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元笑道:“苏大人出的是一首连环诗。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轼赞许地点点头。庞敬看在眼里,心中甚是不服。
卢院士道:“既然大家已经明白了,就动笔吧。”
学子们抓耳挠腮,各自冥思苦想,陆文元略思索了一下,拿笔在纸上开始书写。庞敬看到,自不甘落后,也奋笔疾书。
稍顷,陆文元起身道:“苏大人,我已经写好了。”随即朗声道:“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阙新。一阙新歌声嗽玉,歌声嗽玉采莲人。”
苏轼和卢院士互望,均点头:“不错。”
此时庞敬也道:“苏大人,我也写好了。”
苏轼笑道:“读来听听。”
庞敬道:“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有些吃惊地看了看卢院士,连声赞道:“好!好!万松书院真是才人辈出啊。”卢院士听了夸赞心中甚是满意。
庞敬脸上也颇有光彩。陆文元听了却不由妒火中烧,酸言酸语地:“好诗,真是好诗。只是这么好的诗,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庞敬大怒:“你说我抄袭,陆文元,你不要血口喷人。”
陆文元傲然:“平日半天都憋不出一句像样的诗句,你今天倒是突然灵光起来了。”
庞敬一时气得说不出话:“你…你太也目中无人,你以为万松书院就只有你陆文元吗?今天苏大人在这里,你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
陆文元狠狠地:“好啊。就怕你不敢。”
庞敬甩袖出了学堂,陆文元也跟了出去。
卢院士有点尴尬:“这…苏大人见笑了。”
苏轼却笑道:“想不到今日居然有幸看到两位才子各展身手,嗯,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卢院士,一起去看看吧。”
卢院士只好:“大人请。”众学子随着苏轼和卢院士涌了出来。
乐室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得水泄不通。
庞敬坐在一张古筝前,神态有些拘谨。而陆文元站在编钟前却似乎胸有成竹。
苏轼:“我大宋虽以文立国,科举考试也以文取人,但是要成为一个可堪大用的人才,必须先有一个全面的学习,既包括知识学养上的,也包括道德品格上的。在书院众多科目中,乐是大家最忽视的科目。但是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拓我们的心胸。对你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既然两位学子让我来做主考,我就选择‘乐’来做为比试的第一科。你们准备好了吗?”两人点点头。
苏轼示意开始。
乐声起,陆文元敲击的编钟动作潇洒,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不由让人闭目畅想。而反观庞敬的古筝却似乎动作鲁顿,音色生滞。庞敬脸上不由冒出了汗。卢院士听了也不住摇头。
一曲终了,苏轼点评:“这首《平沙落雁》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鹄鸿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庞敬,你还需对曲情多加理解。”这一句已摆明了胜负。
陆文元脸上不由得意起来。而庞敬却有些郁郁寡欢。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