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第一回 红楼梦甄贾之迷
人云:“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又云:“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水浒为绿林,三国实伐军,二者皆为尚武斗智。红楼和西游与之不同,《红楼梦》书的是人间,《西游记》写的是天界。上天玉帝为尊,尘世天子为大,这就是再三斟酌下定名“红楼”的原因,“红”即“朱”也,红楼即朱楼隐指皇帝皇家之处泛而皇亲宗室等,此著中必有皇家之事亦存曹家之史。“石头记”写就一部家史还是不错的书名,“金陵十二钗”之名规格就更小了所写者仅人物。“梦”,梦里存有无,梦里隐真假。曹家随清入关五世三代,尤其在江宁织造任上受到康熙帝恩宠风光六十余载,在南省名噪一时,亦为当地望族,时而又一朝倒下,亦如“南柯一梦”。“甄士隐”是开启红楼梦的一把钥匙,看懂了甄士隐家所发生的事情就知道曹家的兴衰际遇。第一回是书之总帽,将曹雪芹先祖与后金前后因缘以及曹家发迹和黜落的始末隐缩在甄士隐家的遭际之中,其种种场面和细枝末节又是通过贾府里情节逐一带出,家史就从那小小的葫芦庙说起,依葫芦之样一一画与慧眼人。
大千世界,诸般庙宇起名“葫芦”者仅曹霑一人。“葫芦”一词不禁让人想到胡虏,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通称为胡虏,与胡虏为邻凶险也。庙里的主人一语未提倒先说起了在此寄居的穷儒,“寄居”一语道出了实力不足但此人的重要性已显现。贾雨村,原系是胡州人氏,胡州,胡地也,贾雨村原是“胡人”。
贾雨村(胡人)有雄心再整基业,来此一年有余但想入主中原并不顺利,停留在关外等待时机,边境处必有重兵把守。曹家发迹之人曹振彦即文中的甄士隐则常与之交接,后将身边人打发走与雨村携手进入书房而非客厅,“携手”与“书房”透露出双方间的态度与密会的地点。在一日炎夏永昼(白天),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
“飞报”与士隐的“慌忙起身”,也道出了二人密谋之事让士隐担心败露,“飞”则更体现出身手敏捷青壮之人,隐出密谋投靠后金府里上下已高度戒备。“家人”即是心腹之人。双方密商这么重大的事忽然来了个严老爷,让士隐惊慌不已,好似士隐事先没按排好忙向“雨村”谢罪而且还是诳驾之罪!“驾”在古代指帝王,这里显露出“雨村”的真实身份决不是穷儒。从丫鬟娇杏眼里可以看出雨村“剑眉星眼”帝王之相莽操之容,莽操什么人,帝王也。奇了,一个丫鬟哪里来的如此眼力?丫鬟心里更想到主人常说起此人并有意周济及看出必非久困之人。此一段写出士隐早以留意并有意接交,对两边都做出了细致权衡和推演预料出雨村能成“事”。丫鬟娇杏的出现及最后被扶正实写出曹家与娇杏身份其实都一样是奴才,之所以一个丫鬟有此眼力实为曹振彦的谋略。道出曹家曹振彦勾结后金谋反明朝破釜沉舟事成之后及被扶正为大同知府以及随后擢升江宁之差,实属侥幸!曹家也自此成为清皇室的包衣。
后来雨村得知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出去了。除非是非之地才不可久待......!从夹道中出去更显隐密了,未与严老爷谋面。甄府不仅有正门与后门,府中还有一条隐密夹道与外相通,真是密而险哉。贾雨村比士隐岁数大但又在士隐面前自谦为晚生甚是有趣,第一次正式接触被“忽”字打断。(记清楚:是白天(午后之事))
一劫,明朝之劫数。时隔不长,当年中秋节家宴过后,士隐步月来邀雨村,说明时间是晚上,上次是午后这次改在夜里更为隐密。重要的团圆家宴轻轻一笔带过,士隐独自一人(身边无旁人)邀雨村至“书房”小酌而,雨村倒是成了重中之要事了。这次前后按排的倒是周到,只二人密会无旁人打扰,款斟慢饮渐次谈至兴浓,最后二人密谋之事达成,雨村好一个狂兴不禁:“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时逢三五便团圆:写曹家在月圆之日(三五)与后金兵两家兵合一处(便团圆);
满把睛光护玉栏:即曹家是孤注一掷(满把)为后金效力随之而行动(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历经征战大清初定(天上)后金统汉来临政权初定(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得意尽收边垂南台(万姓)天下一统子民臣服仰目(仰头看)。
一义,若大汉正统则阳光普照,“月”乃为阴。又一义,“月”代表康熙时的太子一派势力,天子为阳。
时下贾雨村“行囊无费,帝都路远”道出夺天下的难处,士隐则积极相应送银两(军饷)送衣物,还点明了作战思路,从速入都,快速作战。深夜之时密谋完结方散!雨村真是从速,夜里十二点酒席方散,凌晨三五点钟就已进京!雨村留话与士隐不在“黄道、黑道”,写出胡虏之人相,中原人最讲究择日选时。士隐则在次日三竿士隐方醒,写出投降密谋事定方可心定入睡安稳觉。醒来还想着给其寻个后路,其间还约定次年冬天再相会面,引人遐想不断。既送银两又予棉衣真是出了奇,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穷儒赶考个试何须五十两白银之巨,两套棉衣,给一套足以为何给其两套,真是大手笔耐人寻味!印正了“满把晴光护玉栏”倾力相助。至此,曹振彦携家族与手下兵将投靠“后金”之密谋取得成功!两家“团圆”安排在中秋之日真是应景。此一段写出了,曹家,曹振彦投降后金的情形之境,真实家史隐在了故事之中,为什么曹雪芹如此费心用力?一来,曹家投降后金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也是背叛大明,投降番邦外族或可用“勾结”一词,可以说是卖主求荣。二则,在平定姜襄叛乱中攻破大同城与同族手足相残令天下人所牙寒,曹家再辉煌的家史也只能隐在其中。曹氏一族至曹寅时已安享富贵好宴乐之事,真如文中甄士隐一样,禀性恬谈不以功名为念,每日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只是一件不足,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很巧合,曹寅就是无子,后曹寅死在任上,在康熙的安排将其侄曹頫过继至名下,接任江宁织造府总领织造事务。然曹頫不善经营又不能谋划将就,最终在雍正六年因前后亏空库银而遭抄家。
又一劫,元霄节英莲丢失虽让士隐夫妇痛心疾首但其夫妇二人始终未亲自去寻,霍启倒是急寻了半夜,与前文疼爱小女之容相形甚远。是年三月又是月圆之夜,“葫芦庙炸供着火”实为胡虏出兵中原得势,而且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势如破竹。所迎抵抗则是无力的,俱是“竹篱木壁”哪里能挡得住铁蹄,基业就此奠定!烧得如“火焰山”一样写出平定姜襄之乱的前后双方激战残烈之景,倒是有军民来救写出在后金围攻大同时明朝各地皆有响应大同之举,前来支援但最终“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士隐,即曹家最终引火上身,受多尔衮之命大同全城被屠,削城五尺全城一片瓦砾!曹家也只得与大同军民手足相残!急得士隐(曹家)惟跌足长叹而已尤如丢失子女一般痛心疾首,此时的曹家看到了后金的凶残与雄心!凶残之心为曹家后事被抄埋下伏笔。后些年曹振彦被封大同知府,这是他最不想去的地方迫于无奈只得上任,在任期间主要政绩就是医治战争给大同留下的创伤,恢复大同的生机像是找回当年的英莲,明朝数十万民众被屠,真应怜!当年明朝是主人他地称臣纳贡,香菱的出现则变了模样成为丫鬟,主仆颠倒。虽烧的如“火焰山”一般士隐夫妇并家人倒是不曾伤了性命,这与曹家后事被抄得了命相互应。
“好了歌”的出现是对曹家先祖惟功名、好富贵等的述评,正如士隐所解: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金银满箱俱是真,再多的富贵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皇权即刻让你成为阶下囚!叹明朝!叹大同!叹当下的自已!“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
“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写出曹家先祖在当年明朝北方戍边时官轻言微和长年的艰苦年月真实与照,也道现了曹家不甘现状想有一番所作为,改变自已的命运最终勾结外部力量借此青云,尔后身着紫蟒清二品大员之待遇风光几代!终因树大招风及自身享乐而倒在政治斗争之中!
“反认他乡是故乡”是曹家在北方发迹后到了江宁织造任上,在那里曹家几世几代的风光基业已把“江宁”他乡当作了自已的故乡,可一叹!想雪芹此般境景下所思甚得苦笑。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想来曹家先祖奋力拼杀的战功和成事后的衷心侍主都是为皇家的家天下服务,自已始为包衣终为奴才,不知天下又有多少人多少家为了曹家作了“嫁衣裳”?
哪里来的什么跛足道人和“好了歌”?哪里就出了一个士隐与切解?皆曹雪芹一人耳,自序自解罢了......数者也只依文而评就事来批,惟脂偶有逗漏家史!跛足之形如暮年曹雪芹生活之状,麻屣鹑衣的穿戴困苦窘迫的生活正是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
至此!第一回总述了曹家与清皇权的前后瓜葛与始末。葫芦庙里的胡虏人终得天下受享福禄,葫芦即福禄。葫芦庙着火,火烧旺地入关南下定鼎,曹家也如“石头”一般在人间受享了一番福禄后终究是“美中不足,好事多魔,曾经的战功与现在的富贵是不能永远依恃的,真是瞬间则又乐极生悲(抄家),人非物换(康熙不在雍正登台)。这正是“枣梨双罄头将雪,身事悲深麦已秋”,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