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真武风云录> 第十三章 唐门风云之看门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唐门风云之看门人(1 / 1)

(一)唐门看门人

门,家家户户都必须有门,简陋如柴门,威武如衙门,最有名的却不是斩立决的午门,而是蜀中的唐门。

蜀中唐门屹立江湖百年不倒,风雨飘摇,石头门柱早已斑驳,但他在江湖人心中的却是个禁地生死之门。

人家的门皆以门庭若市为荣,而唐门却是门可罗雀冷清之极,江湖人皆敬如神佛却远之。能不沾唐门就不沾,能不与唐门中人打交道就不打交道,免的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明不白做了冤鬼,岂不冤枉。

今日的唐门依旧死气沉沉,门上篆书的阴文对联久经风雨侵蚀仍可辨认,上书:“暗器无双皆圣手,蜀中天下第一门。”门楼横梁上“唐门”两个大字苍劲有力铁勾银划及其显眼。这便是神秘的唐门,一入唐门深似海的唐门。

唐朋手拿着扫帚扫着落叶,扫的那么认真。一下一下,冬扫残雪秋扫落叶,他就是这样认认真真坚持不懈风雪无阻地扫了十载的落叶,也给唐门看了十年的大门。

自从上代看门人唐愁死后,便由唐朋看守这大门以来,唐朋一共接待了二百六十四个江湖人,其中只有四个人过了唐朋这道门得以参拜唐门的老掌门,而这四个人当中却有三个是唐老掌门特别邀请亲自迎接的。而剩下的二百六十人只好望门兴叹了,硬闯的话也只好死在门前。

唐朋本不姓唐,只是一个孤苦的流浪乞儿,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只想填饱自己的肚子,睡觉的时候能有个地方睡觉就足够了。但有时候老天偏偏作弄你,唐朋怎么也想到,那时就要饿死冻僵的自己今天确成了唐门的看门人.他这个看门人在天下任何一家中算是全威风的,只是因为唐门两个字.

那年冬天天,已是隆冬,鹅毛般的大雪下个不停,街上的行人渐少,有钱的富家少爷小姐们各个都欣喜若狂,穿着漂亮温暖的貂皮大氅赏雪观梅,他们衣食无忧自然高兴下雪.只有如唐朋这等无家可归的孤儿才恨这场大雪.他瘦小的身子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御寒,肚中又饥又饿,只好找个门洞躲避风雪。

正在唐朋以为自己要被冻死的时候,唐老掌门出现了。那时候唐老掌门还不老,六十多岁的年纪脸上一点皱纹也没有。当他经过唐朋所依偎的门洞的时候,他居然停下了脚步,站在了唐朋的面前.他看了看唐朋,便伸手从怀中掏出了一锭银子放到了唐朋的手里,并握了握了唐朋那漆黑冰凉的小手,什么也没说走了。

唐朋被他一握顿时感觉温暖极了,虽然那只是一时.

没想到就是因为这锭银子救了唐老掌门的一条性命,也改变了唐朋的一生。人生就是如此,变数甚多,却也精彩。

唐老掌门那时候还不是唐门的掌门,但在他在回唐门的时候就做了唐门的掌门了。

执掌唐门的一直是唐老太太,唐老太太八十多岁却精神矍铄,功夫深不可测。谁知唐老太太竟是野心勃勃,妄图独霸武林,可惜却遇上了大侠箫秋水,那一役不禁唐老太太死了,唐门许多的高手都死了,从那时起,唐门的实力也一蹶不振。当时想趁机剪除唐门的人甚多,其中有一个唤做百里无生的也想以此来扬名江湖,便约斗唐门高手于定风亭。

百里无生本来是百里无声。因为他擅长音律,技压群声,并糅合到武技上以音伤人,以致周着的生灵无一生还人们才叫他百里无生。

此人爱好音乐,奢武成痴,听说蜀中唐门有个叫唐丝竹的音律武功暗器堪称武林一绝,其“半点飞花半点尘”的暗器功夫更是非凡,百里无生知道后便直闯唐门.那时候唐愁已死,看门的是他的兄弟唐仇。没想到百里无生却是名不虚传,手指一挥唐仇便被震死,百里无生并不进唐门,只是盘膝坐在唐门门外,弹了一首高山流水,一曲为罢唐门的鸡鸭鹅狗无一幸免,曲罢百里无声传音道:“一月后定风亭见。”

从来没有人能如此羞辱唐门,羞辱唐门的人不管是谁都将是死.而便观唐门上下,除了闭关钻研新武器的一十二位高手外,唐门小一辈还没成长起来,而唯一可以与百里无生匹敌的也只有唐丝竹.

于是游历在外的唐老掌门唐丝竹也就接到这个消息独自一人前去赴约,赴一场生死之约。音乐本是雅事,却要生死来演绎?

定凤亭在关山城外的一处山谷处,此处为风口大风小风常年不断,可是不知道是谁在这修建了一座八角凉亭,这亭象是把风定住了似的,在里面的人丝毫感觉不到外面的风寒。因此名为定风亭。

唐老掌门送了唐朋一锭银子之后便要在这亭子之中与百里无生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死决斗。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悲呼

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对于百里无声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没有知音对手,生与死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这其中的茫然寂寞,了无生机的痛苦感觉时时啃噬着百里无声的生命,因此他不断的寻找对手,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与其说是追求武道的最高境界,到不如说是追求音乐领域上的知音来的更叫人舒服些,虽然这些都是殊途同归的。

今日的定风亭能否顶住这场大风波,还是很难预料,今日一战后人会否应把此亭改名唤做风波亭了呢!想想也是很有意思的,唐丝竹暗暗的想.

朝阳未出,对手未到,琴前端坐,心如明净,信手弹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谁怕?微冷、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百里无声一曲下来精神更佳,只等唐门高手前来迎战。他不知道唐门会派什么人来,但是他知道唐门任何一人都不是浪得虚名的。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天下的毒药暗器那就得说出唐门。虽说现如今的唐门已不比从前,但听说唐门出了个唐丝竹这么个厉害人物。这次来的人会不是就是他呢?丝竹丝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丝竹却是个好名字,这暗器毒药功夫自是不必说了,但只是不知道这丝竹之技到了何种地步,最好不要叫我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才好。

百里无声正思索间,只闻萧声袅袅徐徐行行,不正是他方才所弹的那首“定风波”么!凝神细听间单见一衣袂飘飘的中年人手按洞箫徐徐行来.

此时正是初露朝时,太阳刚刚爬出山头未出树梢,白雪阳光枯叶鸟鸣,山风呼呼萧声隐隐,好一派景色好一个唐丝竹。百里无声顿时雅兴大起,争强斗胜之心大去,盘膝按弦与之相和,曲也超然人也豁然。此情此景那里是两个江湖人的比武争胜负,到象是相交好友诗词唱和以乐代语,两人不禁心生相惜,相逢恨晚之感油然而生。

一曲完毕,余音缭绕,心情平复后,二人早已知道对方何人。

唐丝竹道:“江湖人都说百里兄琴音高雅,武功高绝,就是对人决绝了点。与人切磋武艺原是好事雅事,为何对人家的鸡鸭鹅狗下其毒手,这岂不是煞了风景,辱百里先生手中这张好琴?”

百里无声丝毫不以为意,摆了摆手,对唐丝竹便是一拜,这一下到出了唐丝竹的意外,连忙起手相扶。百里无声这一躬身下的拜的速度极快,没想到唐丝竹仍是阻了他这一拜,这一拜是说什么也拜不下去了。百里无声心中不免暗赞唐丝竹不但人品了得修为更是要的,全然不似唐门那些老不死的冷若冰霜浑身毒气。顿时心中敬重之意又加几分,口中乃道:“我百里无声行事向来如此,今日这一拜兄台虽没受下但这礼数我已然是尽了,今日我便是要领教领教唐门功夫的厉害。”说罢摆手相邀,只等唐丝竹进招。

唐丝竹闻听此言后微微一笑道:“百里先生,在下早已出招了!难道你还毫无察觉么?”百里无声心中一紧,但面不改色道:“谁人不知道唐门的人触不得摸不得更是沾不得的,我又岂会愚笨到如此地步与君高和一曲便天真的忘记了这一点呢。说来惭愧的很,早在你我二人亭中琴萧相和的时候我已用“琴音雅意潜移默化”之法对你设了禁音。”“哦,真的如此么?以音伤人已经算是神呼其技,百里先生以音制人应该有这个可能!”唐丝竹说到后来音调渐低,眼神飘忽的望向百里无声。百里无声的视线也正盯着唐丝竹,二人眼神相交。那唐丝竹顿时感觉眼前景物一换整个人都投入到了虚空之中,心生无力的感觉。

唐丝竹知道,自己真的被百里无声所制,这不是一个眼神就能办到的,他需要环境,药物还有对手的心态了如指掌才行。这个定风亭本就是个幻境,外面风声呼啸亭内丝毫不觉,晃如隔世。方才自己听百里无声的琴声,看这一路上的山色雪景,心绪不免浮动。方才与之一翻合奏不免真情投入陷入其中,刚才百里无声那一拜暗中一定是向我施展了手脚,看来这不是伤人的毒药,只是具有麻木神经的效果。百里无声真的是老谋深算算定我不会先出手。

“人有六感,音有五音。你听,风声呼呼,雪花簌簌,琴音袅袅断断续续,闭上眼睛慢慢享受这种感觉!感觉到了么,就连真气也越来越喜欢这种感觉了吧!这种飘然的感觉是不是很舒服很舒服,很舒服,舒服的话你就睡吧,睡吧!”百里无声的声线极其柔软并充满磁性和煽动力,字字随琴音而动,蚕食着唐丝竹的意识。琴声流动,渐入化境,唐丝竹竟然就这样站着睡着了。

整个过程真的不可思议之极,百里无声这几句话说将下来已然是满头大汗。他深怕一个弄不好唐丝竹反击的话,自己将难以抵挡,所以不敢停歇,话语愈来愈弱,几不可闻,节奏愈来愈柔和。这就好比一个人正沉浸在美妙的旋律当中的时候,如果旋律停止而闻者还没有进入深度的睡眠当中,那听者必然会惊醒。百里无声心中了然,胜负就在此一举了。如叫唐丝竹出手的话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单是那“半点飞花半点尘”的暗器功夫就足以杀死自己三个来回。

此时的定风亭沐浴在阳光雪色之中,亭中的二人一站一坐。此时唐丝竹依然在睡眠状态,所有的意识都随着琴音而动,血液真气呼吸心脏肠胃的运动逐渐缓慢,已几近于无,惟有灵台的一点空明元识残留固守着生机。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