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 第八十二章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上(2 / 2)

在胡兰成面前的这个女性,是独一无二的他马上就意识到了

他不会一下子就喜欢上这样的女人,也不认为她有什么美,但他知道这个女人有多么难能可贵

于是,两个相互惊呆的人开始了他们不同寻常的交流胡兰成是主讲者,他夸夸其谈,把自己头脑中最过硬的货色都拿出来他谈了对当时流行作品的批评,谈了张爱玲的作品好在哪里,又谈了他自己在南京的事情在这种知己气氛的叙述中,胡兰成忽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这是别的女人不会带来的∨爱玲仅是听

张爱玲注意力集中地看着面前的讲演人讲演人是个聪明人,居然还有如此聪明的读者,这让她颇觉得吃惊并有些暗自的,不知他将从自己的作品里,看出多少拙劣短缺处来

对方却卦滔滔不绝地讲,他贬斥那些矫揉做作的所谓新文艺作品,而讲到张爱玲的作品时,讲演者讲到此便注意地看着张爱玲,对方像是听着第三者的名字般沉静而又凝神胡兰成继续说着,张爱玲的作品笔迹所到之处,浑然天成,皆成绝句,少也不行,多也不行,换也不行,调也不行,生就的天然妙韵胡兰成越说越激动,他甚至像在说中也得到了乐趣一样,让张爱玲一方面为他的善解所吸引,一方面为他如此天性而感动

当然,胡兰成不会那么直白,那么不上档次地自吹自擂高谈阔论,他非成妙地用轻描淡写反衬出惊险的处境,用满不在乎表现他的处变不惊;他会批评她的作品,不过是欲扬先抑,为的是看起来不太像吹捧;他这时候对张爱玲所抱有的,还只是爱怜之心他知道战时文化人的清苦,怕张爱玲生活贫寒,他甚至问到她的稿费收入这种有点失礼的问题,为的是让自己显得生涩一点,不像一个老于世故的情场高手还有就是面对这样一个小女生,怎么也不能当她是个作家

胡兰成之所以如此卖力出演,照他自己的话说,是“惊艳”了

当然他“惊”的不是张爱玲的容貌,也不是她的风姿≌他看来,张爱玲谈不上漂亮,衣服虽然很讲究,但那是书呆子式的讲究,不论是和当时的时尚,还是与她自己的身份气质都不相协调换句话说,张爱玲虽然对穿衣极为自信,相信自己不论穿起什么样的奇装异服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味道,因而敢于“奇装炫人”,但在胡兰成训练有素的服装鉴赏力面前,一切只是失败周旋于伪政府高层社会之间的胡兰成,见过太多精于衣着的佳丽

张爱玲那种自负与自卑混合一起的矛盾心理也在她的一举一动中暴露无遗而被胡兰成尽收眼底,他觉得自己有把握了

但胡兰成确实感到了惊奇,惊奇于张爱玲身上特有的那点纯粹的东西,那是对于“至真”的无限渴望和执着追求,以及由此而使她的整个人染上了那种光辉

此外,吸引胡兰成的还有张爱玲的“才女”的名气,这样一个有名气的女人用那样一种崇拜的眼光看着他,仔细听着他的每一句话,这让胡兰成感觉非常好

我没有说错,张爱玲崇拜胡兰成,她像中学生一样做在那里望着胡兰成,以至胡兰成说她“幼稚可怜相”,待要说她是个女学生而已,又好像连女学生的成熟也没有而且她老老实实地回答他的一切问题,包括自己的隐私――稿费收入

我的直觉判断:这时候的张爱玲已经是一个极其弱智极其弱视的人了因为一个女人陷阱恋爱中,而且是一见钟情的恋爱中的时候,不仅智商降了下来,连自己的本能也得不到自己的信任了,这种弱智弱视是不是到了盲目的程度,这里我不敢判断△为一代才女的情商应该得到认可,但这时候的她已经“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张爱玲沉静地听着他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家乡发大水,膨稻谷都在水中漂,家人拖男挈女站在房顶,愁苦对泣,他却只是高声放歌,对着汤汤洪水高声啸吟,气得他娘骂他:“你是人是畜生!”听着他的母亲骂他的**无情的话,张爱玲不说对也不说错,却讲起在港大时的战争中,炎樱在炮弹中洗澡泼水唱歌的事情

于是他知道,她懂得了他,在替他辩护,也在称赞他着实感激

他还说到自己年轻的时候,爱过一位同乡的“四小姐”,她要去日本留学,本来可以一块儿去的,可是……胡兰成一笑:“要四百块钱――自己就是没有”

她听着,也渐渐吃惊了,因为他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那种人,甚至也从来没有在她的想象里出现过,也从没有在笔下描摹过,这个人就是这个人,无法描述,无法评价他在她的面前时,是真实的,独特的,性情鲜明的;在张爱玲看来,胡兰成“眉眼很英秀,国语说得有点像湖南话,像个职业志士”――这完全符合她的想象与期待

然而他一转身,她便觉得茫然,觉得生疏,觉得不认识

她生平从来没有不能形容的人与事,然而对于他的一言一行,她竟然有些辞穷了

他的话可真多,也有趣,寻常说话也像在做演讲,极有煽动力他说童年往事和求学经历,说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说自己对歌舞与绘画的见解,也说《红楼梦》与《金瓶梅》……

就这样,一个没有节制地说,一个没有倦意地听,居然一下子坐了五个小时直到天黑了他们才惊觉,时间的流逝对于交谈中的两个人是没有意义的

时间过得真快,来时艳阳高照,转瞬暮色四合,天晚了,该告辞了,张爱玲站起来告辞

于是他说:“明天我来看你吧”是询问的语气,其实已是约定♀五个小时,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关系:从以前的慕名到现在的知音

以张爱玲的性格,与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男人可以畅谈5个小时,恐怕不是仅以“欣逢知音”就能解释的

――他们一见钟情!

及至胡兰成送张爱玲归去时,两个人已似朋友了胡兰成送张爱玲出来对两人关系发展极有把握的胡兰成有些得意忘形了↑形地他与她并肩走着走着,他又轻浮地突发一句:“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似乎两人已经配对好了,所以身高差距就成为了问题(我认为这虽然是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却是暴露出胡兰成的做作)这时候的张爱玲情商已经战胜了智商♀话里的潜台词,这里面的亲昵,就是少女也能听得出来∨爱玲听了先是一怔,后来很是吃惊,几乎要起了反感,但在这种温馨的氛围中她已经没有能力也来不及辨别其中是否有无失礼,便觉得两人因了这句话突然亲近起来再往前走,已不是作者与读者,不是演讲者与听者,而是一对走了许久的同路人

这时候的感觉,无比之好

我们也不能指责胡兰成一开始就居心不良,他大概也是真诚的:一开始想见,见了便有了爱意

他送她,从美丽园送到静安寺路,抄捷径,走过外国公墓累累重重的青白石碑,碑上站着张开翅膀的小天使,瞪着石白的眼珠子看着他们♀情形其实是有点碜人,然而敏感的她竟然忘记了害怕,只顾听他说话

这一对同路人直走到静安寺路口才互相告辞

回到家里,张爱玲亦还是沉浸在吃惊迷惑中她的中写过许许多多没有血色的男人,那是因为她生活中都是这种被压扁在书中失去了自然血液的枯叶似的男人今番遇见的男人,在她的经验世界想像世界皆是从来没有的她知道他很会说很能说会说能说的男人她不是没有见过,但是这样聪明得有些鬼气在字面上刚有些端倪便能拽出一长串让张爱玲心服口服的珍宝项链来,她却从来没有见过

而他又是如此让人可以走近,近到他能初次见面便问每月稿费收入,抱怨她身长脸宽,与他的想像不符∨爱玲这一次是没有了清高没有了孤傲,一切的询问也都是老老实实回答也许是张爱玲随和的态度鼓励了胡兰成,让一个男人第一次见面就如此的“放肆”“轻浮”

从前,张爱玲都是高高在上的,没有人能使她有不安的心理不理解的人是没有这个本领,理解的人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她只需含笑听着即是,是一个成熟的人面对生涩的人说话时常有的笑容可是今天她不能够,她有一种被读懂,读透,读得不像自己的惶惑感

姑姑淡淡地问:“谈得这么久”

张爱玲也淡淡地回答:“谈得是很久”

姑姑是受过欧式教育熏陶的人,她只是暗示,不会立刻干预

傍晚来临时,她坐在阳台上,手捧着精巧的红铜小暖水煲,望着那黑刺刺的夜晚,顶着清白的月盘,心中涌上的竟是极其陌生的伤感一样的喜悦惆怅

张爱玲大约已经明白了将要来临的那些恩恩怨怨可是她又收不住她的冲击力,她以无言的力量冲击这位38岁富于社会阅历情感阅历的中年男子,冲击着他囿于定性的思维与审美

恐怕所有的结局都已经包含在最初的那一刹那,都定局在最初的四目相交的那一刻

a

h

ef=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a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