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真武风云录> 第十六章 白衣雕翎一百零八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白衣雕翎一百零八箭(1 / 2)

(七)白衣雕翎一百零八箭

弓箭是射杀较远距离敌人的兵器,也是使用最为普遍实用的一种兵器。最早有关弓箭记载是在《易经》中,有黄帝“弦木为弧,削木为矢”。夏商时,弓箭是军队最重要的兵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箭镞也由骨质、石质过渡到铜质。在形体上,逐渐增大了两翼夹角,用来加大创面,翼末倒刺更为尖锐,使人难以拔出,沿两翼侧刃还铸了血槽用来减少穿入人体的阻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弓箭的杀伤威力。

春秋战国,弓箭的制作形成了一套较科学的流程。制弓讲究“六材”:干、角、筋、胶、丝、漆。箭镞、箭杆、尾羽间以及箭杆的长与直径、杆的前后部重量等,都有了一定的比例规定。尤其是箭镞,抛弃扁体型,改为三棱锥体形,使箭镞的穿透力和杀伤力都大大提高了。这白袍人所用的弓箭比起当时军队所用的都大上了那么一号,但少了很多考究,一切讲究的是实用,一切从实用出发。如同他的人一般,从今天的战法就可以看出。

天时地利具都利用的十分到位。天下间谁人不忌惮唐门的暗器,谁人不顾及唐门的毒药,所以白袍人早已打好了主意,以己硬弓之远之利攻唐门暗器毒药之短。这一切的一切都看在唐丝竹眼里,但唐丝竹当真是无可奈何没有丝毫的办法改变眼前的劣势。

一声断喝震动山谷,万道阳光射向唐丝竹,映得唐丝竹睁不开双眼。唐丝竹不禁心中凛然,这白袍之人真乃神人也,连这都能把握到,但现在已经无暇思索这些,雕翎箭已经射到。

箭身银白映着阳光白雪根本无法把握其踪迹,况且雕翎箭快似闪电讯若流星。这枝箭其中蕴涵了九九暗劲,互相制约平衡,虽然是直射唐丝竹的眉心,但稍遇外力就有可改变其所射的部位。

唐丝竹惟有禁闭双眼只凭感觉应对这飞矢光箭,唐丝竹此时不但不闪不避,而且迎上那枝想要他性命的雕翎箭。在白袍人箭离弦的那一刻,唐丝竹亦向前飞奔而起。就一步之别,射向唐丝竹眉心的雕翎箭由于唐丝竹先一步进身而射空,所有的暗劲具都应用不上。紧接着嗖、嗖、嗖,雕翎箭划破空气的啸声,一连七箭,尽皆由于唐丝竹的抢前策略而枝枝察声而过。此时唐丝竹已经拼尽全力拉近与白袍人的距离,也就是呼吸之间奔至山腰,七枝连珠箭落空,太阳也被山阴遮挡住了。

白袍人依然面无表情,双目紧紧盯着飞奔而来的身影,全不因七箭射空,敌人逼近而心生慌乱。就在唐丝竹飞身翻越岩石的时候,白袍人双脚连踢,大片大片的积雪和着沙石罩向山腰的唐丝竹头顶周身。到了此时唐丝竹丝毫没有闪躲的意思,两只宽大的衣袖挥舞起来恰似两片白云般,所有的积雪沙石具都反射回去,犹如瀑布倒卷由下而上,迎上了尾随其后的数枝雕翎箭。这时候就看出这雕翎箭的厉害来了,只见其丝毫不受沙石的影响,就似穿过了一张薄纸一般,箭身旋转着依旧直取唐丝竹。

唐丝竹的那双流云铁袖遂改舞为卷,风卷残云般把所有射来的雕翎箭尽皆收入袖中。突然间衣袖中劈啪之声大响,原来那双衣袖化了白袍人雕翎箭上的九九暗劲,已经被震成漫天的蝴蝶碎布,那几支雕翎箭已劲衰杆断跌落岩石之上,唐丝竹也安然落在了那方岩石之上。他一刻不敢稍停,双脚虚踏,岩石上那尺厚的积雪却丝毫没有被踏过的痕迹,竟是踏雪无痕的绝顶身法鸿飞冥冥。唐丝竹已飞身半空,双脚虚踏犹如仙人般曼妙无比,每一脚具都踩在虚空之处,但脚脚都好似踩在实处踏着台阶一般,看似缓慢,实则快如闪电,眨眼间便升至白袍人所在的山顶。

到了山顶唐丝竹不禁一呆,恐怕任谁看到这场面都得大吃一惊。原来这丈宽的山头之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一个个具都白袍皮帽,弯弓搭箭,杀气凛凛。

唐丝竹顿时想起江湖上一个怪人来,此人惯穿白衣,熟使弓箭,却从未见他用其他兵器,箭法高绝直追当年独孤天心的“惊天幻箭”,最厉害的还是他手中那张弓,还有他半生培养的一百零八名神射手“白衣雕翎一百零八箭”。

(八)唐门夜话

深夜无月,树影殷殷。

屋中一灯如豆摆设古朴,角落里两只青铜香炉冒着氤氲烟气淡雅幽香,书案上笔墨纸砚具全。

一枝红烛纱灯散发着幽暗光亮,灯下一人满头华发精神矍铄全无一丝老态,身板笔直卷书而读。看那情形已然深入佳境全然不管周遭事物,那枝红烛灯芯因久不挑剪,早已弯曲浸入红烛油之中,屋子又幽暗了许多。

……

屋外脚步声响起,有人行进门前也不敲门,推门而入。但见进来一英挺少年,少年人衣着朴素但丝毫掩盖不住其凛然英气,小小年纪已隐然有大人神态,令人一望便有一股英雄气概老成味道。

少年行近老者的书案傍,并不打搅老者读书,很自然的伸手拂了一下那灯罩。细看之下那弯曲长长的烛芯已少了一截,屋子顿时亮了许多。

老者道:“今夜有什么要问?”

少年道:“人能活多长时间?”

“一千年。”

“一千年?”

“一千年!”

“那为何人世间没有一个人能活到一千岁?”

“你可知道彭祖?”

“知道,彭祖传说姓篯名铿,帝颛顼之玄孙。历夏至殷末,活了八百余岁,封于彭城,是为彭祖。常服水桂、云母粉、麋角散,老而有少容。又常闭气内息,危坐拭目。摩搦身体,服气起行,气行体中。又擅房中术。后周游四方,晚入蜀,抵武阳,留家于彭亡山,而后仙去。”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