,若衣裘。"大凡要成就
事业一定要预先酝酿,而不要等到冬天才做衣裘一样。”
那人沉思一会,道:“先生先前跟我说的侠,跟这第二句‘功,利民也’意义相通,先生是否有所侧重?”
老道人道:“不错!施主悟性极高!
《鲁问》篇云:"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
而可?‘子墨子曰:‘末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
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诗人序》云:"在心为志。"故"志"为"志向、动机"之意。
《孟子.公孙丑上》云:"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功"意为"功效、成就、效果。"故原文意思
是,鲁君问墨子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好学,一个喜欢分给人钱财,谁可立太子呢?墨子说,还
不能知道,也许是为了奖赏与名声吧。钓鱼者的恭敬,并不是为对鱼恩赐;以虫为诱饵捕鼠,不
是爱鼠;我希望君主将其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考察,”
“今施主意欲得天下,乃是动机,但如何得天下,则是效果,施主常言及刘邦,但所知刘邦为何能得天下乎?”
那人不语,低头紧眉,思量好半天,道童好奇的看着他,
道:“师傅,刘邦打不过项羽,但是他一直不认输,最后终于打败了项羽!”
老道人摇要头道:“能坚持不认输,自然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你听过约法三章的故事吗?”
道童皱起眉头苦苦思索,忽叫道:“这是刘邦跟百姓定的三个约定!”
老道人点头道:“当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道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那刘邦到还是个好皇帝啊!”
老道人点头:“不错!刘邦本是出身低微,所以能体察民情,得到百姓的拥护!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也!”
那人忽然浑身一震,老道人见状微微一笑,道:“清风,去取些雪来煮茶给施主喝!”
道童应着:“是!”拿个碗,转身出去,将要出门时,就听那人忽然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小子今日受教了。但不知道以后该往何处去?”
老道人道:“可往南方去。。。。。。”
再无声音,道童取雪回来,进屋,只见那人立在西面墙前,奋笔急书,正是一首诗,他认得字,慢慢读来:“。。。。。。
此夕穷途士,郁陶伤寸心。
。。。。。。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巾。
沾巾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济,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笔走如马龙,写的极快,间或在墨上沾沾,写完在下面落款“李密”二字,乃掷笔而去,道童紧紧跟去,那人走的极快,只听得远远传来高唱“一朝时运济,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渐渐不闻。
道童回屋,看看落款,惊道:“他---他就是李密!”
老道人点头。
道童一拍脑袋道:“我可真笨!我早该知道的!他刚才说自己给杨玄感做军师,给他出了三个计策,说的那般清楚,我就该知道的!”
向师傅道:“师傅,你早就知道了,可是就不告诉我!”
老道人将雪放在壶中煮道:“他身份特殊,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了!”
道童咕哝道:“师傅这么说是当我是外人了!”
老道人道:“那到不是,我担心的是你年纪小,不经意就说了出去,那岂不是给他惹祸?”
道童在师傅面前坐下道:“师傅,你这么看重他啊?他真的能做皇帝啊?”
老道人道:“尽人事而听天命!成不成乃是命!那李密颇具侠风,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他善变!乃是他致命弱点。”
道童不解,老道人道:“穷则变,变则通,李密现在就是穷困,所以他要变,一变则通达也!变,则灵活,是以他有谋略,兵法神鬼莫测!”
道童道:“那起不是很好吗?”
老道人道:“但是做人如果善变则险也!意志不坚,则容易受小人唆使,猜疑不定,则会左右离心。
我与那那李密临别有一言相赠,乃是他写的夹字,夹,两小人也!只怕日后会受小人挑拨,致错难改啊!”
李密下山,投靠在妹夫家中,被人告密,逃至瓦岗地带。
先与周围寨子取得联系,并获信任,在王伯当引线下与翟让见面,
以“秦失其鹿,天下逐之”开导,让拨云见日。
密进瓦岗,立三大功:
一功游说周围各寨投奔瓦岗,
二功建议攻荥阳,取的立脚城池和粮草
三功击败隋将张须陀,并斩之。
大业十三年,二月,攻克兴洛仓,夺取米二千余万石,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襁负,道路相属。
让服密,密称魏公,让为司徒,众义军纷纷投奔。声势如天。
九月攻黎阳仓,乃移楔四方,数炀帝十大罪状,天下响应。其文列举了杨广的十大罪状:鸩毒先皇,天地难容,人神嗟愤;淫乱宫闱,逼幸先皇嫔御,咸贮诸王子女于金屋;荒缅于酒,朝谒罕见其身,群臣希睹其面;多营宫观,广立池台,广召良家;科税繁猥,父母不保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周行天下,年年历览,处处登临,延袤万里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苦动于天地;恃众怙力,强兵黩武,遂令亿兆夷人,只轮莫返,义夫切齿,壮士扼腕;杀害忠良,令君子结舌,贤人缄口;贩鬻官爵,政以贿成,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有功不赏,志怀翻覆,言行浮诡。并总结其罪恶累累,“馨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说杨广罪恶滔天,“指白日而比盛,射苍天而敢欺,不悟国之将亡,不知死之将近”
十一月,密听信隋将降臣房彦藻,郑--两人之言,于宴会击杀让。
(注:古代的夹字乃是中间一个大字,两下面各一个小人字。比如来字,也是这样,中间一个木字,两下面是个小人字。)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