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隋末我是帝王> 第六十四回 预言辽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四回 预言辽东(1 / 2)

吐万绪撇眼瞧见我的愕然表情,不由得一阵幸灾乐祸,心中暗暗偷笑不已,故作惊讶道:“怎么,难道成都还不了解吗?玄龄的房氏一门在青州乃是官宦世家,可是出了不少的名人哟!呵呵,梁大将军也是青州人氏,玄龄与夫人更是青梅竹马,郎才女貌、恩爱有加,真是羡煞多少对鸳鸯啊,哈哈哈!”

房玄龄听了吐万绪的调侃后也不脸红,竟是坦然接受,而且看其神色之中还夹有几丝得意。

我焉能听不出“吐狗”话语中的讽刺之意,却也不和他计较,自己“嘿嘿”一笑带过尴尬,转而厚着脸皮冲吐万绪笑嘻嘻道:“都督大人是青州父母官,卑职只是皇上驾前一个跑腿的,平日里接触的都是朝中的百官大臣,谈论的也是用兵布阵,很少听闻这些细节,疏忽之处自是难免,这个这个,所谓‘不知者无罪’,房兄以为呢?”

房玄龄不置可否的笑笑点头,表示自己并不介意,而吐万绪则是脑子里炸开了锅,额头上开始冒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这个宇文成都刚才是话里有话啊!什么皇上驾前一个跑腿的,什么接触的都是朝中的百官大臣,哎呀呀,我是傻啊,光想着太子殿下的手谕要严加防范他,却忘了他仍旧兼着天宝将军、龙骧将军的头衔,与朝中文武大臣关系盘根错节,据说邵老夫子的义女就是他的小妾,唐国公的二公子和淮阳王的侄女都是他的学生,这就够了不得了,更要命的是这小子乃是皇上钦定的驸马爷,早晚得回京担任要职,吏部尚书柳述就是一个例子,糟糕,我怎么把这碴给忘记了呢?”

想着这些,吐万绪的脸色开始变得有些泛白,双眼无神的游走不定,怔怔地盯着地面,好像死了老娘一般。

房玄龄却是没有注意到这些,而是和我谈起了辽东局势。

“晚生以为这次契丹冒险反叛朝廷,定然还有诸多的隐情在里面,若说没有另外的势力暗中操纵支持,断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我觑了觑正在发愣的吐万绪,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已经有了效果,便不再理会,而是饶有兴趣地询问房玄龄道:“房兄以为是哪股势力在背后作乱呢?”

可能是很久没有和人谈论这等朝廷大事的缘故,此时的房玄龄兴致高涨,年轻采自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石头陡然显露无遗,脸上眉飞色舞、言辞滔滔不绝。

“若要肯定是哪股势力目下并不容易,但是不外有三种可能,晚生说出来,将军莫要见笑。”

我抬手轻轻一挥,微笑道:“房兄但说无妨,在下愿闻其祥,今日你我所言都是房中之语,兄弟是出门就忘,当不得真,呵呵,房兄尽管放心吧!”

房玄龄皱了皱眉,似乎想解释什么,但又仿佛碍于面子不便说,只是摇了摇头,叹息道:“将军言重了,玄龄也是一介丈夫,又怎会畏惧什么?其实,这次契丹突然出兵犯境,高句丽的嫌疑最大,其次便是我朝内部有人怂恿,妄图从中渔翁得利。”

“哦,难道东夷属国妄想翻天不成?”

“那倒未必,将军且听晚生细言。东夷诸国乃是我天朝本有土地,汉武帝时便于其中设立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一直到魏晋,我中原朝廷仍旧控制着辽东大部,后来晋末丧乱,高句丽趁机南下,逐步蚕食了辽东之地。将军可还记得开皇十八年的那次讨伐,皇上御驾亲征,率我朝30万大军向高句丽兴师问罪,结果却是怎样?王师不振、损失惨重不说,更为严重的是从那时候起,这个东夷小国便开始有了分疆裂土、画地而治的狂傲之气,如今的高句丽乃是东夷诸国中国力最为强盛的国家,地跨鸭绿水两岸,西至辽水,南面是百济国,东南面是新罗国,此三国鼎足而立,常年征战不休,而高句丽正是这三国中的最强国家,它的北面黑水一带居住着靺鞨部族,完水一带则是室韦部族,西面就是契丹、奚等游牧蛮夷所居。立国四百余年,高句丽一直奉行借助中原王朝威权来谋取好处的做法,阳奉阴违,不断扩张土地,国朝扶持启民可汗后,大部分东夷部族都依附于*,有了固定土地生活,不再南下掳掠。但是如今高丽王正值中年鼎盛,野心勃勃,时刻在东北俯瞰华夏形势,可谓狼顾燕垂、虎视眈眈,凑巧契丹人又是反复无常、朝秦暮楚,总是抱怨自己的土地太少太差,因此这次突然犯境,十有八九便是高句丽暗中挑唆,而阿勿里力俟斤部族酋长与契丹大贺氏部落首领是儿女亲家,如此一来,攻城略地便不难解释了!”

我先是为房玄龄的见闻之广博、分析之深入所拜服,但转而又疑惑道:“若是外族插手,西突厥的阿波也是有很大的嫌疑呀?”

房玄龄似乎早料到我会有此疑问,因此不慌不忙的解释道:“照理说是有这个可能,但是将军仔细想想看,如今阿波部族已经被我西征大军完全击溃,只是苟延残喘而已,契丹人难道掂量不出投靠一个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破落盟友,会有何悲惨下场吗?呵呵,当然啦,远交近攻的可能还是有的,晚生只是觉得几率不大而已。”

我不由得击掌赞道:“房兄果然见识匪浅,远胜于在下,宇文成都今日受教了。”

房玄龄正待谦让,不了门外传来一阵爽快的脚步声,急匆匆的人还没有见到,叫声却已在每个人的耳边响起。

“宇文将军、宇文将军在哪里?爹,孩儿来见‘天下第一才子’来了……”

我和房玄龄均是一愣,这是谁家的孩子呀?听声音很是稚嫩,顶多十三四岁,这满院子找他爹,还嚷嚷着腰见“天下第一才子”,嗓门这么大,也不怕惊扰了大家。

再看吐万绪已是恢复了往日神采,丝毫不见一丝的尴尬和忧虑,相反的脸色倒是有些热情起来。

他听到客厅外的叫声后连忙起身,快步来到檐下,冲着院中喝斥道:“不知规矩的小兔崽子,知道有贵客在此还要喧哗,愣在那儿干什么?还不赶紧向两位叔伯见礼,哼!”

转头向我们一揖,歉声言道:“刚才是犬子喊叫,多有得罪,还望两位世兄见谅啊!愚兄教子无方,平日里有些宠坏了,唉,真是羞煞人也!”

正说着的功夫,就见一个红袍少年蹦跳而入,两只大眼睛先是“骨碌碌”扫视了一圈,看到大家都在笑意盈盈的观察他,不由得一阵脸红,“噌”地又躲回了吐万绪的身后,扯着衣服小声嘀咕着什么。

原来是“吐狗”的宝贝公子,怪不得敢如此嚣张大喊大叫。

“呵呵,宇文成都见过小公子,不知公子呼喊在下有何指教啊?”

小家伙没回答,老家伙倒接上了话茬,满脸堆笑道:“成都莫怪,小孩子不晓事,他是前些日子看了你的诗句后便魂不守舍,吵着嚷着要我带他去京城拜访你,哈哈哈,后来知道了你要到青州任职,他便高兴得腰上了天,几次嘱咐我要记得向你引荐他,这不,府里下人刚去通报他就来了,哈哈哈,来来来,伯元,来见见你的偶像吧,眼前的便是‘天下第一才子’、文武双全、堪称我大隋朝第一俊杰的天宝将军--------宇文成都!”

少年这次没有怠慢,闪身而出,仰着一张稚气十足的小脸蛋,极是老成地深深一揖,清脆的高声叫道:“小侄吐伯元见过两位叔叔,冒昧之处,还请两位叔叔原谅则个。”

房玄龄显然是早就认识他,笑着对吐万绪道:“大人真是用心良苦,伯元公子小小年即便如此知书达理,委实难能可贵呀!”

这可是一个拍马屁的好机会,房玄龄抢了先,咱也不能落后啊!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