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张爱玲因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的解散,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困窘中♀时候,赖雅又中风瘫痪卧病在床,生活向她伸出了前所未有的魔掌
我们从1961年张爱玲在台湾莲花照的照片看,那时候张学专家们都说她是“临水照花人”,那时候都还一点不为过,可是两年后的照片,就已是一副“备受摧残的面容”了∨爱玲本人,身体也不好,每逢劳累过度,她就会牙痛难忍,总也没有治好过≯疾也一直没有痊愈,时不时地还在折磨她Hxm
这时,她向当时正在美国大学教书的年轻讲师刘绍铭求助,托他为自己在大学里谋一份差事
刘绍铭,1934年生于香港,是现代家翻译家年毕业于台大外文系,就读大学期间是白先勇的好友,与白先勇一道在台北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刘绍铭在台大毕业以后赴美国攻读博士年刘绍铭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与美籍华人学者中国文学史家夏志清有深交,并协助夏志清出版了著名的著作《中国现代史》,刘绍铭学贯中西,著作颇丰
刘绍铭曾以《落难才女张爱玲》为题撰文写了回忆录,刘绍铭这样回忆说:“张爱玲那段日子不好过,我早从夏志清先生那里得知♀也是说,在初次跟她见面前,我已经准备了要尽微力,能帮她什么就帮什么”
刘绍铭还辛酸地记述:“张爱玲如果不是在美国举目无亲,她断然不会贸贸然的开口向我们三个初出道的毛头小子求助,托我们替她留意适当的差事”
刘绍铭这里提的“三个毛头小子”,指的是刘绍铭自己庄信正和胡耀恒
那是1966年6月,刘绍铭时任威斯康辛大学驻校讲师,与张爱玲同获邀请参加印第安纳大学中西文学关系研讨会,而庄信正与胡耀恒当时都是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生,他们三人在会后一起去拜访了张爱玲
刘绍铭回忆:“那天,张爱玲穿的是旗袍,身段纤鞋叫人看了总会觉得,这么一个‘临水照花’女子,应受到保护”
其实张爱玲身形高挑,纤则“纤”矣,小却不“小”想来所以会给刘绍铭留下这样的印象,是因为她的“窘”与“弱”落在他的眼中,有一种“寒酸”的感觉,连个子都跟着“小”起来了
张爱玲在美国的日子不好过,这竟然成了美国华人圈子里公开的秘密,听起来真是让人唏嘘!写到这里,我的心不断的颤抖,我们的一位民国才女临水照花人的张爱玲竟然这般的在“窘”和“寒酸”里挣扎着,可我的灵魂还是非冲晰地看到张爱玲那来自骨子里的一种气质和傲气在挣扎着,挣扎着……
写到这里,不得不使我想起:有一次,张爱玲在舅舅家,舅母看她衣衫单爆随口说:“改天翻箱子找两件你表姐的旧衣服送你穿”当时张爱玲一愣,强烈的自卑感与自尊心同时发作,涨红了脸说:“不,不,真的,舅母不要!”连眼泪也滚下来了∨爱玲心里说,何时轮到我被周济了呢!
然而如今的事实却不得不叫张爱玲低下了她那高傲的头
对于这些钻研学问的人而言,最“适当的差事”当然是教书,然而要在美国大学教书,总得有个博士学位,连学士硕士文凭都不管用可是张爱玲别说博士学位了,由于在香港大学两进两出,连张正规的毕业证书也没有,因此找差事十分困难而张爱玲与香港大学的关系又十分尴尬,他们之间的误解越来越大,疙瘩也就这么结下了――任凭她怎么写信一再请求港大校方出示学历证明,明明是举手之劳的事情,港大却偏不肯出示学历证明行以张爱玲方便
台湾学者“张学专家”苏伟贞在华盛顿英国大使馆找到张爱玲的两份申述信件,张爱玲分别在1966年4月27日和5月9日两度去信港大,要求正名,给予学历证明,但都没有回复于是,张爱玲于6月4日,写了这封致华盛顿英国大使馆的申述信件英国大使馆于7月14日将信转港大,港大于8月2日向张爱玲发函,证明了张爱玲在港大期间成绩优异,并获hofook奖学金的名分,从而结束了张爱玲与港大13年的学历纠纷与情感纠葛♀封存在港大档案的信函,是我们所知张爱玲与港大关系最后的休止∨中也“体现了张爱玲性格中的另一面:凡属于我应得的我必斤斤计较”
幸好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刘绍铭发出的多封求助信中,终于有一封得到了肯定的回复,即是他从前在迈阿密大学任教时的老板JohnBadgley教授,愿意请张爱玲为“驻绪家”七个半月,月薪千元(美元)而刘绍铭1964年在迈阿密拿的讲师年薪是七千元(美元),约合月薪不足六百(美元),除房租和日常开支,还可分期付款买二手汽车相比之下,张爱玲在迈阿密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1966年9月,张爱玲动身来到了位于迈阿密大学的所在地俄亥俄州牛津市出任本大学的驻绪家
在此之前,最让她放心不下的便是赖雅的照顾问题然而带着老公上班显然是不方便的∨爱玲因此试图委托赖雅的女儿霏丝暂时照顾赖雅,试图想说服让霏丝好好照顾父亲,却被霏丝生硬地拒绝了霏丝且毫不客气地说:“我也要上班,还有两个十多岁的儿子要照顾,你不能就这样把他留给我就走人了!你当初和他结婚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他的健康状况!”
其实霏丝分明就在暗示,张爱玲嫁给赖雅是另有谋图!
张爱玲一言不发她一直都明白,自己永远是孤独的孤独地行走在这个世界上,无人可以分担她的痛苦
后来,张爱玲只好请了两个相邻的黑女人来帮忙照看赖雅,并付给她们一些佣金但是由于那时赖雅已经瘫痪,又大小便完全失禁,黑女人们又不够耐心,也无法把房间保持干净,张爱玲终于无可奈何
因此,张爱玲在自己到了牛津市之后不久,只得从迈阿密返回华盛顿,果断地将赖雅带到俄亥俄州,由她自己亲自照顾
张爱玲带着瘫痪的丈夫离开了华盛顿前往迈阿密大学的所在地牛津市,霏丝再来到他们公寓的时候,只是看到几个纸箱和张爱玲的一张纸条:“我带不走所有的东西,这几箱垃圾麻烦你帮忙处理――最后一件事!”
在我查阅了所有的资料显示,这几箱“垃圾”,就是赖雅曾经许诺要留给张爱玲的“遗产”当霏丝打开纸箱,里面竟然都是父亲的手稿和日记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赖雅与世界名人布莱希特以及很多有价值的史料和很多世界名人来往信件)霏丝气愤地说:“她把它丢在这里当垃圾!”
我们有很多人把这理解成张爱玲对赖雅作品的不尊重,然而,我却认为,这是她的无言的抗议,是给霏丝的最直白的回复:我对于你的父亲,毫无所图我已经把他的所有财产提前留给了你!
张爱玲初来迈阿密大学时,该校于10月份迈阿密大学校刊出版的《迈阿密校友会》上刊登了一则关于张爱玲来到此校任教的消息:称她是:“最优秀的在世当代作家之一,一流的中国女作家,迈阿密的驻绪家”,并附了张爱玲的一份简短的编年介绍♀使大学里的教授和官员都开始注意这位新来的驻挟作家
然而,张爱玲让他们失望了,因为张爱玲除了例行任务外,她很少露面,一般的社交活动她都拒绝参加英文系教授尔脱?哈维荷斯脱曾经邀请她参加他的研究班,但是她借故不去≌顾赖雅已经使她费尽心力,她实在抽不出精力再去做其他的事情,当然除了写稿她始终不能放弃的是她的文学追求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