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大唐同人传> 第五章 真相大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真相大白(1 / 1)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舟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闭之也。

-----------------《六韬之文韬•发启》

远方的天空刚露出蒙蒙的鱼肚白,东海郡却是彻夜未眠。城外少帅寇仲的大军刚刚醒来,经过十几个时辰的修养完全恢复了精气神,抖擞的陈列在显得有些破旧的城墙下。寇仲兴奋的精神掩盖了身体的疲惫、伤势以及体内空空如也的内力。胯下的枣红色的千里马似乎也能感应到主人不平静的心情,四蹄不安分的轻轻踏步。旁边好兄弟徐子陵默默地将手搭上他的肩头,一股精纯的同源长生气源源不断的传输过来。知道兄弟的用意,没有开口说话,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提升到井中月的境界中继续疗伤和恢复功力。

徐子陵跨下是一匹雪白的高头大马,品相并不在寇仲的枣红毛之下。因为飞马牧场被毁,商秀洵这次来投靠少帅军只带来了三匹马。但是能够战乱中存活下来,并找到场主随其来到这里的,一定是万里挑一的宝马。商秀洵自己一匹,剩下的自然成了徐寇二人的坐驾。这两匹马显然已经熟识了,徐寇靠的这么近也没有丝毫的不自然。只是因为主人的心境不一样,白马显得平静许多。

徐寇二人所处的是整个大军的最前沿,离城门仅百步之遥。与他两人并排的是美丽的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的美女,商秀洵。见到徐子陵后她并没有表现出惊喜过望的样子,相反十分的平静。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不是说私事的时候,东海军何去何从即将见分晓。因此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商秀洵又出现在了战场上。黎明前寇仲、殷希志和商秀洵三人杀出东海郡那惊心动魄的一站中,美人儿场主表现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实力和高人一等的智慧及眼光。要不然少帅就算能站在这里,恐怕也没有现在这么轻松。军中最讲实力,商秀洵的表现经殷希志回来跟其他几位将军一说,自然获得了跟徐寇两人同列的权利。抛开徐子陵不说,寇仲也十分希望能够获得商秀洵的鼎力支持。当然他更看重的应该还是她场主的身份,将来少帅军要驰骋天下,商秀洵是一个比不可少的关键人物。她就等于源源不断地良马。

三人身后是高占道、卜天志、张彦、骆武吉四位大将一字排开,表情严肃。殷希志没有出现在战场之上,因为黎明前的一战远比他们原来预想的激烈,他也实现了要替寇仲殿后的承诺。最后依靠百战成精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力成功突围,当然也受了不轻的伤。虽然寇仲的伤远比殷希志要重。但是没有前者长生气辅助下不可思议的恢复能力,殷希志三天之内恐怕不能上战马了。回到军中,殷希志并没有讲述自己的任何事情,只是跟其他四位大将军说了少帅和东海军的约定和商秀洵杀敌比自己多。看到少帅和殷希志的伤势,没有人不知道这一战的艰险。听到商秀洵杀敌比殷希志还多,看到没事人的样子,众人不得不感概她的实力之强悍。但商秀洵也就说了句,少帅一人抵我们两还有余后就没再说话,找地方抓紧时间打坐去了。

三人中最先恢复过来的是伤势最重的寇仲。他和徐子陵回到大帐里半个时辰后就没事了一般。召集包括高占道、卜天志、张彦、骆武吉四人在内的所有高级将领,跟他们详细讲述了东海郡里发生的事情,以及徐子陵从石之轩嘴里听来的消息。当然隐去了后半部分消息的来源,石之轩之名这些人不听也罢。等这些事情讲完,已经五更天。寇仲下令全军一刻钟之内,在东海郡城门口整队集结,准备接受东海军的投降。而真正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徐子陵将长生气毫不保留的向寇仲传去,剩下来的事情他才是主角,自己的思绪和眼前的战场毫无关系。和石之轩分手后回到少帅军中才知道寇仲潜入了东海郡中。心中没有丝毫担忧,平静的打坐练功来恢复功力,直到寇仲回来多半需要自己的帮助。听到商秀洵也来到军中的消息后,自己的心里确实有些不太平静。师妃暄、石清璇和商秀洵是自己生命中最为亲近的三个女子。其中和师妃暄之间注定了只是精神上的恋爱,两人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事情。石清璇挑明了要跟着自己,甚至不在乎师妃暄和商秀洵的存在。但是出于石之轩和碧秀心的缘故,对于石清璇的感情更多的是怜惜。只有商秀洵,认识她的时候自己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当时就名满天下的飞马牧场场主没有丝毫偏见,甚至大胆的采用徐寇的意见,击退了四大寇的进攻。那种同仇敌忾的感觉一直留在两个人心里,为两人之间的感情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打坐静养之下,徐子陵发现自己虽没有在石之轩的指点之下真的顿悟,确也获益非浅。内力不但在刚才的交手三招中消耗一光,反而比平时更为充盈。这时正好听到外面的吵杂之声,寇仲等三人从东海郡北门杀了出来,经少帅军接应后回到了帅帐之中。和商秀洵之间是千言万语,但说不出来。寇仲的伤势也触目惊心,还好都避开了要害部位,不会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疗伤要紧,没有多余的交流,商秀洵回了自己的营帐,徐寇两人留在帅帐里尽快恢复寇仲的伤势。

商秀洵的眼睛看着不远处的城门,里面就是刚才激战的地方。心里想到的确是身边的徐子陵。自己这次来投靠少帅军,似乎有些唐突。寇仲看中自己的能力,不管是养马还是武功少帅军中肯定能有一席之地。但是徐子陵能不能接纳自己,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他的性格一直是淡泊平和,男女之事似乎并不放在心上。还好刚才见面的感觉,自己在徐子陵心中还是有些地位的。鲁妙子大师说的对,人生一世活得就是一个心态,为什么不能随心而为呢?

接收到好兄弟源源不断传来的精纯真气,寇仲更加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徐子陵的功力又有所精进。这肯定是石之轩的功劳,但他的功劳显然不止于此。李子通竟然是他亲自出手除掉,人头现在就在城门里的旗杆上挂着。而且他还通过徐子陵带回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李子通勾结倭寇,图谋天下。

石之轩出于一些特定的原因,一直在少帅军附近游荡。这里面多少和师妃暄及慈航静斋的剑典不无关系。无意中在东海郡撞上了李子通跟倭人碰面商议密事。不知道是这件事触动了石之轩的哪根神经,还是天刀宋缺出关的事情让他突然顿悟。反正立刻出手将李子通干掉,一同的两个倭人也没幸免。其中一个将军模样的人伏尸当场,令一个武士模样的人不知是何方神圣,居然在石之轩手下负伤而退,逃之夭夭。

知道这些消息以后,寇仲对东海郡里的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李子通勾结倭人的行为一定瞒不过,也没有必要瞒着东海军的高级将领。从昨晚那些人的反应就知道,大部分人都不赞成他的举动。因此李子通突然被人干掉以后,一片混乱。和倭人勾结,引狼入室只是无法对抗少帅军和江淮军强大攻势后的无奈之举,肯定不是多数的意愿。但李子通死后,又没人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望领导大家继续据东海郡之险,于乱世中zhan有一席之地。继续和倭人勾结无异与虎谋皮。投降于少帅军,只是极少数人的意愿。其他人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不会表示出来。不战而降,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但是寇仲的现身改变了混乱的局势。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谁都明白,只要能够亲眼看到少帅军传说中的实力,跟着少帅征战天下,肯定比李子通有前途的多。

想到这里,寇仲终于觉得刚才的苦战还是有价值的。自己就不用说了,这还比不上金狼军一战凶险。殷希志虽然重伤,但是只要精心调养,是祸是福还未为可知。意外的还发现商秀洵的实力之强悍。一直停留在抵御四大寇的印像,加之清秀美丽外表,虽然知道功力大增,没想到还是小看了她。

现在就等东海军最后的选择了。结果无非是两个:最好是众将领基本达成一致,共同投向少帅军,不愿意投降的可以自行离去,归隐还是依附其他势力都无所谓。不好的就是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反而分裂成几派打了起来。

不管怎样,少帅军都做好了准备。投降的话,摆开了阵势接受。只等开了城门,进驻东海郡。内乱的话就强行攻城,里应外合之下,平定东海郡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在徐子陵的帮助下,长生气在体内循环往复的十八大周天之后城门终于有了动静。寇仲满意的挣开眼睛,看着东海郡。身后的三万大军足足等了一个时辰,但是没有任何将士表现出不耐烦地心情。军容之整齐令他十分满意。静如山,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很难。

城门缓缓的打开之后,首先出来的是东海军的军师童叔文,瘦小的身子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似乎有些不相称。后面是四位领兵的大将军,然后是一干文武官员约百人左右。

看到这个架势,寇仲就放下了心来。东海军已经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没想到一场大战竟会如此收场。寇仲没有任何动作,静静的等着前面的人走近。

童叔文在离寇仲约五十步的地方,示意所有人下马,然后继续前行到离寇仲约十步的地方停下。所有人跪在少帅的面前,童叔文带头说道:“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罪首李子通、李子元严刑重敛,民不堪命;取之尽锱铢,挥之如泥沙;勾结倭人,图谋我中华;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幸李子通,李子元兄弟二人皆伏诛于少帅之手。反观少帅军铁骑成群,车首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管仲乐毅,李牧白起,将相如云;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我等东海军将士愿择良木而栖,归于少帅军中,共图不世之壮举。”

寇仲不等童叔文说完,上前几步讲他扶起,提气开声说道:“东海军并非投降于我少帅军。皆因李子通勾结倭人,败我中华,为人神共弃。现两军合二为一,共御外敌。”心中却是没来由的一阵厌恶。;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