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众生劫录> 第二章:景秋细话当年事,如此这般有缘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景秋细话当年事,如此这般有缘由(1 / 1)

陈县令名景秋,字守实,赵国漳州府陈县人。十五年前,陈县令还是被人恭敬地称作陈侍郎的时候。其时陈景秋年不过而立,便已贵为赵国礼部的三品大员。同时夫人陈卢氏为陈景秋诞下一男一女后又怀有身孕,陈景秋不仅仕途得意,家庭也十分美满。

嘉定七年春闱前夕,陈景秋的几位同乡士子来陈府拜访。宴后陈景秋考校几位士子的学问,指先贤某诗为题,让几位士子作文三篇。

结果,陈景秋歪打正着,三篇文章中恰好有一篇是春闱考题,当天在陈府拜访的几名士子全都中榜。放榜后,市井中传出春闱之中有考官徇私舞弊,此次春闱不公的消息。时年不巧,春闱之中确实有数十人大肆舞弊。

陈景秋的同乡拜访陈景秋,受陈景秋指点的事情被有心人抖了出来,春闱落第的士子听闻此事后群情激奋,怒而围攻陈府。丧失理智下打破了陈府的府门,并将身怀六甲前来规劝的陈夫人打倒在地。

陈府上下见夫人倒地血流不止,恸哭声响彻南城。众士子面面相觑,轰然而作鸟兽散。此事经言官风闻奏事,惊动了赵皇。赵皇将陈景秋等几名考官及领头闹事的士子打入天牢,下旨让宰相清查春闱舞弊大案。

宰相领了赵皇旨意后,经月余的明察暗访,终于查明这场春闱舞弊案中泄露考题的竟是除陈景秋外的三名考官中的两位。陈景秋虽没有泄露考题,但是在接触到考题前在陈府的宴会中曾猜中一题。为平息士子的怨愤,赵皇下旨将陈景秋贬在青山县为官。

陈景秋从牢中出来,发现妻子因被人打中要害,倒地当天便产下仅怀有七个月的第三子。陈景秋悲愤交集,想滞留京师寻名医为妻儿调理身体,但圣旨限期离京,不得已只能匆匆忙忙带着陈府上下赶往青山县赴任。

行至化州府境内一处荒山时,天色大变,暴雨倾盆而来。陈景秋一行人为了躲避大雨,进了山上一处荒废已久的佛寺之中。当天,暴雨一直下到了三更天方才停止。

雨停不久,陈景秋在睡梦中朦胧地听到寺外传来哭嚎声,便醒来带着几名仆人去一探究竟。是夜,伸手不见五指,地上又泥泞不堪。陈景秋带着几名仆人循着哭嚎声走出了两里地,突然看到前方有碧绿的鬼火燃起,十余身体残缺的鬼物嚎叫着扑了上来:那断头的尸体蛆虫四溢,断腿的老鬼惨叫连连,还有饿死的恶鬼,上吊的女鬼,溺水的小鬼,乱葬岗上被财狼咬死的过路鬼,山石滑坡压得血肉模糊的守山鬼,老林里四处寻人索命的吃人鬼,山脚下被人谋财害命的冤死鬼;可谓是鬼鬼不重样,魂魂带恶风。直唬得陈府的仆人四肢酥麻,两眼发直。

陈景秋久读圣贤书,又曾官居三品,早就养出一颗铮铮铁胆和浑厚的浩然正气。见到鬼物猛扑上来,陈景秋也不惊慌,抽出随身佩剑高声讼读先贤的诗书与鬼物战作一团。读书人的浩然正气最克阴邪之物,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便将这自寻死路的十余只鬼物斩杀殆尽。

正喘气回力间,陈景秋猛然觉得身后佛寺中一阵浩大炽烈的浩然正气拔地而起,一阵阵鬼物受伤的哭嚎声回荡在天地间。“不好!中了鬼物的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陈景秋心觉不妙,连忙带着仆人往回赶。但因山路泥泞崎岖,回程路上又时不时窜出一两只悍不怕死的鬼物,陈景秋几人足足花了两刻钟的时间方才回到废弃的佛寺。

一踏进山门,便看到一阵炽烈的白光将陈府上下栖身的大殿死死罩住,白光中传出无数人诵读诗书的正雅之音。大殿外遍布着密密麻麻的各种鬼物,饿死鬼,吊死鬼,血糊鬼,落尸鬼,落水鬼,哨声鬼,无头鬼,影子鬼,回音鬼,死婴,梦鬼,行尸,僵尸;还有镬身饿鬼,针口饿鬼,地下鬼,罗刹鬼等等等等,数不清的鬼物嚎叫呼喝着,交织成让人头脑欲裂的刺耳魔音,鬼物身上携带的怨气污秽着大殿外的每一寸落脚之地,把原本就散发着腐烂之气的废弃佛寺渲染成一处活生生的人间炼狱。当真是百鬼夜人行辟易,千怨横空神佛愁。

陈景秋眼看这直教人手脚发软的地狱景象,震得肝胆欲裂。不得已咬破舌尖,将一口丹青碧血喷在佩剑上。而后以佩剑为笔,舌尖之血为墨,虚空作纸,书写出古圣先贤的《浩然正气赋》。

读书人常年朗诵诗书,一身浩然正气最浓郁的地方除了眉心便是舌尖。用舌尖血催发浩然正气,加以书写古圣的《浩然正气赋》,浩然之意威压数里,正气白光照耀着佛寺周围如同白昼。靠近陈景秋一丈之内的鬼物直接被千百年来读书人仗之治国平天下的浩然正气化为乌有,一丈外的鬼物只觉得仿佛置身于白日之下,周身都被浩然正气烧出一处处的伤口。顿时,挡在陈景秋前面的鬼物轰然四散,现出一条通往大殿的路来。受伤的鬼物哭嚎之声大作,竟一度压过大殿内传出的正雅之音。

陈景秋书写着《浩然正气赋》,带着几名手脚软成面条一样的仆人迅速赶回殿内。此时大殿内已经乱成一团,几个一身血污的仆人趴在殿门处一动不动,另外的男男女女或躲在角落瑟瑟发抖,或发疯一样怪叫着跑来跑去,或目瞪口呆呆在一边。只有两名家生子提着沾有血迹的三尺长剑,将抱着孩子的陈夫人和年仅三岁的少爷小姐护在身后,陈府的管家提着一把判官笔背靠着几人,面向殿后防备,而照耀整座大殿将遍地横行的鬼物拒之门外的白光正是出自于陈夫人手中的一本书册。

陈景秋见一家大小平安无事,心中稍加安定,上前询问夫人此间发生何事。

陈夫人久候多时方才见到丈夫回转,又置身鬼物的环伺之中强提精神激发本朝一位大儒手稿中的浩然正气守卫众人多时,早已疲惫不堪。伸手将大儒手稿交予丈夫,缓了缓神方才细声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陈景秋带着仆人走出山门没多久,陈夫人便醒了。见丈夫不在,就吩咐两名常年练武的家生子出去看个究竟。家生子还没走到殿门,几名守夜的仆人就猛扑了过来。家生子习武多年,又在荒山之中负有守卫主人的职责。几名仆人还未扑到他们身边,他们就已经伸出脚将来势汹汹的仆人踢倒在一旁。还未等家生子出声盘问,几个仆人已经站起身来,作势要再扑一次。两名家生子眼看几个仆人都是两眼发着绿光,浑身上下都是阴寒之意,心知必是鬼物附身,正准备将它们制服。不料殿外突然鬼声大作,从各个角落里扑出无数鬼物。

两个家生子大吃一惊,只能抽出长剑联手将几个被鬼物附身的仆人斩杀,并守住殿门高声向陈夫人示警。陈夫人虽是女流之辈,但此时赵国开朝不过二十年,各地经常传来阴邪之物侵害人命的事件,容身之地又是荒山野岭,心中对此已经有所防备。有家生子示警,又听得鬼哭之声,陈夫人连忙从丈夫的书箱中取出丈夫爱不释手的大儒手稿,强提精神凭借多年读书养出的正气种子,激发了手稿中浩瀚如大河的浩然正气。

大儒手稿在陈夫人的引导下迸发出耀眼的白光,把几个在殿门与两名家生子缠斗的鬼物化为乌有,然后把整座大殿从殿外的人间地狱隔绝开来。但殿内的仆人们受到殿外百鬼夜行的惊吓已经惊慌失策,两个家生子怕几个主人出意外便退到陈夫人身边仗剑守护。

听完夫人的描述,陈景秋锁眉不语,片刻方才对夫人说:“读书人的浩然正气最克阴邪之物,为夫养浩然正气多年,又曾身居高位受朝廷龙气庇护,按理说哪怕是我从群鬼的葬身之地走过,群鬼也会避我如蛇蝎,绝不会像今夜这般前赴后继地围上来送死,恐怕这其中必有蹊跷。”陈夫人家学渊博,在家中的藏书中也曾了解过阴邪之物的习性,顺着丈夫的话尾说道:“的确有我们不曾发现的可疑之处,据妾身家中藏书记载,能吸引阴邪之物的东西大多都是阴邪珍贵的东西,或怨气,或阴灵结晶,或壮神灵药,或邪门经书。我们夫妻久读诗书,如果有这等东西潜伏在身边,肯定有所察觉。大儒手稿中的浩然之气被妾身激发出来,整座大殿都在浩然气的笼罩之下,若有鬼物追求的东西在我们的行李中,必定无所遁形。现在大儒手稿没有反应,想必不是我们陈府的原因。”

陈景秋沉吟半响仍不得其解,便暂时按下心头的疑惑,嘱咐妻儿在殿内安心等候,他拿着大儒手稿走到殿门处,引导大儒遗留在手稿中的浩然正气绞杀殿外越聚越多的鬼物。

苦战半个时辰,殿外密密麻麻的鬼物被浩然正气绞杀得七零八落。只剩下十几只道行深厚,能御使法器的恶鬼还在东躲西藏地坚持着,寺外也不见有新的鬼物加入战团。陈景秋见鬼物将尽,时间也将近天明,便放下揪了一晚的心专心对付恶鬼。

不料此时背后陡生一阵恶风,几块泥块挟着腥臭之气砸在陈景秋背后。陈景秋被打得脚下一个踉跄,险些被恶鬼的法器打中。陈景秋愤怒之下,挥动大儒手稿打退恶鬼,再转身一看。

这一看险些将陈景秋吓得魂飞魄散!只见身后的地面破了一个大洞,一只身穿血色大袍,披头散发,流淌着脓血的恶鬼站在陈夫人面前不到五尺的地方。鬼爪已经洞穿了一个家生子,另一个家生子舞动长剑挡在陈夫人面前,勉力支撑战局,眼看就要被恶鬼杀于爪下。管家正越过夫人和少爷小姐,扑向恶鬼。

陈景秋舌绽春雷,怒喝一声:“尔敢!”张口喷出一道血箭打在血袍恶鬼背上,血液打中恶鬼,犹如最猛烈的毒药倾倒在背上,“嗞~”腾起一阵青烟。

血袍恶鬼发出“呀!”一声惨叫,身体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听声音却是一只女鬼。女鬼恼怒被人打伤,一发狠便不顾长剑威胁,两爪合力将顾此失彼的另一个家生子击杀在陈夫人面前。

陈景秋心系妻儿安危,顾不得心疼大儒手稿,两手猛然一分,将千金难求的大儒手稿撕做两半。一道炽烈如正午烈阳的金色光芒从手稿中被释放开来,浓郁的浩然正气排开空气,荡开浮尘,横扫佛寺内外!

“啊!~”整座佛寺内的恶鬼不约而同地发出最大声的惨叫,在浩然正气的洗涤下渐渐消失在人世间。只有大殿内的血袍女鬼勉强撑得久一些,踉踉跄跄地往前伸出腥臭的鬼爪,撞开管家,在陈夫人怀抱着的三公子身上轻触一下后也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内,不留半点尘埃。只是因金光太过耀眼,众人忙于眯眼避开金光,无人察觉这女鬼的最后动作。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