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三这才屁股沾了半个边,算是坐了下来。虽然只有三个多月没见,顾三却发现郎兵有了很大的变化,即使坐着身上都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杀气,和一种久居上位发号施令者地气质,他暗自庆幸自己押对了宝,跟对了人。
大周拿下了蜀国四州和蜀国无奈割地议赔款和的消息早已传遍全国,掌管情报的顾三比一般官员知道要多的多,他心里非常清楚郎兵在西征中立下地功劳,稍微有脑子的人都知道他肯定要升官了,至少可以领中下州的刺史了,所以顾三才显得愈发的恭敬。
郎兵没有急着问事情,而是笑呵呵地道:“顾三啊,才三个月不见,你都发福了,要是三年不见你岂不变成了个肉球了,是不是偷懒了?”
顾三脸上一红道:“小人可没有偷懒,托大人地福,生活定了下来,不用整天的提心吊胆了,人就跟着胖了起来。不信大人您问问,京城的消息我可一条没落下。”
“不必了,我信你。”其实他早已摸过顾三的底,安平车马行地好几笔大生意都是得到顾三的消息才抢在别人前头做成的,顾三转来地消息也被郑萱庭整理了出来,只不过他还没来及看,急着召顾三过来就是想亲近亲近,以示对他地重视。
“一些琐事就不必说了,你捡几条我不知道地,和我相关的而且又比较重要地事情说说。”
“是。”顾三想了想道:“这几个月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我大周西征了,不过大人您知道的比我详细,就不必说了。朝廷上的大事就是皇上让宰相李谷大人治黄河、疏漕运了。还有一件事情,在大人刚出征不久,靖难军节度使折从阮赴京,病死于途中,朝廷特赠中书令,皇上还下令罢朝三日。”
“折从阮死了?”
郎兵心里一震,怎么朝廷的给自己的邸报上没有呢?他略微一想旋即明白了,那个时侯自己正在西征,朝廷怕影响士气才没提。折从阮不仅是折家的族长,还是大周朝的赫赫名将,凭着一府之力多次挡住了契丹大军的进攻,可谓大周西北屏障。他也是折德扆的父亲,折赛芬的爷爷,想起折赛芬,郎兵脑中又出现那个一身白衣,英姿飒爽的身影骑在马上远远地对着自己微笑。
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嫁人了没有?
良久,郎兵才微带惆怅的一叹,摆手道:“你继续说。”
“其它的也没多少与大人相关的要紧事,有些事情朝廷有公文通知大人了。”顾三犹犹豫豫地道,“不过有件事情不算大,却和大人有些关系。”
“你说,别吞吞吐吐的。”
。”顾三道。“大人走后,殿前都虞侯赵匡胤就频魏仁浦大人家里走动,其母杜夫人也经常到魏家走动,听说和魏夫人关系不错。前些日子,从魏府下人那里打听来地消息,杜夫人很喜欢魏大人的儿子魏咸信,想结成儿女亲家,不过被魏大人以魏咸信年纪尚小为由拒绝了。”
“魏咸信?他才不到十岁吧?”
“是的,不过大人可千万别小看了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他极为聪明,一言一行无不有成人的风范,魏大人都不拿他当小儿看。”
“成人风范?才不到十岁啊,明明是小孩子干嘛非要学成年人呢?”后世的少年班他听的多了。拔苗助长而已,缺失了童年时代的人生再辉煌他也不认为完美。郎兵摇摇头,叹道:“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顾三不明郎兵说的是什么意思,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大人您难道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郎兵一愣。
顾三垂下眼睑:“听说您在凤州和王审琦撕破脸皮了,他可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
“那又如何?我不过是公事公办。”
郎兵淡淡地道,心里却打了一个突,殿前司日常基本上都是赵匡胤在管理。里面几个主要将领不是他地好友就是他的兄弟,他要真想与自己为难,那自己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除非自己不在殿前司任职。
不过郎兵却不后悔。这事也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想也无用。
“还有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顾三笑道:“大人还记得王环和赵崇吧?”
“当然记得,这两人可是蜀国大将啊。没少让我军吃苦头,前些日子王大人让人把两人押送来京城了。这两人怎么样了,陛下劝降成功了吗?”
“皇上怜惜两人之勇,亲自劝两人归降,两人拒不投降,被皇上放到皇宫里面养着。赵崇却绝食而死,皇上知道后,下令厚葬,还亲加祭奠。王环深为感动,最终归附了。”
郎兵想起两人地英姿,不由的一叹道:“可惜了。”
顾三不知道郎兵可惜的是赵崇之死,还是可惜王环最终没有保全名节,他接着道:“听说陛下不以降将对他,有意让王环出任右骁卫大将军。”
“右骁卫大将军?那可是正三品的大将啊,还是护卫皇宫地,陛下真是胆色过人呐。”
郎兵对柴荣也不由的露出敬佩之色,敢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一个降将护卫。虽然他知道柴荣的目地,一方面确实看重了王环的才能,另一方面是为了瓦解蜀军斗志,为了以后讨伐蜀国减轻阻力。
但是不管怎么说,有这样的胸怀和胆色在历来地皇帝中也是十分少见地,大概也只有汉文帝、唐太宗了,后面地朱元璋也算一个。
顾三也是一脸的钦佩:“陛下是古今少有地圣贤君主。”
“是啊。”柴荣的丰功伟绩让人神往,如果他不早死,或许可比肩唐太宗吧?
为什么雄才大略的人都早死呢?难道真是天妒英才吗?想到柴荣英年早逝郎兵心里一痛,赵匡胤虽然不错,但和柴荣一比就差得远的。
“自唐太宗之后,迄于两宋,帝王中无出柴世宗之右者。”
这是后人对柴荣的评价,如果说赵匡胤是战术家,那么柴荣才是真正的大战略家。在历史上,他并没有完全按照王朴制定的统一策略,先易后难,灭了南方诸国和蜀国后再取燕云十六州,而是在取得两淮,钱粮可以支撑大战之后立即挥师北伐。
可惜柴荣刚取得三关即病倒了,而众将畏惧契丹人,逡巡不前,不得不退兵,导致错失良机。等赵氏兄弟灭了诸国之后,回过头来,再想收复燕云的时候,契丹已经不是原来的契丹了,而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半封建帝国,最后折戟沉沙,北宋始终面临辽国的威胁,终为同样雄起北方的女真人所灭。
想的远了,郎兵瞟了一眼危襟正坐顾三,这才把心思拉了回来,不知怎么的,西征之后,他想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顾三见郎兵的目光重新落在他身上,才接着道:“不过王环没有立即答应,说要考虑考虑,还向皇上提出条件,他出任将领绝不同蜀人作战。这人是不是有点得寸进尺了?”
“嗯。这说明他对自己的才能很自信心,不把生死放在心上了,又对故国忠义,相信陛下反而会愈发看重他。”
顾三道:“大人英明,洞悉万里,陛下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好生安慰,又赏赐一栋大宅子。”
顾三又谈了一些琐事就起身告辞了,郎兵见天近中午想留他下来吃饭,顾三说还有事情要办,郎兵就送了他出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