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异时空--间谍> 13 经典!自杨世界穿越而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 经典!自杨世界穿越而来(2 / 2)

发布***

发布在1879年战争中战败的秘鲁近来也开始重整海军军备,尤其是1894年后,大量中国的援助开始涌向这个国家。(原注:这个和有着华裔总统夫人的新总统有关,据情报部门提供的可靠消息称,此第一夫人乃当年随史秉誉前往美国的成员之一朱晨光的女儿。)

发布明眼人都知道,新总统胡斯蒂尼亚诺·博尔戈尼奥(JustinianoBorgoño)上校虽可谓硝石战争的英雄,却只是一个温顺爱妻的军官,实权皆为这个在各种社交场合浴满脚光的第一夫人洛丽塔·爱华·朱·博尔戈尼奥(LolitaEvaChuBorgoño)的随意摆布。这也是史秉誉此行不为人知的重要一环之成果,即,派遣专门训练的人员对美洲进行渗透,以达到扩展中国势力之目的。)该年,秘鲁向中国以铜矿石等实物来定购了一艘1885年型防护巡洋舰“格劳海军上将(AlmiranteGrau)”号(原名“重庆”号)作为重建新海军的基础,在1906年,又得到了中国同样通过铜矿石出售的前俄国战舰“亚历山大三世”号,并将那艘被智利缴获的功勋舰之名“瓦斯卡尔”命名之。目前秘鲁海军还没有定购无畏舰的情报。

发布***

发布墨西哥一直无力发展自己的海军,只是迪亚兹(PorfirioDíaz)总统从德国进口了两艘1890建成的前无畏舰,“腓特列威廉侯爵(KurfürstFriedrichWilhelm)”和“魏森堡(Weißenburg)”号,取名为“圣塔•安那(SantaAnna)”和“华雷斯(BenitoJuárez)”号。不过最近由于政局不稳,不少政治团体的背后似乎都可以看见各大列强都在施展着看不见的力量。比如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在一份奏章中提出,德国在拉丁美洲获得一块殖民地,其价值将比获得整个非洲更大。德皇在这给奏章上所加的批语是:“正确,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在该地区取得‘最高权力’的原因所在”。

发布***

发布在欧洲,还有一个热点就是海峡地区,就在土耳其准备为恢复昔日的强盛而备战之时,其对手希腊感到了不小的压力,除了向美国购买了“密西西比(Missisippi)”和“爱达荷(Idaho)”号成为“基尔基斯(Κιλκίς)”和“里姆诺斯(Λήμνος)”号,以及向意大利定购了“比萨(Pisa)”型装甲巡洋舰“阿维洛甫(ΓνωριμίαΑβέρωφ)”号以外,他们还向德国定购了一艘战列舰“萨拉米斯”号,并有正在向法国定购一艘“布列塔尼”级战列舰“君士坦丁大帝(ΒασιλεύςΚωνσταντίνος)”号之尚未获得确认的情报。

发布***

发布此外,昔日的海洋帝国葡萄牙也有一个重温海洋帝国的美梦,在他们的最近计划中,有定购各3艘战列舰和巡洋舰,24艘驱逐舰和6艘潜艇的设想,其中战列舰将准备向英国订制,但是具体安装什么样的主炮尚未决定,丧失了主要海外领地的帝国,要维持一支庞大的舰队最终只能是梦想。他们现在的主力舰艇只有一艘海防战列舰“达·伽马(daGamma)”号。

发布***

发布另一个具有特色的地区是北欧,这个地区显然已经放弃了维京人的生活习性,所拥有的海军完全变成了一支防御性的力量。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挪威、瑞典和丹麦等国海军根据本国的军事需求和周边沿海地理情况,建造了一批浅吃水、厚装甲、中等火力的小型主力舰,《简氏舰船年鉴》将其分类为“海防战列舰”。这些军舰的显著特点是配备重型武器、有良好的装甲保护,但通常行动缓慢。从军舰分类上说,这种舰艇是介于巡洋舰和浅水重炮舰两者之间:速度低于巡洋舰但火力更强;比浅水重炮舰快,但火力有所不及。但是从用途上来说,她们主要执行海岸防御任务,因此以其较低的造价受到北欧国家的青睐。由于海防战列舰的主要用途是在没有海防炮台及要塞的沿海地区作为浮动炮台使用,因此其主炮口径越大越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为止,瑞典已经建造了14艘,丹麦和挪威各自建造或从英国订购了4艘海防战列舰。在这些北欧国家的海防战列舰中,吨位最大的当推瑞典完工不久的6852吨之“瑞典(Sverige)”号,本级尚有略大的“维多利亚公主(DrottningVictoria)”号和“古斯塔夫五世(GustavV)”号正在建造之中,其他的基本上是3000-4000吨级;装备最大口径的主炮是为丹麦海军“尼尔斯·约尔(NielsIuel)”号上的12英吋,其他绝大多数岸防舰的主炮口径为8.2英吋和9.4英吋。

发布PaxSinica:远东的“新秩序”

发布在远东方面,随着中国戏剧般的崛起,其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开始了卫星化,除了日本还勉强保持者相对的独立性外,别的国家基本上还是回到了藩属的地位。这个地区可以说是处以PaxSinica,也就是“中国统治下的和平”这一状态。

发布***

发布日本在中国内乱结束后不久,开始了明治维新而实施文明开化,但是不幸的是,由于受到各种传统势力的阻碍,并且由于中国过早的发展,使之不得不接受一种为中国的阴影所笼罩这样的一种命运。

发布在1869年决定虾夷共和国命运的箱馆海战中,明治政府企图以占压倒性优势的水兵迫使虾夷共和国瓦解,然而,中国则借口保护侨民,遣舰队干涉,仅“戚继光”号一舰就击毁明治政府军多艘舰艇,使虾夷岛最终分离日本而独立。

发布5年以后,中国又借琉球渔民遇难后漂泊九州被杀为由,派遣军舰到长崎港外示威,双方舰队紧张对峙,扮成琉球渔民的中国海军陆战队乘渔船“琉渔312”号直逼日舰队,日舰躲闪不及将其撞伤,故此中国前卫舰队司令吴海生下令开火,射击时吴本人以及舰长被气浪掀下舰桥受伤,但是在绝对优势之下,日本舰队损失惨重,遭到重创的旗舰,荷兰造巡洋舰“日进”号仅以身免,刚从陆军调来的舰队司令桦山资纪大佐阵亡,此为日本海军之奇耻大辱。(编者按:此段历史请看中国历史学会编撰的《中国现代史稿》)至此,日本认为,为了使日本生存发展,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所以开始不惜代价地整军、造舰、训练。

发布在1880年中国购入“郑和”以及“继光”号以后,日本上至朝野,小到黎民皆大惊失色,无不认为这是日本的最大威胁,故而向法国定购了一种搭载一门巨炮的海防舰,目的只是为了击穿“郑和”的装甲。这样的军舰一共建了三艘,以日本三景的“松岛”、“严岛”和“桥立”命名,最后一舰的工程一直拖到了1891年才告完工,这种高额但是无用的白象被俗称为“三景舰”。

发布在法国顾问路易·埃米利·贝尔丹的方案中,日本还要自建一艘类似三景舰的巨炮舰,但是由于这期间日本自阿姆斯特朗订制的防护巡洋舰“浪速”号显示出的实用性,经过造船少监佐双左仲的强烈建议,日本人在1893年在横须贺造船部修改设计,建成了某种意义上日本最初的现代化巡洋舰“秋津洲”号,该舰的建造也可说是给日本今后的造船工业打下了基础。

发布1890年,激进的军人山县有朋就任日本首相,上任伊始便发表了任内复土雪耻的政论,次年由于刺杀虾夷共和国陆海军总奉行土方岁三将军的行为被暴露为日本当局所遣,于是世论哗然,世界各国纷纷谴责这种暴行,中国海军以代号“风卷三岛”的行动大举封锁日本诸岛,本来原材料就欠缺的日本国内一片混乱。山县此时从一个赌徒堕落为一个懦夫,他仅仅责令直接指挥者陆军少壮军人田中义一大尉切腹了事,但是中国的回答则是以最新型战列舰“成功”、“沪生”号仅仅由三艘防护巡洋舰簇拥下驶入东京湾示威,要求日本当局惩罚真凶,这样的威慑之下,山县再从一个懦夫变为一个可怜虫,他的选择竟然是前往法国大使馆请求庇护,遭到当然的拒绝后,在愤怒的国人纷纷切腹谢罪的呼声中,却只敢用手枪向胸口射击,身受重伤,四天以后在医院中被高呼“天诛”闯入病房的荒木贞夫少尉等军人乱刀捅死。

发布事件的结果是由代首相伊藤博文和中国进行了和谈,中国这次的条件出乎意料地宽容,仅仅让日本分期赔偿“公务费”、依法惩治凶手以及揭露黑幕、在长崎“建立允许资本自由进出的特区”,而且在军工生产和中国一体化的条件下,向日本提供军事培训和军事装备,此外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而伊藤也以极其务实的手法,让日本摆脱了一次浩劫。不久以后中日两国又与高丽和虾夷共和国一同签订了一份东亚和平保障条约,并计划建立共同市场。对于中国的宽容,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来自北方俄国的威胁,中国并不希望出现在背后的威胁。

发布也许是由于这一切,导致了中日两国能够在十多年以后共同向俄国宣战之故。早在1880年代日本开始筹划也购买前无畏舰,然而由于资金问题,又因为这次的政治风波,到了1895年才从英国购买了“富士”和“八岛”号战列舰,1897年又购入“三笠”号,这与同期购买的装甲巡洋舰“浅间”、“常磐”以及“八云”号一起被称为“三三舰队”而成为日本海军现代化的象征。

发布这些舰队刚刚建立伊始,1904年中国和俄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日本在伊藤博文务实外交的指导下,加入了中国的阵营,日本的“三三舰队”与俄国舰队的战斗也可以说有声有色,最著名的就是发生在1904年7月的在炮击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战斗,由于旗舰“八岛”号触雷严重受创,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少将移旗“浪速”号巡洋舰返航,归途中遭遇了俄国巡洋舰“留里克(Рюрик)”号和“瓦良格(Варяг)”号的袭击,东乡命令僚舰“秋津洲”号掩护拖曳“八岛”号的“松岛”号撤离而单舰迎敌,最终成功地用鱼雷击沉“留里克”号并逐退“瓦良格”号,虽然“八岛”号还是在途中沉没,但是东乡却由此一战成名。战后日本也分得了俄国巡洋舰“智慧女神(Паллада)”号(改名为“津轻”号),并得到了千岛群岛内的几个小岛,算是尝到了点给地区霸主当小妾的甜头。

发布还在1890年代末,在英国的帮助下,日本已经开始尝试自建主力舰,考虑到价格问题,首先建成的是“筑波”和“生驹”号装甲巡洋舰,这是一种以后被称为“前无畏级战列巡洋舰”的过渡型舰艇。然后,1900年左右,设计师金田和三郎提出了一种采用单一主炮的方案,但是由于海军部认为此举奇异而加以否决。依然建造了装备12英吋和10英吋火炮混装的准无畏级的“萨摩”和“安艺”号。即使是日本人想赶上建造无畏舰的潮流,建造的“河内”以及“摄津”号全12英吋主炮战列舰,也仅仅由于“国民英雄”东乡平八郎的加强艏艉主炮的一句话,将这两艘军舰变成了艏艉炮50倍径,侧舷炮45倍径的怪异之舰。

发布两舰完工以后,日本人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们正确地认识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光依靠自力是无法更生的,而且1908年受上海万博会的刺激,日本经济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景气。当时被称为“万博成金”的暴发户比比皆是,趁此良机,日本人向英国订购一艘最新的战列巡洋舰。原计划该舰将装备10门12英吋主炮,然而,在设计过程中,日本人看中了最新型的“雄狮”号,于是提出了修正要求,在瑟斯顿爵士(SirGeorgeThurston)卓越的设计下,他利用他为土耳其设计的战列舰“雷沙德五世”号基本框架将其战列巡洋舰化,主火力也改为14英吋主炮8门,本舰于1910年建成并命名为“金刚”号。次年,日本也尝试在国内自建,这艘姊妹舰内定的舰名似乎为“比叡”号。

发布在建造无畏舰的同时,日本人也开始建造自己的超无畏战列舰,不过看起来其设计思路比较平庸,只是在中心线上遍布6个两联14英吋炮塔,军舰全长的大约六成就要被那六个炮塔所占据!日本人对这两艘军舰却倍爱有加,将其国家的美称“扶桑”和“敷岛”来命名之。

发布由于日本海军急于赶上世界先进行列,因此他们主要将力量花费在了主力舰艇上,远东战争以后他们痛感中小舰艇的不足,他们在自造以外,还开始了向意大利、奥匈帝国等相对开价比较低的国家订购轻巡洋舰或者驱逐舰。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意大利的“勇敢(Audace)”级和一种装备8英吋4门4900吨的奥匈大型轻巡洋舰。(译注:本舰由于大战爆发未能建成交货,奥匈帝国将其武装改为8-9门6英吋,命名为“亚得里亚(Adria)”号自用。)

发布***

发布1868年日本维新以后,旧幕府海军总裁榎本武扬,于江户率领“开阳”等八艘幕府残余军舰及仙台藩兵,带领4000余人从品川逃脱,驶向虾夷。并平定了虾夷南部。12月15日以陆海军士官以上投票,选出榎本武扬为虾夷共和国总裁。

发布然而,次年维新政府军开始大举讨伐这个新政权,由于虾夷军年前失去了旗舰“开阳”,海军根本无力和维新军一战,但是,中国提出中国将责无旁贷地支持虾夷共和国,遂遣海军远征,于箱馆海战大破敌军,击毙维新政府军将领黑田清隆。因此日本维新政府无力干涉,虽然宣称“坚决维护主权完整”,却也只能默认这一既成事实。

发布当然,由于虾夷共和国统治者基本都是原幕府高官,仅仅由于日本政府称其为“反贼”而奉行对其决不宽容的政策,而使他们只能向中国寻求保护,而中国则正好利用这一良机一方面扶植这个不能称为稳固的政权,一方面还加紧采取各种政策来扶植当地的阿伊努族人,以招募大量的阿伊努青年到中国留学等方法对于虾夷共和国进行“本土化”影响。

发布1891年,由于日本方面刺杀了对日最强硬的土方岁三再次激化了日本和虾夷之间矛盾,虽然风波很快又以日本方面的失败而平息,对于虾夷而言,事后签订的条约则意味着,在中国的仲裁下,虾夷的主权也得到了日本的承认。

发布虾夷共和国在成立伊始,带走了相当部分的幕府舰队,但是这些舰队基本上已在战火中消耗去了大半,中国这时向其出租了福州造船厂在1865年和1866年造的“卫青”和“张骞”两艘1268吨级铁胁木壳舰,到了1875年,又将前“戚继光”号,已经改为宿舍舰的“建威”号重新修缮,折价售与虾夷,改名为“甲铁”号。

发布到了1891年的刺杀事件以后,中国将从菲律宾战役中归来不久的“广州”号和“福州”号装甲巡洋舰略施修缮后售与虾夷共和国,成为“开阳”以及“蟠龙”号。进入了本世纪,中国的葫芦岛海军工厂又接受了虾夷共和国建造两艘岸防战列舰的订单,这种战列舰仅仅8400吨,装备4门12英吋主炮,航速为14节。中俄战争中,虾夷共和国也加入了中国的阵营,战后得到了俄国的装甲巡洋舰“瓦良格”号,该国将其改名为“宗谷”号。

发布***

发布高丽是一个具有卓越海军传统的国家,在1592年到1598年对日本的战争中,名将李舜臣研制的铁甲龟船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击退日本的入侵舰队之战中,李舜臣如纳尔逊一般战死在辉煌胜利的前夕。

发布到了1867年为止,高丽是满清的藩属,这期间由于对中国新政府周边国家外交政策的狐疑,以及同期俄国开始对高丽进行的武装渗透,导致高丽上层分化。保守派开始倾向倒向俄国,其代表闵妃说:“挡住中国人,让俄国人进来,因为俄国人来了最多呆几十年,中国人一来就会呆几百年……”

发布而高丽贵族中的有识之士由于目睹了中国的变革和日本维新的成功力图实施改革,首先在中国的协助下,高丽开始训练起新军来了。到了1874年,他们推出国王李熙效法日本实施维新,史称甲戌维新。但是维新仅仅维持了一百天,被称为开化党的革新派被以闵妃为首的保守派之镇压,李熙也被监禁“自省”,年轻首领金玉均逃往日本不久也被保守派派遣的刺客刺杀。

发布这次维新虽然失败,但是李朝的根基被动摇。到1876年,终于发生了由新军发动的革命,这场革命还受到了以崔益铉为代表的曾被大院君李昰应迫害过的儒学者以及一部分以原开化党的支持,革命军宣布成立高丽共和国,推举德高望重的崔益铉成为共和国统领。

发布由于革命时期俄国不断曾遣军舰驶入高丽领海进行过干涉,高丽共和国成立时就希望有自己的海上力量,其海军统领由原新军总顾问姜烨担任。姜烨幼年随父母在中国经商,与双亲失散后卷入太平之乱,又参加了中国的内战,曾在杨军中担任过炮兵师长,后被被委派,率领一批在中国内战中参加过杨军的朝鲜族军人回国帮助高丽建立新军,从这些情况看来,这极有可能为中国为了彻底控制高丽的谋略,自然,新共和国立即被中国承认。

发布杨政府还将其海军起家之本,“独立”号和“自由”号(原名“吉普赛人(Gypsy)”和“玫瑰(Rose)”号)赠与高丽,高丽海军还是使用其中国舰名,作为其训练最早一批水手的至宝。当然,这些原来设计用于扬子江的铁制明轮汽船不能适用于海上,1881年“独立”号便在风浪中沉没。“独立”号的沉没倒也颇有些象征意义,高丽共和国名义上虽说独立,但是谁都可以看出其经济命脉都掌握在中国之手,只要一览进入二十世纪之时高丽舰队的主力,也许可以看出若干端倪。

发布高丽海军的主力“李舜臣”和“高仙芝”号装甲巡洋舰中,“李舜臣”的前身为中国向德国伏尔铿购买的铁甲“大沽”号,这是一种陈旧的装甲巡洋舰,在1882年完工,排水量2900吨,航速15.5节,装备两门8.2英吋克虏伯炮,该舰的铁甲堡设计的位置过低,正常排水量时,铁甲堡的上部也只不过和水线略平甚至偏低,很难保护水线以上的舰体,满载时则更可想而知。此外由3段装甲拼接而成的铁甲堡,并没有像以后的战舰装甲列板那样采用互相噬合的制造工艺,一旦接缝处中弹,很可能会造成装甲带破裂进水的可怕后果,这一方面可看作第一次尝试设计装甲巡洋舰的德国之技术低劣,同样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盲目。此后,一旦中国人知道了本舰使用的窄而厚的铁甲堡实际存在诸多问题,便急于在1894年匆匆售出。“高仙芝”则是比较新的中国自建装甲巡洋舰“杭州”号。在对俄国的战争中“李舜臣”号还是触雷沉没。但是,战后高丽也分得了装甲巡洋舰“巴扬(Баян)”号,高丽人将其改名为“张保皋”号。战后中国又向高丽出售了“张骞”号战列舰,这艘前无畏舰作为“忠武公李舜臣”成为了高丽海军的旗舰。

发布***

发布1778年,法国大主教百多禄(Pierre-Joseph-GeorgesPigneaudeBehaine)帮助安南阮朝国王阮福映镇压西山阮氏三兄弟的暴动,并占领湄公河三角洲以及西贡。给了法国渗透安南带来了可乘之机,1857年7月,拿破仑三世决心征服安南,次年9月,法国海军攻陷岘港。亚罗号战争结束以后,法国得以于1861年倾全力进攻南圻,先后占领定祥、嘉定、边和三省,还吞并了高棉,并且向琅勃拉邦、万象、川圹、占巴塞扩展势力最终取暹罗而代之。1862年6月,根据《西贡条约》,阮朝割让南圻东部的嘉定、定祥、边和三省和昆仑岛给法国,法国将这些占领区域统称印度支那联邦。从1861年起,军人张定就开始在南圻鹅贡率军抗法,深得人心,1863年10月,中国的杨军组成南方集群,开始向两广渗透,这股势力也开始通过当地一个叫做“黑旗军”的武装力量对安南加以影响。1864年张定战死,其子张权与普锦波和尚领导的高棉抵抗力量联合起来,以西宁为根据地继续作战。同年5月底,中国袭击舰“郑和”号将大量武装和资金提供给张权与普锦波,使得这支力量得以维持。1866年,总督加尼埃尔(MarieJosephFrançoisGarnier,中国史称安邺)指挥法军准备向顺化进发。阮朝邀请“黑旗军”司令刘永福及其杨军特派员徐渐飞率领的中国“志愿军”协助抗法,在顺化城郊大败法军,法军溃退。同年8月广州和谈以后,中国要求法国彻底退出安南,没有等到法国作出正面回答,便怂恿其“志愿军”率领安南王朝及其各个“解放阵线”发动了“中秋攻势”,这场攻势在北纬15度线的“加尼埃尔防线”一带全面展开,尤其是针对一些主要港口和交通要点,诸如波来古、公伯陇、昆嵩和幕德等地,法军受损惨重,攻占了幕德以后,两年以前参加过湖口战役并担任炮营副营长的吴家俊还指挥了法国留下的炮台并广布水雷区,击退了来袭的法国舰队,安邺本人也在援救昆嵩的行动中遇伏身亡。至此法国不得不同意了撤出印度支那的要求,法国军队在1868年全部撤离。法军撤出以后,刘永福和黑旗军的老兵被派往虾夷协同防务,随后他又前往琉球,最后到了台湾担任副省长主持开发任务;剩下的黑旗军被整编为安南近卫军,徐渐飞担任了中国驻安南大使、阮朝王室首席顾问,安南近卫军特派员。在他的直接干预下,1874年,安南实现了君主立宪。

发布这期间,安南的海军发展基本上也在中国的全面管理下实施的,首先“胜利”号(原“蟋蟀(Cricket)”号)铁制明轮船于1873年赠与了安南王室,成为了“麒麟”号。后来中国又将两艘从美国购得的浅水炮舰出售给安南,成为“圻和”和“怒涛”号。安南获得的第一艘近代舰艇是中国1883年向阿姆斯特朗订购的“丹阳”级防护巡洋舰“岳阳”号,该舰排水量2300吨,航速18.5节,主要武装是8.2英吋克虏伯炮双联单装各1座,6英吋速射炮两门,18吋鱼雷发射管4具。安南以他们最杰出的救国英雄“陈兴道”来命名她。远东战争之时,安南没有直接加入中国阵营,但是给予了中国军队补给军需的便利。战后,安南买下了中国俘获的原俄国海防战列舰“海军上将辛亚文”号,舰名变成了“嗣德王阮福莳”。

发布***

发布安南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暹罗王国和菲律宾。暹罗王国在拉玛五世(RamaV)治下繁荣一时。他具有远见卓识,大力进行改革和建设,从而成功地引导暹罗走向近代化。在对外关系上,他不得不对东西方列强做出一些让步,他以出让老挝和高棉西部的宗主权,换得了暹罗的和平和独立;而菲律宾在中西战争以后,在中国的保护下获得了独立,埃米里奥•阿吉纳尔多(EmilioAguinaldo)总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尽力地维护了菲律宾的独立和发展。中国对于南中国海周边诸国采取的统治是分而治之而以仲裁国自居,比如,中国成立了高棉和寮国以在暹罗和安南之间制造缓冲等等。对于这些国家的军力也是确保均衡,并利用这些国家的小海军作为打击南中国海海盗的力量,(虽然这些海盗基本上是当年“郑和”号发动起来的,用中国的格言说来,他们也成了打完了兔子的猎犬。)

发布对于这些国家地区的海军,中国也力图使之保持均衡,因此,这些国家的主力基本上是防护巡洋舰和炮舰以及若干巡逻快船,其中防护巡洋舰都是从中国舰队退役了的“丹阳”级,暹罗有的是“阿瑜陀耶(Ayutthaya)”号(原“衡阳”);菲律宾是“吕宋”号(原“汾阳”)。炮舰的主力是中国早期向阿姆斯特朗订购的伦道尔式炮艇,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蚊子船,双方以及安南都各拥有两艘。

发布到了远东战争以后,中国将受损的战列舰“秉誉”号出售给了暹罗,(因为“避讳”先改名为“杰绪”号),作为出售给安南俄国海防战列舰的均衡,暹罗将这艘战舰以其著名的国王命名为“纳莱颂恩(Naresuan)”号,出于同样目的,菲律宾也得到了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附近俘获的俄国战列舰“列特维赞”号,并改名为“黎萨尔(Rizal)”号。

发布***

发布兰芳共和国在婆罗洲立足稳定以后,已经和东印度群岛的其他土邦结成了以兰芳为盟主的小邦联,这个邦联可以说是中国在南洋的代理人,因此保持了一支稍强的海军力量。中国早在中西战争结束就转让给他们一艘“大沽”级装甲巡洋舰“马尾”号,以及“丹阳”级防护巡洋舰的“洛阳”、“咸阳”号,她们分别被改名为“来远”、“致远”和“靖远”号。

发布远东战争时,兰芳也加入了中国的战线,起着警戒南线的作用,朋古兰大战时兰芳舰队也作为中国舰队的一翼担任警戒,但是没有直接参加战斗。战后,兰芳获得了前无畏舰“成功”号以及1885年型巡洋舰“安庆”号,由于南明永历帝对郑成功的封号,兰芳将前者为“延平”号,后者的新舰名也成了“海圻”号。

发布***

发布在南中国海区域,中国在各国都拥有一些军事基地,比如安南的金兰湾,菲律宾的苏比克湾以及兰芳邦联的朋古兰岛(杰绪岛)、林加湾以及比亚克岛。虽然中国对于这些地区,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殖民统治,但是中国的力量却无时不在,而这些基地可以说正是一种投放这个力量的据点。

发布中国从1880年代开始,便和这些新兴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条约,规定了中国“有义务”承担这些国家的安全保障,有些国家还规定了中国有权该国内及其周围驻扎陆海空军,根据该国政府的请求华军可以镇压该国发生的暴动和骚乱。到了1896年,在琉球首府首里城,中国、高丽、安南、兰芳、菲律宾、暹罗六国首脑签订了《东方友好合作互助公约》,其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缔约国中任何一国受到“威胁”时,应“共同进行协商”;任何缔约国同其他国家、地区或者国家集团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此后,该公约的缔约国不断扩大,虾夷、日本、寮国、高棉、缅甸也先后加入。该条约的缔结,象征着中国主导远东地区的“新秩序”已经形成。

发布········

发布····新时代的展望····

发布进入了二十世纪以后,海上力量的竞演也由于新生力量的出现,而显出了几分异彩。飞行器和潜艇的运用是海洋上的战斗由平面对抗发展成了立体对抗,我们必须对于海上战斗的新时代作一个展望。

发布虽然气球飞艇等轻于空气的飞行器很早就问世并运用于战场,但是直到1893年,才由戴维·亨德森爵士(SirDavidHenderson)成功地试飞了他制作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两年以后,中国的秦国镛也成功地进行了飞机试验,随后,美国的莱特兄弟(BrotherWright)和柯蒂斯(GlennH.Curtiss),法国的克雷芒·阿戴尔(ClémentAder),德国的李林塔尔(OttoLilienthal)等等也相继飞行成功,飞行时代的到来了。

发布在1900年到来以前,各国海军就尝试着探讨如何运用飞行力量,早在上个世纪,一些气球飞行家就曾提到在舰上使用系留气球的问题,作为侦察和校射用。在飞机相继飞行成功之后,也提出了在军舰上如何使用动力推进飞机的事自然顺理成章。最初各国都采用了用起重机将水上飞机吊入水中放飞的方法,然而由于此举的种种不便极端影响了其实用性。在1900年到来以前,虽然不少国家进行了舰上起飞试验,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

发布直到1900年7月25日,美国飞行员威廉·E·米切尔(WilliamE.Mitchell)中尉终于驾驶了一架柯蒂斯双翼机从被美国海军收购,舰艏上安装了起飞平台的“圣路易斯(StLouis)”号大西洋客轮上实现了起飞。次年1月18日,该舰又在后部加装的平台,由米切尔中尉在停泊状态的着舰成功。勇敢的实践证实了在舰上起降飞机的可能性,但当时美国舰艇配备飞机的条件尚未成熟,既无海军适用的舰载机,又无成熟的飞行员。

发布1902年,法国的航空先驱阿戴尔发表了《军事飞行》一书。他在这部书中明确阐述了在军舰上驾驶飞机的必要条件。阿戴尔具有惊人的远见卓识,他不仅谈到了飞机的起降,还预见到需要一个宽敞平坦的起降甲板、甲板升降机、岛式上层建筑、机库,和军舰本身要有高速。但是法国政府对这样的人才并没有多加重视,其结果就是法国舰上飞行整整被推迟了十多年,这促成美国、大英帝国和中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

发布紧随米切尔中尉之后,爱德温·罗爵士(SirEdwinAlliotVerdonRoe)从皇家海军“非洲(Africa)”号战列舰12英吋主炮和前甲板上方架设的临时跑道上,成功地实现了英国人在军舰上的第一次架机起飞,中国海军少校冯九如也在防护巡洋舰“威海”号经过改装的前甲板起飞成功,又在后甲板铺有木板并装上沙包绊索的装甲巡洋舰“汉口”号降落成功。在远东战争以前,还有数位英美中国的飞行家也成功地在舰上实现了起飞和降落成功。但是此时,对于在军舰上起降还是需要非常的技艺,这些国家相继地成立了海军航空部队,并专门组队进行培训,一个新兵种在海军中的诞生了。

发布远东战争之时,中俄双方也动用了海军航空兵,中国使用了一艘由荣成到仁川之间的快速铁道渡轮“月尾”改装的水上飞机母舰成功地对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军港的炮台进行了轰炸,这是海军航空兵首次实施的行动,而俄国岸基海军航空兵则对中国舰队实施了一次比较成功的空袭,这也是飞机对海上的舰队首次实施的空袭,当然,这两次行动虽然在海战史中留下了一笔,但是也都暴露出了将必须解决的问题,前者由于使用的是改装的水上机母舰,尽管铁道轮渡船的停车舱可以作为水上飞机的机库,但是3000吨的船舶还是比较小,能够行驶到鄂霍次克海的阵位已经很不容易;6架飞机的兵力还是太单薄,由于航程有限,不可能连续实施空袭,因此这次行动很难说具有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后者给予中国舰队的命中弹为一发手投的82迫击炮弹,炮弹击中了“崇焕”号前无畏舰的主炮炮塔顶部,当然无法击穿炮塔装甲,只是弹片造成了2亡5伤的损害而已。

发布远东战争结束后,中国根据教训,在“隆顺”型远洋货轮的设计基础上重新设计,改装为可以搭载水上飞机30架的大型水上飞机母舰,期待集中航空兵力,克服“月尾号”载机少,作战时间短的问题。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设计的飞机搭载舰,以中国最为尊贵的五岳之首,“泰山”来命名,军舰的排水量为18560吨,设计航速为25节。“泰山”号在香港太古的黄埔船坞动工兴建,1907年下水,次年6月完成。

发布这是一种带有很强试验性质舰艇,虽然船体比较大,但是由于是在货轮基础上的比较简易地再设计,因此不管是起飞设施还是机库,都存在着相当的问题,最初之时甚至于无法直接从母舰上起飞的,只能用吊车放到海里,从海面上起飞;建成时机库也不过是货舱的简单改正,没有按照具体搭载飞机而设计,因此空间浪费较大,标准载机只有16架。由于军舰上没有跑道,飞机上需要安装浮筒,才能使它在海面上起飞和降落。因此,风平浪静的气象条件是必须的。军舰必须停止前进,才能把飞机投到水里去并收回来。这种笨拙而麻烦的飞行方式在战斗中是不能被接受的,而且水上飞机的性能从来也赶不上岸基飞机。因此即便是海军部内也质问之浪潮迭起。

发布还在“泰山”号建造之时,一场事故又给海军航空兵带来了一次意外的礼物。无畏舰“世忠”号在最初的训练中发生了一次炮塔爆炸事故,造成了4号主炮塔报废,3号主炮塔受损,官兵殉职29人的惨痛事故。这时,国会海军委员会许景澄委员长提出了将4号炮塔拆除,改成飞行甲板的提案,海军严复部长也大为赞同,此议案通过以后,“世忠”号就在马尾船坞进行了改修工事。但是这期间由于海军航空兵的壮大及其显而易见的远大发展前景使空军垂涎欲滴,当时的国会航空委员会委员长林忠提出了海军航空兵所属飞机管理权限的白皮书,关于这场沸沸扬扬的官司一直打闹了两年多,从国会一直到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为此双方争个不亦乐乎,最后在1908年底,还是原参谋长联席会主席邱明为了息事宁人,通过议会议长建议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产权归空军,指挥权“暂时”由海军代理,航空母舰上必须安排空军的业务指导员。才平息一场风波。不过,林忠又提出一个以对“泰山”号进一步实施改装,而同时再将“世忠”号进行更加彻底的改建,将后部两个炮塔全部拆除,以搭载更多的飞机,同时将舰种由战列舰更改为航母的建议,并提出航空委员会以及空军方面可以承担一部分费用。

发布且不论此事背后的政治瓜葛,对于“泰山”而言,这次改装是比较合理的,改装主要集中于两点,首先是扩建了机库,使其可以携带飞机30架。同时又在舰艏铺装飞行甲板,使之可以在舰上直接起飞。而对于“世忠”号的改建是否成功则并不显著,虽然这样的改建可以使之搭载12架水上飞机,但是作为主力舰,只有4门主炮便很难进行射击指挥,不管如何,本舰的成功与否只能通过实战来证明。这艘混合战舰在1910年初完成改建,由于舰种变成了航空母舰,其舰名也改成了山岳的名称,“嵩山”号。

发布虽然对此提案许景澄不赞成,但是若干海军委员为眼前利益所动,这个建议最终被采纳,许景澄辞去了海军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由白峻青继任此职。

发布还在改建这两艘军舰时,根据“泰山”号实际使用的经验,1909年底又开始建造了设计了全新航空母舰的工作,这次的设计工作甚至让退居在幕后的杨国父兴奋异常,据说他还画了不少草图给设计所并提出了各种奇异的概念,根据他的强烈建议,军舰设计为一种不对称型,这才是世界上第一艘不但是水上飞机的,而且是通常飞机的母舰。新型军舰才12000吨,拥有了平整的直通甲板,这样在舰上起飞和降落便不再是特技飞行员的特权了。更奇特的是她的左舷突出一只角,形成了一段大约100米长,6度外倾的斜向直通甲板,而上层建筑也为了平衡靠拢了右舷,他的这种设想比阿戴尔的预言更加具有野心!甚至连同时起降飞机都成了可能。改舰被命名为“华山”号,还有三艘“衡山”、“恒山”以及“黄山”号正在建设中。(译者注:英国已经向我国接洽购买了“衡山”舰,这是我国首次向英国出售主力军舰,这不能不说是令国人自豪的事情。)

发布这种新型军舰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冲击,反应最快的是美国,他们将那艘米切尔当年试验飞行的名舰“圣路易斯”号也改装为直通甲板的航空母舰,该舰改装后排水量是16150吨,航速略慢,为23节,可以搭载25架飞机,为了纪念美国最早飞行成功地,军舰被改名为“小鹰(KittyHawk)”号。现在美国还在建造两艘新的15000吨级,航速28节左右的新型航母“兰利(Langley)”号和“伊利(Ely)”号。

发布英国虽然还是将海军发展重点放在主力舰上,但是也没有完全忽视海军航空力量的建设,早在上个世纪,英国就设计了7000吨级的“皇家方舟(ArkRoyal)”号母舰,可以搭载10架水上飞机。而且,还将“坎帕尼亚(Campania)”号客轮改装为一艘可以跟随主力舰队的水上飞机母舰。但是,由于中国人最近咄咄逼人的态势,在该年度兴建的“卡文迪许(Cavindish)”号轻巡洋舰也被改装成“报复(Vindictive)”号航母,同时阿姆斯特朗也推出了英国最早的新造航空母舰“竞技神(Hermes)”号。另外还有多种改装方案也在筹划中。(译注:战争爆发以后,英国人除了向我国首先效法我国的“月尾”号,先后将8艘铁道渡轮改建为简易的水上飞机航母,然后又接收了智利订制的战列舰“海军上将拉托雷”和“海军上将科克伦”,将其改建为“大胆”和“鹰(Eagle)”号,还将意大利定购的商船“罗索伯爵(ConteRosso)”号改装为“百眼巨人(Argus)”号。当然性能最优秀的还是“无阻(Irresistible)”号,也就是向我国购入了“衡山”舰。)

发布德国的对策是将其大型邮轮进行改建,现在唯一改建中的是15000吨的“威廉皇太子(KronprinzWilhelm)”号邮轮。

发布意大利曾在意土战争中使用了其海军航空兵,当时使用的是一艘7000吨级的“欧罗巴(Europa)”号水上飞机母舰,目前尚无新建的计划。

发布法国曾经是飞行的先进国,但是由于政府未加以重视,使得法国的海军航空力量大大落后,到目前为止,法国只有一艘陈旧的由鱼雷艇母舰改装的“闪电(Foudre)”号水上飞机母舰,虽然他们正在筹建新型的“敬畏(Redoubtable)”号航空母舰,但是工程还远远没有正式开始。

发布俄国已经改装完毕了“亚历山大一世皇帝(ИмператорАлександрI)”号水上飞机母舰,对于正规航母的建造尚且不明,但是有消息说他们正在设计一种30000-40000吨级的巨型航空母舰。

发布对于海军航空兵比较热心的国家还有日本,日本人除了将在远东战争缴获的“莱辛顿(Lethington)”号商船改为“若宫”号水上飞机母舰以外,现在正在新建全通甲板的轻型航空母舰“凤翔”号,有消息说日本人已经在设计更大的新一代航空母舰了。

发布对于海军航空兵而言,其前景是非常远大的,由于新型的作战飞机正在不断涌现,据称德国人已经在进行飞机投放鱼雷的试验,因此,预计不远的将来,由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在火炮射程之外对舰队实施雷击的一幕将会上演。

发布***

发布潜艇的历史至少已有400余年了,最早有关潜艇的可靠文献便是,1578年威廉·贝尔纳(WilliamBourne)在伦敦出版的一本题为《发明与创造(InventionsandDevises)》的著作之中的介绍。然而最早将其实用化的,却是美籍爱尔兰人约翰·P·;霍兰(JohnPhilipHolnd)。他很早就开始尝试了潜艇的试验,而且一旦完成便将其向美国海军推销,但是美国海军迟迟对这种依然前卫的舰艇抱有不安感,因此始终不敢接受,然而,赫尔—胡光墉联合企业却购买了其中两艘早期潜艇。直到1886年,美国海军则发现了霍兰创造的价值,定购了第9号霍兰艇,这是一种水下排水量74吨的小型艇,这是一种螺旋桨后装备有纵横向的舵,出入口也尽量设计得减少水中阻力,总之是种完成度非常高的潜艇。同时,美国人莱克(SimonLake)也开发成功了一种水上航行能力比较强的潜艇,美国基本上是同时生产这两种艇,而英国、俄国和日本则是购买了霍兰艇,作为设计母本进行独自的研究,法国和意大利则积极研究自己的潜艇,中国则通过赫尔—胡光墉联合企业够得的早期型艇,进行扩大和改良,在1900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潜艇组成的分舰队。

发布即便在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的中,“鹦鹉螺(Nautilus)”号潜艇也是一种被梦想着专门挑战大英帝国之海权的凶器。当然,对于大英帝国而言,长期以来认为对于保护帝国漫长的海洋航线来说,潜艇并非是一种合适的舰船,然而潜艇却可以对大英帝国的海上交易线进行非常可畏地破坏,事实上当然不仅仅如此,潜艇往往会将攻击对手放在软弱而无防备的商船上,显然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海盗,是一种在道义上很难站住脚的兵器,不,乃是一种凶器。海军作家阿奇博尔德·赫尔德爵士(SirArchibaldHurd)形象地阐述道:“潜艇是一种不诚实的武器。它像一个拦路贼,又像一部绞刑架,还像一把奸诈的刀,当其对手不戒备时,会在其背后捅上一刀。”深受人们尊敬的本土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阿瑟·威尔逊爵士(SirArthurKnyvetWilson,3rdBt)则称,潜艇为“卑鄙、不公正的和该死的非英国的(underhand,unfair,anddamnedUn-English.)”,应该提请政府“在战时宣布任何潜艇为海盗,……并绞死所有乘组员”。

发布不过,英国虽然在道义上必须对于这样的凶器进行谴责,但是从现实上而言,英国也必须正视它,了解它,掌握它才能更好地打击它。所以,英国自从在1899年购买了霍兰艇的生产线后,依然拨款进行研究,到了1907年,终于设计出自己具有远洋能力,595吨的D型潜艇。

发布而对于潜艇始终抱有最大兴趣的,莫过于法国、意大利和俄国。在信奉轻型鱼雷舰艇的奥布海军上将领导下的法国海军早在1880年代就分别设计出了“吉姆诺特(Gymnote)”和“古斯塔夫·齐德(GustavZédé)”型艇,使其走在了潜艇设计的领先地位;意大利也确立了自己洛伦蒂(Laulendi)和菲亚特(Fiat)的品牌。但是俄国人由于在远东战争的中的失利,更希望在条约规定不能布置大型战列舰的远东通过潜艇造成对于敌方的威慑力,他们对于各国各大船厂都进行了异乎寻常地热心接洽。

发布但是。正因为俄国人如此的没有理性,他们偶然的一次采购就此揭开了潘多拉的宝盒,1904年俄国向克虏伯公司订购了三艘以法国先进设计为基础的潜艇。在此之前,依照提尔比兹上将当时的说法,潜艇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鱼”,是一种虽然有助于近海防御,但对于平衡海军力量却无所裨益的软弱力量。但是,这些为俄国建造的新潜艇是卓越的远洋潜艇武备很强,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适航性,这些潜艇不仅仅是限于近海防御,而且有进攻的能力。德国人在设计制造中,猛然地醒悟到这种舰艇身上蕴涵着的巨大潜能,他们认为这是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对英国的敌对行为中,潜艇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于是就立即投入了潜艇的设计以及建造上了。在1905年,德国海军从克虏伯公司接收了它的第一艘283吨的U-1潜艇。而几乎同时,奥匈帝国也才开始将青睐投向了这种海中灰狼身上。

发布德国的U-1型艇还过小,德国人在次年就建成了标准化的800吨级远洋型艇。而且,考虑到了今后可能进行的破交任务,德国潜艇的航程普遍比同级英国潜艇更加长,而且通常还具有布雷能力。

发布中国人对于潜艇的设计也走了一些弯路,在购买了霍兰初期潜艇之时,中国人在最高当局的直接干预下,病态般地强调潜艇的水下航行能力,他们看中了霍兰潜艇的水滴型艇身,认为潜艇的水面航行能力是无关紧要的,但是,事实上这个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如果潜艇能够长期潜航,水下航行能力当然重要。不过由于电池不断需要充电,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间要比浮在水面的状态少得多。等到中国人意识到这点,他们己经做了不少的无用功了,中国最早设计建造的6级10艘潜艇都存在水面行驶稳定性极差的问题,然而中国特有的官僚体制却很难产生一个愿意承担抵抗最高指示责任的人。一直到1907年,才由国会海军委员会委员长许景澄提出了一个以东方式的智慧打破僵局的议案,即,不是以建造潜艇,而是以建造“潜水巡洋舰”为由,设计了一种强化水面航行能力的潜艇,当然,这种潜艇的水下排水量达到了2150吨,称其为潜水巡洋舰,其续航能力自然达到了水上6节10000海里,水下4节50海里的水平,最高航速水面18节,水下9节。其外观的最大特征就是在司令塔的前后原来装备的各一门6英吋火炮,和不久以后又改装的全密闭型的双联4英吋高平两用炮塔。除了价格以外,这种潜水巡洋舰中国人建造了4艘,分布命名为“龙潭”、“龙岩”、“龙游”和“龙口”号。“龙潭”级潜水巡洋舰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这也改变了中国潜艇设计者顽固的思路,在随后的潜艇设计中,最终确立了比较现实的思路,设计出了“箭鱼”、“虎鲨”等几级比较优秀的1000吨级远洋潜艇。另外,由于“龙潭”级的成功,有情报说,中国人又开始设计更大的2500-3000吨级的新一代潜水巡洋舰,估计航程将达到水上8节20000海里,水下5节120海里,火力也会更加猛烈,还有可能搭载水上飞机。

发布到目前为止,各个海上大国的潜艇保有量是:英国*,法国52,美国48,德国32,中国24,意大利22,俄国18,日本8,奥匈帝国6。经过这20年左右的发展,各国的潜艇也逐渐根据自身的建军战略,摸索出了自己的特色,法国、意大利和俄国基本上是将舰艇作为一种“潜水雷击舰”,但是法国由于烧汽油转化为烧重油的技术没有过关,其潜艇数量也被英国追越而屈居世界第二位,他们已经丧失了各项优势,另一个潜艇的先进国美国也由于着力于水面舰艇的建设而未顾及潜艇的建设;英国对于潜艇的看法依然是非常复杂的,潜艇在英国是作为一种配合水面舰艇力量的兵力,在这个结果下,未免显得有些在战略上的迷茫,这从正在设计的水面航速高达24节的K级“潜水侦察舰”,装备有12英吋巨炮的M级“潜水炮舰”以及反潜用的R级“潜水猎潜舰”便可以看出端倪。

发布真正理解潜艇作用的,似乎还是后来居上的德国,虽然目前数量上还并不处于优势,但是有迹象表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投入巨资进行潜艇的设计和建造,很显然德国认识到在和英国在海上的正面交锋是没有获胜把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样非道义的手段,才有可能扼住大英帝国的咽喉。

发布***

发布除了海军航空队和潜艇部队以外,海军还将会出现另一种新兴力量便是专业的登陆舰艇,随着武器破坏力的剧增,像登陆作战这样的作战行为的风险将会更加巨大,而随着陆军重装备的增加,如何有效地装卸这样的重装备也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课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登陆作战将又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而如何有效地实施登陆作战,一个关键问题便是拥有何等登陆舰艇。有消息说,中国已经设计了一种装有艏部活门登陆艇,这种登陆艇可以运载一辆10吨左右的战车,很显然这样的登陆舰艇又将是各国的竞争项目。此外,英国和美国,还有中国,这些海洋商业大国正在花极大的精力投入反潜武器以及专门反潜舰艇的开发上。布雷扫雷舰艇以及高效的辅助舰艇也将会涌现出令人惊叹的新舰种。

发布海上力量的竞赛已经不只是主力舰的单项竞赛,竞赛的舞台早就扩展到天空,深入到海底,海上竞争已经日趋多元化,多样化,也可以说,海军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了。

发布--------------------

发布主要参考书目

发布···论著···

发布1.布拉德福海军上将,E.E.:《海军元帅阿瑟·威尔逊爵士(AdmiraloftheFleetSirArthurK.Wilson)》,(伦敦,1910)

发布2.布莱恩,J.《合众国的世界战略(TheWorldStrategyofUnitedStates)》,(牛津,1905)

发布3.达利乌斯,G.:《海上战争:战略与战术(WarontheSea:StrategyandTactics)》,(安纳波利斯,1908)

发布4.封丹,P、维格诺,M.J.H.:《明日的海战(Lesguerresnavalesdedemain)》,(巴黎,1891)

发布5.冯·维斯里奥努斯,G.:《德国海上力量(DeutschndsSeemacht)》,(莱比锡1896)

发布6.福斯,M.:《海军知识(Marinekunde)》,(斯图加特,1909)

发布7.费舍尔爵士,J.A.:《书信集(Letters)》

发布8.高尔察克,А.В.:《1905年以后的帝俄海军舰艇(КораблиРоссийского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голотапо́сле1905гг.)》,(圣彼得堡,1908)

发布9.海因莱茵,R.:《纠缠的同盟:半世纪来中国之对外政策(EntanglingAlliance:ChineseForeignPolicyinitsHalf-century)》,(普林斯顿,1900)

发布10.赫尔德爵士,A:《商船之危机(TheCrisisofMerchants)》,(伦敦,1908)

发布11.怀特爵士,W.:《关于新型战列舰的设计(OntheDesignsfortheNewBattleships)》,(伦敦,1887)

发布12.霍夫加德,W《军舰的现代史(ModernHistoryofWarships)》,(纽约,1910)

发布13.坎杰米,A.:《意大利和发生在海上的战斗(L‘Italiaelelotteavveniresulmare)》(拉斯佩齐亚,1911)

发布14.拉佛伦茨,V:《德国走向大海(DeutschndzurSee),(柏林1900)

发布15.兰宁,G.:《重铸新的帝国(ForgeaNewEmpire)》,(新加坡,1902)

发布16.朗格,W.:《远东海上作战史(TheHistoryofNavalOperationsinFarEast)》(伦敦1895)

发布17.里德爵士,E.:《现代战舰(ModernShipsofWar)》.(纽约,1888)

发布18.马汉,A.T.:《海权的影响与远东崛起的关系(TheInfluenceofSeaPoweranditsRetionwiththeRisingoftheFarEast)》(纽约,1895)

发布19.秋山真知:《不屈な聯合艦隊艦艇史》(东京,1904)

发布20.日本海軍省戦史局編《戦史叢書•オホツック海軍作戦史》(东京,1907)

发布21.史丹泽,A.:《海战史(Seekriegsgeschichte)》(汉诺威,1907)

发布22.特拉蒙,J.:《法国海军历史指南(Manueld‘histoiremaritimedeFrance)》(巴黎,1910)

发布23.托尔哈芬伯爵,J.:《雷神之锤(Torshammare)》(斯德哥尔摩,1909)

发布24.威尔逊,H.W.:《战斗中的铁甲舰(Ironcdinaction)》(伦敦,1892)

发布25.夏尔莫,G.:《海军的变革(LareformedeMarine)》(巴黎,1886)

发布26.夏尔莫,G.:《德国海军轶事(ÉpisodedeMarineallemande)》(巴黎,1898)

发布27.中国海军部战史局海军战史处编:《中俄战争全史•海上行动》1908

发布28.佐科尔,H.H.:《皇帝的海上力量,奥国海军1848-1910(DesKaisersSeemacht.Diek.k.österreichischeKriegsmarine1848bis1910)》(维也纳1911)

发布···主要文件报刊···

发布1.《布拉希海军年鉴(Brassey‘sNavalAnnual)》(朴次茅斯)各卷

发布2.不列颠海军纵览季刊(TheBritishNavy»QuarterlyReview)各卷

发布3.海军评论(Marine-Rundschau)(慕尼黑)各卷

发布4.海军镜刊(TheMarinesMirror)(格林威治)各卷

发布5.海权(青岛)各卷

发布6.皇家联合军种学会志(JournaloftheRoyalUnitedServiceInstitution)(伦敦)各卷

发布7.《简氏战舰年鉴(Jane’sFightingShips)1910-1911》(伦敦,1910)各卷

发布8.舰载武器技术(军内发行)各卷

发布9.美国海军学报(Proceedings)(安纳波利斯)各卷

发布10.许景澄主编:《世界师船图表》(大连)各卷

发布11.议会文件(ParliamentaryPapers)各卷

发布12.泰晤士报

发布13.费加罗报

发布14.法兰克福时报

发布15.纽约时报

发布16.申报

发布17.东京日日新闻

发布----------以上文字皆由圣宝剑橡叶骑士提供------------

发布;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