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批粮草运到,周军信心大增,加紧了攻城。
六月三日,契丹军先锋政事令耶律敌禄到达忻州,周军开出忻州城外,摆好阵式,迎接契丹军。
先锋史彦超恃勇逞强,只率二十名亲兵冲进契丹阵中,符彦卿不得已率部杀入契丹军救援,前来支援的潞州节度使李筠正好赶到,帮助符彦卿、史彦超杀退了契丹军,斩首二千余级。
史彦超打个了大胜仗,有点忘乎所以,招呼二十个勇士继续去追杀契丹人。如此小视契丹军,耶律敌禄怒极,即使全军覆没他也要杀了这厮,于是率军反过来包围史彦超,好汉架不住人多,史彦超被乱刃砍死。耶律敌禄见机不可失,趁机杀回,周军没有料到契丹人杀了一个回马枪,乱了方寸,连死带伤好几千。
此时辽国南院大王挞烈率大军三万赶到,他迅速派人抢占忻州,追杀周军。周军大部分都已经出城迎战,忻州城几乎不设防,迅速被契丹人占领。符彦卿、李筠见败局已定,只得率领亲兵杀出重围,逃往太原。
周世宗脸色铁青地听完李筠的奏报,忍不住跺脚道:“史彦超有勇无谋,坏朕大事!”他无力地挥挥手,让人带着憔悴不堪、狼狈到了极点的符彦卿、李筠下去休息。
“陛下,我们还有机会。末将请命,愿为陛下拿下太原!”宿卫将领赵匡胤站了出来,大声道。
周世宗看着一身甲胄,壮志凌云的赵匡胤,红着眼睛道:“好!就如爱卿所请,务必在契丹人大军到来之前拿下太原城!”
更加惨烈的攻城战开始了。
刚刚黎明,喊杀声已经打破了黎明的寂静。太原城战正酣,郎兵却在郊外训练士卒,一边充当巡哨。北伐的结果他已经知道,惨烈的攻城战,他不想再看。
忽然一匹战马从远处跑了过来,马上的骑士在郎兵面前停住,下马道:“指挥使,我们在前面发下了北汉的百姓,他们趁着早上偷偷地割麦子。”
郎兵看着他,不信地道:“莫胡说,麦子还没完全熟呢,怎么会有人收麦子。”
这骑士是高朗,郎兵原先的手下,已经当上了伙长。
高朗一听,急忙道:“真的,属下亲眼所见,大人不信,可以随属下去看。”
“走,去看看。”郎兵一边说一边策马前行,一小会儿郎兵就到了地方,果然如高朗所说,有一大片麦子被割了下来,先割下来的已经捆成捆儿了,后割的还没来得及捆,散在地上,三把镰刀胡乱地丢在了最前面。
三个农夫被九个周军围在中间,瑟瑟发抖。稍微靠前的那年近五询老农看到策马前来的郎兵,知道这是个大官儿,急忙拉着两个儿子跪下道:“将军饶命啊,小民只想割了自己的麦子,不致饿死。将军饶命……”
老农的头重重磕在干裂的黄土地上,砰砰作响,郎兵一阵心酸,他急忙下了马,扶起老农道:“老人家,快起来,没有人要杀你们。”随后对着围着农夫的士卒斥道:“不许对百姓无礼。”
老农连忙道:“将军不要怪他们,是小老儿心里害怕,误会了军爷的意思。”
郎兵奇怪地问道:“老人家,麦子还没熟透,您怎么急着收割呐?”
老农叹了口气道:“将军是不知道啊,大雨就快来了,恐怕没有十天半个月不会消停。这麦子眼看就要熟了,现在不收割,过几天大雨来了,怕会烂在地里啊。”
郎兵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不信地道:“我看这天气挺好,不像下雨的样子。”
老农听他不信,急忙道:“小老儿说的千真万确。老天爷的脾气变化莫测,小老儿祖祖辈辈在这里住了上百年了,摸清出了规律,小老儿敢说今天夜里不下,明天必下。”
郎兵看着他一脸的敦厚,点点头道:“我相信,老人家刚才说这雨要下多久?”
“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月余,连绵不断啊。”
郎兵转身对高朗道:“你们帮助这位老人家收割麦子,不得有任何刁难。”说完他匆匆跨上战马,直奔周世宗所在的中军。
本来像郎兵这样的中下级武官相见皇帝一面是非常困难的,不过郎兵最近声名鹊起,周世宗还曾经亲自去过郎兵营帐,所以亲卫没敢刁难就去通报了。
郎兵得到召见,急忙把老农的话重复了一遍,说道:“陛下,我军雨具不足,旬日大雨士卒必然多病,战力大减。如今忻州已失,太原失去了最后一道防线,我军直接暴露在契丹铁骑之下,随时会遭到袭击。臣建议陛下立即收兵,拔营撤军!”
周世宗沉吟半响,睁着血红的眼睛盯着太原城道:“爱卿不必多说,太原城破在即,不必说其它,且看朕灭北汉。”
太原城这么好破么,郎兵想再劝,周世宗挥挥手,不容他再说。
太原城在赵匡胤接连三日猛攻之下,城门已经破烂不堪,部分周军士兵已经爬上了城楼,和汉军展开肉搏。郎兵不得不承认赵匡胤确实是个将才。
黄昏十分,赵匡胤亲自率军攻击破败的南面大门,周军一把火烧掉了城门。赵匡胤一马当先冲进了城门,身后五百骑兵也跟着冲了进去。
不过进的快,出来的也不慢。刚刚进了城的周军一到城里立即调转马头往外冲,里外两路人马顿时撞在一起,出来的骑兵大声喊道:“快退,里面有埋伏。”
周军折损了两百人马撤了回来,赵匡胤也跑了回来,左臂上摇摇晃晃地插了一直箭。周世宗急忙关切地问道:“怎么回事?”
赵匡胤惭愧地道:“陛下,里面有埋伏。对着城门汉军埋伏了很多床弩,还有上千弓箭手,实在冲不进去。请陛下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拿下它。”
赵匡胤拔下箭,欲裹伤再战,周世宗恐无端地损失得力心腹将校,阻止了赵匡胤,“今天天色已晚,明日再攻不迟。”周世宗下了最后的命令,“鸣金收兵!”
当天夜里,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一连十数日大雨不止,河水暴涨,果然应验了郎兵的话,士卒多病,十亭战力去了五亭。
“悔不听爱卿之言啊。”御帐里,周世宗无力道,“朕这就下令撤军。可惜那数十万斤粮食……”他恶狠狠地道:“朕带不走也不能给刘崇留下,让人全部烧毁。”
郎兵大惊道:“陛下不可。臣认为与其烧毁粮草,不如分发给附近的州县的百姓,连日大雨毁了即将成熟的麦子,百姓必然缺粮……”
周世宗粗暴地打断了郎兵话:“郎爱卿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资敌吗?”
郎兵道:“陛下,臣不是资敌,而是要救活百姓,为陛下竖恩立德。”
数日来一直憋着一肚子火的赵匡胤没好气地道:“还不是一样,这些粮草到北汉百姓手里,最后还不是朝廷征收,和送给刘承钧有何区别!”
郎兵不吭不卑地道:“天壤地别!数十万斤的粮秣,征收不易,轻易焚毁实在可惜。大雨过后,北汉大饥,这些粮草可以活百姓无数。朝廷把粮草分给百姓,百姓得以活命,必然感恩戴德。如果北汉朝廷因为缺粮而劫掠自己百姓的话,那么百姓必然视之如仇寇,会更加感念皇上恩德。
况且,北汉背后有契丹,契丹人得了燕云十六州,粮草充足。北汉粮用不足,必会向辽国借粮,因此粮草问题治不了北汉死地。即使刘承钧得了粮草也无大碍,这反而是臣所希望的,等陛下再次临行并地,百姓必夹道欢迎。”
魏仁浦眼里闪过一丝寒芒,郎兵的计策看起来迂腐无知,仔细想想却端的毒辣非常,让人心寒。刘承钧,刘承钧啊,魏仁浦仿佛看到了他被百姓戳着脊梁骨的样子,微微一滞道:“陛下,微臣以为郎指挥使的计策精妙绝伦,如此一来,对陛下下次取北汉大有裨益。”
资敌以粮草是亘古未有之事,周世宗在仔细权衡利弊。
老将军刘词想了想道:“陛下,我看郎指挥使之计可行。”
“好!”刘词老成持重,不考虑周全的事情不会轻易说话,周世宗下定了决心道,“那就快,尽快把粮草分给百姓,尽快撤军。”
时任太原四面壕砦都部署的匡国节度使药元福出列道:“陛下,进军容易退军难,老臣请为大军殿后。”
周世宗微微露出感动之色道:“爱卿知朕心啊,朕就把殿后的重责交给将军了。”
六月中旬,在太原城下一个多月的周军正式退军,刘承钧收到消息后率兵出城打算袭击周军,被殿后的药元福击退。
不过周军狼狈后退,受到沿途汉军和契丹先锋耶律敌禄的袭扰,损失不小。大周军磕磕绊绊地退出了北汉,所有占领的城池,尽皆丢失。
返回途中周世宗绕道去了趟新郑,拜祭太祖皇帝。
六月末周世宗大军回到汴京。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