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真武风云录> 第十五章 众人皆死我独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众人皆死我独活(1 / 1)

(五)众人皆死我独活

世间万物皆有其灵,花草树木山石沙土虽是死物皆有其用。

唐门对毒药的研究已然称的上专家宗祖,如果说天下武功出少林,那这天下的毒药就得出唐门。唐门的毒药暗器那是武林双绝,真正的绝学,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唐门用毒的高手不泛其人,但把毒药用到如唐丝竹这般的大化之境,恐怕天下间已经没有几人能办的到。毒药在唐丝竹来说已经和他融为一体,和他是兄弟是朋友,毒药已经有了他自己的灵魂生命,已不能用它来称呼唐丝竹所用的毒。

唐丝竹始终是心怀善念记挂着唐三彩的,所以他所用每种毒药都没有见血封喉七步而倒的霸道,用的只是“一场早雪一场梦”这种夺人心志,乱人心神使人迷乱的温柔毒药,当然他的每种毒药都有一个或美丽或温柔的名字。

百里无声无疑也是用毒的行家,他知道用那些满含杀意的烈性巨毒根本无法伤得了唐丝竹,甚至叫他警觉,所以他选择了和唐丝竹所善用的“一场早雪一场梦”这类“温毒”功能差不多,但效果也微弱的多一种药粉,它只是一种药粉,是用一种植物的叶子晒干研磨而成的,这种植物有个美丽的名字,人们管它叫做“幽梦草”。

这种草本身并没有毒,但是它有一项别的草药没有的功能,那就是极易受动物的情绪所感染,从而散发出能迷醉动物的神经的气体。当然这种气体对于飞虫之类体形微小的动物影响甚巨,对体型庞大的动物来说几乎起不不到任何的作用。

百里无声先用琴音鼓动唐丝竹的情绪,在以“音毒”之法下毒,最后望向唐丝竹那一眼才是最后的杀招。

百里无声深知唐丝竹的厉害,唯愿能与其“一较丝竹之高下”以遂了他多年的心愿。怎奈诸多之人前来打搅显些坏了他的大事.幸好事态最终还是向着他所预想的方向发展。只是他不知道自己也已经进入梦中,是睡是醒不到最后一刻谁又能知道呢?

此时谷中数十人具都已入“梦”,风声雪响丝毫影象不到这群江湖人的清梦。至于他们如何摆脱这要人命的梦境还要看个人的造化了,也许就这么死去才是最好的结局。

百里无声正凝神于手指下的琴弦,其心其神已然和唐丝竹纠缠在一起,在也分不出一分心神余力感知外界的情况。从赤脚霸王枪山谷长啸,到破亭,长枪刺空,在到他被一片雪花射入眉心而死,这期间百里无声一直专神于“琴音雅意潜移默化”的制人心法上。

“碰”的一声烟尘四起落雪纷飞,赤脚霸王枪的尸体跌落在两人的身前。百里无声感觉心神随着这声音一颤之后就为之一松,顿感自己周身一变,四周所有的景色已然虚无,所有的声音已然绝迹,自己对这种环境在熟悉不过了,这就是人的“识海”.

它有着无法用言语所表达的玄妙,它似乎是很真实,又似乎是虚幻的空间。好比入定后人的元神所活动的空间。百里无声心中了然,自己一定是中了唐丝竹不知何时所下的“温毒”。原来所谓的“一场早雪一场梦”只是叫人失去六识顿入“识海”的一种的药物罢了。

百里无声在这玄妙的空间不敢乱闯,头上虚无,脚下虚无,周身具都虚无,这个空间就是一个没有实体,既空寂又混沌,使人心生茫然既无措又无力之感。

在这里最是考验一个人的定力修为,这里的一切一切都会随心而化,如果你认为他是假,那他有可能就是真;如果你把他全当做真,那你就会永远陷入其中出不了苦海。

雾气翻腾全无声息,心神如水不起波澜,只是这样又能撑多久呢?亭外那一群大刀门的子弟也都不能幸免,他们就不能如百里无声般见过识广,刚入“梦境”顿时慌了手脚心神,一个个受心魔的侵蚀。唯那个领头大汉算是有些见识,凝神止念。其余人等具都元神散乱,享受那“梦境”中美好舒心的生活,最后年老体衰含笑老去。

大刀门的这些弟子以前过的都是那些刀头舔血的生活,现在他们都以江湖人最羡慕最幸福的死法死去也算是老死了。

坐看云起,惯看花落。百里无声保持着“心不二念,平静如水”的自然心神不知道有多久了,好象已经过了千年般的漫长。就在他将要把持不住的时候,终于这个空寂的“识海”的主人说话了,与其说那是说话倒不如说是一种心灵上的共识交流。

“百里先生的定力着实叫唐某佩服,试想一个以音为武以乐为功的人,能在唐某的“识海”中呆这么长时间,百里先生也是第一人。更叫唐某佩服的是百里先生独创的以音驭毒的手法实在叫唐某人刮目相看,今日便在这里叫百里先生一尝所愿而无憾。”

百里无声也不谦虚道:“唐先生真乃高人也,梦中杀人有神乎其技,身虽受制,然神游物外。在这里能一睹先生的丝竹风采人生无有遗憾。动手吧!”这时百里无声才真正达到了空明的境界,无生亦无死,无忧亦无怖,这些都是叫唐丝竹给逼的。世界上人有两种人,一种是唐丝竹这般自己可以激励自己,锻炼自己,自己便是火种便是动力的人,这种人很少,我们可以称之为天才奇才也不为过;一种就是百里无声这种需要别人施加压力来给予自己动力的人,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人。

空间色彩变幻,十色五光,云雾散聚,光华闪烁,或巍巍高山,或潺潺流水,或金戈铁马,沙场尘土飞扬或月下黄昏的农家小屋炊烟袅袅……一切本无声象,凡人自想之,这些人生百态历历在目具皆震撼着百里无声的元神本尊。这一幕幕一场场,这一切的一切以前都是经历过却不注意放在心上的,今日叫唐丝竹在这“识海”中以空灵之法幻化万象般的演绎出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就连亲人的故去,朋友的背叛……都不在萌生怨念。

是喜。是怒。是悲。是思。是惊。百里无声最后顿觉人生恰似朝露,沐浴阳光,什么爱恨情仇,丝竹之乐,此生已然了无牵挂,元神满含笑意后,光华大炽,最后周身成尘落下慢慢散入虚空之中。

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山谷还是那山谷,定风亭依然是破了一个大洞的定风亭。

百里无声睁开双眼看看身前的赤脚霸王枪还有依然站立的唐丝竹,又环视了一下周围,最后抬起头来,望了望亭外远山。此时大雪已停,阳光普照,天边一道七色彩虹横跨天际。心头一爽,震起精神抖了抖身上的尘雪,踏着积雪行行而去了。

(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若问人世间最亲近的人当然是自己的亲人兄弟姐妹;若问人世间最值得我们的尊敬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师长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人们对师长的尊敬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唐朋一生最为尊敬敬重的人便是唐丝竹,唐丝竹与他有着浓厚的情谊,他们是师徒亦是父子还是朋友。唐丝竹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告诉他做人当堂堂正正,做男人更应该顶天立地……这一切的一切唐朋每时每刻都不敢豁忘。

人本身就是种奇怪的感qing动物,有的人一见就没什么好感,厌恶非常不能说上一句话;有的人一见就如故人亲人熟人般亲热的不得了。唐丝竹这个性格如此怪异冷僻的人居然一眼就看中了唐朋。

那个时候唐朋还不叫唐朋,那时候的唐朋还只是个小乞丐,一个将要冻死在大雪中的小乞丐,幸好唐丝竹给了他一锭银子救了他一命也救了唐丝竹自己一命。这就是人们长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吧!不知道唐丝竹和唐朋信不信这种因果报应之说。君子坦荡却受诸多苦,小人戚戚却大吃四方,也许现在人所最能理解其中的奥妙。

唐朋从来没有摸过银子,但他还是知道这块银子足够他吃上一年的饱饭了,只是他现在宁可手中拿的一个热呼呼的包子或者馒头才是最好!看来唐朋真是被饿的狠了冻的急了。望着唐丝竹远去身影唐朋的周身热呼呼的。这一年来他受尽屈辱,从没有人关心过他,施舍过他任何的东西。

他受到的只是别人的辱骂拳脚和白眼;就连小孩也欺负他没有爹娘,面对这些他没有流下半滴眼泪,他要把这些都深深刻在他的心里,暗自发誓:“自己一定要活下去,不但要活下去还要比别人都精彩都风光的活下去。”也正是唐朋的这种坚强的性格向上的思想才形成一种感觉并形诸于外,叫唐丝竹感受了这个小乞丐与众不同之处。

唐朋紧紧的攥着手中的银子良久,直到那白发男子消失在茫茫大雪中。动了动身子感觉精神好了许多,有些力气,便“嚯”地站起身来,也顾不得不抖落身上的积雪就跑向城里的包子铺。唐朋人虽人小那心眼到是挺多的,知道不能进那些大的地方吃饭,那样饭不但吃不到,银子被抢不要紧恐怕还得挨顿胖揍。当那老太婆把刚出锅的一屉包子端上来的时候,唐朋也顾不得许多一手一个就往嘴里塞,一屉包子顷刻之间都下了肚,那个舒服劲就别提了。天下的美味莫过于此了。

吃饱了自然要找个地睡觉,唐朋自然想到了定风亭。那不但避风而且暖和,特别是中间那一方青石,躺在上面跟热炕头似的。唐朋为了抢这个地已经和附近的小乞丐打了好几场架,终于独占了这个亭子。

唐朋这个冬天就是在那渡过的,那儿已经成了唐朋的家。只是这时候他还不知道此时的定风亭早已经面目全非成了风波亭,他的恩人唐丝竹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凶险。

江湖上想要杀唐丝竹的人何止这二三十人,但都忌惮他唐门毒药的残忍厉害,还有他本人的深不可测,所以一直都在等待时机。

百里无声与唐丝竹决战于定风亭早已经被江湖上别有用心的人看在眼里,决定借此机会或扬名或报仇,总之是叫唐丝竹死在定风亭永远回不了蜀中唐门。

当他们看到唐丝竹受制后梦中仍可以轻而易举的以一片雪花射杀赤脚霸王枪时,不仅暗自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贸然出手。待到百里无声弃琴蹋雪而去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感觉无机可乘离去了。

此时只有一个人没有离开,此人身罩白袍,背弯大弓,斜插三枝雕翎箭,负手山头凝视着定风亭中那深不可测的白发强敌。

唐丝竹在“一场早雪一场梦”自行弥散开的时候就已经回复了行动自由,他只一眼一了解了现场的情形,看到了地上的麻衣怪人,也看到了亭外那二十多号大刀门的子弟。只是这些他全然不放在心上,他知道这些人加在一起也比上面前百里无声的威胁,更何况他这一路行来总是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他知道自己遇上了劲敌,也许这个一直窥视自己的人才是最大的危险。所以用“梦斗”之法点化百里无声叫他熄去争斗之念自行离去。这样既可以保留实力又可以震慑暗中窥视之人,也好引那暗中之人自行现身,只是这人好象洞悉了唐丝竹的想法并没有现身,竟然还沉的住气。唐丝竹不禁兴奋起来,许有没有这种感觉了。

亭外一阵声响,原来亭外有几具死尸经不住风雪的强劲终于倒在了地上,其中一人竟然遥遥晃晃的站了起来。却是那领头汉子,对着唐丝竹一拱手倒身下拜,朗声道:“谢过不杀之恩,今日就此别过,他日定当回报。”言罢转身就走,颇有些英雄豪气。唐丝竹亦不答话,待他走的远了,转身仰首朝着背弓之人的方向徐徐说道:“阁下登高驻足,站立良久,如此风寒还是下来答话吧!”

那人也不答话,伸手拿下了背上那张大弓,并不搭箭,拉弓作势锁定唐丝竹,如此眼神,如此神态,弦上虽无箭却也叫人望而生畏。

唐丝竹虽离他有百丈之遥,仍能感觉到有股霸然之气漫布到了白袍人的全身,白袍人整个象换个人似的。但见白袍鼓荡,那被风吹的猎猎做响的白袍也了无声息,两人中间的空气似乎都已经凝结。良久那人突然大吼一声,犹如闷雷,声音回荡山谷,此时白云散去,万道刺眼的阳光映的唐丝竹睁不开双眼,弓弦雷响,箭已闪电般飞了出去!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